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丨身赴一線,他們是雲南高校最美“逆行者”

連日來,全國上下眾志成城,抗擊疫情。


除醫務人員外,在抗疫一線、街道社區和農村,還活躍著一群“逆行者”的身影,他們就是雲南各高校的學生志願者。


下面,跟隨教育君一起來看看這群“逆行者”是如何投身疫情防控一線工作的吧~


王婉格:在武漢的“00後”志願者


在中部戰區總醫院,有一支200餘人的志願保障突擊隊,負責為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醫療隊完成一些後勤保障工作,這其中有個“00後”大學女生特別引人注意。這名女生叫王婉格,家住武漢,是雲南大學昌新國際藝術學院2018級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學生。


點贊丨身赴一線,他們是雲南高校最美“逆行者”


王婉格是一名志願者,她從1月29日開始來到醫院,擔任物資協調聯絡員,主要負責追蹤、確認、分發全國各地、海外愛心人士及組織向醫院捐贈的醫療物資。她每天早上7點左右就來到醫院辦公室,有時候晚上8點才能回家。


王婉格的媽媽是中部戰區總醫院武昌院區核醫學科副主任護師,她說:”現在我長大了,我要陪媽媽一起戰鬥,作為武漢人,我也要為武漢做點貢獻。”


點贊丨身赴一線,他們是雲南高校最美“逆行者”


成為志願者以來,有時候王婉格一天要接上百個電話。有許許多多的企業家、果農菜農等,想方設法把自己生產的優質水果蔬菜、零食、日用品等,千里送貨至醫院;更有老兵、部隊家屬等,牽掛醫院的情況,千方百計為醫院籌集醫療物資……每次掛斷電話,王婉格深受觸動,久久不能平靜。


點贊丨身赴一線,他們是雲南高校最美“逆行者”


王婉格以志願者身份投身抗疫一線,既有奉獻和付出,也有收穫。她說:“只要有一顆想奉獻的心,便能同千千萬萬同胞共同抵抗疫情,渡過難關。”


譚藝西:在一線與母親並肩作戰


近日,CCTV7國防軍事頻道播出的軍事報道欄目中採訪了一對共同奮戰在武漢防疫前線的母女。母親徐氚是中部戰區總醫院的護師,女兒譚藝西則是昆明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科161班的學生。


點贊丨身赴一線,他們是雲南高校最美“逆行者”


譚藝西的家鄉在湖北武漢,在新型冠狀病毒阻擊戰中,她的媽媽參與醫院一線工作。後來,醫院裡需要志願者協助處理醫療物資方面的工作。譚藝西聽說之後,覺得這是一個機會,“在這個非常時期裡,自己有機會也有能力做點貢獻、盡點綿薄之力,同時能和媽媽一起並肩戰鬥,這是一件光榮的事情。”


從1月30日開始工作至今,譚藝西每天的工作是接聽物資捐贈電話,聯繫並追蹤物資捐贈情況,核對物資接收狀況及入庫時間。每天工作時長近12個小時,工作環境嘈雜,工作也很繁瑣,但譚藝西堅持著。


點贊丨身赴一線,他們是雲南高校最美“逆行者”


雖然奮戰在同一所醫院,母女倆能夠見面的時間並不多。只有等到媽媽半夜結束當班後,母女倆才有機會在醫院安排的臨時住所裡見面。這時候,譚藝西會幫媽媽泡好面,把水倒好,把水果洗好。以前總是媽媽照顧女兒,現在角色轉換,女兒也懂得了如何照顧和體恤媽媽。


在志願服務過程中最難的是什麼?譚藝西覺得是堅持。“在嘈雜且不算絕對安全的環境中長時間工作,身體與心理上的壓力都是比較大的,但是既然選擇了,我就要認真工作,不能放鬆。”


點贊丨身赴一線,他們是雲南高校最美“逆行者”


“最令我感動的就是每天都會接到很多的電話詢問,熱心的人們讓我感受到愛和溫暖,讓我感受到中國人的愛國精神和團結力量。我堅信,中國一定行!”譚藝西說。


目前,譚藝西已成功保送到北京師範大學攻讀研究生,她表示在研究生階段會繼續努力,爭取早日學成,回報社會、報效祖國。


雲工商學子的那些抗疫故事


雲南工商學院護理學院2017級護理學1班學生廖常通組建了其家鄉雲南省保山龍陵縣龍江鄉勐外壩村在校大學生的“點滴行,點滴愛”志願團。


疫情發生後,廖常通與志願團成員的溝通,主動向村幹部請命,由志願團擔當防疫宣傳志願者。


點贊丨身赴一線,他們是雲南高校最美“逆行者”


“我們的工作就是對走出家門扎堆聊天的村民進行勸說,監督外出辦事的村民佩戴防護口罩。”廖常通說,除此之外,志願團還承當著督促村民勤打掃、勤鍛鍊,以及代買代送物資等職能。


點贊丨身赴一線,他們是雲南高校最美“逆行者”


瞭解到昆明市區醫院口罩緊缺的消息後,智能科學與工程學院2019級網絡技術4班學生劉晗組織家人、朋友一起到各個藥店蒐集口罩。最終,他把好不容易收集的100多個口罩送去了昆明第三人民醫院。


2018級學前教育22班學生王春豔投身到了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上廟村疫情防控工作中,主動為村裡不識字的老人宣讀健康知識;絲路學院2018級英語1班學生辛坤庭加入了玉溪市紅塔區大營街街道的志願防控,對外來車輛進行檢查和控制……


點贊丨身赴一線,他們是雲南高校最美“逆行者”

點贊丨身赴一線,他們是雲南高校最美“逆行者”

點贊丨身赴一線,他們是雲南高校最美“逆行者”


不僅僅是他們,昆明醫科大學、雲南財經大學、雲南民族大學等眾多雲南高校裡的一個個不畏艱險、敢於擔當,又朝氣蓬勃“逆行者”,正譜寫著防控抗疫的一首首青春讚歌。


昆明醫科大學、雲南中醫藥大學、大理大學

持續選派馳援湖北抗疫的醫護人員,逆行者們舍小家顧大家,把他鄉當作故鄉,把病人當作親人,佈滿勒痕的臉成為網絡上最美的圖片。


雲南財經大學來自柬埔寨、老撾、泰國等國家的留學生主動向學校捐贈3000個醫用外科口罩。


雲南大學滇池學院2019級何珍妮同學發動家人,捐贈2萬個一次性口罩送達湖北。


雲南民族大學體育老師羅貴洪把呈貢萬溪衝父母種植的2噸無公害蔬菜分別向昆明市公安局呈貢分局、雨花派出所、昆華醫院及各小區街道捐贈發放。


雲南經濟管理學院國際商學院2016級黨員學生楊振君帶頭創辦了順興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自全省開展抗擊疫情工作以來,積極捐款7萬元,捐贈蔬菜5.2噸。


記者:蔡曉磊 餘蘇晏

審核:楊世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