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源蒜薹一週後進入上市高峰,如何打贏這場蔬菜“保衛戰”?

雅安市漢源縣土地肥沃,光熱充足,四季分明,農業發達,漢源蒜薹、漢源金花梨、漢源甜櫻桃等農產品品牌全國知名。

據悉,每年2月到4月,是漢源蒜薹大規模上市的關鍵期,與往年不同,今年受疫情防控影響,漢源蒜薹早在春節前後就打響了一場“保衛戰”。

“價格穩,供應穩,菜農信心穩。”2月13日,談及漢源蒜薹近期的市場行情,漢源縣農業農村局蔬菜站站長聶巍告訴記者,“今年,各地都面臨疫情防控的壓力,菜農售賣蒜薹的過程中,克服了買家難入場,外地運輸、特別是跨省運輸難等問題,春節前達到了30多元/斤,前段時間蒜薹價格維持在10-12元/斤,近兩日出田價維持在6.5-7.5元/斤,價格還是相當不錯了。”

據悉,一週後是漢源蒜薹上市的最高峰,漢源將進一步穩定市場價格、解決供需矛盾,從而讓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外地客商難入場 蒜薹外銷有妙招

往年一到蒜薹上市時節,漢源各地蔬菜交易市場內人聲鼎沸,然而,今年的交易市場和往年相比略顯冷清。

“受疫情防控影響,交易市場冷清不少,但是今年蒜薹價格還是可以!我們可以直接發貨,包送到位!”2月13日,漢源縣唐家鄉小關村的經銷商黃明全告訴記者,近段時間蒜薹的田間收購價格維持在7-7.5元/斤,外地客商可以過來裝運,也可以直接打款,由經銷商聯繫車輛運輸,“今年受疫情影響,運費要高一點,運到成都後每斤批發價8元左右。”

“2月12日單是外運的蒜薹就達50多噸,主要銷往成都、西安、杭州、蘇州、山東等地,13日更多,與往年相比,價格沒有出現滑坡,農民增收效益比較明顯,要知道,去年同期漢源蒜薹集中上市,價格基本上是5-6元/斤。”聶巍介紹。

漢源蒜薹早已名聲在外,打贏這場蔬菜“保衛戰”,除了產品本身過硬的品質之外,漢源有效的應對舉措到位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不同於一般的農副產品,蒜薹高峰期供應量大、保鮮期短,農戶採用電商零售的模式不切實際,疫情防控以來,我們採取‘傳統渠道+網絡銷售’模式,外地客商不用到漢源,可以在網上、電話上下單,本地經銷商、供應商有充足的貨源,按照客商的要求到田間地頭‘代購’,然後再通過貨車配送到全國各地,最終達到了‘人不流動、蒜薹流動’的效果。”聶巍告訴記者。

鮮菜外運是關鍵 將有序引導外地車輛進入

據瞭解,蒜薹採收受天氣影響較大,特別是天氣晴好時,蒜薹上市量較大,菜農將蒜薹採回後就要及時“出手”,而鮮菜運輸是關鍵。

前期,由於外地客商車輛不容易入場,漢源在改變傳統銷售模式的基礎上,做到了主動對接,積極協調本地車輛運貨,穩定了市場供應。

“今年蒜薹銷售最大的問題就是運輸環節。往年從外地過來調運的貨車佔了很大的比例,但今年有所不同,前期外地貨車入場很困難,運輸成本也比較高,我們對本地運輸車輛加強了管控,駕駛員需要具備無重點人員接觸史、無重點疫區旅居史等條件,外運蒜薹前,駕駛員要提前到村(社區)兩委報備,填報信息包括貨運目的地、路線、途中休息點、返程路線,以及全程所需時間、防護措施,等等,我們也不斷告誡他們儘量避免與人接觸,快去快回,不走重點疫區。”漢源縣九襄鎮副鎮長趙正局表示。

“蒜薹價格暫時保持著穩定的態勢,預計一個多星期後上市的最高峰將到來,隨著供應量的遞增,我們決不能掉以輕心。一方面抓好疫情防控、一方面抓好安全生產、及時運輸,目前漢源作了充足的應對工作,協調了不少經銷商、供應商,通過本地交易市場向外地發貨。”聶巍說。

聶巍表示,雖然漢源在運輸上做了充足準備,但還是面臨一些難題,比如本地貨車要實現跨省運輸比較困難,除了需要通過疫情防控的層層關卡以外,如果有貨車司機因為感染或接觸史被隔離,也會對運力帶來一定影響,“上市高峰期,我們也歡迎外地客商到漢源本地市場來拉貨。”

目前,漢源縣九襄鎮已經貼出“告客商書”,要求各外地客商及車輛按照規定的線路,有序進入交易市場,進出場做好及時消毒、檢測,車輛消毒後要停放在專門的停車區,人員要待在專門的休息區,就餐由政府指定食堂統一供給,貨車裝運後立即出發,不作停留。

“通過這樣的舉措,讓客商有序進入,從而進一步解決鮮菜運輸的困難,以應對即將出現的蒜薹上市高峰。”趙正局說。

記者:劉佳

審核:張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