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销量公布 新能源的拐点还会是2020年吗?

2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举行线上发布会,公布了1月份销量数据。 具体来看,1月份乘用车产销预计分别完成了144.4万辆和161.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7.6%和20.2%,降幅大于汽车总体市场。商用车方面产量为34.1万辆,同比下降7.8%;商用车销量为32.6万辆,同比下降5.7%。新能源汽车产量预计为4.0万辆,同比大幅下降55.4%;销量为4.4万辆,降幅高达54.4%。其中新能源乘用车产销预计完成为3.5万辆和3.9万辆。 1月份汽车批售销量大幅高于产量,说明之前12月库存比较充分,这也能够大幅缓解2月份开工推迟带来的影响,经销商端库存在短期内还能够坚持。

1月销量公布 新能源的拐点还会是2020年吗?

由于疫情主要爆发于1月下旬,因此对于1月销量影响不大。谈及产销下降的主要原因,中汽协表示,今年春节假期在元月份,有效工作日17天,比去年减少5天;另外一些单位提前放假,因此有效工作日较少也是产销下降的原因。不过,新冠状肺炎疫情打乱了行业的正常运行节奏,在短期内汽车的生产和销售将会受到巨大的冲击,零部件供应体系被打乱。从长期来看,疫情的“蝴蝶效应”会逐步显现。

销量市场与股票市场截然不同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降幅最为明显,只达到了去年同期的一半水平。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的高档车将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车型,因为这些车的销售集中在大城市,而这些城市恰好是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城市。

其实从2019年下半年(7月份)开始,新能源车市因受到补贴大幅退坡影响,就已经出现了大幅度的销量下滑。这一负面影响持续至1月份尚未消散,又遭到了此次疫情的又一轮冲击,可谓雪上加霜。疫情对1月份汽车市场产生的影响有限,真正所产生的影响或将在2月份及以后可显示出来。如此来看,2月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或将持续走低态势。 不过与新能源在销量上的颓废气质不同的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概念股成为全球市场关注的焦点。近期特斯拉发布的2019年4季报令人惊艳,伴随着财报的飘红,特斯拉的股价也一骑绝尘,成功跻身为总市值仅次于丰田汽车的全球第二大车企。

1月销量公布 新能源的拐点还会是2020年吗?

伴随着特斯拉复工的利好消息,新能源汽车题材一步成为市场最热主题,令近期持续走强的特斯拉板块实现空中加油的效果,特斯拉概念再次掀起涨停潮,亚太科技、银邦股份、华昌达、文灿股份、旭升股份等相关个股集体涨停。同时,新能源汽车基金正在密集入市,争着站上风口。

长期稳定发展不会改变

然而疫情当下,市场上的购车需求和消费能力都被直接削弱,中小企业的资金链断裂隐患进一步加大,同时汽车出口也变得更加困难。笔者认为车市尤其是新能源部分全年将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全年市场不容乐观。疫情结束后,抑制的消费需求会在短期内得到释放,汽车市场将迎来一波短暂的消费高峰。

1月销量公布 新能源的拐点还会是2020年吗?

这波高峰期是非常需要政策引导的。2月10日,工信部又发布《关于修改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将对企业的“设计开发能力”的审查要求取消,新增对企业“技术保障能力”的要求,并公开收集意见。这对于已经确定将不会完全退坡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来说,是个极好的消息。而且不排除有更大力度的刺激政策再度推出。笔者坚信疫情给经济带来的是短期冲击,不会改变长期稳定发展的态势,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还将保持,这对汽车行业发展极其重要。 截止2月12日,目前国内183个整车生产基地中,已有59个基地开始复工生产。在全部生产基地中,有43.7%的工厂于2月10日-2月16日复工,另有39.3%的工厂将于2月17日-23日期间复工。

1月销量公布 新能源的拐点还会是2020年吗?

下半年,传统车企尤其是跨国汽车巨头将掀起新品投放大战,尤其像大众MEB平台电动车等重量级选手的进场,或将产生新车带动效应提升一定的产销增长。如果疫情确实影响到了国内自主品牌车企新品的研发与投放速度,那么无论传统企业还是造车新势力几乎都将失去短暂的车市红利期,与合资汽车展开正面碰撞。大众MEB在2021年将真正形成百万产能,通用、福特这些巨头的纯电动车都会投放到中国市场,而特斯拉这样的龙头车企甚至可能在中国年产30万辆。也就是说,2020年是国内汽车企业抢占新能源市场最后的机会。

百姓评车

2020年,将是越来越充分的技术储备,越来越丰富的市场选择, 以及越来越残酷的竞争。对于车企来说,挑战中孕育了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