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莓時代的崛起與衰落

今天來聊聊黑莓。

外媒報道,從2020年8月31日起,TCL通信將不再銷售黑莓品牌的移動設備。屆時,TCL通信將無權設計、製造或銷售任何新的黑莓移動設備。有人說這是一個時代的結束,也有人說這只是黑莓TCL生涯的結束,總之不管怎麼樣,在如今一片血雨腥風的手機市場,黑莓手機的前途實在令人擔憂。

諾基亞走下神壇,MOTO兩次賣身,HTC基本上也算是關閉了在中國的手機業務,而之前獨樹一幟的黑莓還能走多遠?

先來回顧一下黑莓的歷史。黑莓手機是指由加拿大Research In Motion Ltd公司推出的一種無線手持郵件解決終端設備。一般俗稱的黑莓機是由加拿大RIM公司所推出,包含服務器、軟件以及終端大類別的Push Mail實時電子郵件服務。黑莓手機的外形十分像我們熟悉的尋呼機,只是個頭更大,擁有的按鍵更多,並且具有收發E-mail的功能。全鍵盤的設計在打字輸入的方面絕對是無敵,習慣了它特有的輸入方式之後,效率絕對是秒殺其他手機。黑莓手機最輝煌的年代應該是911事件之後。特有的服務器和郵件服務一度被廣大商務人士和各國政要追捧2009年12月7日,黑莓手機生產商加拿大RIM公司和神州數碼在北京簽署合作協議,神州數碼將在中國分銷黑莓智能手機。2011年4月底,中國聯通內部測試黑莓BIS與BBM業務的進度加快,已開始推送OTA的基礎SB服務。前美國總統奧巴馬更是黑莓的忠實粉絲,白宮當時進購了大批黑莓設備,此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黑莓手機似乎成了商務政要人士的代名詞。但是好景不長,隨著人們對於手機娛樂功能的追求,更大的手機屏幕成了手機發展的新方向,而以全鍵盤著稱的黑莓手機,自然有些顯得跟不上時代,開始走的下坡路。同時異軍突起的安卓系統更是風靡了市場,這同樣對黑莓手機造成了巨大的影響。黑莓手機為此做了新的嘗試。2013年1月30日,黑莓發佈了無實體鍵盤的黑莓z10大屏智能手機,同時還發布了blackberry OS操作系統。4.2寸的大屏幕設計,可以安裝APK文件的全新操作系統,這兩點是黑莓為市場做出的巨大改變,只可惜此時的手機市場已經變得殘酷了起來,蘋果和三星已經迅速搶佔了市場,而黑莓較高的定價,不成熟的操作系統,糟糕的生態根本不能贏回市場。此後的黑莓在華人CEO程守宗的帶領下還在努力著,先後又發佈了幾款手機,一面致敬經典,一面迎合市場,其中包括一款我認為還不錯的滑蓋曲面手機黑莓PRIV。


黑莓時代的崛起與衰落


黑莓時代的崛起與衰落


2016年10月28日,加拿大手機商黑莓(BlackBerry)表示,內部將停止開發智能手機,把焦點轉為軟件合夥,凸顯該公司陷入難以扭轉旗下手機事業的窘境。終黑莓授權給了TCL,繼續做手機。TCL接手了黑莓之後發佈了黑莓KEYONE,KEY2兩代手機,大屏幕加全鍵盤的設計,想要用自身的特色來打動消費者,但是結果銷量慘淡。


黑莓時代的崛起與衰落


回顧黑莓的這幾年,衰落的原因其實顯而易見。黑莓手機自身的特點在一定程度限制了發展。難以割捨的全鍵盤真的難以適應現在屏佔比越來越高的手機設計導向。Z10的嘗試是對的,但是不夠堅決,黑莓似乎還是沒有從往日的輝煌中走出來,較低配置和較高的定價顯得誠意不足,面對殘酷的手機市場,一步都不能走錯,也沒人給你時間去調整。魅族只是在Pro7一款手機上慢了一步,就差點滿盤皆輸,黑莓呢,錯了那麼久。

其實呢,也不能說黑莓錯了,以為有些東西值得被堅持,經典永遠是經典。回頭來看,其實黑莓在手機的設計上還是有一定的前瞻性的。早在2013年黑莓發佈的z10上,其實就有了現在全面屏手機的影子,正面只有一塊屏幕,無HOME鍵的設計,手勢操作。只是Z10的邊框略寬,屏佔比著實不高,而且那個時候也沒有全面屏這個概念,HOME鍵似乎還是那個時候手機的靈魂。現在回想起來,黑莓在那個時候的手勢操作一點都不輸現在。

自三星S6 edge開始,曲面屏幕開始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手機上。國產陣營更是用得越來越多。黑莓早在2016年黑莓就發佈了曲面的大屏智能手機,採用了滑蓋設計。說道滑蓋,這一復古的設計回來竟然又被用來解決前置攝像頭屏佔比的問題,比如小米mix3,華為magic2等等,以及OPPO的升降結構其實都是異曲同工之妙。這樣看來黑莓其實還是很有前瞻性的,只不過滑蓋的設計用來遮蓋全鍵盤和增加揚聲器還是用錯了方向。

這樣看來,想要在手機市場立足,不光要有前瞻性的設計,敏銳的洞察力,更重要的是要有更快的行動力,更果斷的執行力,更好的適應市場的需求。如果當時黑莓更果斷的放棄全鍵盤的設計,轉而主攻全面屏,那麼他們其實是比其他廠商更早的佔領高地的。經典不一定要放棄,但是還是要順應市場的需求。

我還是更喜歡那個手機界百花齊放的年代,各種設計層出不窮。而當今的手機設計,就顯得太無聊了點,今年的手機市場就是打孔的前臉,背後矩陣式的鏡頭排列。希望黑莓手機不要就此絕跡於江湖,找到更適合的廠家接手,依靠黑莓的底蘊,東山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