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西七旬村医曾纪贺:仁心仁术守护3500村民最后一公里的健康防线

2月13日,天刚放亮,气温一下降到12℃,还伴着霏霏冷雨。乡村医生曾纪贺穿上白大褂,戴上口罩,拿着体温枪,打上雨伞,步行3公里前往疫情发生地返乡人员许某家中,认真细致地量体温,并详细问询相关症状,不厌其烦叮嘱居家观察做好疫情防控的注意事项。之后,又火急火燎赶往下一家。大年初一开始,每日如此,风雨无阻。

阳西七旬村医曾纪贺:仁心仁术守护3500村民最后一公里的健康防线

今年72岁的曾纪贺是阳西县上洋镇南山海村唯一的村医,从1965年开始担任村医。从医半个世纪,经历过霍乱、麻疹、非典等多次大疫情,有经验,意识强。2020年春节前新冠肺炎疫情一公布,他便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立即备好充足的口罩、药物以及做好防疫抗疫一系列方案措施。

阳西七旬村医曾纪贺:仁心仁术守护3500村民最后一公里的健康防线

大年初二天还未亮,曾纪贺家里响起了紧迫的敲门声,迎来一个“特殊”病人——一个夜里腹泻了三次的的小男孩,病人是由其奶奶抱来的。曾纪贺马上警觉起来,一问,得知其母子是早几天刚从疫情发生地回到阳西县城,大年三十回到南山海。检测没有发烧,曾纪贺给看过病开了药并叮嘱好好待在家里,不要外出。送走婆孙俩后,曾纪贺立即将情况汇报镇卫生院和村委会,并让相关人员过来领取口罩做好防护再去调查。然而,当村委会人员去调查,孩子一家却不配合,不承认从疫情发生地回来,只说是从广州回来。数十年行医,曾纪贺秉承悬壶济世的大医精神,能用便宜的药,他绝不给病人用贵药,无论病人是伤风感冒,还是头疼脑热,不管白天还是夜晚,只要有需要,曾纪贺总是随叫随到。因此,曾纪贺与本村和邻村数以万计的村民早就建立起非一般的“邻里”关系。非常时期,医者不止是医身,还得“医心”。曾纪贺只好又前往证实,并语重心长地一再强调瞒报谎报的严重后果,一家人最后同意保证不出门,在家隔离,随时汇报情况。幸运的是,经诊断,小男孩只是一般的腹泻,服药后已经好转。尽管如此,曾纪贺还是连续多天和村委会人员回诊回访,用心用情呵护这一家子。

得知村子里还有一名疫情发生地返乡人员,村里人一时又人心惶惶。曾纪贺又前往“调查”,得知该户家庭的儿媳妇虽是湖北人,但却和儿子一直是在广州务工,并没去过湖北。与此同时,曾纪贺给这户人家做好体温检测……直到曾纪贺告知一切正常时,村民们的恐慌才消除。

阳西七旬村医曾纪贺:仁心仁术守护3500村民最后一公里的健康防线

连日来,有着50多年党龄经历过多次大疫的老村医曾纪贺战斗在抗疫防疫第一线,24小时出诊,及时排查外来人员、筛查发热患者,免费给村民送出近千个口罩,发送防疫资料数千份,协助村委会干部在村口的临时检疫点给进村人员测体温、检测……以丰富的抗疫经验、大无畏的健康卫士精神做好村民“最后一公里”的健康防护工作,守护全村3500村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全村疫情病例为零,防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阳西七旬村医曾纪贺:仁心仁术守护3500村民最后一公里的健康防线

在他的诊所逗留的两个多小时,记者看到有近二十个前来求医的病人,除了步行来的,还有四五辆外地车牌的小车来过。有些老人和小孩没戴口罩,曾纪贺便先给他们送上口罩再看病。自疫情发生以来,曾纪贺不出村半步,诊所全天开业,不仅是给本村人看病,更有从周边数条村过来的病人,有时一天多达三四十人。

记者问曾纪贺,疫情这么严峻、复杂,每天要接触不同的病人,有没有畏惧。曾纪贺说,自己经历过多次的大疫,有较强的防范意识和较好的心理素质,还有经验。在这样的非常时刻,想得更多的是如何给乡亲们看好病,给乡亲们做好防疫抗疫宣传工作、做足防疫抗疫措施,只有做好小环境的防疫,才有大环境的健康,才有大家的安全。

阳西七旬村医曾纪贺:仁心仁术守护3500村民最后一公里的健康防线

说起安全,曾纪贺倒是有时会担心孩子们的安全。据了解,曾纪贺家庭中共有5人在抗疫一线,除了近七十岁的老伴当自己的助手外,大儿子及儿媳在上洋镇卫生院、女儿在塘口卫生院工作。秉承良好的家训,他们都是医疗系统战“疫”一线的排头兵。


<code>文字:何婉苑  张文秀编辑:申定发/<cod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