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2月17日企业若复工,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白洋花


答案很明确:利大于弊。

一、企业复工有哪些好处?

1.对国家来说,能保证税收正常输入。

企业复工对于国家来说,好处是他们能够正常缴纳税收,有了税收来源,国家才能正常运转,如果没有这一方面的资金输入,国家各方面的运行都将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在疫情得到一定控制的情况下,国家对于一些能够复工的企业都要求必须复工,这既是对国家负责,同时也是对企业和员工负责,更是对人民负责。

2.对企业来说,能够保证公司稳定发展下去。

这次疫情对于企业来说也产生了很大的冲击,特别是企业停业的这几天,他们的房租、水、电费等各种支出都在正常缴纳,而他们却没有正常的经营收入,也就是说,他们都在吃老本。停业时间越长,企业的损失就会越大。

今天,我与我们这里的一位企业老板聊天,他说,停工这几天,他们企业直接损失是5000万元,如果再停几天,损失估计会破亿元。

可怕不可怕?

而提前复工就能帮助他们及时止损。

3.对员工个人来说,能尽快恢复收入。

企业员工与体制内员工不一样,他们工作、产生业绩,公司才会发给他们工资,不工作、没业绩就没有工资,在平时也是这样。平时企业职工请假都要扣工资,这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而体制内工作人员却不论工作、不工作都有工资。

而每一个企业员工都要养家糊口,他们背后有房贷、车贷、奶粉钱、水电费等需要支付,没有工资来源,他们怎么支付这些钱?

所以,越早恢复工作,他们就能够越早领到正常的工资,维持正常的生活。

二、企业复工有什么弊端?

企业复工存在的最大弊端是再次传染的风险,这是每个人都担心的问题,但是对于这个问题,钟南山院士已经给出了明确答复,复工员工返程不会造成大规模感染。

因为从大年三十到现在,已经过了14天,也就是过了隔离期,隔离期间,该发病的已经发完病了,不发病的也就没事了,所以,这种情况是可控制的,而不是不可控制的局面。

三、对于疫情的一些评论。

对于这次疫情,我们都有深刻的感触,在家憋着不能出门,并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我们想要的就是正常的生活,能自由出行,能在家休息,能正常工作与休息就是最好的状态。

从这次疫情中我们也要反思,不要乱吃野生动物,破坏野生动物正常的生态,就会遭到自然的惩罚;不要给社会添乱,给社会添乱的结果是自己也跟着遭殃;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爱护动物,尊重自然。

如果没有那些嘴馋的人乱吃野生动物,引发这次疫情,我们还需要在这里谈复工不复工的问题吗?

总之,疫情发生了,针对现在的情况来分析,现在复工是可以的,而且是利大于弊的。

欢迎从评论区发表你的观点。

作者:写作匠,资深体制内成长导师,用工匠精神专注分享体制生存底层套路。

体制内公开课


我认为利大于弊,首先从我所在的地方长春市,我们公司已经在2.10号开始复工,公司对于复工做了很多详细的方案,还有政府也非常支持复工,我们每天进公司门口需要测量体温,上午在测一次,下午测一次,上午消毒一次,下午消毒一次,每人2天发放一个KN95口罩,公司为了防止吃饭期间聚一起,现在发放间餐,在测量体温超过37.2时,直接进行隔离,然后送去医院就医。社会经济还需要发展,现在除了湖北省之外,其他地区发病率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可以陆陆续续复工,长春公交公司实现了实名坐车,在哪上车,在哪下车,清晰明了,我认为大部分企业可以开工,开工的同时做好员工防护,做好消毒,问题不大,以上仅是个人观点,谢谢倾听!


梁山好汉


要是疫情没好,说什么复工都是扯淡。我有一个朋友是健身教练,他在广州上班,但是家里应该是广东潮汕那边的人。他很想要去上班,他们的工资这个肯定是跟销售额有关的,并且如果没有办法去上班的话,自己的身材也会改变,到时候肯定会影响一部分的成交了。

但是他想要去上班却被公司阻止了,毕竟健身房人流量大,聚集场所,容易感染,而且这段时间应该也不会有人去锻炼。所以这一个月他都不会去广州。

我觉得2月17号要是复工的话,肯定是弊大于利。从以下这样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疫情没有完全控制,复工会增加感染几率。

本来是12月10号就要复工了,现在又推迟了一周,就是因为这段时间疫情还没有控制住。像我们这边的人数一直在不断的增长,我们根本就不能够出门,而且管制越来越严格了,只要出去的话就必须要有通行证才可以。 杭州要求必须要有绿卡。

所以在疫情没有完全控制住的时候,如果返工很难想象,火车站,高铁站,飞机,地铁站,公交,人群那么多,并且大家都在密闭的空间里,人挤人,会有更大的感染几率。

到时候一旦感染了,这个返工潮,人们又是不停地在穿梭游走,会传染很多人,估计又需要一两个月才能控制。

二,人心惶惶,工作效率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其实个人心里还是会感到很惶恐。毕竟我们都知道疫情并没有控制好,怎么能够确保身边的人没有病呢?怎么能够确保在路上碰见的人,他就是100%的不携带病毒的人呢?

我们没有办法确定,所以这时候如果强行地把大家拉去工作,工作效率反而会降低。而且让公司的管控也非常麻烦,要错峰上下班,错峰吃饭。

不如这段时间让大家在家办公,虽然很多人说,可以通过防控,做好保护措施避免感染,还能恢复经济,让人透气什么的,这些都是好处,我觉得你说的有道理,但是我认为个人的安全是比这些都要重要的多。

并且如果要复工的话,也必须要根据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行业来决定。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

欢迎关注简屋,和我一起,在职场中实现逆袭。

简屋


我认为利大于弊。

我所在的杭州,已经有不少企业已经开工。企业要复工,不单单是企业的事情,也会影响到相关的交通,餐饮服务公司。现在还有很多小区不让外来人员进入,需要复工证和健康证明才可以。

所以企业复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员工可以正大光明地返回所在地,不用被卡壳了。

这个春节,真的把很多人闲坏了。很多人包括我迫不及待回到工作地上班,在家主动隔离了20多天,都快憋出毛病来了。

企业全面复工之后,员工收入回归正常水平,企业也开始运营,找工作也会方便许多。现在因为很多企业不能复工,不能正常开展招聘面试工作,对中小企业伤害非常大。

虽然在疫情防控面前,企业经营也要让路。最近几天看新闻,浙江省的数据已经基本稳定,希望大家早日开工,早点挣到钱。

我是江少,职场领域优质创作者,欢迎点赞关注留言,一起在这个功利的世界做个有钱人。


江少


这个问题其实不用多说:肯定是利大于弊。

为了让大家更加清楚的认知,请看一下医护专家钟南山院士的忠告,也许大家便会有比较清晰的判断了。



从1月23日武汉封城开始到2月6日(正月十三)为第一个14天。 从2月7日(正月十四)开始再过14天,要到2月20日(正月27),如果没新增上升,疫情才算是控制了。

一个十四天不能解决问题,请大家配合,做好第二个十四天的防护,我们已经挺过了第一个十四天,再奋战第二个十四天,坚持就是胜利!

只要能够坚持到2月17日再开工,那么对于我们第二阶段的疫情防控,将会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从而能够真正将疫情在这一阶段解决掉。

毕竟这将有效防止人员大规模的聚集,防止人员的传播,无疑这将大大降低疫情防控的压力,防止疫情再次传播的可能。

所以,如果延迟到2月17日复工,这对国家在第二阶段的疫情防控,起到非常关键的防控作用,从而加速疫情结束的步伐。

在疫情防控第二阶段即将结束的时候,企业开始复工,可以降低企业生存的压力,减少企业在疫情防控中的投入与压力。

毕竟好多中小型企业,受制于自身的经济实力,根本经不起长时间的停工拖延,一旦时间拖长,不少中小型企业便会陷入“现金流断裂”,从而导致它们不得不破产倒闭。

同时在疫情防控第二阶段的尾期复工,企业在疫情防控的投入会小得多,而且难度也会小得多,无疑这对企业来说压力也会小得多。

当然最重要的是公司员工,他们早已因为这次疫情的出现,打乱了自己的工作生活,让自己陷入到巨大的经济压力之中。

例如:我的表妹与妹夫在重庆上班打工,两人文化水平都不高,初中毕业后便外出打工了,所以他们的工资都比较低,只有每月三四千元的收入。

两人每月除去生活费、房租费和人情往来,只剩下2500元左右,自已又有房贷1500元/月,还有两个孩子上学读书,一个初中另一个高中,每年两个孩子学费生活费都要15000元左右。为了家庭的生活,表妹都已有四五年没有回家过年了。

今年表妹在家刚过完春节,2月3日便乘私家车回重庆上班去了,没想到她上去之后,却无法上班,街道办不允许复工开业,而且只能被隔离在租房之中,她早已急得火烧眉毛了。

如果能够在2月17日便复工,这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解决打工者的经济压力,无疑会有极大的帮助!

因此,无论是企业还是员工,都希望能够尽早复工生产,毕竟这关系到许多企业和千家万户打工者的生存,当然必须是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之下!否则还是应将自身安全放在第一位,这才是最大的益处。

好了,我就简单的分析到这里,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帮助。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若有兴趣,可以关注【视职场】,将会带给你更多的职场知识,帮助你解决职场困惑。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发表你的看法与观点!

【视职场】青云计划获奖者,优质职场创作者,一个有着20年职场生涯的老司机,专注分享职场知识,解决职场困惑,建构职场关系。

~~~分享职场知识,快乐职场人生,感谢你点、评、分、转、收!


视职场


2月17日企业若能复工,我认为利肯定大于弊,以下是我的理由。

1.企业能复工,可尽可能减少经济损失。

受这次疫情影响,很多企业不得不延迟复工,对企业来说,都得面临一定的经济损失,或者巨大的财务压力。

我有个大学同学,他们家是做服装外贸生意的,自家开工厂,全厂1000多名员工,因受这次疫情影响,工厂不能如期开工,同学前几天焦虑的跟我说,要是再拖下去不能开工,他们家就得破产了,因为年前接了好些订单,如果无法如期发货,就得赔付很大一把违约金,而且现在工厂不开工,也要支付厂房设备的租金和员工的基本工资,他估计公司账面的资金最多能撑3个月。

所以对很多企业来说,如果能尽早复工,那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能尽可能的减少经济损失,尤其像我同学家的这种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能开工就意味着有经济收入,就意味着还有出路,不然真的只有死路一条了。

2.企业能复工,可以减轻职员的经济压力。

我不知道你们身边背负房贷,车贷的朋友多不多?我身边就有一部分,像我自己也背负着房贷,但我还好,因为主要业务都是线上,所以这次疫情对我本人工作的冲击并不算太大,但我身边有些朋友可能就过得不那么如意了。

我一个高中同学,两年前在市区买了房,买了车,每个月房贷+车贷,8000多,在此之前,我同学都没觉得还贷有压力,因为他在一家酒吧当酒保已有5年,每个月底薪加提成,平均工资达到2万,所以他从没担心过有一天自己会还不起贷款。

就在今年,因为疫情问题,酒吧突然宣布关门,请退所有员工,这下我的同学突然就慌了,他对我说,他平时也没意识存款,基本是月光族,现在卡里只剩下3万存款,他好担心找不到工作,都做好了卖车子的打算了。

所以说,如果企业能尽早复工,无论对在职者还是失业者来说,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减轻个人的经济压力。我们以前总说上班累,可现在,不知有多少人觉得能上班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总结

以上就是我对问题的看法,2月17日企业若能复工,无论对企业还是职员来说,肯定都是利大于弊的,因为这样能尽可能的减轻彼此的经济负担。

而且像现在,很多地区的疫情防控已经做得很到位,各地确诊感染的人员也在逐渐回落,所以我觉得我们也不用太担心2月17日若能复工,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损失,有这样的风险,但我相信社会和企业,个人都可以做好防疫工作,取得一个利大于弊的结果。


小浔姑娘


一边是经济,一边是安全,你说哪个重要,我认为都重要!

对于经济来说,如果一个月不复工,大部分的企业会陷入钱荒的局面;

如果两个月不复工,许多企业会面临裁员的窘境;

如果三个月不复工,绝大部分的企业会开始倒闭,申请破产,银行会有流动性的危机;

如果四个月不复工,基本就会出现金融危机,房价、股票大跌,社会开始出现大量的下岗人员;

如果继续不复工,那么,就会乱套了。

所以,不复工是不行的,因为经济必须运作,否则会倒退很多年,甚至让之前建立起来的优良体系出现困境,让许多人没有生活的能力和消费的能力,更加会出现生活用品,食物等的供应不足。

中国是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不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复工是利大于弊的!!!

但是,我们要知道!

现在疫情还是处于一个“白热化”的阶段,对于复工后的我们如何防止自己被传染,如何做到有效隔离,才是最重要的:

1、勤洗手,多戴口罩,少聚众,保持一米以外的安全谈话距离;

2、有条件的可以采取错峰上班的原则,也可以选择居家办公的策略;

3、多进行消毒、防护,并且给予员工提供必要的口罩、护目镜、消毒水等用品;

4、使用分餐制,或者使用一人一次性的用餐方式,不要集体大锅饭;

5、每个小区采取一个“半封闭”的惯例措施;

我相信!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自觉,做到以上几点,其实复工后的利是大于弊的!!!

一边是生活,一边是“抗疫”,两者都不能少,两手都得抓!!


关注张大仙,投资不迷路,感谢你的点赞和支持。


琅琊榜首张大仙


其实并非是下周2月17日开工,而是本周2月10日企业复工,按照各省市的政府文件规定,除湖北省以外,其余各省在本周已经逐步复工,全国的产能不说70%,最少40%以上目前最少已经开动。

至于说是利还是弊,这个答案根本无需考虑,肯定是利大于弊,之所以定2月10日,你认为各省市的智囊团没有考虑过吗?这个时间肯定是综合各方面因素最优的时间,也是利大于弊,否则国家就会进一步延迟复工了。

很多人会想说,为什么不多延迟一两个月呢?等疫情全部消失之后在开工。我想这部分基本都是领固定薪酬的人,而且是国企类为主的人才会有这种,因为企业不会轻易倒闭,也不会因为没开工就不发工资,但其实拖的越久,不仅仅是国家,对于企业,对于很多个人都撑不住。

对国家而言:全国停工一天对我国造成损失有多大是你难以估计,单以2019年的我国99.6万亿的GDP而言,扣除七个法定节假日以及周末,我们姑且以35天计算就好(虽然理论上有100多天,但是很多私企并不会每周都放假,实际每个月就放两三天),那么2019年开工的每天我国创造的GDP为:99.6万亿/(365-35天)=3018亿元,停工一个礼拜国家就要损失2.1万亿人民币,一个月就是近9万亿人民币。更为关键的是国家的任何储备都是有限量的,而很多产品的生产现在都是互相协作的,如果不开工,后面很多东西可能连供应都会出现困难,毕竟全国有14亿人口基数在这。

对于企业:企业短时间不开工还好,长时间不开工没几个撑得住,因为企业的资金链无法维持,一家企业,完全停止运转,没有收入时,它的房租不会减少、它的银行贷款利息也不会减少;部分员工的薪酬还要发放,所以短时间可以,长时间企业账户的资金肯定不足,因为很多企业的资金都是绑定在存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中,货币资金账户里的现金并不多,没有持续的收入来源,企业很容易崩溃。

对于个人:国企、央企这些单位的人或许一两个月不用担心,毕竟国企、央企这些很多经营具有垄断性,而且这些企业规模大,实力强,资金雄厚,倒闭概率较低;但是对于私企的员工来说是另外一回事,私企很多基础薪资很低,主要看业绩或者计件,单靠基础薪酬很难维持;而且长时间不开工,一旦企业倒闭,可能连再就业都困难。

总结

不管是2月10日还是2月17日开工,肯定都是利大于弊,毕竟目前除湖北以外,其他地区的疫情基本都控制住了,而且长时间不开工,其实大部分人也撑不住,毕竟我国仍然以私营企业为主,国企只是少数。


鲤行者


结合当前疫情现状,我认为除了湖北省之外,其他省市2月17号之前复工是利大于弊的,只要疫情可控,生产就要尽快恢复。

有些人可能不理解,认为现在疫情仍然没有结束,企业为什么要急着开工呢?这种情况要算全国大账,不能算个人小账。

从个人来说,我们待在家里比较安,如果你手里有几万存款,呆在家里一个月也花不了3000元钱,宅上几个月不成问题。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呢?如果大家都宅在家里不劳动,那么我们的经济就停滞了,既没有新增商品,也没有劳动价值,大家谁也赚不到钱,就成了坐吃山空的状态。

等到你把家里可以食用的物品消耗完,你再到外面去购买的时候就会发现,几万元存款根本买不到一天的食物,你家里现在的食物能够吃几天呢?


只有恢复生产,社会才能够步入良性状态,人们才能够安居乐业,现在的大街上可以说冷冷清清,就像一个朋友说的:“以后再也不抱怨堵车了,那才是国泰民安,再也不嫌人潮人海了,那才是繁华盛世,再也不抱怨工作辛苦,工作的辛苦远比懒惰的生活更让人幸福。”

复工最大的弊端就是担心疫情扩散,但是这些是可以防护的,我们单位已经从2月10号开始复工,公司制定了严格的防疫管理办法,只要大家认真按要求防范,病毒是可以控制的。

即便是在疫情最严重的武汉雷神山,火神山医院里,医务工作人员和保洁人员也都在开工上班,只不过他们的防护要求更严格罢了。

所以复工生产是生活延续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家获得收入的基本保证,病毒疫情不过是生活中的一个插曲,就像洪水地震一样的自然灾害,我们战胜它只是时间问题。

因此我认为,只要是有工可做的,只要是疫情,不是非常严重的,能开工的就要尽量复工,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奋斗,保证全国人民先能填饱肚子,我们才能更好的对抗疫情,当然也就是利大于弊的。


互金直通车


我以为,下周2月17日企业复工,总体讲是利大于弊。

首先,分析有利的方面。

一、复工有利于人们信心恢复。

这次疫情,对人们信心的打击是太大了。很多人都是谈疫色变,恐慌心理严重。国家三次延长假期及复工时间,即2月2日、2月10日、2月17日。

如果2月17日如期复工,不再延迟,就能坚定人们的信心,就能减轻恐慌心理,印证2月10日复工的正确性。如果2月17日不复工,就会给人疫情不可控的信号,会动摇复工的信心,加重人们的恐慌心理,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二、复工能给抗疫情提供强有力的物资保障。

抗疫情如同打仗。要打胜仗必须有充足的武器、弹药等物资保障。现在,疫情防控物资依然紧缺;目前的相关生产企业的产能远远达不到抗疫、防控的需求。如果企业不能复工,就会影响抗疫战争的胜利进程,国家就会遭受更大的损失。

越是提供的物资越充分,胜利的进程就能加快,胜利就能早日到来。

三、复工有利于企业的生存。

这次疫情,中小微企业受到的冲击最大,他们的抗风险能力比较弱,根本经不起长时间的停工停产。一旦长时间不复工,这些企业就会出现资金链断裂、上下游客户流失、员工不稳定等现象,从而会导致破产倒闭的可怕局面。

如果能在2月17日复工,就能帮助这些企业止损,生产逐步恢复,现金流不至于枯竭、断裂,让企业生存下来。

四、复工有利于员工稳定。

企业复工,员工就有班可上,不至于下岗失业;企业复工,能解决员工的工资问题,员工的生活就有保障;也能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企业不用再支付员工待岗时的工资。复工,无论是对企业、对员工都是极为有利的。

五、复工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

企业复工了,才能有充足的商品供应,物资才不会短缺,物价才能保持稳定,老百姓的生活才能有保障。

企业复工越早,越有利于市场秩序稳定,越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大局的稳定。

其次,分析弊的因素。

我想,2月17日复工,最大的弊也就是存在的疫情风险。

尽管,昨天国家权威发布的疫情信息呈现积极信号,前期防控的措施,效果不断显现;但是,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复工意味着人流的增加,疫情防控工作的压力就更大了。员工在上下班途中,在工作过程中,会有被传染的可能。

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责任、压力。这就是所说的弊端吧。

总之,在复工与抗疫情利弊权衡之间,利大于弊。这就要求我们都要有责任担当,趋利避害,将风险降到最低。当务之急是一边做好疫情防控,一边做好企业复工复产。这关乎国家社会稳定发展的大局。

【欢迎关注我@职言心语,20年职场工作心得,乐于与您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