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和城市教师互换轮岗,甚至大学老师到高中,轮岗与职称挂钩,能促进教育公平吗?

稻可道


大学老师大部分太专业了,除了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少数专业的老师外,一下是教不了中小学生。同样,中小学老师大部分一下也不能胜任大学教学。


跨父追影


谢谢这个问题。

也谢谢这个轮岗找公平的建议。

公平不是城市与农村交流轮岗。更不大学中学老师之间的单纯交流岗位。公平是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而发挥最大作用。

用行政命换来的公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平。

真正的教育公平是,是不需要行政命令自由组合之后还不误人子弟的教育。

我们国家的教育均衡,需要有科学性的客观务实的行政调整,但不是一厢情愿的乱调整。

教育公平不是靠调整出来的,教育公平需要国力,财力,文明,法制,文化,教育,医疗,交通,安全等等一系列的综合素质提升。

我们人人都做好自己岗位上的事。教育公平会离我们更近一点。

人人做最好的自己,单位是最好的单位,家庭是最好的家庭,团队是最好的团队。

有了这个共好的基础,社会才是最好的社会。教育真正的公平才会真正实现。

再次谢谢这个话题。

关注我们,一起成长。





方方梦语


教师轮岗如果做好了,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育公平,但是,关键就在于真的很难做好。

我见过的类似教师轮岗有两种。

第一种,城里教师到乡下任教。

第一年,当时我们学校的名额分下来以后,学校要安排人下去了,当时很多老师都在想,到底会安排谁去呢?结果出来了,派了一个刚从学校招来的年轻教师去的,教学怎么样我不是很清楚,但是据说做事情倒是很认真。去了一个学期以后就回来了,当地学校的校长还很舍不得他回来,因为那个学校很缺那个科目的人。

我就在想,这个年轻的教师去那个学校有什么实际意义呢?要说教学经验,他还没有乡下教师的丰富,要说管理学生的经验就更欠缺了,并不能给那个学校带去什么。要说最大的意义,应该就是给那个学校弥补了一个教师的空缺,其他老师会稍微轻松一点。

第二年,名额又分配下来了,这次很多老师都没有过多的关注,想着肯定不会轮到自己。结果出来后,派了一位平时教学成绩较差,对于班级管理能力也很差,平时上课自己连纪律都管不下来的一位男老师去了。这个倒是去得久,一去就去了几年,现在还没回来。所以说,是以这种形式来轮岗的话,确实是没什么实际意义。

第二种,东部城市教师到边疆县市来任教。

这个要分三种情况来说:

1、来的时间长,工作做得也认真,确实会对落后地方的教育有所促进。

因为我们没有见过这样的,都是很短时间就走了,所以没办法介绍。

2、来的时间也长,工作也做得认真,但是不适应当地的学生。

东部城市来的这些教师,多半是来自一些比较好的学校,我相信教育教学水平应该是不差的。他们才来的时候看到当地学生的成绩,都非常的惊讶,因为他们可能没有见过一二十分,二三十分的平均分,特别是数学之类的。可能心中还会在想,为什么这边老师的水平会这么差。

等他们真正上起课来以后就会发现,这边的学生跟他们的学生是不一样的。很多学生都是纪律难管,学习的主动性也非常差,甚至完全不学的也一大批。他们的各种教学方法,管理方法在这些学生面前通通失灵,因为学生根本不听。一个阶段下来以后一考试,他们的成绩还不如当地的老师。

3、多半是来的时间很短,有的甚至课都没有上过,就走了。

以前我们学校来过几个,说是来调研的,具体我们也不太清楚,人几乎没见过,也没有上过课,呆了一两个月就走了。还有一个呆了一个学期,也确实是上了一个学期的课,平时很多活动他也参加,可是要说有什么多大的意义,确实也说不出来。

如果说要实现真正的轮岗,各个地区的教师都轮换来教学的话,我想也不太现实。因为长期的轮岗可能就会对很多教师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而短期的轮岗,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就要面临着频繁的更换教师,操作起来恐怕是会有很大难度的。

所以说,促进教育公平,可能是大势所趋,但是要真正能实现教育公平,应该是还有很漫长而且曲折的路要走。

喜欢我的回答就给个赞吧!


大P老师地理课堂


教育是用“心”做的事业,一切花架子都是教育的毒药。我们学校曾经是某所985高校的支教对象,每年有3一5名刚入校的硕士生来支教一年。你们能说这些支教老师学识不高专业不硬年轻无激情,说不出来吧!可以说,他们与高中生就是天然的融合,是零距离。他们的课堂就是长期缺乏老师监管的自习课,有时激动时学生跳上讲桌高声呼喊惊天动地。有他们的课整栋楼不安宁。他们的上课多的班后期高二高三要收拾很难,家长意见特别大。该高校每年有十万元助学款我们也不好拒绝他们的好意,不过我们花在支教老师身上的钱也不只十万。相互合作十分不愉快,搞了五、六年就不了了之。

农村孩子让安心农村从教的老师教就行,如果轮岗支教的老师仅迫于某种压力,比如晋级要农村或薄弱学校工作经历等,我看就免了。蜻蜓点水为下蛋,你安不下心来只点水不下蛋,满一年就走,收摊子的还是留守农村的老师。也许有些农村娃就被这善意给耽误了。


楚天959


教师轮岗是教育改革中最大的败笔。行政命令或利益诱惑部分教师轮岗时间很短,并不能真正促进边远地区的教育发展,也不会给边远地区的学校输入多少新鲜的血液,轮岗教师大部分是人在曹营心在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出工不出力、混天度日,而且轮岗教师素质良莠不齐。真正的高素质的轮岗教师在轮岗岗位踏踏实实工作的并不多。真正实现教育公平,首先应该合理规划边远地区或农村学校布局,整合部分优质教育资源硬件,发挥教育资源硬件效益最大化,其次是大福提高边远地区教师的物质待遇(可对照边防部队或条件恶劣地区军人与普通军人的待遇),使高素质教师能进行双向选择及(即可以选择城市学校工作的工作生活便利,也可以选择边远地区学校工作的高物质待遇),否则一切轮岗都是扯蛋,最后遭罪的还是边远地区或农村学校的孩子们。这些孩子们真的无罪,教育主管部门不应该总拿他们做实验品!


天涯知己若比邻


教育公平,不是通过行政命令换来的,农村教育落后,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城乡教育差距越来越大,城乡教育的差距,很大原因就是老师的差距,农村没有好老师怎么办?用行政命令让城里老师和乡村老师轮岗,能解决问题?

这绝对不可能!其实,解决的问题很简单。把农村老师的工资待遇,提到和城里老师一样,给农村老师在城里,盖上家属院,通上班车或者给老师交通补贴,农村教育现状,瞬间就能改善,费那些事干嘛?又想马儿跑,又不想给马草吃,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事情?

一、农村教育为何落后?

解决农村教育问题, 促进教育公平,最根本的要搞清楚农村教育为何落后?这两年,很多农村学校盖起来高楼,买来了电脑,通上了暖气,硬件并不比城里学校差, 为何教育水平却越来越差?

其实,主要原因就在于老师身上,因为没有好老师,就没有好成绩,没有好成绩,就留不住好生源,没有好生源,老师就不会好好工作,不会好好工作,就不会有好成绩,如此恶性循环,怎么能彻底解决农村教育落后的现象?

其实,农村教育的落后,不是硬件,而是软件!是人,是缺好老师和好学生,当然也缺好家长。

二、教师轮换,能促进教育公平?

教师轮换,解决教师资源不平均的现象,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已,这真的很难促进教育公平,而且还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教育秩序的破坏。

如果你是城里的老师,让你去乡村工作一年,你是什么感受?家里的孩子不管了?这一年的时间,你会在乡村尽职尽责的教学?原来在城里,学生底子好,家长配合,到了农村,你适应?会不会抱怨学生太差?如果全校只有你一个老师被交流出去了,而且还是因为考核不好被交流出去的,你是不是很崩溃?但是,学校会把优秀的老师,交流到农村吗?

农村老师到了城里,学生和家长会认可吗?城里的老师和农村的老师,很可能都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成为“三不管“人员,这真的能有利于提高教学成绩吗?

学生不一样,老师不一样,教学内容不一样,教学环境不一样,试图通过轮换老师就能改变现状,那是不现实的,就像中国足球一样,请来了世界名帅里皮,不还得靠归化球员才能有机会冲进世界杯吗?

真正的教育公平,是让合适的人呆在合适的岗位上,并最大限度发挥出他的潜力,而不是折腾。

三、教师轮岗,不如让农村老师能在城里买上一套房!

现在很多地方,已经实现了农村和城市教师同等待遇的政策,乡村教师甚至还有额外的补贴,收入比城里老师还高,但是农村教育依然没有多大改观,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的现象依然存在?这是为什么?

如果你是一名大学生,城乡教师工资一样,你会选择哪里的老师?当然是城里的老师,因为你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工作,还有考虑找对象,结婚生子,孩子教育,生活质量等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都解决了,还能招不到大学生吗?现在又不缺大学生。

其实,归根到底,还是农村教师的待遇不行!如果这些老师,都能就近住在县城或者市里,让他们的孩子享受比较好的待遇,农村学校只是他们上班的地方,这样以来,我相信比教师轮岗要有用的多。给农村老师提供一个低于市场价的家属院,这个并不困难吧?


赢在高三


不能!第一这轮岗本质上就是不公平的,只是让乡村教师与城市教师互换教育体验,时间限制也就是2到3年,特别对于小学而言,只是她们小学生涯的一半时间,对于另外没有接触到城市老师的学生就是不公平的的。城市教师教到的班级可能会因此开阔眼界,也是可能会是她们命运的转折点。

第二点:环境不同造就的不公平,特别来自于学生家长的观念,同样会影响授课教师的思想。城市学生家长认为只有学习才能不会被社会所淘汰,将来才能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学生是在为自己的将来读书。

所以城市家长很重视教育,孩子的教育而自己要负责任。

而在农村有很大一部分家长认为读书没有什么作用,他们认为学校最大的作用就是帮他们带孩子,现在许多小学实行的是寄宿制学校,家长星期天把孩子送来学校,星期五接走,自己则埋头打工,认为学生的教育只是和老师有关,与家长无关。

第三点,城市老师与乡村老师互换岗位之后,他们会发现,教育有着巨大的差距,乡村教师会觉得城里面的孩子读书很用功,自觉性高,随时能保证课程顺利进行。相反城市教师来到乡村之后会觉得这里的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不大,随时需要自己监督完成,并且家长不配合,也不重视,当学生出现问题以后,那么请学生家长来到学校谈话,但往往家长有着许许多多让你无法想象到的理由,比如啊,今天田里忙没时间来,或者上班不能请假,我不能到学校。再者有的家长啊,这么一小点事情你要叫我来学校干嘛!只会坚定城市教师远离乡村的想法,同时也会坚定乡村教师一定要到城里任教的信念。

第4点城市教师与乡村教师所处的圈子不同,观念不同,难以融入环境事实与表象不符。

第五点更加促进乡村教师外流现象,加快拉倒城市与乡村教育的差距。

所以城市教师与乡村教师轮岗,本质上是不公平的,很难促进教育的发展。


万先森ql


怎么可能!竟瞎扯!真是“想一出是一出”。有这种想法的人,若当官主政,真是人民、事业、教师、学生的不幸啊!

首先,若轮岗且与职称挂勾,不论城市教师还是农村教师,也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将造成非常大的不便。既是人力、物力的浪费,更是资源的损失,必将得不偿失。这哪是工作、事业,简直整人、扯工作、玩事业啊!

其次,小学、中学、大学,不论传授知识方面、对世界认知方面、形成能力技巧方面等均不相同,需要专业能力非常强的工作人员。怎么可以让大学老师到小学轮岗呢?大学老师,连小学专业术语都不一定会(人有人言,兽有兽语),怎么能胜任呢?真是乱弹琴!


马井山172


这个问题看着好象是帮助农村学校,其实是害了一届又一届的农村孩子,他们看似高尚,其实是在拿农村孩子作试验,大家都知道,学习是需要连惯性,是需要扎根农村无愿无悔有经验的老师常年呕心沥血,才能培养出好学生。来个镀金的,混一年拍拍屁股走人了,接这个班的老师还得从头来,但一年过去了,拉下的课程你让农村孩子怎么追上,城市里犯错的,没经验的都让教育系统弄农村待一两年,然后弄回城里,你知道吗?他们没心情待在农村学校,心里长草,能用心教育孩子吗?这社会就是无情的坑农村孩子。农村学校真不需要你们的假仁义,用不着拍个假照片做宣传,农村需要立志终身服务农村学校的老师,既使学历低些,也勤能补拙,优秀的更好,但前提是终身认可。


没事逗济公


教育公平的症结在于投资而不在于师资,投资决定师资,师资决定公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