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盘”是主力拉升前的标志,如果这都看不懂,就请不要买股票

以往每每看到高手下棋,发现高手喜欢补棋,放着明明的大场而不抢,非要走那缓重之棋,岂不是浪费效率?

时间长了,则悟到,原来是自己大谬。补棋事关全局厚薄之着,棋厚则根牢,徐图下来,往往后发先至。而轻兵疾进,处处落子,看似满盘皆是自己的势力范围,心中大喜。

实则不然。薄棋碰到厚味,厚实一方或分而断之,缠绕攻击,处处落在棋形要害处,薄主无奈左支右撑,痛不欲生;或搜根带刮,几着下来,原来茫茫的势力眨眼之间成了别人的实地,只落下长吁短叹,还没明白究竟是个为什么?

棋经《度情篇第八》云:“夫持重而廉者,多得;轻易而贪者,多丧。”持重即不轻易,不轻易则谋定而后动,要打有把握之仗。

投资之道,低者重价差,中者重趋势,高者重复利。

处处落子,频繁交易,这个三百股,那个五百股,帐户里只见股票一列列,不见现金。此低者。低者的优势在于杀进杀出,皆快似闪电,成就感容易获得,而失败进出则易于遗忘。价差交易,机会每天都有,而陷阱也如影随形。

人的情绪是波动的,往往一碰到亏损,一个缓神下来,再痛定思痛出局,就发现,三次的盈利往往敌不过一次的陷阱损失。所以,做投资,不能过于求快,讲究效率,试图一年下来,下半辈子都有了,不现实。

以价值为基础,无论是价值投资,还是投机,失去了价值这个厚实之地为依靠,可胜一城一池,不可胜久远。

试图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一点,跑得更快,总有更愚蠢的人接盘,可胜在敌,不可胜在己了!

“试盘”是主力拉升前的标志,如果这都看不懂,就请不要买股票



交易能否盈利取决于你面对市场风险时候的防守

很多交易者都喜欢把交易比作战争,的确,从交易的资金管理和打仗的排兵布阵这两个角度来讲的确有可以说的通的地方,但是,同样这两者的区别也很明显,打仗是两军对垒,讲究的是主动求胜,胜利永远属于最锋利的进攻者,但是交易是败中取胜,交易者要想取得胜利,讲究的是对自身规则纪律的执行和防守,没有面对面的敌人,只有自顾自在的行情和并没有意识到有你存在的市场,是的,市场不会因为有你的存在而有丝毫的改变,你的背后也没有敌人在追杀你,除了你自己,没有人会在乎你的观点和情感,至于能否盈利取决于你面对市场风险时候的防守。

对交易者而言,既不能把市场比作敌人,也不能把市场当做朋友,忍得住枯燥的交易系统是能否盈利的关键,要想赚钱就不要去想像打仗一样冲锋陷阵的快感和刺激,在交易市场里讲情感就如同跟一头牛讲情怀和音乐,交易最大的魅力在于满足了人们对自由的追求,时间自由,观念自由,来去自由,甚至可以实现财务自由,但是这种自由也是有代价的,价格的波动给了交易者实现自由的机会,前提是能够读懂市场的语言,对自由的追求并不代表不受约束,形而上学的自由考验的是交易者心理上的自我控制力,赚钱和能赚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尽管这两个都掌握你的手里,野心也许可以做到“能赚钱”,但是“赚钱”靠的还是策略和纪律。

风险是交易者最常面对的因素,一切把风险与盈利分割来的想法都不可能实现,交易者们追求用钱赚钱,这听起来很美,前提是必须跨过亏损对心态的磨炼这一关,亏损是交易的一部分,即使可以在理性上接受,但是也难以避开每一次亏损在交易者心理上对自己的一次负能量否定,事实证明,感性依然主导了交易中的大部分时间,大多数的交易者都很难在心理上坦然面对一次亏损与整体盈亏的关系,对亏损的厌恶往往造成了很多交易者把一次亏损做成了整体亏损,在所有的因素里以自我为中心是所有负面情绪产生的根源,凡事从来都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蒙蔽的是心智,缺失的是理性,心理的失常和放纵造成了自己会成为市场中心的幻境。

对人性的高估是交易中亏损的根源

在金融投机的世界里,亏损就如同一个看不见的幽灵,对每一个交易者如影随形,对交易的两个结果盈利和亏损而言,盈利的时候总是会让人心情愉悦,但是如何妥善解决亏损的问题,往往决定了一个交易员的最终交易结果是赚钱的还是亏钱的。

一个很常见的现象是,当发生账面亏损的时候很多交易员会选择死扛着不止损,这单就某一次交易来说不一定是错的,因为的确很多时候可以扛回来甚至由亏转盈,但是就某个时间周期内总得交易结果来看,这确是造成普通交易者资金亏损的主要原因。

对人性的高估是交易中亏损的根源,金融投机市场最容易给人产生一种错觉,过高的估计自己的心态控制能力,过高的估计自己的执行力,说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空旷的高速公路上,有几个人能一直坚持100迈的速度行驶?大多数人都会越开越快,很多时候往往都是不自觉的就越开越快,因为你的感觉是开的越来越慢,脚会不由自主的踩油门,这就是一种自我认同的错觉。

账面上的亏损会对交易员形成无形的压力,之所以选择不止损是在心理上难以接受事实上的亏损,毕竟账面上的亏损还有回转的余地,一旦止损就会造成事实上的损失,也就没有挽回的余地了,但是在亏损越来越大,压力越来越大的时候,交易员往往会变得更不理智。

其实,交易中的多空博弈,就是个博心对弈的过程,从经济理性人的角度来说,任何人都不会在交易中亏损,但是亏损却总是无时无刻的发生,就是因为压力使得交易者变得不再理性,最浅显的道理,往往犯错的概率会越高,因为往往都发生在不经意间,这就是人性。


庄家试盘的手法

1、涨停试盘

主力主要通过涨停板,观察盘中抛盘量与跟风资金量的对比情况,分析和判断筹码的稳定度。当天涨停之后,次日往往会展开放量震荡。涨停之后的第三天,股价展开下跌,或者横盘整理。涨停试盘,一方面可以测试盘中抛压,一方面还可以测试跟风者热情,另一方面还可以出现在排行榜中吸引眼球,为后续操盘打下基础。可谓一石三鸟。

“试盘”是主力拉升前的标志,如果这都看不懂,就请不要买股票

2、长上影线试盘

主力在当天盘中一度放量冲高,之后以回头波展开调整,故而在当天形成较长上影线。这种方式,主要是测试盘中抛压力度,以判断筹码的稳定程度。同时也吸引市场跟风者的注意力,为后续操盘打下基础。股价当天在盘中攻击时,以冲击型量峰为主,说明主力在短时间内快速投入资金拉高股价。当上涨至一定幅度后,盘中撤出买盘资金,观察卖盘抛压状态。导致当天股价冲高回落。

3、长下影线试盘

与长上影线所不同的是,上影线主要测试抛压,下影线则是主要测试支撑。主力在盘中故意向下砸盘至技术支持位后,再将卖盘位置卖单撤出,以此观察买盘位置相关大户与散户投资者的买入单量变化,进而判断该股在市场中的关注度。同时,盘中向下打压砸盘,也可迫使部分投资者因害怕亏损而恐慌性抛出低价筹码,达到再次吸筹的目的。

“试盘”是主力拉升前的标志,如果这都看不懂,就请不要买股票

4、打压挖坑试盘

打压挖坑兼具试盘与洗盘的双重作用。在操作手法上与长下影略有类似,即主力以不断向下用大单砸盘为主。目的是测试下档买盘力量的强弱。如买盘力量较强,则会继续向下打压砸盘。同时,在砸盘的过程中,也可以迫使部分投资者因害怕巨大亏损而恐慌性抛出。主力趁机在较低价区再次悄悄买入。打压挖坑试盘的过程中,成交量持续萎缩。当出现地量结构时,即宣告试盘动作结束。

5、稚莺初啼

主力经过长期的历史低位横盘吸筹后,筹码达到资金预先部署的部分时,主力便开始了试盘的动作。用小部分资金向上买进股价......但由于股价长期处于历史低位,对散户投资者形成了习惯性的思维定势。股价稍一上涨,浮码立即涌动。由于主力还没有培养出跟风盘,所以在日K线上便落下长长的上影线。

“试盘”是主力拉升前的标志,如果这都看不懂,就请不要买股票

6、金针探底

此试盘方法和稚莺初啼则完全相反。稚莺初啼是向上拉升,测试上档压力和抛盘,而金针探底则恰恰相反,是利用手中的筹码向下打压股价,测试下档的承接力和原投资者持有筹码的稳定性。由于采用稚莺初啼的方法试盘很容易引起投资者的注意和跟风,当日后展开拉升行情的时候,容易造成低位跟风盘过多,获利客竟相出逃的局面,造成主力拉升被动。而金针探底则回避了上述的风险,采取向下打压的措施,反而在上升之前捡拾到一批恐慌性廉价筹码。这样既测试了筹码的稳定性,又捡到好处,是不是得了便宜又卖乖呀?

“试盘”是主力拉升前的标志,如果这都看不懂,就请不要买股票

7、双针探底

该方法与金针探底大同小异。顾名思义,就是在间隔的一段时间内出现两次金针探底,并且量能都有效放出,并且双针探底的位置能够保持平行,更能证明原投资者持有筹码的稳定性和下档的踊跃的承接力。双针探底比起金针探底给人的感觉更为牢固、稳健和踏实。

“试盘”是主力拉升前的标志,如果这都看不懂,就请不要买股票

8、多针探底

主力吸足筹码后,在股价历史低位或相对低位,为了测试筹码的稳定性和下档的承接力而采取多次控盘打压,在阶段时间内的日K线上形成了N次金针探底的形态。此方法比起双针探底更显稳固可靠。

“试盘”是主力拉升前的标志,如果这都看不懂,就请不要买股票


均线八大买卖法则

均线代表了一定时期内的市场平均成本变化,从而形成了一段时期内市场的运行趋势。研究均线的运行规律是判断市场趋势的基本方法,也是指导我们决定买卖的重要依据。

葛南维八大买卖法则是指在移动平均线中,由美国投资专家葛南维创造的八项法则,历来的平均线使用者无不视其为技术分析中的至宝,而移动平均线也因为它,淋漓尽致地发挥了道·琼斯理论的精神所在。八大法则中的四条是用来研判买进时机,四条是研判卖出时机。总的来说,移动平均线在股价之下,而且又呈上升趋势时是买进时机,反之,平均线在股价线之上,又呈下降趋势时则是卖出时机。

“试盘”是主力拉升前的标志,如果这都看不懂,就请不要买股票


买点1、均线角度仍朝上,K线下跌接近或触及均线但K线实体并未跌破均线是第二种买进时机。

“试盘”是主力拉升前的标志,如果这都看不懂,就请不要买股票


均线由下降转趋持平之后,K线由下往上穿越均线,是第一种买进时机。

平均线由下降逐渐走平,且有向上抬头的迹象,而价格自均线的下方向上突破平均线时是买进信号。

解读:均线系统由下降转为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需要很长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一价位区的换手越来越多。此时股价一旦向上穿越均线系统,对于在低位买入者来讲突然获利丰厚,必然会造成低位买进的投资人大量获利抛售。只要股价可以高位站稳,成交量放出巨量加以配合,就说明必然有巨大资金介入了。因为没有大资金的介入,股价是无法有效突破均线系统的。既然有大资金介入,后市上涨就是很正常了,所以作为买进信号。

买点2、股价趋势走在均线之上,股价突然下跌,没跌破移动平均线,又再度上升,是买进讯号。

“试盘”是主力拉升前的标志,如果这都看不懂,就请不要买股票


解读:均线所代表的是平均成本,那么股价跌到均线即止跌反涨,说明抛压是因为获利丰厚导致,一旦股价跌至均线,投资人利润减少,卖压就迅速降低,并很快又继续回升,表明市场气氛良好,股价很快会再创新高,因此为买入信号。

如果股价下跌至均线附近伴随着成交量的迅速萎缩,然后起稳并上涨,继续上涨的可靠性更高。

买点3、均线角度仍朝上,K线下跌虽然实体一度跌破均线但后续的K线迅速弹升回到均线上方,这是第三种买进时机。

“试盘”是主力拉升前的标志,如果这都看不懂,就请不要买股票


股价跌至平均移动线下方,而平均移动线短期内仍为继续上升趋势,不久股价又回到均线上方,是买进信号。

解读:性质基本与第二条相似,可参考第二条的注译,只是下跌的力度较大。

买点4、均线与K线因走势的下跌过于急促,K线在均线的下方与均线的距离突然拉得太远,造成乖离过大,这是第四种买进时机。第四种判定方式我通常不用,因为它曾造成我一再受骗,而价位也一去不回。

股价趋势走在平均线之下,突然出现暴跌,距离平均线非常远,极有可能随时再度靠近均线,亦为买进时机。

解读:股价的暴跌,会造成投资人突然亏损极为严重,严重的亏损会使投资人无法下决心割肉卖出手中持股,而产生强烈的观望情绪,致使很轻微的买气,很容易迅速将股价推高,因此为买入信号。

卖点1、均线由上升转趋持平之后,K线由上往下穿越均线,是第一种放空时机。

“试盘”是主力拉升前的标志,如果这都看不懂,就请不要买股票


均线从上升趋势逐渐转为水平,且有向下跌的倾向,当股价从平均线上方向下突破平均线时,为卖出信号。

解读:均线上升趋势逐渐转变为盘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大量筹码在这一价位换手,是大多数投资人的平均持仓成本区域。此时股价一旦下跌,导致所有在这一价位的买入者,全部被套牢。出于对亏损的恐惧,任何一次股价回升至这一价位区,都会因解套压力而迫使股价再次下跌,因此为卖出信号。

卖点2、均线角度仍下降,K线上涨接近或触及均线,但K线实体并未收上均线,是第二种放空时机。

“试盘”是主力拉升前的标志,如果这都看不懂,就请不要买股票


股价趋势在均线之下,回升时未超越平均线,再度下跌,为卖出讯号。

解读:股价回升到均线附近就重新下跌,说明一有解套的机会或者少亏投资人就争相出逃,造成股价的下跌。表明此时投资人心态不稳,有很强的卖出欲望,这种心态会导致股价继续大幅下跌,因此为卖出信号。

卖点3、均线角度仍趋下降,K线下跌虽然实体一度收上均线,但后续的K线迅速跌落回到均线下方,这是第三种放空时机。

“试盘”是主力拉升前的标志,如果这都看不懂,就请不要买股票


股价仍然涨过平均线上方,但平均线继续下跌,不久股价又回到均线的下方,为卖出信号。

解读:这种走势的性质与卖点2较为相似,只是反弹的力度相对较大,参考卖点2的定律注解。

卖点4、均线与K线因走势的上涨过于急促,K线在均线上方与均线的距离突然拉得太远,造成乖离过大,这是第四种放空时机。

股价走在平均线上方,突然暴涨,距离均线越来越远,为卖出时机。

解读:股价向上大幅暴涨之后,投资人不论在短期买进还是中长期买进的都突然获利丰厚,极易引起大量获利回吐,造成股价迅速下跌,因此为卖出信号。

注意事项

很多投资人经过长期实践之后,认为买点4和卖点4与第八条比较不易与实际配合,运用时风险较高,如不是非常熟悉均线系统,投资人最好放弃不用,以免承担过大风险。

运用均线系统最为稳妥的做法是相互结合使用。

买点1与买点2合并使用:平均线从下降趋势转为水平而有向上波动的趋势,股价从均线下方向上方突破均线,不久,回调时若不跌破均线,是运用均线操作的最佳买进时机。如果这时再配合股价在颈线附近的企稳,成交量逐步萎缩就更可以确认是最佳的投资机会。这种情况必然只有在底部形态完成之后的反抽过程中才会出现,它所要反映的市场气氛和买进原因与底部形态的突破之后的反抽是完全一样;

卖点1与卖点2合并使用:均线走势从上升趋势逐渐转变为水平,且有向下倾斜的倾向,当股价从均线上方向下突破平均线,回升时无力穿越均线,再次下跌,为卖出时机。如果成交量随着股价的回升有略为缩小的迹象,就更加可肯定是运用均线操作的最佳卖出时机。

(注:关于这一点,买进要谨慎,卖出要坚决,对于卖出,实战中,出现卖点1就可以执行,而不是一定要等回抽再卖。)


股市交易,追求的是利润,随行的是茫然,得到的大都是苦和难,得到财富与快乐的总是少数人。求之不得源于混乱的交易,混乱的交易源于茫然的判断,在迷惑不解时做出的判断,大都会导致错误的结果。要想走出持续的亏损,就必须让自己摆脱迷茫,了悟交易之道。

走出茫然的最好途径,就是学习、反思、领悟。只有不断领悟市场反思自己,才能让自己的交易理念变得清晰,也才能在理念的指导下,找到深信不疑的交易方法。这一过程即使漫长,也必须亲自去做,就像取经一样,不经历一番磨难,不可能取得真经。在走出迷茫的路上,必须保持坚定的信念,因为途中的任何一种坎坷挫折都会让你产生放弃的冲动,并重新回到原地踏步。

迷茫常有,信念常无,这便是大部分交易者走不出来的原因。思考,坚持不断地思考,是交易者走出茫然必须要做的事情,懒于思考的交易者是不会有出路的。试想,做了10年股市的交易者,如果还是停留在5年前甚至7年前的水平,就要深刻反思自己是否从来就没有复盘思考的习惯。勤于思考的人,随着对市场和自己的不断领悟的积累,会经常迸发出一些新鲜的灵感和想法,这些灵感和想法会不断的帮助你改进和改良自己的理念和方法,同时摆脱迷茫的束缚。勤于思考,是克服迷茫的最大利器。

走向自信的交易者,往往都是在经历了漫长的迷茫跋涉后,逐渐形成了自己成熟的交易理念和交易方法。此时的交易者大都意志坚定并善于思考,理性而又睿智,养成了良好的交易习惯和坦然面对的交易态度。交易的过程中虽然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迷惑,此时的交易者更多是把它们当成一种激励自己进步的工具,而非困难,面对问题从来不会逃避,而是积极的想方设法去解决,正是这种不断解决问题的精神和毅力,才成就了自信,成就了交易。

坚定的信念,不懈的思考,积极的面对,是交易者走出迷茫、走向自信的必备条件。所谓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就是告诉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破除迷茫,苦尽甘来。



想学习更多,关注笔者微信公众号:雪琳论股(y600438)每日圈子更新热点板块消息,探讨交流炒股技术,分享盈利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