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说虚则补之,但中医又说虚不受补,是不是矛盾,到底是补还是不补?

wamg帅


我的体质是不受补的,一补就坏事,就是当归都不能吃,更别说人参了,西洋参勉强可以吃点,我也找到了一个补的好方法,这里不便说,总之使用之后,身体有劲,精神好多了,但补药许多病人是不能吃的,吃了反而坏事,需要谨慎,没有吃过补药的人,最好别吃。


茅山医圣


中医迷信何时休?

我认中草药对治疗疾病有一定的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不可否定的,但是中医理论大多都是糟粕,如阴阳五行说、经洛说、气血……等都是无中生有空头理论,说白啦就是文字游戏,它和治疗疾病没有关系?请问什么是阴、阳,五行又是什么?在易经中有它、算卦也用它、哲学中也用它、武术中也套用,五行是万能的;经络人体那里?气血在现在解剖学上怎么解释,中医要想发展必须用现代科学方法,否则死路一条。大家看现在的中医院都是挂羊头卖狗肉,中医院内全是现代医疗技术,所谓的西药,中医药的影子几乎没有,名存实亡,现在的中医就是个骗子,骗你的钱没商量,不信你去看中医得需要多少钱?请大家不要在抱着中医僵尸欺骗世人啦?醒醒吧!国人。


行云流水75659133


中医说的虚则补之和虚不受补都是对的,并不矛盾。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中医补法分四种,小补、中补、大补和峻补(补的力度特别大)。在正气微弱(脾胃虚弱,吸收不好)的时候,只能小补。如果补法不当,使用大补的话那就会适得其反,加重病情,这叫虚不受补。

打个比方,一个很小的火,放一大堆柴火上去,火肯定着不起来,甚至会被压灭。需要一点一点地加柴火,等火大了,就可以放多点柴了。同理,吸收不好时,大补非但起不了作用,还会加重脾胃负担,即所谓的虚不受补。

那么,什么时候可以中补、大补,甚至峻补呢?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正气不受损,脾胃吸收运化功能正常。具体补到哪种程度,根据患者身体情况而定。简而言之,缺多少补多少,少了补得不够,多了容易上火,出现口干舌燥、大便秘结、脾胃不适等表现。比如,有的人用人参补身体,补过头了,出现流鼻血,就是这个道理。

中医讲究平衡,补法也不是人人适用。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病因不一样,治法也就不一样。中医辨证的过程,就好比西医通过检查寻找病因的过程,病因找到了才能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法(论治)。

因此,不要自己随便吃中药补身体。因为不知道自己身体情况是否需要补,怎么补,补到什么程度,容易补过头,或者适得其反。建议在(靠谱的)中医师指导下,根据自己身体情况,采取合适的补法。

我是盈盈一水间12345,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关注我,了解更多医药知识。


盈盈一水间12345


拿生炉子举例,煤是生火的,但是在火苗很小的时候突然倒进许多煤,不但生不着火,还会把火压灭。应该,先用纸片引火,再用木屑强化,再以木柴助火,待火已成势,再把煤倒入。人体补虚亦是如此。


浴火重生之凤凰2018


中医讲虚则补之,但在脾虚的情况下,才会容易虚不受补,不会矛盾的;中医讲究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临证察机、使药要和;没有脾虚情况下可直接虚则补之,但若脾虚,必须先调理脾虚,再补之,不然会虚不受补!

脾虚,一补就上火的中医病因及调理方法:

1、为什么补不进去呢?

一吃点补的就上火,咽痛、牙疼、上火、口臭、长痘痘,甚至便秘通通来袭!

2、主要病因:脾胃出问题,脾主运化,升清化浊,将吃下去的水谷饭菜,通过胃的腐蚀,脾的运化,才能变成精微;变成精微后,通过脾胃升清化浊的作用,将精微运送到全身;

注意了,我们吃进去的东西,要通过两个环节(运化、升清化浊),才能变成人体真正所需的营养;

3、脾胃问题需辩证对待,才能分清,自己补不进去的原因;脾虚主要有:脾气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脾阳虚;实证有寒湿困脾、脾胃湿热等;

4、不管是虚证还是实证,这种情况,再吃进补的食物,更是加重了脾胃的负担,就会虚不受补;

5、脾虚者或因不良饮食习惯最容易痰湿重,脾虚为本,痰湿为标;想要补虚,先清清体内的痰湿;

6、治则:脾虚证须健脾益气、补中益气、健脾补血、温中健脾等;

实证须温中化湿、清热利湿等!





传承经典中医者


这是中医辨症施治的基本原则。虚则补之:无论你阴虚阳虚,都须补之。但补中兼阴阳协调。一味单补必会补出病來,不但不能治病,反而还会加重病情或多发症。

虚不受补,是指补后的病人药效反应。是有用或是无用,是显轻或是加重,是合理或是不合理。其解释如下:有用而合理者,说明诊与疗是正确的,如效果不是很明显关键在药方的调制上,可从调方济。必会见效。

若用药无效而反加重,此为虚不受补。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一是虚分阴阳,二是虚分真假,它有阴虚阳虚,真虚假虚。阴阳诊断不清而硬用补,药力用反,当然是病不受药了,药下反了,必会加重而添病。且虚有真假之辩,尚遇庸医,误断真假,那病人就该遭罪了。尚若是真虚,必须得补。尚因补而加重又添病,则说明是假虚,属误诊了。假虚是不可以补的,因他不虚只是脉象呈假虚状。医不精通是号不出来的。本就不虚而你一昧地用药补之,怎会没有异常反应呢?虚不受补即此也,概因补错地方了。


福自福地來wjf


在三国演义里面有个比较经典的桥段,诸葛亮舌战群儒,原文是这样的:

孔明听罢,哑然而笑曰:“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鸟能识哉?譬如人染沉疴,当先用糜粥以饮之,和药以服之;待其腑脏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则病根尽去,人得全生也。若不待气脉和缓,便投以猛药厚味,欲求安保,诚为难矣。

你品,你细品。


老六要上天


举个例子说明这个问题:以前在乡下老家,做饭都是烧材火,我们都知道,如果材少了,火就会小,这时,我们只要加点材,火就会慢慢增大。可是,如果火小到一定程度,我们加进材反而不会让火旺起来,反而可能会熄灭;或者我们一下加进去太多材火,也同样可能会让火熄灭。

中医讲的虚则补之,虚不受补就是一样的道理,虚就是少的意思,你身体缺少东西了,需要补,但是我们补的时候,要考虑到你身体的吸收和承受能力,补进去,不能吸收,不但不能改善身体情况,可能还会增加身体负担,所以补的同时,也要增强身体的吸收能力。

这就是虚则补之,虚不受补道理。




泰济岛星辉


“虚则补之”出自“"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是用针和灸的指导原则,虚指气虚,需用补的方式行针并留针较久以引气至此。“虚不受补”,指的是身体虚,中焦之气不足不能吃太营养的东西;就如手术后的病人需食清淡易消化食物,缓缓图之。


玄武乱飞


冻僵了需要温暖,但不能塞进大炕里;

饿晕了需要食物,但不能给牛排烧鸡;

限速了需要减速,但不能120骤降至60;这些都是笑里藏刀,居心不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