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法》中关于民间中医转正需要两名医师推荐的相关规定,你怎么看?

山根50


我曾于九十年代末至基层医院任院长两年多,比较熟悉当初乡医的状况,所以去年有一乡村中医报考中医师找到我(中医副主任医师)作推荐人时,我不到十分钟就解决了问题。我认为设置一些条件等都是应该的,但这些条件的实践性可行性应考虑周全,且具有很好的操作性。是否算”真正的民间医生”,相关区域的医疗管理者尤其是医学专业身份的管理者,他们才是最权威最有资格的荐鉴人(违背良心者除外)。至于就诊病案多少,专看材料难以掌握,其实此方面专业管理者也应是很知情的。至于“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医,就应该慎重了。


青云226956511


我来谈谈这方面的问题吧!

现暂行的中医药法的制定,去年看过一个视频,是一个参与制定此法的人的讲述。他说,此法的制定,历尽了千辛万苦才形成。很多年很多年前,就在提这个法,但各方面的阻力重重,导致此法迟迟不能得到制定与颁布。现在此法形成这个样子,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意思就是,能形成这个样子,已经是巨大的进步,它毕竟为广大民间医生开了一扇窗。否则,再拖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此法才能得以颁布。

从那位制定者的口中,我们看到了很多妥协与让步、无奈与心酸!细细研究此法,其中一些条款不合理,也有矛盾 。尽管不足之处颇多,但从法律意义上来说,它对民间医生还是给予了部分承认。尽管这种承认在实际运用中困难重重,但这比以往动不动就给民间医生扣上“非法行医”的帽子,然后给予打击进步了许多,我们得承认!

下面我来讲讲具体运用中所遇到的困难。

1.至少两名医师推荐。医师推荐这规定是推荐医师的数量至少有两名,因而有的地方规定推荐医师的数量是3名。民间医生的社交范围窄,与正规医院医生基本无交集。正规医院医生大多以自己是有证的正规医生自居,瞧不起民间“江湖游医”,甚至还会对民间医生的医术进行贬斥。“这不规范”、“那不科学”、“纯属乱搞”等词语成为他们贬低民间医生的口头禅!让民间医生在自己实践的地方找两位正规的具有多少年执业经历的执业医师进行推荐,这真难为民间医生了!有的省规定,一个城市里的民间医生只能找你所在区的执业医生推荐,不能跨区推荐。比如你在北京市崇文区行医,那你就不能找宣武区的执业医师进行推荐,这样又大大地缩小了推荐医师的范围,增加了民间医生的难度。“同行相轻”是中国人的劣根性!我为什么要给你推荐? 推荐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吗? 同在一个区域,你以后当医生难道不会威胁到我的饭碗? 即使能找到推荐医师,那也不会是白推荐的,你懂的!有的人花巨资去进所谓的专长培训班,目的就是为了找两位推荐医师。这无疑给了一些人创收的渠道,同时增加了民间医生的负担。花了巨资,能否取得那一纸证书,还很难预料。据说,考试那个过关率相当低,是我国目前较难考的证书之一了!对于偏、远、穷的区县来说,一个县都没有几个有证的中医医师,采取一刀切的形式,对民间医生来说,其困难度可想而知!而偏远穷地区,有证医生又不愿意去,去了也留不住。无证医生又处于非法行医的尴尬境地。但恰恰是这些无证“江湖游医”们肩负着救死扶伤的责任!他们为缺医少药地区百姓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同时也为缓解地区贫困、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老、偏、远、穷地区应有留得住的医疗人才与队伍,故希望特殊地区特殊对待,不要让推荐医师这一条件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2.民间医生所在村、社区、居委会盖章证明连续行医已满5年。民间医生都是偷偷摸摸,非法行医,且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由于政策限制,为了生计,很多民间医生不得不关门,另寻它路。要社区来证明民间医生行医5年,这难度相当大!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竟然有人非法行医5年,社区竟然不管不问,这是否说明社区失职、不作为?所以社区也不敢轻易盖章。有的社区直接一句:这超出了我们的工作范围,我们没有义务来给你证明。求爹爹告奶奶,使出各种解数,只因没关系,或关系不到位,那个章还是盖不了。今年就有很多这种情况,推荐医师找到了,社区却盖不了章,不得不放弃今年的报考。国家一面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医师法又规定我必须非法行医5年以上。行医时间证明不但要自证、还要医师证明、社区证明,证明我已经非法行医5年以上。一面我必须守法,一面我又必须非法,我是守法好还是非法好呀?这规定,咋看都别扭!别扭就别扭吧,但最怕的是以此钓鱼执法!据说,今年某省考生报名后,执法部门就上门了,且对行医者做出了严厉处罚!国家一面立法鼓励民间医生合法化,而一些地方部门又对民间医生进行严厉打击,这叫怎么回事儿啊?!

3.患者推荐。各省份基本上都规定,社区盖章与患者推荐可二选一。好吧,既然社区不好盖章,我就不用看他们那难看的脸色,找患者推荐吧。各省份要求,至少10名患者推荐。10个患者好找,值得高兴 !但别高兴太早,后面还有附加规定呢,请把患者的治疗前后的检查单附上!这一规定比社区盖章都还困难!以前治的病人,谁还想到将患者的检查单留下?检查单是患者的,病好了后,有几个病人会将以前的检查单一直保存着?病都好了,有几个患者钱多得没处用又跑去医院检查一下来证明自己没病?医院的检查能证明什么?失眠医院能检查不?肩周炎能检查吗?我浑身不舒服 ,反正不舒服,推拿按摩一下我就舒服了,这医院能检查吗?能影像吗?医院能检查的、能影像的,只能是实体存在的,对中医领域的好多病是没法检查的。中医是调理,是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就拿胃病来说,中医可以将其调理到无痛苦、吃饭与消化都正常,从外观及表现上与正常人一样,没什么区别。但治疗前的检查单是慢性胃炎,治疗后的检查单可能还会是慢性胃炎。这能证明治疗无效?难道患者的症状改善顶不了一张检查单?

4.疗效证明。同上,需要治疗前后检查单。对可以检查的病 ,这一条无争议。比如治疗前,有包块,治疗后,包块消失。对无法检查的感官类病,比如一些疼痛病,精神类病,这个疗效证明不好开具。比如头昏头疼,检查头部没问题,但患者就反应不舒服,我只需对其头部按摩推拿即可解决 。请问这种情况怎么用影像用检查来证明?

5.医术渊源证明。大多数民间医生的医术都是经过前辈口传心授或者自学而来,并无什么学派。即使有学派,也无官方的什么文件来证明这个学派 。本人就学习过好多个老师的医术,有个老师的医术是从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黄巾军队伍中就流传下来的,但他们都没有什么证明。唯有一个骨科老师的医术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可,并出版有医书,并加入了某协会,因此本人也就具有了一纸传承证书,也因此才报上了名(这里插上一句,后来卫生局召集所有推荐医生开大会小会,明的是进行政策宣讲,实则是对推荐医师形成压力,甚至是恐吓,因此很多推荐医师就放弃了推荐,本人的两位推荐医师也放弃了推荐,所以本人也无缘考试)!请问民间无法证明自己的渊源的医生,在这一规定上怎么过?再说,这个渊源证明能证明啥? 患者不管你是师从于华佗还是扁鹊,还是自学,他只看你本身是否有医术!故渊源证明这一项并无多大实际意义,完全可以取消。

6.专长综述。2000字以上的专长综述,有的省规定3000字以上。这是要求并无多少文化的民间医生写论文啊?!

7.医案。我省规定,每年至少一篇回顾性医案,另外每年还得有至少3篇医案。这样就是4篇医案。干上几十年的话,还没等上考试,写医案就累死了!医案可不是病历。医案是病历的扩充。医案不但具有病历的一切要素,还得有分析与总结。一篇好的医案,会令人茅塞顿开,拍案叫绝!一篇好的医案就是教材,是治疗患者的标准。这对民间医生来说,困难较大。再说,平时治疗病人过后,没有几个民间医生喜欢写医案吧? 即使写出来,其质量也不高。说白了,这规定咋看都有点让民间医生知难而退的味道!不过,民间医师经过努力,这还是可以办到的。

8.报病种不能多报。一般是最多只能报5个病。因为时间有限,故一些省份要求最多只能报5个病。这5个病你全部都考过了的话,你以后执业,也就只能治疗这5个病。因为规定是报什么考什么,考什么,以后执业就是什么。如果要想以后执业治疗多个病,只有继续考试。这样会不断地增加考生的成本。希望各省以后在这一点上有个更加人性化的规定,不要设置太多的框框,给参考者增加不必要的负担,也给考试部门减少一些人力财力的支出。

9.各个区、县的标准与省上的规定不一致,五花八门。比如报外治,不用药,也必须填写50味中药。有的规定实践地点必须要在诊所以及医院,否则不予报考。都能在诊所以及医院去混了,民间医生的地位也不会差到被当做非法行医进行打击了!

以上基本就是报考中所遇到的问题。所有问题中最难的问题就是推荐医师与社区盖章的问题!找到了推荐医师,而社区又不盖章,社区盖了章,结果又找不到推荐医师。今年就大量存在着这些情况。甚至有的卫生局审核人员直接打电话给推荐医师,对他们进行恐吓,说你推荐的人以后出了问题,你是要全权负责的哟,你要考虑清楚!推荐医师又害怕万一出问题,于是就放弃推荐,害得报考者只能放弃!然后就是疗效证明需要检查单的问题。报名所需要的资料也是太多了!我地各种资料加起来有大拇指厚,还是按照要求进行双面打印的呢!资料太多,难免填写不规范。有位报考者交资料,去卫生局20多次,不是这里有问题就是那里有问题。去卫生局5到6次的报名者数不胜数了。

看此法及各省根据此法颁布的变通细则,要求难度都非常高。根据今年各省的一些报考者反馈,都是反应资料的准备太多太难,审核苛刻刁钻,且基本上每个省都实行县区级、市级、省级三级审核及公示制度,故没有多少人能通过审核。总之,民间医生要想报上名都是非常困难的。即使报上了名,还不知道考场上有什么难题等着的,那一纸证书能否拿到,一切都难以预料!


驿站炊烟


我是八三年参加成都中医学院的函授大学结业的,通过四年的函授和自学,掌握了中医学专业知识,后拜老中医师门下深造实习,九八年,九九年通过了安徽省卫生厅连续两年的专业知识考试,获得了省卫生厅颁发的中医中专文凭,就在当地开了一下小中医诊所,干了几年感觉还是不错的,也得到了乡邻乡亲的认可,后来因为医疗卫生方面的政策收紧,没有医师证书的人不允许行医看病,并且还要给以处罚,三天两头的关门躲闭检查,间间的也没有了多少生意,最后无奈的关门停业了,为了家里的生活只好外出打工养家糊口。每到春节假日回家的时候还是有人找我帮他们看病,我这是义务这为乡亲们诊疗开处方,想起来都有点舍得丢了这个行业,必定是自己辛苦地学习钻研的那么多年,到最后无奈的放弃了,自己都感觉到好可惜,学中医不比学西医,西医学个两三年在农村看个一般的普通病,多发病就可以应对门诊,而中医学起来可就吃力了,首先要阅读那么多的古典医著,要背熟那么多的药性,汤头,基础理论,还要有一定的悟性,不然的话就是学上几年,也不一定敢执笔开处方的,所以现在就没有什么人还去苦学中医了,再加上政策上面的限制,乡下的中医就可能会越来越少了。


手机用户6027053429


这个《中医药法》是保障“中西医结合″不是让传统中医自由行医的,更不推广纯中医,別以为是中医的春天,那是彻底铲除民间自由行医的土壤!以后中医只能被科学利用,不是原生态的中医了,试想,再过二代人,纯中医估计是大熊猫了,有也是珍稀动物了,别悲愤了,因为有生有灭,太正常了,自古中医出于大山,长于道观,成于庙堂,再为家传师承,纷纷于私私相授,绝学于无继!呜呼!中医本中正之道,成于私亦毁于私!自毛公太祖,天下为公,医亦为公,故破私学立公学,以科学之理义,破愚昧之习,阴阳八卦岂能留存?五运六气无一幸免!阴阳水火不见医籍,辨辨之道变辩辩之论,药本四气五味,採药之人不晓节气,制药之人省心省力,巧心于营商,官学之人言必分子结构,诊疗于成像之学,究于病毒细菌之分,岂知地水火风之离散?藏象之学成屎论之讥讽,人离道,道不离人,一切皆因果!望天佑中华,绝学不断!医本生生之学,有生生之人,自有生生之学,西医不是老虎,中医亦非恐龙,造化,造化!🙏


李生55891051


老中医干几十年不如现在那些有证中医?国家政府应该放开60以上老中医开个体诊所凭经验技术实实在在服务于农村百姓,不要国家投资。不要出一些条条框框围难老中医开业,这才是利国利民的大事,这些老医生已经不多了,请我们的党和政府拯救挖凿,传统发扬,创兴老中医为白姓治常见病多发病凝难病的实际效果,减轻老百性看病难看病贵的经济负担,这些老医生在60一90年代为农村百姓治病全心全意做出了贡献,因年龄大无医师证不能行医这是极不平等对待,过去当兵退伍的老兵有定工资,老中医为广大人民群众救死扶伤保健康奋斗几十年-辈子没要国家工资,让这些老医生继续为人民服务,造福于劳苦百姓。


用户2918163193192


我个人认为,直接开放,民间中医,注册直接行医,不用担心其他,不用条款制约反而在制约,一个地方如果没有能力,慢慢的也没有人请,就算刚刚开始有人请看病,用不了多久能力不够的慢慢淘汰,留下来有能力的在一个地方大家都知道,只不过这种开放可以直接和医院挂钩,治疗需要医院配合的或者治疗不了的自己送医院,由医院来管理这些人,只是这些人不能在互联网进行行医,只能在当地,时间稍微久一点,各种各样的高手自然浮出水面,到那个时候想浑水摸鱼的那比登天还难,从而治疗的费用也会在这个大的竞争中降低,真正还了老百姓自由选择医生的权利,

那么高手就会注重药材的质量,炮制过程,也会让当地老百姓自己去种植真正道地药材,也给真正懂种植,炮制的人带了收入,慢慢的全国遍地开花,慢慢的代替了那些不良药材商人,人他们没有发展空间,这样慢慢的就回归了真正道地药材的原貌;

宣传的估计也是相对来说就是的知识,哪有能力即便想治病或者想靠医生的身份赚钱或者骗人的绝对没有人请看病,如果那样,情况比现在更加糟糕,因为大家都可以看出来那个有没有能力,大家也能看见,可能真正高手是少的可怜呀,只有这样应该才会慢慢的把疾病减少,而且慢慢的病人懂得基本常识也正确了,那些想骗病人的医生或者保健品的这些人都会被病人自己慢慢的拒绝了

如果这些高手都浮出水面后,用民间传统的师带徒的方式,慢慢延续中医的火种,再把这些徒弟投放到中医院,每一年进行一些高手切磋,交流,学习,甚至比赛,我想我们现在这些大的疾病无法攻克的难题也会慢慢的攻克,慢慢的形成了一个紧张的气氛,估计谁都会拼命学习,钻研,很简单,不学习,没有能力就会被病人抛弃,自己就要下课,慢慢的我们的传统中医应该就缓解吧,

最终对国家,也会创造了非常的岗位,安定了病人的心,刚刚岗位同样创造非常的的税收,就算高的税收强加在病人身上我们也愿意,至少病治好了,相对费用还没有目前医院的三分之一吧,已大病来看。

这些应该对国家,对人民,对保护传统中医文化和发扬,复原道地药材应该算是好的吧,当然这些管理也需要的,应该在需求上来,对人立管理法,因为人管理一切都管理和约束了,如果在事或者法上来立发,没有从人出发管理,针对事物,那也是做不好;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事情呀


民间师傅玄滴子


扁鹊神居天庭已久,近闻世间民众饱受诸病磨难,尤以糖尿、恶癌、血压、诸痛更甚,令人生不如死、家资散尽!   鹊忽生普济众生之心,即邀华佗、仲景、时珍来府,共讨转世悬壶事宜。   华佗、仲景闻之,击节叫好,激昂难耐,唯时珍默然不语!    鹊面露不悦之色,质问时珍曰:夫天下百姓蒙难,汝却失回春之心!岂不有损前世神医之誉!     时珍对曰:然也!前辈岂不知当世医界乱杂乎?!西医挟天子令中医,以科学之名行苟且之事,对国医排斥、打压,手段无不用其极!我等再若转世,自学、跟师、游历之途已闭!幼年非入现代学校,遍学英数理化、文史地生、政美音体不可。寒窗十余载,无暇学得一丝医术。招生更以一本为线,方可入中医院校!即入,教学时间西医霸其一、英生数政占其一、中医仅占其一也!及至毕业,识药、经方、术技、典籍皆囫囵吞枣。日后若不以西医为重,参试执业医师亦难过关!如若强自行医,任你技比天高,皆以无证行医处之!轻则罚,重则判,汝不心惊乎!   时珍见佗、景、佗似有所悟,复加重语气曰:我等成名已久,如若再去,诸事皆不足为惧!然若再思转世悬壶,中医院校我等皆难考中,日后只能携重金拜两位不伦不类、不中不西的在编执业主治为师,我等颜面何在!列位千载英名,岂不毁于一旦矣!不知列位还有转世之心否?! 鹊、 佗、景皆哑然…


180人生当自强


有证能不能行医,会不会看病。老夫不能说,但我知道有驾照的不会开车,很普遍。一次老夫开车回家车上有两个年青人。都有驾照。我说你们两个谁开。我坐后边,他俩笑笑说。我们不敢开。我很纳闷。不是都有驾照吗?怎么不敢开车。回答说,驾照是考过了。但在路上我们没开过,害怕。设办法,只有我这六七十岁的老人开车拉着你们了。试问那些有证的医师们有这种现象否?


吴氏中医针灸


为什么民间中医师要转正?国医是国家正道,那民医则为邪道,不正统!邪道转入正道那就正道血统就不纯正了,为了保证国医血统的纯正性,民医们最好不要加入进去,否则会被视为异类。

其实就是异类,调理疑难杂症的异类,非人类!

现在的国医解决不了问题,需要"邪医"了,可笑!中国几千年的中西文化怎么要几个小孙子来扶正,可笑可笑可笑!


糖尿病健康管理


现在的确有专长考试基本上就像驾校考驾照一样,即便你找到两名医师推荐,但是你不去考试场地买圈,不花钱强训,基本上是无法通过考试的。

只有花钱给这些所谓的培训机构,让他们代理,你才有可能通过考试,这中间有没有利益输送,自然而然就一目了然了。试想一下,一个确有专长培训每个学院收费两万多,这些钱都去了哪里?

所以,《中医药法》的实施,并没有改变中医药的现状,重重关卡逼的你不得不去花钱培训才有可能拿到所谓的确有专长行医证。很多人说网上可以报名,那么我就想问问,自己在网络上没花钱报名的,有几个拿到证的?你不去他们的考场转一圈,能合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