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人当初扩张领土,为什么不往南方打,而一直往北方严寒地区扩张呢?

志超0210


你好,就这个问题我谈一下我的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就事实而言,认为俄国只向北扩张而不向南扩张这个认识是不正确的。

应该说俄国诞生以后,他的扩张是向四面八方进行的,综合看来,其扩张的重点方向是西方和南方,并不是只向荒无人烟的北冰洋扩张。

下面我们分阶段来回顾一下俄罗斯建立以后的扩张历史。

沙俄早期的领土扩张(1497年-1721年)

15世纪末期,莫斯科公国的伊凡三世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开始成型。

建国后,伊凡三世先后征服了周边的诺夫哥罗德公国、特维尔公国、维亚特卡公国、立陶宛公国的部分地区、梁赞公国等,成为罗斯诸公国公认的领袖。

1547年,伊凡四世自称“沙皇”,建造克里姆林宫,由此进入沙皇俄国时代。野心勃勃的伊凡四世很快就开启了沙俄的大扩张时期。

向南方的扩张

伊凡四世先后灭亡了蒙古“四大汗国”之一的钦察汗国分裂后的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

他又击败了克里米亚汗国的军队,夺取了大片土地,为后来吞并克里米亚汗国创造了条件。

向东方的扩张

1581 年,沙俄派出叶尔马克为首的哥萨克悍匪军队前去征讨西伯利亚汗国,这支军队非常彪悍,只有800多人。

他们一路高歌猛进,到1598年,攻占了西伯利亚汗国的首都卡什雷克,西伯利亚汗国灭亡,领土被纳入沙皇俄国版图。

16世纪末期,俄罗斯人开始越过乌拉尔山向东进发。

截止17世纪30-40年代,俄国的势力已经抵达太平洋西岸,到达勒拿河、楚科奇半岛和鄂霍次克海。

完全占领了西伯利亚后,沙俄自西伯利亚向南进发,越过外兴安岭,侵入了中国的黑龙江流域。

清朝康熙皇帝先后两次在雅克萨击败入侵的沙俄军队,最终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了两国的边界线,沙俄在这一方向上的扩张暂时告一段落。

向西方的扩张

在向东、向南扩张的同时,伊凡四世希望在西方也取得突破。

1558年,沙俄发动立窝尼亚战争,试图向波罗的海扩张,遭到西发诸国的强力狙击,一时间没有取得突破。

伊凡四世多次取得对波兰的-立陶宛的战争胜利,夺取了第聂伯河东岸的土地及东乌克兰。

到了17世纪末期,彼得一世亲政,对沙俄实施广泛的国内改革,沙俄实力有所增强。

1700年,为了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彼得一世与瑞典王国进行了长达21年的大北方战争,最终沙俄取得胜利,吞并了波罗的海沿岸的土地,俄国终于获得了波罗的海出海口。

1721年,彼得一世被俄罗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罗斯皇帝”的头衔,从此沙俄进入俄罗斯帝国时期。

至此,沙皇俄国已经扩张成为一个地跨欧亚两大洲、包括整个西伯利亚、大部分东欧平原在内的庞大帝国。

俄罗斯帝国的扩张(1721年-1917年)

彼得大帝临终前,曾经留下了“走向四大洋”的遗言。

彼得一世的历代继任者都疯狂的坚持了这个国策。

沙俄地处北方极寒之地,虽然已经占领了广袤的领土,但是出海口常年封冻,缺少南方温暖的土地与不冻港出海口。

要想称霸世界,仅仅有陆权是无法支撑的,必须要掌握海权。

所以,获得南方不冻港是沙俄对外扩张的重要目标。

在俄罗斯帝国时期,俄国的扩张主要集中在西方及南方。

在西方的扩张

为了夺取欧洲更多的领土,沙俄多次介入欧洲战争,试图捞取利益。

在叶卡特琳娜二世时期,沙俄伙同奥匈、普鲁士三次瓜分波兰,取得大片领土。

为了打开黑海-地中海出海口,也为了夺取大片南方土地,17世纪-19世纪末期,沙俄与奥斯曼帝国先后进行了十一次大规模战争,夺取了黑海北岸、巴尔干、高加索地区的大片土地,并取得了黑海出海口。

如果不是西方列强积极干预,奥斯曼土耳其可能早已被沙皇灭国了,伊斯坦布尔也将被沙俄吞并。

在西方,列强林立,沙俄一直没能实现统治全欧洲的野心。

在南方的扩张

在这个方向上,沙俄有三个突破点:伊朗、中亚、远东

长期以来,南下印度洋,取得温暖出海口,控制通往印度与中国的道路,进而称霸世界,一直是沙俄的一个重点扩张目标,控制伊朗成为这个战略的重要一环。

而此时的世界老大大英帝国也意识到伊朗的重要地位,他决不允许沙俄通过伊朗南下印度洋威胁自己最富庶的英属印度殖民地。

为了吞并伊朗,打开南下通道,沙俄发动了俄伊战争,并吞并了伊朗的属国格鲁吉亚。

后来,沙俄计划吞并整个伊朗,南下波斯湾,但是在英国的反对下没有成功。

最终,英俄在伊朗划分了势力范围,暂时缓和了两国在这一地区的矛盾。

在中亚的扩张

19世纪下半期开始,俄国通过蚕食战略,逐步控制了哈萨克草原。

接着又顺利征服了中亚的浩罕、布哈拉、希瓦3个独立汗国。

最后渡过阿姆河,制服了土库曼斯坦,和英国瓜分了帕米尔高原,完全吞并了广袤的中亚地区。

吞并中亚后,沙俄势力直抵阿富汗,阿富汗为了抵抗英国的侵略,倒向了沙俄,沙俄距离英属印度殖民地只有一步之遥,英俄两大势力在阿富汗再次碰撞。

英国欲控制阿富汗,以免阿富汗落入俄国人之手,先后三次发动了对阿富汗的战争,都以失败而告终。

而沙俄也最终因俄罗斯帝国的解体而没有达到控制阿富汗、南下印度洋的目的。

与此同时,沙俄通过压榨胁迫的手段,与清政府先后签订了《中俄戡分西北界约记》、《塔城界约续约》和《伊犁条约》,先后割走中国近7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在远东地区的扩张

1860年,沙俄趁清政府鸦片战争失败之际,威逼诱骗清政府签署了《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逐步夺取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大约100余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土地。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后,沙俄趁机占领中国东北,妄图实施“黄色俄罗斯计划”,即吞并长城以北的中国领土,建立黄色俄罗斯。

后来由于日俄战争的爆发,沙俄鲸吞中国领土的狂妄计划最终被粉碎。

结语

沙皇俄国的扩张,给与之相邻的各个国家和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严重损害了被侵略国的利益,许多周边国家都与俄罗斯成了世仇,具有强烈的反俄情绪,给地区稳定及世界和平带来了隐患。

经过数百年的疯狂扩张,俄罗斯帝国逐渐从一个一隅之地的莫斯科公国扩张为地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

在一战爆发前,俄罗斯帝国的总面积达到2288万平方公里,占整个地球面积的1/22,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6。


我有观点


题主的问题是:俄国人当初扩张领土,为什么不往南方打,而一直往北方严寒地区扩张呢?

很多人觉得,俄罗斯扩张的时候,好像没怎么往南方打,其实,不是俄国人不想往南打,而是打着打着打不过去了。

俄罗斯的崛起始于莫斯科公国,当蒙古帝国西征的时候,莫斯科还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镇。

由于莫斯科距离金帐汗国偏远,并且地形复杂,让这座城市相对于南方的城镇来说很少会被破坏,于是慢慢地发展了起来。

到1283年,这里形成了一个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俄罗斯人的政权,但此时他只是金帐汗国统治下的附庸。

1395年,帖木儿入侵金帐汗国,让莫斯科趁机加快了独立进程。

随着莫斯科的实力增长和金帐汗国的衰落,当时的君主伊凡三世决定不向其缴纳赋税,结果遭到了金帐汗国的攻击。1480年,双方在乌格拉河对峙。此时,金帐汗国的军队已经对莫斯科没有优势,最终以蒙古人的退却结束。

从此以后,莫斯科彻底摆脱了蒙古人的统治。

随着金帐汗国的衰落,莫斯科开始了长达数百年的南侵。

1517年到1552年间,灭亡了从金帐汗国分裂出来的喀山汗国。这个国家的统治中心在今天的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境内,位于莫斯科的西南方向。

1556年,伊凡四世又吞并了阿斯特拉罕汗国。这个国家统治中心位于今天的卡尔梅克共和国境内,在里海的北岸。

于是,俄罗斯开始直面从金帐汗国衍生出来的最强大国家,克里米亚汗国。

这个国家统治区域包括克里米亚半岛、北高加索和坦波夫等地。

克里米亚汗国是当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附庸国之一,被称为奥斯曼土耳其之鞭,当时克里米亚汗国正处于全盛时期,并在在1572年北上围攻过莫斯科。

为了阻止俄罗斯向南扩张,克里米亚汗国会定期出兵袭击南迁的斯拉夫人。

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克里米亚汗国也转向衰落后,俄罗斯却越发的强大了,并且开始展现出向南方扩张的决心。

1768年到1774年,俄罗斯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进行了一场影响重大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12.5万俄罗斯军队击败70万奥特曼帝国和克里米亚汗国联军,并且取得了南乌克兰,北高加索等地,并且让克里米亚汗国成为俄罗斯的附庸国。

1783年,叶卡捷琳娜二世趁奥斯曼帝国和奥地利大公国发生战争的机会,吞并了克里米亚汗国。

吞并了克里米亚汗国之后,俄罗斯继续南下,在1787年,1806年和1828年三次打败奥斯曼帝国,将领土一直延伸到外高加索沿海地区,也就是今天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等国家境内。

所以你看,俄罗斯自从兴起之后,在长达50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放弃南下。并且,到了19世纪早期,俄罗斯已经有能力影响到巴尔干地区国家和伊朗,如果没人阻止,不久之后他的势力将抵达地中海和印度洋,成为横跨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大帝国!

就在这个时候,俄罗斯人起了当时世界第一强国大英帝国的注意,并决定出兵挡住俄罗斯人的南下野心。

19世纪中期,俄罗斯以保护奥斯曼帝国境内的东正教教徒为由对土耳其宣战,但俄罗斯的真实目的是将巴尔干地区变成俄罗斯领土,获得通向地中海的出海口。

看到俄罗斯的强势扩张,奉行大陆均衡政策的大英帝国于1854年3月和土耳其结盟,同时结盟的还有法国和撒丁王国。

在这场战争中,奥斯曼土耳其一方共集中97.5万大军,俄罗斯是70.7万大军。

战争的结果是,俄罗斯军队伤亡多达40万人,但是保住了克里米亚的控制权,不过这场战争也让俄罗斯断了占领巴尔干的野心。

所以,并不是俄罗斯人不想一直往南打,而是打着打着,打不过去了。


历史风暴


俄罗斯做梦都想往南边扩张,但是俄罗斯向南扩张的机会不多。

俄罗斯崛起以后,能够短时间扩张为一个领土大国,在很大程度上要拜蒙古所赐。当初蒙古帝国崛起的时候,向西扩张灭国无数,将蒙古本部以西的广大地区全都变成了蒙古人的跑马场。

后来,俄罗斯摆脱了蒙古人的控制,转而向蒙古人曾经控制的地方展现出了野心。而蒙古人曾经扩张到的地方,由于蒙古人的破坏,在俄罗斯崛起的时候已经无法对抗俄罗斯。这自然就为俄罗斯的扩张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俄罗斯正是踏着蒙古人曾经的足迹,一路向东,完成了他的世纪扩张。

不过,俄罗斯扩张的道路上,有两个最大的对手,一个是西方的奥斯曼帝国,一个是东方的清朝。

在西方,俄罗斯如果要往南扩张,就必须要打败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在当时虽然已经衰落,但是还是有一定的实力的,而俄罗斯相比奥斯曼帝国也没有特别大的优势。所以,俄罗斯扩张到奥斯曼帝国边界的时候,遇到了很大的障碍,后来两百多年的时间,俄罗斯也没有完全跨过这个障碍。

在东方,俄罗斯自17世纪翻过乌拉尔山以后,在西伯利亚的扩张都是很顺利的。但是俄罗斯再往南的时候,突然发现了南边还有一个强大的清朝。而俄罗斯在与清朝的战争中,也没有捞到什么便宜,没办法,俄罗斯又只有再等待了200多年。一直等到清朝末年,俄罗斯终于对清朝有优势了,于是迫不及待地从清朝割走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再往南,俄罗斯还是有心无力的。尤其是日俄战争以后,俄罗斯向南扩张的幻想彻底变成泡影。

总的来说,俄罗斯在北方以及中亚能够顺利地扩张,主要是他的运气实在太好了,前面的蒙古帝国已经给他扫平了一切,他只需要跟着蒙古帝国的步伐,就可以完成所谓的扩张。而至于南边的国家,在俄罗斯扩张的那个年代,其实俄罗斯一点也不占优势。


苏绽


俄罗斯真的只向北打吗?

在我们的印象中,俄罗斯的国土面积一直是非常大的,但在俄罗斯还被称为俄国的时候,它的国土面积实际上还要更大。

如今的俄罗斯国土面积还算是缩小了之后的,要知道曾经的俄国国土面积一度达到了全球陆地面积的1/6。

但是它这样的国土面积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得来的,而是经过不断的侵略扩张吞并其他国家的土地得到的。

不过关于它的“扩张”方向却一度让人非常疑惑,因为在大多数人的感官里俄罗斯的领土都是向北方等地区扩张,而不是向南方扩张。

其实这种感官是错误的,俄罗斯并不只是往北方严寒的地区进行扩张,除了不能扩张的海洋以外,它也往东、西、南边进行过全方位扩张,只不过如今这些地方很多都已经不在俄罗斯的控制之下,让我们后人感觉他们没往这些地方扩张过。

可以在短短时间内就崛起的大国俄国,它不可能真的只往北方严寒地区扩张,任何他认为自己有可能吞并成为自己国家的领土,都在他的目标范围之内。

而最为直接证明它往西南扩张的一个就是:曾经的俄国土地只是在亚洲而已,但后来却成为横跨亚欧两大洲的大国,而且曾在历史上多次侵扰蒙古和东北。

我们再来详细看看俄罗斯的扩张史

俄罗斯扩张大致遵循先易后难的模式

一、最开始向北(因为最容易,直接打到最北)

俄罗斯是由最初的莫斯科公国发展而来的,所以最初为了快速的扩大自己的势力,俄罗斯选择了向北方地区进行扩张。

因为北方严寒地区基本上都属于一片荒漠,人烟稀少,或许只需派遣几百人甚至几十人的军队,就可以把那个地方划归自己所有。

因此,俄国只用了近100年时间,就彻底的把整个西伯利亚地区划分到了自己的手中。

二、接着向西(西没有扩张到底,遇到大阻碍后停止转换目标)

而当时俄国的西边则是欧洲的核心部分,已经向北扩张到自己满意的程度之后,他们开始向西打起了主意。

而且西边的土地相对于本国土地来说是非常适合生存的,所以当时俄国想要把相对温暖的高加索周边的一大片地区划为自己的国家。

所以17世纪中期的时候,在俄国与当时的乌克兰合并之后,就发动了与奥斯曼帝国发生了战争,在此后的200多年里,双方总共进行了十次规模相对比较大的战争。

最终俄国付出了比较长的时间和代价,夺得了高加索和黑海等地区,相比于西伯利亚唾手可得的土地来说,这次俄国付出的代价显然大很多。

而且中欧地区的一些国家战斗力是非常强的,比如当时的波兰和神圣罗马帝国等国家,这些国家都形成了一道非常严密的防线,如果想要再向西扩张显然是不可能的了,所以这个时候他们只能把目标移向其他方向。

三、向东扩张

可是北边根本无法再进行扩张了,因为再往北就进入北极圈了,在当时的条件下,那里根本无法生存,扩张到那里没有任何意义。

于是这个时候的俄国选择向东进行扩张,不过向东扩张的话,虽然比较简单,但是距离太过遥远,加上是西伯利亚地区,依旧是严寒地区,导致其花费的时间比较漫长。

不过他们还是一直打到了美洲,占领了阿拉斯加地区,毕竟当时也依旧是没人争的地区。

四、南方的扩张(主要是对我国)

而这时他们的南方地区显然更符合他们的心意,当时他们从东西伯利亚向南扩张。

这里他们遇到的是当时的清朝军队,虽然在武器装备上他们比清朝先并没有落后太多,但是由于他们的补给点太过遥远,军队的补给出现了暂时的短缺,而且他们的人数太少,当时清朝的军队是他们的十倍之多。

所以在种种劣势情况之下,他们被迫放弃了向清朝进行扩张的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此打消了向南扩张的念头。

在清朝末期的时候,我国的国力逐渐衰弱,开始落后于世界主流国家,在北方虎视眈眈的俄国抓住了这个机会。

它在我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处境之下,选择向我国实加压力,并在《瑷珲条约》中夺得了我国北方的大片土地。其实在俄罗斯的原本计划之中,我国长江以北的地区都是他们的目标,只不过后来也知道不可能立马实现,选择了步步蚕食的方式。

而新疆以及蒙古这一大片地区的,他们也是非常中意的,只不过对于新疆以及蒙古的这一片地区,他们没有办法有效地控制住,加上土地利用率不足东北的原因,他们最终在权衡利弊之下先选择了东北地区。

不过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看中我国东北地区的不仅仅只有俄罗斯一个国家而已,日本也有这方面的意愿,而清政府又无力相争,所以后来东北又由日俄控制。

一山不容二虎,日俄两国和平相处是不可能的,于是为了在华利益,两国爆发了一场战争。但当时的俄罗斯虽然看似实力强大,但实际上在战争方面的优势真的非常有限,它在制度、武器配置等方面已经全面落后于日本。所以在日俄战争中它战败了。

处于劣势的俄罗斯被迫停止了向南扩张的步伐,并且由于二次世界大战,加上受制于本国革命运动,他们始终无法再扩张,原本的一些土地也失去了,但是主体还是保住了,从而成就了现在这个俄罗斯。

总结

总而言之,俄罗斯曾经的扩张之路并不仅仅是面向北方严寒地区的,在它的计划中,四面八方的各个相邻的土地都是可以扩张的对象。

只不过它是先挑容易的下手,而且一举成功了的也只是北方地区而已,如果他们没有像西边进行扩张的话,那么他们根本不可能成为横跨亚欧大陆的一个超级大国。

而它也确实向其他方向扩张过,只是实力逐渐衰弱,出现扩张乏力现象——扩张再向西边进行扩张的时候,遇到了欧洲等列强的阻碍,同样在南方地区又遭到过清廷以及日本的抗衡,而向东由于是阿拉斯加,后来知道留不住,转手卖给了美国。


夏目历史君


13世纪末,欧洲东部诞生了一个国家:莫斯科大公国。当时在欧洲它还是个不起眼的国家,领土还没有北京市大。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国日后那么疯狂成为叫全世界恐惧的国家。

这个小的叫人忽略的国家,就像一个修行了千年的魔怪,得道后法力无边,力大无比,到处杀伐征讨,所向披靡。短短几百年间,它不仅把名字改成了俄罗斯,领土也扩张了1万多倍。

到了19世纪末的时候,它的领土达到2288万平方公里,欧亚两个大陆一半土地都是俄罗斯的。全世界的领土它占了六分之一。

人们都嫉妒俄罗斯家大业大,可每一寸土地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也不是捡来的,那都是人家靠着拳头一路打来的,那些土地一点一滴可都是血染的。

俄罗斯扩张没有什么章法,得到哪里就是哪里。开始是向北方极地扩张,当北冰洋后来,成为自家后院,就改向南扩张。俄罗斯就像草原上的饿狼,牛羊不嫌大,黄鼠狼、老鼠统统都要把它吞下。

起初,俄罗斯很多取得的领土很大一部分来自北欧。北欧虽然不是什么好惹的主,但沙俄也不是吃素的,至少在17世纪和18世纪的时候,俄罗斯的国力还是非常厉害的。16世纪的时候,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国落入俄罗斯囊中,控制了伏尔加河流域,打通了南下黑海的道路。 17世纪中叶,它剑指乌克兰。到了18世纪初,俄罗斯又打败瑞典,夺取了芬兰湾、卡累利阿、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得到了波罗的海出海口。

沙皇俄国并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不到百年的时间,波兰、芬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先后成为它的盘中餐。到了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欧洲的工业革命让英、法、西班牙和葡萄牙迅速崛起,而俄罗斯被远远地抛在时代后面。

19世纪中叶,沙俄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被英法等列强群殴,被揍得半死不活。从此再也不敢向欧洲列强叫板,开始把贪婪的目光转南方,寻找软柿子捏。

到17世纪30年代末,沙俄侵略军扩展到清政府管辖的领土边缘。于17世纪中叶,沙俄侵略军以勒拿河流域的雅库茨克为据点,先后派出以哈巴罗夫和波雅科夫为首的侵略队伍,侵入黑龙江下游达斡尔人居住地区,那时候大清的脾气不好,武功也非常了得,派兵狠揍俄罗斯,把他们赶了出去。


1689年中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规定了两国边界东段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和外兴安岭为界,东部的库页岛属于中国的管辖范围。1856和1860年,毛子趁火打劫,趁着 列强入侵中国,大清无暇北顾,胁迫清政府先后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瑗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强行割去了中国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1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1864年,尝到甜头的俄罗斯欲壑难填,又如法炮制,挥舞大棒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把中国西境三大湖(巴尔喀什湖、斋桑泊和伊塞克湖)和周围地区共4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强行划走。


1900年7月,中国爆发了“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清政府对国内局势失控。沙皇俄国一看机会又来了,立刻出动大军挥师南下,一阵猛砍猛杀后,江东64屯如愿成为俄罗斯领土,直接杀入中国东北地区。

沙俄一共占领多少中国领土,看起来是一笔糊涂账,因为起始时间不同,答案也不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从满清入关,但溥仪退位,被沙俄强占的领土达一百五十九万平方公里之多,可能这个数字抽象;如果换个直观的说法,159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5个江苏省、或者4.8万个澳门的面积。


俄罗斯和欧洲列强的最大区别就是,欧洲列强对占领区采取的是殖民统治,向当地移民的同时,不遗余力在当地投资建设。而俄罗斯对殖民这一套不感兴趣,他们每到一地,都先要进行大屠杀,然后把幸存者驱逐出去,不从者斩草除根,不留一个活口。

让我们看看俄罗斯人侵中国战争中两个著名的血案。1900年7月中旬,俄军入侵中国东北海兰泡,俄军下令禁止中国人渡江,并扣留所有的渡船。俄兵将所有被押的中国人赶进黑龙江,人群象雪崩一样被压落入黑龙江的浊流中去。

试图反抗和逃跑的人不是被俄罗斯士兵枪杀,就是被他们活活砍死,连襁褓中的婴儿都被他们撕扯成碎片。

中国官员幸存者描述:中国人"伤重者毙岸,伤轻者死江,未受伤者皆投水溺亡,骸骨漂溢,蔽满江洋"。 这就是当时让美英法列强也出面指责的"海兰泡惨案"。

在这场血案中,不完全统计就有5000多中国人被清洗。


于此同时,俄罗斯军队在江东六十四屯对中国居民的屠杀也在进行着。俄兵"驱各屯居民聚于一大屋中"举火焚烧,大部分被活活烧死"。 俄兵又挨家挨户点燃民房,像打猎一样围捕居民。最后俄军将还有一口气的居民无差别赶到江中,直到沉溺的尸体一度堵塞河道,惨案过去半月了,江面上依旧漂浮着腐臭的尸体,惨不忍睹。

这次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又有2000多名中国居民被夺去生命。

由此可见,整个沙俄帝国的扩张史,就是一部弱肉强食的历史。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记住国耻,明白落后就要挨打,为民族复兴而奋斗。

需要指出的是,苏联苏维埃成立后,宣布不承认沙俄和大清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并表示逐步归还沙俄侵占中国的所有领土。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在中俄历史遗留的领土问题上一贯采取、积极认真和负责的态度。


历来现实


俄国的扩张是一个长期过程,最关键的是一切为了出海口。

17世纪末的俄国在当时已经成为横跨欧亚两洲的封建大国,然而此时俄国是一个与海洋隔绝的内陆国家。它没有出海口,北部濒临北冰洋,几乎终年结冰。西面与西南靠波罗的海和黑海,当时土耳其以及附属国克里木汗国占据着黑海北岸,瑞典则拥有着波罗的海。它们切断了俄国通向西欧的咽喉。

对于俄国来说,它需要波罗的海,以便夺取芬兰,从北翼控制西欧。它需要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以便控制巴尔干,进入地中海,从南翼控制西欧。它也需要里海,以便东侵中亚,南下波斯湾和印度洋。同时,它也需要黑龙江,以便进入太平洋。

彼得一世认为,以顿河、涅瓦河和黑龙江做为出海口对于俄国是最重要的。因为控制了顿河河口就可以进入黑海,进而进入地中海和印度洋;控制了涅瓦河口就可以进入波罗的海,进而进入大西洋;控制了黑龙江口就可以进入鄂霍次克海,进而进入太平洋。他的这种见解,对于俄国海军政策有着深远的影响,预示着今后两个世纪俄国海洋政策的方向。

在彼得一世所有改革中,海洋和争夺出海口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689年他上台的第一年签订的尼布楚条约规定俄国不能拥有黑龙江的出海口,这件事对他打击很大,他认为是一个灾难。因为此时另外的两个出海口顿河和涅瓦河河口分别牢牢掌握在土耳其和瑞典手中。之后,他留下了这句名言:“只有陆军的君主是只有一只手的人,而同时拥有海军才能成为双手俱全的人。”

在向东发展失败后,彼得很清楚要获得出海口并能和西方往来,只能通过成功的军事行动来最终实现。他首先将目光转向了南方。1695年,鉴于前两次进攻亚速的失利(分别在1687年和1689年),彼得一世着手创立舰队。第二年,俄国陆海军经过50天作战,攻克了亚速要塞。之后,俄国海军正式成立。1700年,俄国开始在塔甘罗格为亚速海舰队修建基地,历史上俄国第一次在黑海拥有了自身的海军舰队。然而好景不长,由于1710年俄国在普鲁特河战役的失败,南方出海口的计划失败。俄国只剩下唯一的北方方向。

为了争夺北方出海口,俄国和瑞典爆发了长达21年的北方战争。当时的瑞典控制着波罗的海大部分海岸线,包括芬兰湾两岸,波的尼亚湾全部,波罗的海东岸,连拉多加湖和佩普斯湖(即楚德湖)沿岸大部分也被其控制。而俄国在战争中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占领波罗的海沿海岸;摧毁瑞典对俄国河流与湖泊的控制;建立一支强大的波罗的海舰队;同瑞典交战并消灭之。

1702年10月11日(10月22日),在帆桨船队配合下,俄军经过40多天激战,夺取了诺特堡(奥列舍克)。以后,该城改名为施吕瑟尔堡(意即钥匙城),它标志着俄罗斯开始进入波罗的海。俄国在进入芬兰湾东岸后,于1703年5月16日(5月27日)在兔子岛为彼得保罗要塞奠基,它成为彼得堡的前身,这天也成为了列宁格勒(现名圣彼得堡)的奠基日。1704年底,俄舰队又驱逐了在拉多加湖和佩普斯湖的瑞典人,控制了涅瓦河两岸通往波罗的海的狭窄走廊。1712年彼得一世迁都彼得堡,从此彼得堡逐渐成为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此后的战争进程中,年轻的俄海军积极发挥了自身的作用:1710年,在舰队配合下,俄军攻占了芬兰海岸和雷瓦尔(塔林)。1713年,一支200条小船组成的舰队协助陆军攻下了赫尔辛基。1714年汉科海战(笔者注:俄国一直称之为甘古特海战)之后,瑞典舰队受到极大削弱,而俄国则基本拥有了制海权,还乘胜占领了芬兰与瑞典之间的海上跳板-阿兰群岛。

通过北方战争,俄国终于拥有了出海口,也拥有了自己的波罗的海舰队。不过在彼得一世1725年去世后,中间37年时间俄国竟然出现了6位君主,而这位俄海军之父辛苦建立起来的海军遭到了严重削弱。直到出现了一位被认为是俄罗斯帝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统治者之一的叶卡捷琳娜二世。

在这位女皇统治期间,俄国南方出海口的问题也得以解决。1770年,在第五次俄土战争中俄亚速海区舰队建立,她成为了黑海舰队的前身。在战争期间,俄国海军远征地中海,取得了切什梅海战的胜利。1774年战争结束,俄国获得了库班、亚速、塔甘罗格、刻赤等要地,土方的属国克里木汗国“独立”,俄国商船队取得了在黑海自由航行和进入地中海的权利;当然此时黑海北岸的奥恰科夫与阿纳帕还在土耳其手中。

几年之后的1783年,俄国吞并了克里木汗国,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向世界宣布“克里木半岛、塔曼半岛以及库班已全部纳入大俄罗斯帝国版图之内”。俄国终于拥有了南方的出海口。


荣华之武器堂


比如在欧洲方向,俄国会对奥斯曼帝国在欧洲的势力范围以及黑海区域下手。为此俄国人在历史上与奥斯曼帝国交手,十二次俄土战争绝大多数都是由俄国人率先挑起。

在高加索方向,俄国人会对波斯人所控制的区域下手。但在17世纪和18世纪大多数时间里由于俄国人的精力放在了欧洲或北亚方向,这使俄国人对中亚地区的扩张有所缓慢。到19世纪俄国人加快对中亚扩张的时候,引起了当时已经主导南亚和西亚部分地区的英国人的警惕和防范。在英国人的遏制下,俄国人在中亚的进展依然缓慢。

在中亚和中国西北部和北部和东北部地区,俄国人也是虎视眈眈,他们在历史上多次扶植或鼓动与清朝为敌的势力进行作战(像准噶尔、阿古伯等等)。只是在19世纪中叶以前俄国人对于这个庞大的清朝实力的虚实上没有摸清楚,加之欧洲事务的牵制暂时没有大规模用兵。

至19世纪中叶,随着两次鸦片战争,清朝在战场上被英国和法国(第二次鸦片战争登场)打的几无招架之力的时候,俄国人看清了清朝军事实力的孱弱,趁机向整个中国北部大规模扩张。但因后来欧美列强和后期的日本在华利益也较大,发生了利益冲突,使得俄国人对中国的扩张制止在了长城以北。

至于俄国人不在南部的扩张是受气候的限制,那完全是不成立的。


黎塞留的野望


俄罗斯并不是没有向南扩张,只是在俄罗斯向南扩张的过程中,遭到了南部的几个国家的激烈抵抗,向南扩张的计划最终没能完全成功。俄罗斯是世界上对于领土欲望最强的国家之一,在距今500多年前,俄罗斯还只是欧洲大陆上的一个普通国家。当时的俄罗斯占据了东欧地区和亚洲交界的大片土地,俄罗斯再往东就是荒无人烟的西伯利亚地区,西伯利亚地区的人口数量非常少,但是土地面积和资源都非常的丰富。当时的俄罗斯派遣了几百人的骑兵武装,就征服了整个西伯利亚地区。

在征服西伯利亚地区之后,俄罗斯开始向西伯利亚地区大量移民,在17世纪时期,俄罗斯已经成为了一个地跨亚欧大陆的大帝国。这时候的俄罗斯占据了大量的土地和资源,人口数量也开始大幅度上升。因为东部和北部都已经被俄罗斯征服,此时的俄罗斯便开始向西和向南扩张。实际上俄罗斯向西和向南扩张的欲望一直都比较强,从17世纪开始一直到苏联建立之后,俄罗斯一直都努力的向西和向南扩张势力。不过由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阻挠,俄罗斯向西和向南扩张的计划都没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在俄罗斯向西扩张的时候,俄罗斯西部都是一些欧洲老牌帝国,这些帝国的人口数量同俄罗斯相差不大,而且他们的军队装备要比俄罗斯更好。俄罗斯向西扩张的过程非常的缓慢,除了瓜分波兰之外和蚕食部分小国的领土外,俄罗斯在西部的领土基本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一直到了前苏联时期,俄罗斯和西部的几个国家共同组成的苏联,俄罗斯的西部疆界才开始有了明显的进步。

俄罗斯向南扩张遇到的对手相对较弱一些,但是这些对手的背后都有帝国主义国家阻挠。俄罗斯向南扩张主要有三个方向,一个方向是中东地区,这一地区是英法等国的势力范围,俄罗斯不是这些老牌军事强国的对手,因此在这一地区的扩张进度相对缓慢。俄罗斯向南扩张的另一个方向是奥斯曼土耳其方向,俄罗斯为了能够击垮奥斯曼帝国,对奥斯曼帝国发动了多次战争,这些战争让俄罗斯获得了奥斯曼帝国的部分领土,但是由于英法等国的阻挠,俄罗斯在这一地区的扩张也没能取得太大的突破。

俄罗斯向南扩张取得最大突破的地方就是在中亚和东亚地区,清朝中期的时候,俄罗斯想要南下夺取东北,遭到了康熙皇帝的坚决抵抗,最终以失败告终。到了清朝末年的时候,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让了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势力扩张到东北附近。而在中亚地区,俄罗斯不断的蚕食中亚地区的几个小国的领土,苏联建立之后,中亚地区的几个国家又加盟了苏联,苏联成为了一个领土超过2000万平方公里的超级大国。

在19世纪末期,俄罗斯曾经提出过黄俄罗斯计划,想要把我国长江以南的地区都变成俄罗斯的领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俄罗斯派遣军队攻占了我国东北,八国联军撤军之后,俄罗斯迟迟不肯退兵。因为日本也有侵华的野心,俄罗斯的黄俄罗斯计划和日本的侵华策略相抵触,最终引发了日俄战争。

日俄战争以俄罗斯的失败告终,黄俄罗斯计划也就此破产。从俄罗斯的扩张历史可以看出,俄罗斯的领土欲望一直都比较强,假如不是因为有其他国家的阻挠,俄罗斯肯定还会继续向南扩张,现在俄罗斯的领土肯定还会更大。


历史总探长


我是HK君,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1.沙俄扩张领土,一开始就向南方打,也向西方打,也向北方打,也向东方打。

只是在向南扩张的时候,遇到了当时国力还处在强盛时期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扩张速度很慢,从17世纪到19世纪,与土耳其人打了200多年的战争才占领了黑海,吞并了南高加索的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等地。

沙俄在向西扩张的时候,遇到了波兰,还好沙俄联合普鲁士、奥地利三次瓜分了波兰,进展还算顺利。

沙俄在向北扩张的时候,遇到了当时的欧洲强国瑞典,当时在彼得大帝的全力带领下,还是打通了波罗的海,建立了圣彼得堡。

只有沙俄在向东扩张的时候,遇到的阻力最小,还碰到不清楚国际事务的满清政权,所以沙俄东扩的时候,非常顺利——相比较于其他三个方向。

2.西伯利亚在当时是酷寒之地,但是有皮毛,海獭皮毛和海豹皮、狼皮、驯鹿皮。

这些皮草在沙俄、欧洲各国的价值非常高,我们中国人主要生活在暖温带,如果大家生活在欧洲、俄罗斯,或者我国东北,就会非常喜欢皮草。

皮草对于沙俄殖民者来说,就意味着黄金!真的是跟黄金一样价值昂贵!正因为有这样的利益驱动,所以沙俄一直在西伯利亚地区建立殖民据点,获取皮草。


<strong>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我是HK君,期待您的关注。


HK君


在沙皇俄国时期,沙俄的土地面积更大,只是到了列宁时候,因为沙俄正在和德国打仗,列宁为了要政绩,和德国签订条约,划走了25%的土地,即使是这样,前苏联依然是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领土面积达到了2100万平方公里,后来苏联解体,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的大部分领土,应该说,俄罗斯的领土面积比苏联还要小,但即便是这样,它依然是全球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至于说沙俄为什么不向南扩张?可能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说南方是我们国家,在历史上,清朝的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沙俄即使有这个想法,恐怕也没有这个实力,另外在过去的冷兵器时代,打仗主要依靠人,而沙俄虽然土地面积大,但是人数并不多,所以沙俄要想向南侵入,他也要三思而后行。

个人观点欢迎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