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車企現產能壓力?

行業周觀

VIEWS

本報記者 王鵬傑

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的持續發酵導致的企業停產,使許多之前看中中國龐大產能、人才和開放政策而大舉在華投資的外資車企,陷入了困難境地——缺少中國產業鏈的參與出現了全球範圍的產能不足。

這其中,現代汽車是體會最深的車企之一。由於和中國大陸便捷的交通,現代更是在華投資“近水樓臺先得月”的代表,其自2002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至今,已擁有65家法人企業和28個代表處,在華投資總額達158億美元。此外,韓國政府數據顯示,“韓國80%的線束產能在中國”。但是隨著目前的情況發展,相對集中的產能導致韓國汽車工業,尤其是現代汽車面臨的交付壓力陡增。

直面疫情 | 外资车企现产能压力?

據路透社的報道,現代汽車在美國、印度、柬埔寨和韓國的工廠已經提高了產量,尤其是其韓國的工廠正在日夜不停地運轉。現代汽車回覆記者詢問表示,現代汽車在韓國擁有蔚山1—5工廠、牙山工廠、華城工廠、所下里工廠等多個生產基地,各工廠於2月11日開始恢復了運轉並逐步增加產量,疫情期間產量將根據配件的供應情況保持彈性。

依賴於整車製造企業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則更為艱難。據路透社報道,為現代汽車提供了一半線束產品的京信電子(Kyungshin)的業務受到了沉重打擊。過去20年,京信電子利用中國較低的勞動力成本和鄰近韓國的優勢,迅速提高了在中國的產能。據知情人士透露,上週,該公司在江蘇和青島的4家工廠中,有兩家工廠的數百名工人未能上班;在江蘇,600名員工中只有約300人返回。

直面疫情 | 外资车企现产能压力?

現代汽車對記者表示,該公司正在評估各種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業務的干擾,並確保穩定和最佳的生產體系。“現代汽車集團針對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的配件合作企業制定了一系列的支援政策。現代汽車正在針對中小配件合作企業制定資金援助方案,計劃通過經營資金無息支援、交貨款及配件批量生產投資費的提前支付等方式,向合作的配件企業提供總計約60億人民幣左右資金的金融支持。此外,集團還在陸續為合作配件企業提供包含37萬個口罩在內的防疫物資,與合作企業共渡難關。”

韓國貿易數據顯示,過去五年,韓國對中國的汽車零部件出口額下降了三分之二,至21.8億美元,而中國製造的零部件進口額增長了近五分之一,至15.6億美元。韓國汽車工業協會(South Korean auto industry association)的數據顯示,約有170家韓國一、二級零部件供應商在中國運營著約300家工廠。

當然,產能壓力影響的不僅僅是現代一家企業,包括大眾、福特、戴姆勒、特斯拉等等在內的國際大型汽車企業均受到了影響。例如美股明星特斯拉,在2月4日盤中股價創出968.99美元的高位之後,隨後,因中國疫情以及產能因素導致的交付延後,其股價截止2月12日收盤報767.29美元,下跌近20.8%,可見中國產業鏈對全球汽車行業的重要影響力。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現在外資企業的在華供應鏈,在前期加大投資的情況下獲得了良好的市場效果。而在近期受到疫情的影響,他們的確是會考慮多元化的供給渠道。“但是,由於中國的成本優勢和產品技術提升比較快,所以我認為外資也會對中國市場有一定的忍耐度,會先承受一部分的短期衝擊。在短期之內如果疫情能夠逐步減緩的話,應該說產業鏈轉移的不會太嚴重。”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