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医护笔记,揭秘方舱医院里的真实情况

时间:2月13日

地点:武汉


一线医护笔记,揭秘方舱医院里的真实情况

有护士长在身边,我们心里有安全感

以前,对申华护士长不熟悉,自从组建医疗队,我对她才有一些深入的了解。

她是一个不善言辞、耐心细心的人。来到武汉疫情一线后,有很多事要操心。我负责全面工作,多数时间是组织、协调,她负责管理防护物资和院感培训,“院感培训”是最重要、最重要、最重要的工作,时刻巡视每个角落,检查每个细节,督促医护人员做好安全防护,筑牢防控之网。医护人员冲在前线,只有自身严格防护好,才能完成救治任务。申华护士长既专业又有耐心,她总是默默地为大家做着一切。

其实,直到昨天我们才略感轻松一点,几天以来,我们一直是备战和实战演练状态。因为特殊原因,工作任务未定,实际是处于待命状态。每天要开很多协调会,都是到深夜,要把不同的“战斗队”重新组合调整,各个级别的工作群真是纵横交织,还要见缝插针地练习穿脱防护服。所以,我们每天都工作到很晚。

昨天,申华护士长为大家准备出发前的物资,一直忙到凌晨,一大早又要召集大家整队出发。我一早醒来,看到申华护士长还在群里提醒大家回来洗澡时的注意事项,交代安全措施。

这是只有身处一线的战友们才明白的细节:申华护士长一直未睡,她是在等尚未下班的那三个队友回到驻地,直到等来战友,亲自把各项事情安排好,她才会放心。有这样的细心的护士长,大家感动也庆幸,都把感谢藏在心底。(郑州市二院援鄂医疗队队长 董艳丽)


一线医护笔记,揭秘方舱医院里的真实情况

“进舱后,我把所有杂念都抛到九霄云外”

今天,我们作为第一组人员首批入舱,打响了在青山区方舱医院这场阻击战的“第一枪”,我内心感触颇多。

出发前一天的晚上,老妈万分不舍得。妈妈说,她有三个孩子,两名都是军人,已经交给国家了,若是他们某天奔赴战场,这有心理准备;从没想到,这个做医生的小女儿,竟比她两个哥哥更早奔赴到一线直面生死。妈妈说,她为我感到骄傲!她也一直鼓励我,说等疫情结束,回去给我做我爱吃的菜馍!

今天在去方舱的路途中,我的内心充满了忐忑、紧张以及前所未有的压力……手心里的汗始终没有干,我在心里不停地告诉自己不要怕、不要慌、不要急,反复默背穿脱防护服流程及患者的(轻型、普通型、重型)的分级标准。我默念规范提醒自己:入舱后,全神贯注于防护规范,把杂念抛之脑后,我们相互检查,把后背交给最亲密的战友。

进舱前,战友们还开个小玩笑说,等疫情结束,大家一定要再次相聚武汉,一起吃热干面,赏樱花,吃火锅;进舱后,我把全部精神集中于病人和治疗上,其他杂念全都抛到九宵云外。(郑州市二院医生 尹园园)


一线医护笔记,揭秘方舱医院里的真实情况

“配合治疗,咱们一起努力,战胜病毒!”

下午2时,我们这个组准时进入了武钢体育馆方舱医院。

按上级要求,首先开放两个区,分别收治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下午3时20分,我们迎来了第一位患者,后面就接连不停地送来患者,到晚7时,我负责的病区床位已全部收满。病人依然在陆续送达,我们又开放一个区,继续接收女性患者,截止晚8时交班,患者陆继安置好。

进舱前,我心里还有各种担心:听不懂本地方言怎么办?患者情绪不稳怎么办?工作起来后,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

有一位老奶奶吃完饭,要把餐盒扔到垃圾桶,我就赶紧上去说:“我帮您扔掉吧”老奶奶说:“我还能走动,你们已经很辛苦了,不能再麻烦你们了,谢谢你们了!”

有一位阿姨,不知道怎么连接医院的wifi,我就帮她把手机设置好,告诉她可以和家人视频聊天。阿姨说:“家人也都在医院啊,全家人都被我传染了,我很自责!”

我听完心里很难受,也心疼他们,就对她说:“家人虽然不能相见,但在各处都能得到妥当的照顾,也会得到及时的治疗,配合各项治疗,既为自己好,也是为家人好,咱们一起努力,战胜病毒,等疫情过去,家人就又可以团聚了!”(郑州市二院护士 麻小萍)


一线医护笔记,揭秘方舱医院里的真实情况

经过反复备战演练,我的心态已经稳定

来武汉已经五天了,慢慢适应了这边的工作、生活。经过几天反复地培训和练习,心态已经稳定,没有了前几天的紧张。今天就要进仓了,一想到我们的使命,想到即将要面对病人、帮助病人,内心还是有点激动。出发前,我们有个小小的仪式,战友们互相鼓劲儿,我们决心一定要打好第一仗!(郑州市二院护士 樊静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