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棄牛掰老婆娶矬小三,男人到底是怎麼想的?


拋棄牛掰老婆娶矬小三,男人到底是怎麼想的?


社會上總有一些男人,放著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老婆不要,寧願淨身出戶,也要與B格比前任低幾個等級的女人在一起。他們究竟是怎麼想的?

1

剛邁入不惑之年的李涵來自地級市,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工人,他是家中獨子。

李涵從小是就老師眼裡的尖子生,同學眼中的學霸,高考時,他不負眾望,考上了全國前十名的985大學。

他學的是理工科,班上女生少,他心無旁騖,每天奔波於圖書館和教室之間。可令他驚奇的是,無論他怎麼努力,班上有個叫夏丹的女生,名次總在他前面。

顯然,夏丹是一個比李涵更加“可怕”的學霸。久而久之,兩人惺惺相惜,戀愛了。

雖然夏丹也是來自小城市,但父母都是知識分子,也算條件優越。不過,她不在乎這些外在條件,而是更看重一個人的才華。

轉眼大學即將畢業,李涵本打算早日工作,以減輕父母的負擔。可當他獲知夏丹將被保送該校本專業讀研時,他猶豫了。自己怎麼能在學歷上比女朋友還差呢?

驕傲的李涵容忍不了這種差距,毅然決定突擊考研。愛情的魔力巨大,經過大半年的熬夜苦讀,他如願考上了本專業的研究生。

齊頭並進的幸福日子轉瞬即逝,李涵和夏丹雙雙面臨畢業。這時,在職業的選擇上,性別差異凸顯出來:男生更受用人單位歡迎,哪怕女生成績更好。

李涵被推薦到了北京的一家央企,但夏丹只是被二線城市的一家大型研究所錄取。經過掙扎,李涵決定為了戀人放棄北京,去了夏丹所在的二線城市,進了當地一家國企任工程師。

李涵的決定雖然讓父母很失望,但畢竟兒大不由娘,他們無奈選擇了妥協。

兩年後,相戀多年的李涵和夏丹終成眷屬。

兩人都十分好強,沒有急著要孩子,一心撲在了工作上。特別是李涵,經過幾年的社會洗禮,讓他從原本木訥的理工男,變成了職場多面手,備受上司器重。

李涵30歲那年,被提拔為單位的中層管理者。要知道,在李涵所在的人脈和背景盤根錯節的單位,想要出頭,簡直難如登天,可李涵做到了。

反觀夏丹,多年過去,仍舊如初出茅廬的學生,說話做事簡單粗暴。不僅脾氣性格如此,她連在衣著打扮上也沒改變,每天穿的都是老款衣服。

其實,夏丹收入並不低,李涵的收入更不低,也不是吝惜金錢,只是夏丹覺得女人的外在遠不如內在來得重要。

可李涵現在也有一定身份地位了,出去應酬難免有需要帶老婆撐場面的時候,可這樣的妻子如何給他長臉?在他眼裡,妻子除了學歷,其他可謂一無是處。

好幾次,李涵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勸慰夏丹,讓她變得與時俱進。可夏丹卻一句話將他懟了回去:“你當初喜歡我的時候,我就是這個樣子啊!”

多說無益,李涵也就懶得再勸了。但是之後,他再也沒有邀請過夏丹陪同自己出席任何場所,而夏丹根本就不在意這些,依然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夏丹33歲那年,生下了兒子。李涵的父母來幫忙帶孩子。不想,由於觀念和生活習慣的差異,夏丹和李涵父母之間,每天都有濃濃的火藥味。

儘管夏丹是個高知媳婦,可她的脾氣卻不容小覷,她會不分場合地訓斥老人和李涵,犀利的語言比刀子還要鋒利。

讓李涵難過的是,往往忙了一天回到家裡,除了聽老爹老媽和老婆互相抱怨,就是孩子的哭鬧聲。

李涵是個孝子,又愛妻子,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此時正值李涵的上升期,但好幾次他都因家庭瑣碎矛盾,被迫提前回來處理,嚴重影響了工作。而這些煩心事,他沒處傾訴,只能自己消化……

2

為了逃避和擺脫煩惱,李涵除了加班、出差,還積極參與單位同事組織的各種活動。總之,只要不回家,他都樂此不疲。

李涵特別喜歡打羽毛球,每週都會和同事出去打個一兩場。在球場裡,他認識了張曉。

張曉比李涵小三歲,長相一般,出生小縣城,大專畢業後就在這個城市裡打拼,目前在一家民營企業做人事專員,收入也不高。

張曉經歷過情感挫折,前男友一個另攀高枝,另一個花心劈腿。兩場失敗的戀愛,把她耗到了十分尷尬的年齡。

以她目前的個人條件,想找個各方面都滿意的單身男人,機會並不大。她只能另闢蹊徑,在已婚男人身上打主意。

張曉很快就發掘出李涵這塊被婚姻矇住的金子。於是主動貼近,主動關懷,李涵很快就出軌了。

相處中,李涵發現張曉和夏丹是兩個世界的人。夏丹博學、高冷、不懂人情世故,完全是一個漂在雲端上的女人,而張曉溫柔、體貼、人情練達,充滿生活的智慧,讓李涵徹底折服。

在李涵心裡,儘管他與夏丹結婚近8年,但他從未感覺自己生活在現實的圍城裡,只是和一個女人合租而已,關係親密那麼一點點、認識久那麼一點點。可當他認識張曉僅僅半年,就覺得自己真正回到了煙火人間。

終於,李涵下定決心,不顧父母的反對,不顧親友的唾罵及別人的閒言碎語,只為重回自由身。

李涵提出離婚,對夏丹來說無疑是天崩地裂,但冷靜下來後,她開始為自己的利益而鬥爭。

最終,李涵淨身出戶,孩子的撫養權也留給了夏丹。對於李涵來說,自己收入不錯,用不了幾年,又可以買得起房子、車子。

幾個月後,李涵和張曉重新組建了家庭,一年之後,他們的兒子降臨。

李涵的父母起初不接受張曉,可生了孫子,他們不能不來帶,然而,張曉與前兒媳完全不同,對他們處處尊重,說話春風化雨,懂得體諒老人。從月子到孩子一週歲,張曉只跟老人吵過一次嘴,而且當天就給婆婆道歉了。

兩相比較之下,李涵父母越來越喜歡張曉。即便是李涵跟夏丹的兒子,也喜歡張阿姨。這些,李涵和父母都看在眼裡,被她的高情商折服。

也許在外人眼裡,張曉不如夏丹學歷高,工資高,家境好,李涵無疑是得不償失。

然而,李涵心裡明白,此刻的自己活得很真實、很輕鬆,雖然家境大不如以前,但老婆知冷知熱,婆媳關係和諧,這才是他渴望已久的日子。

3

李涵的變心之路,很容易被一些執拗而有偏見的女性認為是在替變心男開脫。

其實,我在昨天的文章中提到一個觀點,“沒有人關心女性在婚姻中的幸福感”,事實上,也“沒有人關心男人在婚姻中的幸福感”。

綜合起來說,國人並不重視婚姻中的幸福感。這是一個尷尬的結論,也是一個最容易受到質疑的結論:我們一貫強調“家和萬事興”,這不就是強調幸福感嗎?

很抱歉,這句話恰恰就是集“和稀泥”之大成:重點是在“和”,壓制個人感受而形成妥協;目標是“興”,只求興旺發達。至於個人幸福感,完全被抹殺了。

說到底,我們的文化傳統更重視集體的道德感,而有意無意忽略個人的幸福感。

從道德感出發,李涵背叛了婚姻,背叛了愛情,背叛了當初愛的誓言,肯定是“十惡不赦”;從幸福感出發,他真的很憋屈,很難受,痛苦大於快樂。

那麼,作為一個普通人,是選擇為維護社會風氣而讓自己憋屈呢,還是不顧公序良俗實現自我呢?李涵很自私地選擇了後者。

是的,夏丹當然有權利做她自己,無需為誰低頭。但是,李涵也想做自己,分道揚鑣勢在必然。即便沒有張曉出現,也會有李曉出現……

可能有人會問了,包包,你不是說,男人很難為小三離婚的嗎;你不是說,小三帶來的利益要數倍於原配,男人才會離婚的嗎?可是,張曉的B格明顯低於夏丹,而且為了娶她,李涵返貧了。這些,作何解釋?

那是因為,你們忽略了幸福感對男人的重要性,也忽視了事業心對男人的重要性,還忽略了孝心的力量。你們對砝碼輕重的判斷,倒置了。

同一個男人,在未婚時和已婚後,對幸福感的理解和要求是不一樣的,尤其是經過社會洗禮後,三觀會做出很大的調整,連審美都會變。

對於李涵來說,結婚以後,夏丹的學霸思維、傲慢的個性,不通人情世故,既不能讓他感受到家庭溫暖,也讓他愧對父母的養育之恩。

不僅如此,家庭戰火紛飛,嚴重干擾了他的工作,影響到他的事業。

更悲催的是,儘管李涵很努力,可誰也沒有落下好:父母埋怨,夏丹也是一肚子不滿;每次家裡燃起戰火,李涵的兒子會嚇得瑟瑟發抖。

那麼請問,他為誰辛苦為誰忙呢?誰又會體恤他呢?

但是,當他出軌跟張曉在一起後,這些煩惱全部迎刃而解。即便是夏丹,離開了一個不再愛她的男人,從此擺脫了令她討厭的公婆,還獲得了全部家產,兒子的撫養權也沒有丟——人生贏家啊!

李涵失去的只是房、車和高B格妻子這些短期利益,得到的是情緒價值、和諧家庭關係以及“無後顧之憂”。既然“失小得大”,假如你是李涵,你會如何選擇呢?

假如在婚姻保衛戰中,你僅僅佔據著“原配”這個道德高地,而其他方面與小三相比都處於劣勢。那麼,你真的難有勝算。

原配們,真的該反思了哈。

不過,我更要提醒那些正在做或正想做小三的姑娘們,千萬不要以為你愛的那個男人就是李涵,而你恰好是張曉。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