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抱团战“疫”那些被共享的员工都怎么样了?

【亿邦动力讯】因疫情冲击,受影响的餐饮、旅游等企业停工歇业,带来大量服务行业的成熟劳动力赋闲在家。近期,包括盒马、苏宁、美菜等不少企业纷纷发起“员工共享”计划,补充因疫情而产生的临时岗位需求。

具体来看,企业合作用工所采取的形式有两种,第一种是B2B模式,企业双方在人力、食材、供应链方面达成战略合作,其中,有关人力的协助是短期的,这些员工依然属于“老东家”;第二种是B2C模式,企业直接和员工签署短时雇佣合同。

截至今日,距离各个企业发起用工合作计划,已经过了一段时间。目前,用工合作的进展情况是很多人的关注重点,亿邦动力在对部分企业调研后,将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梳理。

盒马:已有超2500名共享员工加入

“这是在我们多年合作中的一个很小的合作。”在与1919公共事务部总经理李宇欣的沟通中,亿邦动力了解到,酒类新零售电商平台1919似乎对此次与盒马展开的“共享员工”合作驾轻就熟。

“2月9日开始,我们和盒马正式启动合作,我们两家的模式比较类似,都是由消费者线上下单,再由平台方提供配送到家的服务。之前,我们两家在供应链和商品方面都有过合作,此次合作中,1919主要为盒马补充运力。”

李宇欣称,在合作方式上,由于春节期间,1919在全国的1800门店均正常营业,其配送人员也进行正常的社区配送服务,自2月9日与盒马启动用工合作后,1919位于全国20个城市的200多名主动报名的配送人员在接单平台内就多了一项“接单来源”。

“在工作方式上,配送人员并没有感觉到任何不同,他们可以接我们的订单,也可以接盒马的订单,接单来源变多了,这对于配送人员来说,也可以增加收入。长期来看,在终端配送方面,这种合作模式会使配送的分工越来越细致,也会有更多的订单会通过这种模式进行配送。”

在计划进展方面,截至2月12日,已有超2500名共享员工加入盒马临时用工队伍。

“我们的第一批南京、杭州员工是在2月12日正式到岗,后续几天,昆明、长沙、成都等地也将分批到岗部分员工,目前在盒马上岗的员工占我们之前员工人数的12%,员工都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加入。门店的基层员工和部分管理人员在盒马承担部分打包、分拣的工作。”某KTV集团副总经理说道。

据她介绍,疫情期间,公司关闭全国七个城市的所有门店,几乎没有资金收入。“共享用工合作的启动也是企业在困难时期抱团取暖的渠道,但对于企业自身来说,更多的作用也仅限于稳定员工情绪,对眼下实际困境的解决方案还需要继续探寻。”

某城市KTV收银主任表示,“公司恢复营业后,会通知并召回我们。相比重新开始找工作,这种企业合作的用工方式让我们更安心,也可以在疫情期间更快速地得到收入并保证工作的稳定性。”

苏宁物流:选择员工采取就近原则

据苏宁物流发布“人才共享”计划已经过去了7天。亿邦动力在与苏宁物流成都大区人力负责人的沟通中获悉,截至目前,成都大区已经收到180人的报名简历,并对其中的160人进行了回访。2月11日首批到岗员工4人,次日又有4人到岗,其他员工也将在培训后陆续到岗。

这位负责人称,在对苏宁物流短期用工计划感兴趣的人员中,不乏有培训机构的老师、商业设计人员、物流驾驶员、活动策划人员以及文具厂的工人。这些人大部分通过扫描苏宁用工计划中的二维码进行个人报名。同时,近期也有部分餐饮企业在与苏宁进行企业用工合作方面的交流对接。

目前,苏宁物流在员工的筛选机制上,主要采取就近原则,居住地离公司近的人员将被优先录用。“就近原则可以缓解人们因暂时无法出去工作而没有收入的困境,也可以服务周边的配送需求。”苏宁物流成都大区人力负责人表示。

“从长远看,无论是物流行业、零售行业、餐饮行业,都存在生意淡旺季,企业之间进行员工共享,既可以保证员工的稳定工作,也可以将不同行业的高峰用人期充分利用起来。落实到工作中,暂时性用工在员工稳定性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人可能来了半天、一天,觉得不适合这个工作,就当场走了,当然这种情况在长期用工中也同时存在。”

美菜:在北京地区为居住地较远的员工提供短期宿舍

“事先,公司在内部发消息,让我们采取自愿原则,自己选择是否到美菜进行临时用工。我是2月10日来到美菜工作的,现在在做一些打包蔬菜以及称重的工作。跟原工作相比,现在的工作时长缩短了4个小时左右,而且比较稳定,日均8小时。”某位北京餐饮企业前厅主管说道。

在薪资方面,这位餐企前厅主管表示,“现在美菜的工作内容对每位员工来讲,都是一样的,大家的工资也相同。因为我之前属于管理层,相对来说工资比较高,针对我自己来讲,现在的工资比之前略低,但对于基层员工来讲,收入是增长的。”

亿邦动力了解到,自2月9日美菜网宣布,欢迎全国暂停用工的中小企业向其输送闲置员工,并面向全国40个城市招聘6000名司机和4000名分拣员后,美菜在全国范围内已收到1万多份申请。截至2月12日,美菜返岗、员工共享和新招聘的员工总数已经超过7000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发出企业间“共享用工”号召的企业数量达数十家,其中以物流配送行业以及业务包含配送的生鲜电商居多。

企业抱团战“疫”那些被共享的员工都怎么样了?

而随着越来越多企业的加入,共享员工模式也已拓展至像海信视像这样的制造行业。伴随此次疫情,更多的企业看到了灵活用工模式的多样性,未来或许将催生出更多的新型用工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