為航天探索犧牲的宇航員有多少,誰說他們不能回到地球?

為航天探索犧牲的宇航員有多少,誰說他們不能回到地球?

老有人認為在太空犧牲的宇航員遺體不能回到地球,最近有位網友又提了這麼一個問題:為什麼在太空站喪命的宇航員不能被運回地球?

真不知道這種無稽之談出自何處,依據何在?而且說這話還說得這麼有底氣,斬丁決鐵,真佩服這種無知的勇氣。

人類航天雖然時間不長,到現在也有半個多世紀了,沒有人說過在太空站喪命的宇航員不能夠運回來,也沒有發生過太空站宇航員喪命的事件。

最近一次空間站出現危險是在2018年8月29日,空間站艙室漏氣,經檢查發現,原來是受到微隕石撞擊,把對接在空間站的聯盟號飛船打了一個小洞,直徑約2毫米。宇航員們發現後用密封膠封住了,然後在地面配合下修復了,有驚無險。

為航天探索犧牲的宇航員有多少,誰說他們不能回到地球?

自從人類開展航天活動以來,一共有22為宇航員為航天事業想出了生命。其中美國人有16名,前蘇聯人有5名,以色列人1名。

這些宇航員是在沒有上天的訓練時,或者起飛時,或者返回時因事故喪生的,情況簡要介紹如下:

最早犧牲的宇航員是前蘇聯的邦達連科,原定為第一個首航太空的宇航員。1961年3月23日,他在充滿純氧的艙室裡進行緊張訓練,休息時用酒精棉球擦拭完身上固定傳感器的部位後,隨手丟棄在一塊電極板上,導致場內大火,邦達連科被燒成重傷,搶救10小時不治身亡。

由此他沒有成為第一個上天的宇航員,卻成了第一個為航天事業獻身的宇航員。

後來蘇聯宇航員加加林成為人類首個進入太空的宇航員。加加林全名叫尤里·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其英雄壯舉受到全球讚譽和崇拜,而本來可以成為上天宇航員的邦達連科現在連他的全名都查不到,早就被人遺忘。

為航天探索犧牲的宇航員有多少,誰說他們不能回到地球?

我希望,我們不但要記住上天返回成就卓著的宇航員,更要記住那些為航天事業獻身的宇航員。

1967年1月27日,美國阿波羅1號飛船模擬發射時,三位宇航員維吉爾·格里森、愛德華·懷特和羅格·查非因艙內突發大火喪生,死後查出是電路火花導致,而艙內純氧使大火瞬時爆燃。這次事故導致載人登月變得更慎重,延長了實驗時間。

登月飛船的實驗一直進行到阿波羅10號,阿波羅11號才實現載人登月。

1967年4月24日,前蘇聯聯盟號飛船返回地面時減壓傘未能打開,飛船墜毀,宇航員科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喪生。

這位宇航員是太空競爭、前蘇聯政治體制的犧牲品。因為在上天前就發現了飛船有兩百多處問題沒有解決,而當局為了與美國競爭,硬要發射。他知道自己有去無回,但為了不讓替補隊員犧牲,也為了政治壓力,硬著頭皮上去的。

替補隊員就是首次上天的宇航員加加林。

為航天探索犧牲的宇航員有多少,誰說他們不能回到地球?

這次事故後,加加林為了戰友的犧牲性情大變,不久也在一次戰鬥機飛行事故中喪生,事故原因成謎。

加加林並不是在航天工作中喪生,所以沒有計算在22位為航天事業犧牲的宇航員之列。

1971年6月29日,前蘇聯宇航員格奧爾基·科馬羅夫、弗拉基米爾·沃爾科夫和維克托·帕沙耶夫三位宇航員,在完成24天的太空軌道試驗任務後,返回時因通風安全閥提前打開,沒穿宇航服的他們迅速死亡。

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號航天飛機在升空73秒後爆炸,7名宇航員遇難,它們的名字是:弗朗西斯·斯科比、邁克爾·史密斯、朱蒂絲·雷斯尼克(女)、羅納德·麥克奈爾、埃裡森·奧尼佐卡、格里高利·傑維斯、克里斯塔·麥考利芙(女),其中克里斯塔是一位中學女教師,它上天是為了給孩子們做太空實驗、講課。

2003年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完成預定任務後返航,在降落前16分鐘失去聯繫,在德克薩斯州中部上空解體,7名航天員全部遇難。他們是:裡克·哈茲班德、威廉姆·麥庫、麥克爾·安德森、卡爾帕納·楚拉(女)、大衛·布朗、勞瑞爾·克拉克(女)、伊蘭·拉蒙。最後一位是以色列首位宇航員。

為航天探索犧牲的宇航員有多少,誰說他們不能回到地球?

這些遇難的宇航員們的英魂都留在了地球上。他們有的屍骨無存,有的只剩下一點殘缺的遺骸。

這些英靈們一般都享受了國葬之禮,受到人民的尊重和愛戴。

迄今並沒有在太空死亡的宇航員,如果有,我想只要不是代價太大,還是會運回家園安葬的,這是對犧牲英靈們起碼的尊重。

一些人毫無根據的老拿宇航員死後不能回到地球來說事,大概有這麼幾個原因:

一是認為太空中可能有汙染,回來會帶來很多可怕的後果,如異形等。

這種人是看科幻看多了回不到現實中。如果真有異形什麼的天外恐怖事件,電影裡也沒說一定要附在死人身上吧?活人就不能攜帶?

既然宇航員們可以從太空中活著回來,而且還可以帶回標本,回來可以採取各種措施隔離消毒處理,然後回到社會,死人不更好處理嗎?所以這是無稽之談。

二是認為運回來的成本很大,就在太空處理掉,符合低碳原則。這個倒有點道理。

為航天探索犧牲的宇航員有多少,誰說他們不能回到地球?

如果今後人類航天走向深空,比如到達火星,如果有犧牲的航天員,要運回來的確成本巨大,因此這種情況就地處理的可能性很高。

這樣為人類開發太空獻身的先驅們就只能埋骨異星了。

但如果在月球距離以內的航天,我想犧牲宇航員的遺體還是會運送回來的。

對於宇航員在深空航天時犧牲遺體的處理,世界上一些機構早有研究,但尚在探討中,並無定論。

其中比較看好的是一種冷凍粉碎法。

就是飛船上設置一個裝置,當有人死亡時,放入這個裝置推到太空接受接近絕對零度的冷凍,然後通過振搖,將高度冰凍的屍體震碎,再將這種碎為齏粉的物質高壓打包密封保存。

處理後的屍骨就像骨灰,只有那麼一小塊,是帶回還是在新的殖民地安葬就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了。

這些研究主要是針對今後長距離大規模航天考慮的。在遙遠的星際旅途中,犧牲了乘員,不可能再帶回來,只能將遺體進行處理。這似乎與本問題言下之意風馬牛不相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