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疫情过后,再送您最后一程!乐清这个男人忍痛离别,返回“疫”线

待疫情过后,再送您最后一程!乐清这个男人忍痛离别,返回“疫”线

“这是刚排摸出来的数据,

再仔细核对下人员的具体位置。”

待疫情过后,再送您最后一程!乐清这个男人忍痛离别,返回“疫”线

2月12日上午,乐清市城东二中教育系统重点人群信息排查跟踪组办公室内,市教育局城区学区党委委员、副主任陈永海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手指飞快地敲打着键盘,猩红的双眼透露出些许疲惫。

随着疫情在全国范围内的不断加重,乐清市教育系统的防控工作任务也越来越繁重。2月2日,陈永海接到市教育局的抽调命令,参与全市各中小学、幼儿园、教育单位逾25万名师生的排摸工作,工作内容包括编辑表格、设计问卷、发布统计问卷、校对数据及统计数据。

防控工作小组的每个成员常常忙到深夜才回家。“疫情防控工作从1月27日就开始了,大家是临时被抽调到这里。我们这组主要负责城区学区街道内中小学生及其家属、教师的排查工作,一旦发现有跟确诊病例接触过的或者是三返人员的,移交到跟踪组进行跟踪。一环扣一环,容不得一丝马虎。”陈永海解释道。

“这样忙,还有时间陪伴家里人吗?”谈到家人,陈永海突然哽咽了起来。原本还在激情昂扬地向记者介绍自己的工作内容,可提到“家”这个字的时候,他的情绪突然急转直下。过了许久,他终于又开始出声:“两天前,我刚刚告别了我的父亲。这几天我很压抑,但我不能在家人面前哭,怕他们担心。”

待疫情过后,再送您最后一程!乐清这个男人忍痛离别,返回“疫”线

正月初七,疫情防控期间,陈永海的父亲因突发性脑溢血住进了危重病房,一直由其母亲和哥哥照顾。疫情期间工作繁忙,陈永海始终抽不出时间到医院陪伴父亲,只能利用零散的时间,偶尔去看望一下。“数据采集和精准的分析每一环节都很重要,中途有一个人站起来,其他人手中的活就会被中断,影响到排摸进度,所以不敢请假。”陈永海说。

父亲病重期间,他匆匆睡了几个小时,凌晨5点赶往医院看望父亲。病床前,陈永海紧握着父亲的双手,打小孝顺的他也很想放下手中的工作,一刻不离地守在病床前,可面对疫情,他感到沉甸甸的责任压在肩头,只能轻声许诺父亲,病好后一定来接他回家。谁料,工作未忙完,却等到了医生下达的病危通知书。

“父亲今年75岁,身体一向健朗,原本以为他会挺过去,谁料.......”父亲离世后,疫情防控还在升级,陈永海强忍心痛,怕耽误工作和影响同事们的工作情绪,不敢向人提起家里的情况。强忍住心中的惦念和悲痛,陈永海将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形势和各级政策告知了家人,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没有举办任何告别仪式,当天就火化,将骨灰寄存在了殡仪馆内。“作为儿子,未能照顾生病的父亲我很愧疚,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疫情肆虐群众生命健康受到威胁之际,坚守疫情防控一线就是我的职责,也是我应该做的。爸爸,待疫情过后,再送您最后一程。” 陈永海说。

“父亲病危,从未听他提起过,反而一直在不停地跟我们交流着各种排摸数据,我们甚至还在他父亲丧期间跟他电话沟通工作。”同事李华明提起这事,满是愧疚与感动。这十几天,陈永海每日工作如同打仗一般,总是最早来,最后走,从未透露过父亲病危的消息,也没有离开过岗位一步。

“我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一线抗‘疫’工作人员。”陈永海轻描淡写地说,他既不是隔离病房的一线医护人员,也不是24小时奔赴在大街小巷的乡镇干部,在全国一线抗“疫”工作人员的浩瀚大海中,自己只是最不起眼的一滴海水。如今,他已擦干眼泪,如他自己所说,“整装再出发”,重新投入到了抗“疫”战场上。

来源:乐清日报(中国乐清网)全媒体记者 陈青

>> 买菜不难!乐清这个村把村办公楼改成“临时菜市场”

>> 新增3例!乐清确诊病例最新分布图

>> 致全市企业家的公开信

>> 乐清这家企业悄悄复工了,还加班加点,因为……

>> 乐清话“大师级”!黄华社区一村干部的喊话火遍朋友圈

>> 硬核!乐清老板买了15万元的猪肉分村民

待疫情过后,再送您最后一程!乐清这个男人忍痛离别,返回“疫”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