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35天全國旅客人次同比下降46.6% 復工周哪些人還在“囧途”?

全國部分地方和企業復工近一週。哪些人還在路上?節後出行有怎樣的趨勢?

2月14日交通部發布披露,2月13日(春運第三十五天,陰曆正月二十)全國鐵路、道路、水路、民航共發送旅客1203.8萬人次,比去年春運同日下降83.8%,環比昨日下降1.0%。其中鐵路發送旅客同比下降93.2%,民航發送旅客同比下降92.8%。

三十五天旅客減少46.6%

春運前三十五日(1月10日-2月13日),全國鐵路、道路、水路、民航共累計發送旅客14.14億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46.6%。鐵路發送旅客2.06億人次,下降41.5%;道路發送旅客11.54億人次,下降47.4%;水路發送旅客1665.1萬人次,下降54.6%;民航發送旅客3753.0萬人次,下降41.4%。

為有力支撐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交通運輸部等相關部委也連續發文,要求切實簡化疫情防控應急運輸車輛通行證辦理流程,落實好對應急運輸保障人員不實行隔離措施,進一步做好交通運輸保障工作。

截至2月12日,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山東、湖南、廣東、重慶、四川等9個省份已有序恢復省際道路客運,17個省份有序恢復省內道路客運; 河北、遼寧、吉林、安徽、江蘇、福建、山東、河南、湖南、廣西、雲南、甘肅、寧夏等省份的26個地級市、27個縣級市恢復地面公交運營;在已開通城市軌道交通的41個城市中,33個城市軌道交通線路正常運營。

今年春運返程客流平穩,沒有出現過度集中的現象。從航空數據來看,去哪兒網副總裁蘭翔認為,至少800萬人次民航返程需求等待釋放。截至2月13日,去哪兒網平臺上雖然航班數量有所減少,但搜索量並沒有降低。這說明旅客對出遊期待還在不斷上漲

截至2月12日,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山東、湖南、廣東、重慶、四川等9個省份已有序恢復省際道路客運,17個省份有序恢復省內道路客運; 河北、遼寧、吉林、安徽、江蘇、福建、山東、河南、湖南、廣西、雲南、甘肅、寧夏等省份的26個地級市、27個縣級市恢復地面公交運營;在已開通城市軌道交通的41個城市中,33個城市軌道交通線路正常運營。

北上廣深是“抗疫出行”的主要目的地

疫情的出現,讓很多人的復工路十分坎坷。陝西安康人小王,在北京中關村某知名互聯網公司上班。她原計劃正月初四回北京上班,買了從安康到西安再轉北京的火車票,因家中有武漢返鄉的親人,被居委會要求要在家隔離滿十四天才能出門。於是,她改買了正月十五返京的票,不料安康到西安的火車停了,她改買了臘月二十九的火車票,還是停運。

2月14日,小王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她準備跟高中同學一起包車去咸陽機場,然後飛回北京。單位已經在催她趕緊回去上班了。

事實上,目前不僅僅是湖北人很難出省,其他區域不少城市也採取了封路的措施。

根據民航局最新數據,截至2月10日,國內外航空公司共辦理免費退票1900多萬張,春節以來累計旅客運輸量僅為1021萬人次。

受疫情、春節假期延長以及免費退票等多重因素影響,1月21日開始各航空公司和OTA平臺出現大量機票退訂情況。然而在去哪兒網平臺上,今年大年初一到初三的預訂量比去年還有較高增幅,1月25日(正月初一)和1月31日(正月初七)成為近期機票預訂和改簽高峰。

數據分析顯示,這部分堅持出行的旅客都有明確的出行需要,目的地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為了避開返程客流高峰,很多旅客甚至選擇在初一、初二就開始返程。而改簽前的用戶原計劃返程日期集中在初五和初六(1月29日、1月30日)。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