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书记市长这么拼 只因大考正来临


又有3人出院(5日再有3人出院,累计已有16人治愈出院);

集中收治确诊患者的市第三人民医院发布了深圳版的“诊疗方案”,受到全国同行关注;

央视《新闻联播》两度呈现了深圳抗疫的新做法新进展......


好消息固然令人欣慰,但知情人透露:随着返深潮的来临,深圳疫情防控的更大考验才刚刚开始。这可从连日来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市长陈如桂频繁到一线、勤跑基层的“防疫足迹图”窥见一斑。


解局 | 深圳:书记市长这么拼 只因大考正来临

2月3日,王伟中、陈如桂临时改变行程,不打招呼,来到了坪山区、宝安区的社区和城中村


公开报道显示:从1月23日广东省启动全省一级响应以来的10余天时间里,王伟中除到广州参加省委有关会议、在深圳密集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会议外,先后六次到有关部门、单位、商场、企业和基层社区数十个点调研,检查督导深圳的疫情防控工作:


1月23日

王伟中、陈如桂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研,强调要严守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口,不惜代价、不计成本,千方百计全力做好患者救治工作,坚决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1月24日

除夕,王伟中、陈如桂致信慰问卫生防疫、医疗救治战线的医务工作者,向大家致以新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同时希望大家继续全力以赴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


1月26日

农历正月初二,王伟中主持召开了市委常委会会议暨市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会议、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对全市抗疫工作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同时针对深圳部分超市出现抢购苗头,研究调度节日期间的物资供应保障。


1月27日

王伟中在福田区调研检查疫情防控工作时,突然改变行程,随机来到一家超市,现场了解物资供应情况,并与在场市民交谈说:“食品、各类物资储备生产力是很充足的,大家不用担心。青菜买多了,放家里会蔫的。”现场一片欢乐的笑声。


1月28日

王伟中前往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科研中心、市第三人民医院调研,看望慰问医务工作者,为大家加油鼓劲。当天,深圳宣布:对患者医疗费用“政府全包”,对所有疑似患者一律无条件收治。


1月30日

王伟中到南山区蛇口街道办事处,调研检查基层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提出要进一步加强社区疫情网格化防控,在全市大力推行“社区工作站管生活、社康管健康监测、社区民警管行动”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


1月31日

王伟中就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进行调研。


2月3日

王伟中、陈如桂前往盐田、宝安、龙华、坪山的四家企业,在检查督导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工作的途中,两次临时改变行程,不打招呼,直接来到了坪山区、宝安区的社区和城中村,实地检查疫情防控措施在基层的落细落实情况。


2月4日

陈如桂再赴福田区等地调研“暗访”社区防控和市场供应情况。


2月5日

王伟中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强调要把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深圳防疫的“第一时间”


解局 | 深圳:书记市长这么拼 只因大考正来临

1月26日,王伟中主持召开了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


接近深圳决策圈的人士介绍说,这次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当然是在湖北特别是武汉,但作为全国的移民城市、口岸城市、人口和经济大市,深圳的疫情防控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场同疫魔生死搏斗的阻击战中,深圳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到目前为止,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和不少亮点。比如:


  • 从指挥应对上说,决策层极为重视,组织指挥和调度科学有序,施策比较精准;
  • 从救治上说,较早实施了患者集中治疗,治愈了全省首例病人,治愈患者总数在全省居前列;
  • 从信息发布和舆情引导上说,在全国率先详细公布了本市确诊患者所在小区的信息“地图”,针对有关“封城”、“抢购”等传言和热点,第一时间利用媒体发布官方权威信息。
  • 从应急处置上说,及时高效、稳妥处置了多达5000余名游客的“歌诗达·威尼斯号”邮轮事件;
  • 从防控上说,第一时间提出并推广实施了社区工作人员+民警+社区健康医生的“三位一体”联防联控机制以及人防+技防+制度防“三防合一”的群防群治机制;
  • 从物资供应上说,高效组织货源和供应体系,及时有效化解了市民节日期间“买菜难”的焦虑恐慌;从帮助企业应对疫情影响上说,市国资国企系统特别是龙岗、福田等区及时推出了免租减租的政策“组合拳”,等等。


解局 | 深圳:书记市长这么拼 只因大考正来临

1月27日,王伟中在京港澳高速皇岗出口测温点,调研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然而,在看到这些成绩的同时,更要看到深圳面临的更大考验、更严峻的挑战。这也是深圳主政者在密集调研检查过程中反复强调,并向全社会释放的强烈信号。这个考验和挑战,就是随着返深潮的涌起,深圳将迎来超过1000万人口的流入,在全国疫情蔓延势头仍未得到遏制的大背景下,如此巨量的人口流入对深圳而言,压力之大不言而喻。


深圳的人口结构有三个“大数”:一是户籍人口,总量接近500万;二是常住人口,约1300万;第三个数字,就是每天在深圳这片土地上工作、生活和出差旅行的实际管理人口,约2500万左右。近几年,每年春节后返深的人员数量,均在千万以上。


顺便说一句,同样是在这几年,由于深圳冬季气候好、环境适宜,节前从内地来深圳旅游过年、举家来深与在这里打拼的子女亲人相聚团圆的家庭越来越多,从深圳近300名确诊患者的感染经历来看,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就是节前从武汉等疫情多发地来深圳过年而输入的。


解局 | 深圳:书记市长这么拼 只因大考正来临

1月30日,王伟中到南山区蛇口街道,调研检查基层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三个决不能”、 “五字法”

保障深圳“过三关”


那么,面对1000多万人口的流入,深圳将如何织密疫情防控网络呢?这就是王伟中、陈如桂在最近几次会议和调研中反复强调的“三个决不能”、“五字法”。


所谓“三个决不能”,即决不能麻痹大意,决不能心存侥幸,决不能有丝毫闪失。


所谓“五字法”,是指:工作指引方面要在“快”上下功夫,争分夺秒、依法科学有序做好各方面应对工作;社区小区方面要在“全”上下功夫,上下联动、全市动员、齐心协力守牢守好阵地;交通关卡方面要在“严”上下功夫,逢车必检、不漏一车、不漏一人,加强所有入深卡口的联合检疫;医护物资方面要在“保”上下功夫,优先保医护、保重点、保一线,尽全力保障市场供应,指引市民科学使用口罩,避免浪费;人员登记方面要在“细”上下功夫,扎实做好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离深返深台账,做到心中有数、精准防控。


解局 | 深圳:书记市长这么拼 只因大考正来临

2月5日,王伟中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


有关人士认为,面对超过千万人口的涌入,深圳的疫情防控,除了医疗诊断救治、物资供应保障等工作外,防控工作最关键、最重要的是把好三关:


一是入口关。


深圳是全国最大、海陆空俱全的口岸城市和华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口岸、码头、机场、长途客运站场、铁路站数量密集,另外,全市拥有44个城际入深道路卡口。如何做好这些“城门关口”入深人员车辆的检测检疫检查,真正实现“不漏一人、不漏一车”,这是对整个城市治理能力、各有关部门和人员执行力责任心的重大考验。

二是社区小区关。


在深圳,除开发商建成的各类小区外,全市约有1800个“城中村”,这些城中村当中有相当一批连围墙和隔栏都没有,人员随意出入,也是此次社区防控工作中最大的风险点薄弱点之一。当此特殊时期,社区小区特别是城中村的防控能否真正到位,能否确保每个社区、小区都能做到干净安全,是此次深圳疫情阻击战成败的关键。这件事做好了,深圳的疫情防控就会早日迎来拐点,如果做不好,前期的防控不仅前功尽弃,而且会出现难以想象的严峻复杂局面。


三是人员密集厂区关。


深圳是全国第一工业大市,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城市第三,2019年达2.69万亿,这些成就是由全市成千上万家企业共同努力打拼出来的,他们当中员工人数在千人甚至是万人以上的,比比皆是。新一年的复工复产即将开始,深圳的工厂企业,特别是人员密集的楼宇厂区的疫情防控如何抓实抓细抓到位,这同样事关全市防控的大局。


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指出,疫情防控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全方位的工作,各项工作都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支持。他又强调,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的“大考”,过去这些天,深圳交出了阶段性成效的前半张答卷;

接下来的考卷,题量将更大,难度将更大,深圳全市上下唯有继续同舟共济,打起精神,咬紧牙关,在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折不扣、与时俱进推动防控工作落细落实落具体,织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两张网,才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这场硬仗,交出一份让上级放心、让市民安心的满意答卷。


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 韩珊筠 吴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