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车企现产能压力?

行业周观

VIEWS

本报记者 王鹏杰

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的持续发酵导致的企业停产,使许多之前看中中国庞大产能、人才和开放政策而大举在华投资的外资车企,陷入了困难境地——缺少中国产业链的参与出现了全球范围的产能不足。

这其中,现代汽车是体会最深的车企之一。由于和中国大陆便捷的交通,现代更是在华投资“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代表,其自2002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至今,已拥有65家法人企业和28个代表处,在华投资总额达158亿美元。此外,韩国政府数据显示,“韩国80%的线束产能在中国”。但是随着目前的情况发展,相对集中的产能导致韩国汽车工业,尤其是现代汽车面临的交付压力陡增。

直面疫情 | 外资车企现产能压力?

据路透社的报道,现代汽车在美国、印度、柬埔寨和韩国的工厂已经提高了产量,尤其是其韩国的工厂正在日夜不停地运转。现代汽车回复记者询问表示,现代汽车在韩国拥有蔚山1—5工厂、牙山工厂、華城工厂、所下里工厂等多个生产基地,各工厂于2月11日开始恢复了运转并逐步增加产量,疫情期间产量将根据配件的供应情况保持弹性。

依赖于整车制造企业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则更为艰难。据路透社报道,为现代汽车提供了一半线束产品的京信电子(Kyungshin)的业务受到了沉重打击。过去20年,京信电子利用中国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邻近韩国的优势,迅速提高了在中国的产能。据知情人士透露,上周,该公司在江苏和青岛的4家工厂中,有两家工厂的数百名工人未能上班;在江苏,600名员工中只有约300人返回。

直面疫情 | 外资车企现产能压力?

现代汽车对记者表示,该公司正在评估各种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业务的干扰,并确保稳定和最佳的生产体系。“现代汽车集团针对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的配件合作企业制定了一系列的支援政策。现代汽车正在针对中小配件合作企业制定资金援助方案,计划通过经营资金无息支援、交货款及配件批量生产投资费的提前支付等方式,向合作的配件企业提供总计约60亿人民币左右资金的金融支持。此外,集团还在陆续为合作配件企业提供包含37万个口罩在内的防疫物资,与合作企业共渡难关。”

韩国贸易数据显示,过去五年,韩国对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出口额下降了三分之二,至21.8亿美元,而中国制造的零部件进口额增长了近五分之一,至15.6亿美元。韩国汽车工业协会(South Korean auto industry association)的数据显示,约有170家韩国一、二级零部件供应商在中国运营着约300家工厂。

当然,产能压力影响的不仅仅是现代一家企业,包括大众、福特、戴姆勒、特斯拉等等在内的国际大型汽车企业均受到了影响。例如美股明星特斯拉,在2月4日盘中股价创出968.99美元的高位之后,随后,因中国疫情以及产能因素导致的交付延后,其股价截止2月12日收盘报767.29美元,下跌近20.8%,可见中国产业链对全球汽车行业的重要影响力。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现在外资企业的在华供应链,在前期加大投资的情况下获得了良好的市场效果。而在近期受到疫情的影响,他们的确是会考虑多元化的供给渠道。“但是,由于中国的成本优势和产品技术提升比较快,所以我认为外资也会对中国市场有一定的忍耐度,会先承受一部分的短期冲击。在短期之内如果疫情能够逐步减缓的话,应该说产业链转移的不会太严重。”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