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永久自行车275元,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露宿世家采挖百草良方


别说永久自行车多少钱的事,就是按照这个价钱算的话,那时候的275元基本上就是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大半年的工资啦!  也就是说八十年代买一台自行车需要将近一年的积蓄,在那个当时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啊!显然这是一件大事。你想啊,花上大半年甚至一年积攒的工资钱去买一个代步工具,确实很奢侈。  八十年代那会基本工资每月也就二三十块钱,这还是多得,一般也就十五元左右。所以275元是个什么概念,大家可想而知。那么那时候的275元相当于现在多少钱呢?  我们就按工资标准核算一下,现在的基本工资大概都得在5000元以上,有点比这还要高,工种不同工资也不一样。那么好,就按五千来算一年就是六万元。很明显八十年代是三百元左右,这样计算一下就是200倍的概率。那么就是说八十年代的275元就相当于现在五六万元左右吧!  当然了这个数是按照工资来合算的,如果按照自行车的价值还计算的话,在八十年代自行车就是主要交通工具,而现代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小汽车。那么二者一比的话,现在一辆普通小轿车也得几万块钱吧!所以八十年代的自行车价钱就好比今天的一辆普通小轿车的价钱。因此,我们说八十年代的几百块钱相当于现代的几万块钱也不足为过。  所以说现在的情况的话,基本上也就是这样的一回事儿了吧。


龙的床人1


永久自行车这么贵的吗?

我记得我叔84年还是85年那会儿,刚提干,为了挣面子,咬着牙搞了辆自行车。不过好像不是永久牌儿,是凤凰牌儿,28大直杠。花了不到200吧(具体一百六还是一百八不是太确定)!差不多小半年的工资都交代出去了,为此家里两个月没开荤,周末都跑我们家来打牙祭。

虽然肉疼,但是脸上有光啊,天天就宝贝他那自行车,回来就得擦。我们想去骑着玩玩儿,根本不可能。要么就只能坐横杠上,跟着出去兜兜风。

其实我也跟着沾光,要是碰到夏天放学,正好我叔顺路能接我,那坐在自行车上,别提有多神气了。而且还能够蹭我叔一毛钱买两支盐水冰棍儿,傍晚吹着小风,河边儿溜一圈儿,那简直美滋滋。只叹人生如此,夫复何求啊!虽然经常屁股被咯得生疼,有时候还不小心把脚给卡轮儿上了,但还是趋之若鹜啊。

这些说出来,许多人估计不理解,不就是一辆破自行车吗?有啥臭显摆的。

但事实上,这个绝对不夸张,在那个时代,自行车的稀有程度不亚于现在的百万级豪车。乃是身份与财富的象征。

我叔当年能买自行车,也就是时代开放了,沾了光。要再往前面数两年,他根本就没资格。在刚开始有大金鹿那个年代,自行车是指标类商品,你的公社大队书记级别以上的同志才有资格配;后来条件放宽了一点,普通人可以买。但不是花钱就行,你的有票。就好比粮食有粮票、布匹有布票、肉类有肉票;买自行车这类工业产品你得要有“工业票”(工业券)。这玩意儿稀有程度非常高,我爸那时候一年就两张。而一辆自行车,少说也得五张。也就是说,当时想要买辆自行车,你至少都得先攒个两三年的票。

所以,在那个年代,一辆自行车,足以满足你的虚荣心。

没办法,八十年代,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绝对非常的陌生。

那时候的物价是以分算,以毛算。我记得最清楚得就是5分钱的馒头、3分钱的油条,对了还有五分钱的盐水冰棍。咱们今天馒头少说也得一块一个吧,单单以这个位参照物,物价就翻了20倍。对了,还有我爸当年最爱抽的上海烟,5毛一盒;这绝对是好烟了,像我叔抽的什么红樱、天平,那都是两毛一盒。当然,像什么红塔山、中华、大重九甚至于骆驼牌儿这些,那就贵了,是按元算的,而且一般地方还买不着。别问我为什么这么清楚,给大人买烟这种事儿,你们谁没干过?我家隔壁就杂货店,如数家珍好不好?此外我上学用的文具,一个作业本5分钱、一支铅笔是3分钱。不过我一般买带橡皮的,得要5分钱。同桌那时候经常蹭我橡皮。

至于菜价、米价这些普通的生活用品价格,同样几分钱一斤,顶多一毛左右。每年年底我们家要囤白萝卜,因为量大,所以便宜,一分钱一斤。

这些主要是因为我们那个时代的收入水平低,一个挑夫,幸幸苦苦一整天,跋山涉水走几十里路,不过两块的工资。学校的老师,一个月工资也就50块左右。

如果仅仅以工资对照来看,80年代的275元,至少也得翻上一百倍,快3万块了。

当然,那个时候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便宜。物以稀为贵,像彩电、冰箱、洗衣机包括自行车这些都挺贵的。

我家在我叔买车的同一年买的电视,黑白国产的,14寸,花了块400块。据说进口的更贵,如果是彩电。像我家那么大尺寸的差不多得一千。而冰箱洗衣机这些也都是几百上千的奢侈品。

当然这些不是太重要,对于当时的大部分人来说,日常的生活支出才是最重要的。


白话历史君


问:80年代的永久自行车275元,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八十年代的自行车沒有二百七十五元,应该是一百七十五元,八十年代末的物价危机才达到和超过了这个价格。

七九年底,我结婚时家里有一辆自己攒的独流焊铅皮水管架子的大笨车,俗称"大铁驴″,那是一百三十块钱攒的。又去天津买洋车,我们这里沒有永久,只有一厂的飞鸽和二厂的红旗,飞鸽一百七,红旗一百六,考虑兜里的钱,就买了辆红旗,这辆红旗在村里就相当于现在的奥迪。

题主问的是那时二百七十五的永久相当于现在多少钱,这应该是两笔帐。

一笔帐是,那时家庭没有汽车,自驾出行就是自行车,这永久就相当于现在的奔驰宝马,如果是四五十万的奔驰宝马,那永久就相当于现在的四五十万。

另一笔是那时的二百七十五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元,按工资说那时的工薪阶层是三四十元,现在的工薪阶层是四五千元。按四十比五千的比例是一百二十五倍,二百七十五元的一百二十五倍就是三万四千多元。

那时买一辆永久花的二百七十五钱,就相当于现在花了三万四千块钱。

可那时的永久是一百七十五元,按工资算就相当于现在的两万二千块钱。

帐,就是这么个帐。


生产队长老杨


八十年代初永久自行车为168元辆,截重型178元,上海凤凰牌单车价格180元辆。

八十年初刚参加工作的工资技术学徒工21元,岀师后36.5元月,普工为36元。

在当时那个年代,一个人要买辆自行车,最节约要一年半时间才能买得起。

对于当时275元相当于值现在多少费用,应该是现在除了吃住等生活消费用,每月存2000元存两年时间,275大约值4万元左右吧,150倍。


九坪爱巢


粗略的拿当时的生活价值和现代的对比,当时一辆275元的永久自行车大概需要普通居民大半年甚至更多的收入才能买得起,折算到现在的工资水平,大概就是两三万的样子。但是当时买自行车是限制数量,保证品质的,买自行车需要车票,所以真实的价值恐怕还要更多。

我的父亲80年代在三线小城市的工厂工作,他是一个普通工人,当时一个月30多块钱,加上劳务费,一个月有将近40元钱,但这一个月40多块钱,除了养活我们一家四口之外,还能攒下来一些。

在当时买一辆自行车是一件很潮流的事儿,也是一个家庭挣钱和财富的象征,我妈说当时最羡慕的就是每年过年前后,我们村外出打工地小伙回来后开心的骑着新买来的自行车,大二八自行车上载着一家人的场景,别提多幸福了。

那个时候,大二八自行车的实用性很受人们喜欢,往往一家人坐到前梁上,后座上的都有,沿街叫卖的小贩也都把货物挂在自行车上。

不过当时的自行车可不是说买就能买的,大多数时候还需要自行车票,由于自行车限量供应,无形之中提高了自行车的价值。

我妈结婚的时候,我爸没有自行车票,最后只买了缝纫机和手电筒,把我妈郁闷了好多年。

在80年代能够骑一辆自行车上路,真的是一件很潮流的事儿。

回到当时的物价上,我妈说当时一斤猪肉才3毛钱,一度电才7分钱,我爸上中学那会,一顿饭1毛5分钱就吃得饱饱的。

现在呢,一顿饭,最便宜的也得10块钱才能吃饱,一斤猪肉也都在十几元之上了,自行车更是随处可见,丢了也不心疼,而结婚得三大件早就变成了房子、车子、票子。按照80年代我爸爸得工资,需要不吃不喝攒7个月才能买得起一辆275元得永久牌自行车。再加上当时自行车得附加价值,折算到现在,少说也要30000元左右才能买得起。


李阿冰


折算成工资货币。1986年,第一次工资普调,当时有单位编制的正式工转正工资是每月54元。自行车275元每辆,相当于5个月的工资。现在有单位编制刚参加工作的正式工工资是1920元,津贴是780元,合计2700元(约计数),5个月是13500元。也可以说是80年一辆永久自行车275元,相当于现在13500元。不知提问者是否认可呢。


景陽鍾


80年代除了永久自行车,有名的还有凤凰、飞鸽、红旗等牌子的自行车,价格都在180左右吧?如果以这个价格来推算现在值多少钱,当时的二级工月工资三十多不到四十,需要四、五个月的工资才能买一辆自行车。现在青年员工在不同地方、不同工种工资也不相同,若平均按3000元算,一辆自行车要一万多近两万了。

自行车当时的地位与今天的小轿车相似,一般人家买不起的。我小时候,父亲骑的是单位配的“公车”,一辆28加重的永久自行车。每当父亲午睡时,我就和姐妹们一起悄悄地把自行车推出去学骑,由于个子小,都是以“掏腿”的姿势学会的,就是把腿从自行车大梁下的空间里伸过去,才能登到另一侧的脚蹬子。

后来条件好一些了,就买了一辆凤凰牌26大链盒自行车,可把一家人高兴坏了,每天把车子擦的干净、明亮,就这还不放心,又买了一种胶带,把车子所有的支撑部位都缠的严严实实,把车子打扮的花花绿绿的。呵呵,简直成了全家人的心肝宝贝了!


醉眼朦胧看天下


永久自行车最好最贵的是永久13,锰钢,重量轻又结实,七十年代买了一辆,大约188元或198元,记不准了。永久17,175元。八十年代初,价格也不会超过200。

当时一般人工资四五十元,要四五个月工资买一辆。现在不值钱了,永久,风凰,超市见过,价格四五百元,上海一般工资四五千元,可买十辆。

现在工业品,相对工资而言,便宜多了。又如电脑,八十年代中期,联想286,一万二,单位买的,我负责进的货。那时,一年工资不到一千,十年工资才能买台电脑。


有话少说


自行车这事,我是五四年的,我村一辆自行车,我四叔是干部还会兽医,车孑他管着,我是王家第一个孩子,我四叔骑车回家叫我坐在大樑上,十几岁学车,我班四十五个同学我学自行车最早,人的命运是不幸的,家庭条件不好,我四叔三十六岁去世了,我也不骑自行车了,也不愿提我四叔的事,活着我四叔才八十岁,弟兄四个缺他,大爷九十六岁,爸九十岁,三叔八十六岁,我的四叔你在哪里呢,八月份纪日了,我一生的难过,永不忘啊。


用户6749300950


八十年代,永久,飞鸽,金鹿,孔雀,白云…自行车牌子还是比较多的。1980年老父在乡政府(以前人民公社)上班,当统计(中专毕业)每个月五十元的工资。全家五囗人吃喝不愁。那时侯自行车,上海全钢防震手表和上海标准牌缝纫机是仅俏货,有时侯有钱都买不到货。一辆自行车275元,一个乡干部五个半月的工资。现在同岗位干部工资四千为基准。那时候一辆275元的自行车大体相当于现在22000元上下,现在的购买力能买一辆不错的二手轿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