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牛仔褲和壞的牛仔褲一點淺辨

本文首發於什麼值得買平臺請關注本賬號獲取更多好文,作者:校門口賣冰棒


俗話說:鞋是男人的第二張臉、看鞋識人。眾多值友裡這麼多蜈蚣精,看到這兩句話一定是於我心有慼慼焉吧。

那麼我就想了, 鞋是“臉‘’的話,“褲子‘’是什麼呢?‘’上衣‘’是什麼呢?

上衣是‘’皮膚‘’吧。穿的好,那就是就像具有白皙光滑的皮膚,看起來乾乾淨淨;穿的不好,那就是黑乎乎的皮膚,穿什麼都覺得不怎麼好看。 褲子是‘’骨頭‘’吧,穿的好,那就像有185cm得高大身材,玉樹臨風;穿的不好,那就是武大郎一般。

所以,褲子是很重要滴,而且就兩個褲管,簡單的很,也好說叨。上衣太複雜,我就不談了。


總所周知,我們網購牛仔褲的好壞排序粗略應該是這樣:

韓版、潮、爆款、港版(雜牌)——高梵凡客衣品天成(網絡牌子)——真維斯傑克瓊斯以純(有實體店國產休閒品牌)——lee李維斯gstar(國外有牛仔基因的服飾品牌)——養牛品牌(無論中日美)

養牛品牌放在最後有點不合適,有些人說 “你國產小作坊,比牛仔褲的鼻祖還牛批,逗我?”

其實,現在叫得出來的國產養牛品牌並不差,平均的水平還是比李維斯lee要強的,因為李維斯lee還有很多超市貨,拉低了平均水準。

好了,上面都是我的個人觀點,無所謂了,你說誰強就誰強……

那麼什麼樣的牛仔才是好的,什麼才是壞的呢?到底怎麼判斷?


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開門見山,我就三個字送給大家:

看!褲!襠!

好的牛仔褲和壞的牛仔褲一點淺辨

上面圖片對比很直觀,從左到右,做工依次遞減。

第一圖:原創潮牌,稀爛的縫製,而且還光明正大的擺出來

第二圖:不知名品牌,知道遮羞,用個布條包一下

第三圖:優衣庫,是我3年前買的,舊了,嶄新的其實比較規整

第四圖:國產原牛,細密的走線,看起來就是一種工業美。

有人說了:這位置有啥可計較的呀,褲襠嘛,誰還在意好壞?

其實吧,越是大家不看重的地方,越能體現褲子的用心程度。這麼講吧,這地方都能做得好,其他地方還能差到哪裡去?

像第四條褲子這樣的做工,價格肯定是200往上的,在閒魚的話,您兒當我沒說這句話。


最重要的一點說完了,其他的就大略說說,挺佩服有些作者的,文字圖文並茂,詳細無比。我是沒那精力的。

第二點:看口袋

好的牛仔褲和壞的牛仔褲一點淺辨

左一:我n年前買的衣品天成,後來懂了褲子後基本沒穿。辛虧我一直沒丟,要不然還找不到素材。

中間:雙11買的gstar,120元。做工一如既往……

右一:國產原牛

其實吧,口袋這裡挺難縫製的,又厚又軟,能做成有第三圖已經不錯了。


第三點:看褲管

好的牛仔褲和壞的牛仔褲一點淺辨

1圖:aj什麼的是開玩笑,就是個打擦邊球的雜牌

2圖:衣品天成……再次感謝。一個褲管,左右兩道單縫線。卷褲腿時候特難看

3圖:優衣庫……帶赤耳

好的牛仔褲和壞的牛仔褲一點淺辨

我知道赤耳是什麼鬼名堂,但是隻它看起來很整潔感興趣,卷褲腿時候,比其他的要好看很多。

4圖:隨便找的一個圖片,美觀就完事了

其實我比較喜歡下圖這樣,沒有一點縫線,很整潔,利落,美觀。

好的牛仔褲和壞的牛仔褲一點淺辨


第四點,看褲腳

好的牛仔褲和壞的牛仔褲一點淺辨

很簡單,就是粗線和細線的區別,肯定是粗的好啦

好的牛仔褲和壞的牛仔褲一點淺辨


第五點:看褲耳

好的牛仔褲和壞的牛仔褲一點淺辨

1圖:又短又細,相信除了我之外, 其他男值友都是這麼又短又細的……褲子吧

2圖:又長又粗,完全把褲耳縫在裡面了


第六點:看……我一併上了吧,後面都是些小事情

好的牛仔褲和壞的牛仔褲一點淺辨

注意對比


好的牛仔褲和壞的牛仔褲一點淺辨

沒樓溝和沒樓溝



最後,還有其他的五金皮牌什麼的,這些其實也算不了什麼,因為會涉及到(wo)商(tai)標(lan) ,所以我就不上圖片了。

剪裁,面料之類的,這兩點太講究,我也沒金錢去買2000的褲子,對比高低端褲子的區別。

不過曾經買過一款lee,那面料……我難以形容,難以忘懷。

很軟,但穿著又很立體;中等厚度,但一片布料拿在手裡又感覺重。後再買兩條,已經不是那個面料了。

對我這種窮人來說,退燒後,牛仔褲在接受的價位最高是200元。因為到了200元,一些小眾品牌該有的都會有了。再高的話,不是溢價,而是我太窮了…


最後總結:

1,本文屬於入門科普,重要目的是在於,讓大家對牛仔褲的做工有一定的認識。

2,有的褲子水洗好看,做工差點,買了就買了。畢竟做工都是裡面的事情,我現在也不那麼講究了。

3,最近才知道,褲子嘛,長短其實最重要,不要怕破壞版型洗水,切忌堆褲腳,於是我把所有的褲子都拿裁縫那裡剪短了,統一97cm。

4,現在男性穿衣越來越中性化,一條有質感的原色牛仔是每個男性都必不可少的。


好的牛仔褲和壞的牛仔褲一點淺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