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这么好的你

“我一个大男人,从来没流过这么多泪,每天看着新闻,把这么多年的泪都流干了。”

疫情之下,我们没有一天不在为同胞的苦难而心疼,没有一天不在为甘苦与共的情谊而动容。


每一个努力让武汉好起来,让中国好起来的你,谢谢你,这么好的你!


NO.1

2月2日,一辆载有22吨香蕉的货车,从位于中越边境的云南省河口县开出,目的地——湖北。


谢谢,这么好的你


22吨香蕉,来自93户村民,他们中有47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谢谢,这么好的你


得知湖北多地生活物资供应短缺,村民们就自发组织捐赠,用摩托车一点点运下山去。22吨香蕉,感恩味的。


NO.2

另一边,在国家级贫困县,河南嵩县的闫庄乡竹园沟村,村民们自发组织,给武汉捐献了十万斤大葱。


谢谢,这么好的你


因为联系不到专业的刨葱机器,300多个村民用手生生硬拔了三天,凑了十万斤,一卡车。


谢谢,这么好的你


NO.3

还有一段跨越12年的感恩:来自四川汶川县三江镇龙竹村村民,驾驶6辆卡车日夜兼程奔赴武汉。卡车上100吨新鲜蔬菜,是当地村民的自发支援。


谢谢,这么好的你


“作为汶川人,最应该感恩!”6辆卡车上都贴着同一句话:汶川感恩你 武汉要雄起!


NO.4

沈阳向武汉运130吨大白菜、内蒙古支援湖北乳肉600吨、甘肃农民捐赠10吨苹果、云南数百吨土特产驰援湖北、30吨消毒液从乌鲁木齐出发驰援武汉……


谢谢,这么好的你


在铺天盖地的新闻里面,这一次次奔赴可能并不都十分显眼,但这是他们掏心窝拿出来的东西,每一斤,都挂在我们的泪点上。


NO.5

在送菜的师傅里,有一位很特别。

他一个人,成一支队伍。

得知从北京上海来的医疗队

秦师傅骑了40公里电动三轮车,

给医疗队所在的酒店送了24箱新鲜蔬菜。


谢谢,这么好的你


自家的菜不够,他就找老乡去买,老乡知道他要送给医护人员,也不收钱。不知道如何使用导航,

秦师傅就一路边走边问路。到达时,脸和手被寒风刮得通红。秦师傅没有说的是,他左手工伤残疾,明明自己已生活不便……


谢谢,这么好的你


NO.6

受疫情影响,防护口罩一下子也成了稀缺物资。在安徽六安,一个小伙子放下500个口罩,向民警说了句“你们辛苦了”,转身就跑。


谢谢,这么好的你


望着未追上的背影,民警回之以敬礼。


谢谢,这么好的你


远在世界各地的中国人都在想办法。他们放弃了旅行计划,一家店一家店挨个找,宁愿行李超重付钱托运,也要把一箱箱口罩背回国支援战“疫”。


谢谢,这么好的你

谢谢,这么好的你

谢谢,这么好的你


NO.7

湖南常德小伙郝进,曾在一家口罩生产厂务工,后来厂方效益不好,就给了他价值两万元的医用口罩抵工资。

了解到疫情紧急,他捐出了18000个口罩。


谢谢,这么好的你


村领导提出购买,但他说,我不能发“国难财”,“既然捐了肯定就不会要一分钱,谁给的我都不要。”


NO.8

“不发国难财,就想出点力”的,还有在武汉经营饭馆的邱贝文和丈夫,大年初一,他们就开始了繁忙的送餐之旅。

“只要医院医护人员需要吃饭,提前半小时打我电话,24小时在线。”


谢谢,这么好的你


一份盒饭,定价15元,也不挣钱,驱车20公里,哪怕一份也送。他们说:“不能让冲在最前面的人寒心,连个饭都吃不上!”


谢谢,这么好的你


饭馆墙上用红笔写着一行字:“人总要仰望点什么,向着高远支撑起生命和灵魂。”


NO.9

空寂的城里,飞驰的背影成风景,他们是爱心的“摆渡人”。一则对话,让人“眼睛又进沙子了”。


央视新闻记者:您现在送这个害怕吗?外卖小哥:怕啊,谁不怕啊,这玩命呢么。央视新闻记者:那要是送医院您去吗?外卖小哥:医生的话我就去!


谢谢,这么好的你


NO.10

疫情期间,

泡面成了医护人员最好的朋友,

盒饭,并不是每一顿

都能享用的“山珍海味”。


为了尽可能节约资源,有的医护人员喝很少的水,15个小时只去了一次厕所。

心疼,在他们吃上第一口饭时——


谢谢,这么好的你


在他们在躺下那一刻时——


谢谢,这么好的你

谢谢,这么好的你

谢谢,这么好的你


也在他们摘下口罩之后——


谢谢,这么好的你


NO.11

“实在受不了每天躺在家里为医护人员流泪了”,中建三局的@二次六七八(微博名),第一时间报名参与了火神山医院的建设。在她的镜头下,“基建狂魔”的真身现身↓↓


谢谢,这么好的你


放弃了春节假期,这里有人瞒着孩子出来工作,


谢谢,这么好的你


卸管子、卸电缆、卸电线,这里的女工,干活照样冲在最前面!


谢谢,这么好的你


超负荷工作,只想跑赢时间,这样才能拯救更多生命!


谢谢,这么好的你

谢谢,这么好的你


不是钢筋水泥混凝土,建起来的医院,同这群有血有肉有爱的建设者一样,有情有义有温度。


谢谢,这么好的你


对了,不少刚下“火神山”的师傅没有回家,又转战雷神山医院工地了……目前,“火神山”“雷神山”已交付使用,接诊转运患者。


NO.12

为了抓住那道名为“生”的光亮,截至2月10日,已有154支医疗队,18700多名医护人员汇聚湖北,与当地医护人员并肩同心战疫情。


北京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大一院、北大三院、北大人民医院,

首都六大顶级医院的书记、院长亲自挂帅,

带领820余名重症、呼吸等专科医护人员 ,

接管重症病区 ,按照“一人一案 ”制定医疗救治方案。


谢谢,这么好的你


北协和(北京协和医院)、南湘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东齐鲁(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西华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大家口中的“王炸组合”医疗队,也在武汉会师。


谢谢,这么好的你


NO.13

2003年抗击“非典”,如今84岁的钟南山院士、73岁的李兰娟院士还在战“疫”一线。


他劝我们不要去武汉了,自己却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开往武汉的列车……


谢谢,这么好的你


她凌晨4点下火车,吃过早餐就接着开会,在收治危重患者的定点医院忘我工作,甚至每天就睡3小时……


谢谢,这么好的你


他们在,我们安心。从黑发熬到白发,他们的存在,已经让我们没有了自私自怜的理由。


此刻,就在我们手指划过页面的一瞬,“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医护人员,仍在前线鏖战……


是的,“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从“自古以来”说起太远,就说当下,那时疫情刚暴发,就有一群“来历不凡者”按下红手印,写下“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谢谢,这么好的你


NO.14

“衣白褂,破楼兰,赤子切记平安还”。一个人,举起了14亿人的心声。


谢谢,这么好的你

图自@cinekino


NO.15

之于当下,没有比“转危为安”更好的安慰。在医护人员的舍命守护下,不少患者陆续康复出院,得以与家人团聚。你知道曾在一线感染的医护人员,痊愈之后的选择吗?


他们想早日归队,不忍看自己的同事孤军奋战,不忍看死亡病例的数字再多一个。她说,等自己先好起来,要再去帮其他人好起来。


谢谢,这么好的你


NO.16

待到拨云见日,春和景明时,有些人,我们还有机会当面道谢,有些人,却只能对着相片去感念。

他们是倒在抗击疫情一线的民警辅警……


谢谢,这么好的你


他们还未等来熙熙攘攘满城樱花的武汉……


谢谢,这么好的你

谢谢,这么好的你


如白岩松所言,疫情之下,对他们的送别是冷清的,但是我们内心的纪念,应该是隆重且长久的。


NO.17

心,一半用来收藏感动,提醒温暖。一半用来铭记苦难,痛定思痛。


谢谢,这么好的你

谢谢,这么好的你


这样的结局,已让我们今后无法再沾沾自喜。请记住当时看到这些新闻时的感受,除了创造更好的未来抚慰今日创伤,我们别无他法。


谢谢,这么好的你


NO.18

这样的期许,也因为我们的小孩太过可爱,太值得我们奋斗出一个更健康的社会交到他们手上。


武汉,“加油鸭”!扬州一名10岁小女孩在家人陪同下,将一只沉甸甸的小黄鸭储蓄罐送到派出所,里面是她攒下的零花钱,共计495元,还有一张纸条上写着“武汉加油”!


谢谢,这么好的你


因为有些害羞,她不好意思送到大厅,把“小黄鸭”交给传达室就离开了。离开时,这“手舞足蹈”的美好一幕被捕捉了下来——


谢谢,这么好的你


萤火光亮虽弱,但闪现在城里的各个角落,汇成星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庆春院区,

男孩将一个信封放在桌上,向护士敬了一个礼,说了一声“你们辛苦了”,便一溜烟地跑出了急诊大厅。


谢谢,这么好的你


信封里是1000元,还有男孩写的信:“亲爱的医生、护士们,看你们每天奔走在疫情的前线上十分辛苦,我也想出一份力,这些钱就是我的一份心意,希望你们能收下。”


NO.19

此时,我们的“未来”,也在经历一场刻骨铭心的成长,他们说,这一次“换我们来保护全世界”!


谢谢,这么好的你

谢谢,这么好的你

谢谢,这么好的你

谢谢,这么好的你

谢谢,这么好的你


NO.20

手足相抵,同担悲苦。一人力薄,万人力勃。


是啊,当下看新闻,有时会泪流满面甚至崩溃,但突然就生出巨大的希望,

因为,还有这么多这么好的你!


谢谢,这么好的你


谨以此文,致共克时艰的每一位。

谢谢你,守护着一座城,一个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