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疫情 瀏陽在行動•動態】抗疫情 防返貧 集裡有序組織130餘戶貧困戶恢復生產

“今天又在基地幹活呀,田裡的龍蝦長得怎麼樣呢?”“現在的龍蝦都藏在洞裡,我特意過來瞧一瞧,看長勢預計5月份能上市銷售。”今天上午11時許,集裡街道農業農村辦、扶貧辦的工作人員來到宏源村,為正在龍蝦基地忙碌的劉發明送去了口罩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公開信》,瞭解其生產生活狀況和產業發展計劃,並指導幫助他恢復生產。

【防控疫情 瀏陽在行動•動態】抗疫情 防返貧 集裡有序組織130餘戶貧困戶恢復生產

  劉發明是宏源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在當地支村兩委和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幫助下,劉發明通過發展特色養殖業和在花炮廠務工,不僅逐漸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也增添了致富的信心。

  最近幾天,劉發明每天都會戴著口罩早早出門,帶上鋤頭前往自己的龍蝦基地忙活,及時驅趕龍蝦的天敵,防止水蛇、老鼠的襲擊。“這段時間,幹部們都來了好幾次,給我送口罩,教我做好個人防護,指導我恢復生產,這不我都幹了好幾天活了。”

【防控疫情 瀏陽在行動•動態】抗疫情 防返貧 集裡有序組織130餘戶貧困戶恢復生產

  集裡街道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97戶,除去長期務工和家中無勞動力的,剩餘139戶貧困戶均發展了種植、養殖產業。

  為防止貧困戶因疫情影響而造成返貧,持續鞏固脫貧成果,切實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戰,2月2日,集裡街道召開疫情防控和恢復生產的專題會議,要求在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統籌抓好有序恢復生產各項工作。隨後,該街道的街村扶貧幹部迅速入戶摸排,挨家挨戶前往貧困戶家中上門宣傳疫情防控知識、送去口罩等防疫物資,瞭解掌握貧困戶群眾疫情防控情況、家庭實際困難和產業發展難題,並及時指導幫助他們有序恢復生產。

  在錦美村,已經摘掉了貧困帽子的甘竹飛,信心滿滿地開始盤算自家今年的致富計劃。甘竹飛一家五口人,本人因中風留下後遺症,導致行動不便;母親年歲已高,體弱多病;家中還有兩個孩子上學,於2014年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在集裡街道辦事處和村上的幫扶下,甘竹飛一家享受到包括就醫、就學、就業在內的精準扶貧“三大禮包”扶助政策,並免費領取了雞苗發展養殖業。2019年,一家人通過養殖土雞、務工和種植油茶,年收入達到4萬元。

【防控疫情 瀏陽在行動•動態】抗疫情 防返貧 集裡有序組織130餘戶貧困戶恢復生產

  “去年,扶貧幹部給我送了50只雞苗,我全部養大了,存活率達100%。因此,今年我計劃擴大養殖規模,養100只不成問題。”今天上午,看到來家中瞭解產業發展情況,指導恢復生產的扶貧幹部後,甘竹飛充滿幹勁地說。“既然你有條件也有信心,雞苗不是問題,關鍵是現在要提前做好恢復生產的準備工作,早點把雞舍搭建好。”扶貧幹部鼓勵甘竹飛,要儘早做好計劃,有什麼需要就及時反映。

  一年之計在於春。目前,集裡街道通過採取免費發放口罩、上門提供技術指導等有效措施,充分動員貧困群眾消除顧慮,恢復信心,正有序組織130餘戶貧困群眾因時因地恢復生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