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裡什麼人最容易被排擠?最不受待見?

大運談球


沒有“最”,只有“更”。

這世上沒有絕對的黑與白、對與錯。尤其在職場這個地方,顛倒黑白、對錯不分的事,其實再正常不過。

所以,如果要問“在職場什麼樣的人最容易受排擠、最不受待見”,那除了常見的那些,也許還有以下這幾種。

.

領導授意排擠的,首當其衝

有些人明明各方面都挺不錯,無論是才情,還是人情。一直以來,大家都相處得不錯。

但一切的美好,在“領導看不上他”這種事發生以後,宣告終結。

至於領導為什麼“看不上他”,那就是領導和他之間的事了,誰能知道真正的原因呢。再說誰也不敢問啊。

領導看不上他,但一般不會自己親自動手。

領導會派一些人、說一些話、用一些手段,不愁沒人出頭為他幹這髒事。

至於被排擠的那個是不是真壞?有幾個人關心呢!這種時候,不親自上陣排擠的,都算是好人。

.

沒有勢力,卻表現優秀的人

有些人沒什麼背景,也沒什麼人幫襯,但又極想做一番事業,所以就特別努力。

既然是特別努力,那一般來說很快就會嶄露頭角,在單位慢慢超過了身邊的人。

這種時候,最坐不住的,不是身邊那些能力一般的人,而是能力一般的上級、上上級。

對於能力一般的“領導”來說,出現個優秀又努力的下屬絕不是好事。因為那意味著自己將很快會面臨危險。

為了將危險及時消滅,免不了就出現了許多排擠操作,比如利用職權,比如暗地裡扎釘子,等等。

但如果這人不但優秀,而且很有背景,那排擠的事很難遇上,因為越是小人,膽子就越小,就越不敢碰那些“有真正實力(勢力)”的人。

.

能力不錯,但情商不行的人

能力不錯,已經讓有些人感到生氣了。但大多數時候,只要能力還沒太威脅到旁人,只是讓周圍人不舒服,那這種人就處於可理解、可容忍的範圍。

但要是能力不錯,但說話做事總是帶著一股子讓人喜歡不起來的味道,那日積月累下來,就很有可能受到周圍人的排擠。

原來單位就有個這樣的人物。小夥子雖是新人,但業務做得極好,活兒做得很漂亮。

在那個要講究實力的單位,小夥子還是有前途的。

但他有點問題,就是愛懟人、愛搶話......後來......

這世上有大度、包容的人,但很難出現在同事堆裡。畢竟,同事只是認識的陌生人而已。

.

工作做得不錯,平時不愛與人交往的人

有些人性格比較內向,不愛與人交往,更不愛幾個同事湊在一起說三道四。他們覺得太浪費時間,也沒什麼意義。

他們也不愛接待那些前來“各種聊天”的同事。一是不合胃口,二是不知道說什麼,三是覺得太浪費時間。

相比與同事扎推,他們更願意一個人安安靜靜地做事。

這樣的人因為比較靜,又沒太多外力打擾,所以往往工作做得不錯。

他們最常見的想法,就是“我是來工作的,把自己的事做好就行了”。

但他們沒想到的是,這世上還有“人的看法”這種事。

他們不知道的是。因為表現“一貫傲慢”,早已惹怒了大多數的人。

素質好的同事不會在意這些,但那些素質不行的,會在後面各種小動作,搞各種排擠。

.

總之,職場受到排擠不是什麼新鮮事,大概上班的人大大小小都經歷過。

職場就是個小社會,有好人、有壞人,有好事、有壞事,五光十色,光怪陸離。

所以,不一定能幹、人緣好就不會受到排擠,無能、下作就一定會被眾人唾棄。

一切,與“勢力”關係最大。


也許雜談


哈哈哈哈評論情況都有。

排擠無處不在,誰都會有。

挺過來就好。

世界之大,慢慢接觸事物跟人,你會發現,彼此互相都是深深的厭惡啊~~

像我這麼善良隨和的人,😂髒話都很少說的,有個同事,好心的姐姐嫌棄¬_¬`我,總是告訴我要有性格,可我不喜歡那樣做自己,我也不覺得動不動吵架就很牛逼,😰。就畢業上班兩年了,我們一起努力啦~~


溫暖如依


職場是個人心的江湖,在這個江湖裡面,你做的好會被排擠,你做的不好也會被排擠,只要你不是人/民/幣,你都會排擠,只是看被哪些人排擠。但一般說來的話,在職場裡面,被排擠邊緣化的人往往都是比較特立獨行的人,那麼是哪些人呢?


職場裡面容易遭到排擠的人

①首先就是嘴巴毒,說話口無遮攔,不管別人什麼黑事糗事,都拿來當成自己的談資,平時也不顧別人的感受,只是想表達自己的想法,很多時候弄到別人下不了臺,這種人就是職場裡面很不受歡迎的一批人。

②其次就是在工作當中拖延,並且損害團隊利益的人,職場是一個利益場,在這個地方,利益永遠至上,你損害了團隊的利益,讓其他的人遭到了損失,那麼你就是千夫所指,所以這種人在職場裡面的人也是容易受到別人攻擊的人。


③再然後就是和領導走的近,其實在職場裡面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不願意和領導接觸,甚至是不屑於和領導接觸,覺得丟臉,所以如果你和領導走得近的話,那麼自然就會有人對你心生不滿,覺得,你是一條喜歡跪舔領導的狗,但這種想法我覺得是非常極端的,但是不得不否認有這類人的存在

④並且除此之外在職場裡面混的好的人,優秀的人也容易遭人嫉妒排擠甚至人身攻擊,因為在職場裡面只要你優秀,你就已經得罪人了,有一句話說得好,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人,眾必毀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職場深如海,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鏽,如想了解更多關於職場領域的知識,乾貨和套路,不妨點波右上角的【關注】,我會持續更新。


這次的分享就先到這裡,非常感謝你能夠在百忙之中讀完這篇問答,祝你生活愉快!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職場的心得,套路,乾貨,也可以順便點波右上角的【關注】,我會持續更新,不要錯過精彩哦,你們的支持就是我落筆的巨大動力!


風雨載人間


在職場上一個人被排擠的主要表現是什麼?普遍情況下,一個人被排擠有幾個特徵:1)受排擠的人被孤立起來;2)受排擠的人遭受周邊大多數同事的共同牴觸;3)幾乎沒有人配合被排擠人的工作,或者多數人故意刁難受排擠的人。職場上到底什麼樣的人最容易遭受排擠?如果我們仔細回想一下那些受排擠的人的境地,就不難發現下列人員最容易遭受排擠。

一、與領導走得最近但又沒什麼真本事的人。

職場上的人往往最討厭與領導走得很近的人,但不包括那些有真本事的人。有真本事的人儘管會遭人嫉妒,但還不至於遭受排擠,畢竟大家心裡還是佩服有真本事的人的。但那些沒什麼真本事,但與領導走得很近的人,往往會被眾人看作“告密者”和“奉承者”,而這兩種特性,幾乎沒有人會喜歡,所以會遭致多數人的牴觸、排擠和不配合。於是,這種人被眾人有意或無意地孤立起來,而且眾人對於這樣的人的態度會達成莫名其妙的默契,因為大家對於“告密”、“奉承”的態度相互之間心知肚明。

二、經常搶別人風頭的人。

職場上的人現在學的越來越聰明,但就是架不住會遇到這樣一種人:喜歡在諸多的事情上搶他人的風頭,似乎自己最聰明、最能幹、最瞭解實情,但最後都要靠大家一起“勞累”獲得成果。而“搶別人風頭”的習性是被職場上多數人所不齒。經常遭惹眾怒(儘管這種“怒”秘而不宣),就會很自然地被眾人非難和排擠。

三、沒權但喜歡指手劃腳的人。

職場上偶爾會出現這樣一種人:沒有任何權力的一個普通員工,不知何故,常常會對他人指手劃腳,發號施令,於是周邊的眾人鬼使神差、心照不宣地達成一致:排擠他!職場上,我們儘管可能會不喜歡一位領導或上級,但他手裡有著公司賦予的權力,於是大家迫於這種權力,無法做到排擠的一致性,畢竟升職加薪都要靠領導和上級。但在這個講究獨立人格的年代,眾人被一個沒有任何權力的人指手劃腳、呼來喝去,自然“群起而攻之”,一致性地牴觸這樣的人。

至於最不受待見的人,各有各地不同。人和人的層次不一樣,人和人的喜好不一樣,眼裡“最不受待見”的人也不一樣,我們無法總結成一系列標準來表達。如果站在高維度來嘗試著做解釋,所有人能達成一致的、最不受待見的人或許就是那些充滿私心的人,這樣的人從不為他人著想,永遠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說話並採取行動。自私其實是每個人骨子裡都或多或少都具有的一種“天性”,但自私的邊界超出了他人的“常識”,便會遭到職場上所有人的蔑視和“攻擊”。

小結:職場上,其實也講究共生。在考慮自己的同時,也要考慮別人的感受,讓自己和他人之間達成一種平衡。但有些人,或許是因為家庭的影響,或許是因為生長環境的影響,或許是因為遭受的一些特殊事件的變故,讓在不知不覺中就成了眾人排擠的對象,或者不受待見的對象。當然,在一些特殊場景下,或許受排擠的人或不受待見的人是有情可原的,比如,在一個大家都“平庸”的環境裡,能力突出的人往往會被一幫平庸的人孤立起來,平庸環境裡的平庸人試圖把這樣的人趕出自己的“勢力範圍”,所謂的“槍打出頭鳥”。好在現在的信息和知識獲取極其容易,多數人對於職場的忌諱瞭如指掌,但性格或某種壓力的確會讓某些人成為職場上的孤家寡人。但被排擠的人或者最不受待見的人不一定最後都有不好的下場,因為只要能被一棵大樹頂著,就會安然無恙。


耕然夫


無非是兩種人,兩種極端的人。太過耿直的人和太過偷奸耍滑的人。太過耿直的人什麼事都趟直了走,敢於擔當,盡職盡責,能力一般都很強,因此容忍得罪人並且遭人嫉妒。而太過偷奸耍滑的人什麼事都不願意去幹,見便宜就上,唯利是圖,出了事情就推卸責任。一般能力很差而且人品更差。

因此,要想在職場中生存的好。就不要做這兩種極端的人,因為中國的處世原則就是中庸之道。就是打太極文化。在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裡有這麼一段,是歷史上乾隆年間發生在陝西的坍塌腐敗案,如果按照當時的法律,整個陝西的官員幾乎是無一倖免,都得砍頭。因此,紀曉嵐就上奏乾隆皇帝依法下令問斬。可乾隆卻只將十幾名主犯判了死刑。紀曉嵐不服,據理力爭。乾隆卻對他說天下如果都是貪官會亡國,但是如果都像你紀曉嵐這樣的清官同樣也不會太平。因為是官就有私,是私就有弊。殺掉的這些貪官是喂肥了的鴨子,而隨後剛補上的是一群飢餓的鴨子,他們一定會拼命的想要吃肥。怎麼肥呢?當然是食民而肥。所以天下的貪官是殺不盡的。事實的確是這樣的,當帝王的都深諳平衡御人之術。不搞極端,所以乾隆即重要和珅,也重要劉墉、阿桂。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帝王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這些平民呢?

想想這些老話:逢人只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做人留一線,日後好見面。別在平原上停留,也別爬得太高,打從半高處看,世界顯得更美好等等,都體現著中庸之道。但光用中庸之道是不行的,還要配合打太極,讓好事變成壞事,又能在需要時將壞事變成好事。也就是說要具有一種翻雲覆雨,見風使舵,順水推舟,聲東擊西,指上打下的能力,這些都是太極常用的招式,哈哈!萬萬不可做兩種極端的人,因為社會不容許有純粹單一的人,所以我們要苦練七十二變,笑對八十一難。





逆天存在


職場裡什麼人最容易被排擠?最不受待見?

職場是一場關於利益的爭奪,這裡有的是爾虞我詐,有朋友,也有敵人,在利益面前,朋友也會倒戈相向,而你說的每句話,都可能變成打擊你的武器。

以下幾種人是職場裡最容易被排擠和待見的。

一種米養百種人,職場也是一樣,林子大了,什麼人都有,有人處處受歡迎,大家也樂意和他們相處,而有的人,即使才華出眾,也不會受人待見,處處受排擠,而與這些人相處,也是有害無益。

心胸狹窄的人

這種人,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不能容忍別人比自己強,極端的自我和自私,心胸小,愛記仇,也不會輕易原諒別人。職場上應該遠離這種人,他們會將那些與自己關係不好或意見不同的人視為敵人,並且伺機報復,這種員工往往也是團隊中的害群之馬,有他在,不可能打造出一支優秀的團隊的

太勢利眼的人

職場上,太勢利眼的人,往往只以官職,錢財取人,有句話:看見大,得拜拜;看見小,踏一腳。這就是對勢利眼的諷刺。這種人往往也是馬屁精,深得領導喜歡,作為他的同事,與之保持點頭之交就好,因為這種人沒有原則,只要對自己有利,什麼事情都做的出來,你的秘密對他來說只是工具而已

過多心計的人

有心計的人,會把一些簡單的事情變得複雜,考慮很多,多是貶意。例如有心計的人就會注意你的一舉一動,等到時機來了,他們就會利用你的習慣,做一些損人利己的事,或者是一些不好的事情

職場就是江湖,江湖險惡,需要小心謹慎的走好每一步,但是並不代表這需要用心計去對付別人,做好自己,不要把事情想得太複雜了,還是腳踏實地好,千萬不要有過多心計,心計越多就遲早會傷害身邊的朋友

心存抱怨的人

有些人在做每件事,若有不順心,就開始怨天尤人,心中懷有不滿,責怪別人,總是感覺老闆對自己不公,同事對自己不公平,時刻存在著抱怨的情緒。

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無濟於事,並且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也是最影響他人的負能量。

與差的人在一起,他帶給你的都是憤怒,悲傷,難過,絕望,消極的情緒。與優秀的人在一起,他帶給你的是高興,興奮,機會,奮鬥的激情。與差勁的人呆在一起,是一種對自己的傷害。把這種災難推給別人。所以啊,我們就要和有正能量的人在一起。


歡笑佳人


我覺得,首先是那種職場上,推卸自己本職工作,將自己的麻煩轉移給同事的人,很討厭。常這樣,必然會遠離她。

其次,是好大喜功,總是生怕自己乾點活,別人不知道。到處宣揚。然後,甚至將不是自己乾的活也安在自己身上的人,是職場大忌。

再有,喜歡搬弄是非的人,是最最討厭之人,到處傳話,甚至添油加醋,這樣的人是沒品德的人,到哪都不受歡迎。

喜歡誇大其辭,在領導面前吹噓拍馬。這種人隨處可見,但日久見人心,慢慢地就會被孤立。

沒啥真本事,整天就知道耍心機,整人,到處挑撥離間,誹謗,別有心機的人,這樣的人,早晚會一敗塗地。畢竟人品才是成功第一入場券。

好高騖遠,眼高手低的人。總是自以為感覺較好,到處攬活,殊不知,其實,是個中看不中用的人,總是幫倒忙,給同事帶來無限麻煩。

總之,要想成職場達人,先做人,再做事。人品過硬,能力突出,必然受歡迎和尊重。那些投機取巧,蠅營狗苟之輩,是職場的loser,早晚有哭的時候,職場是馬拉松不是一時的短跑,笑到最後的人,才是真正的大贏家。


崑崙山上的雪融水


有特長有技術只會埋頭幹活的人,往往這類人平時不愛太說話,更不會溜鬚拍馬,說話直爽不會繞圈子容易得罪人。這樣有能力的人一般領導是不太喜歡的,甚至是會有被炒的危險,他的背後小人較多,不利於他的存在。


用戶6017782578166


職場裡什麼人容易被排擠,不受待見,第一時間,大家可能想到的是那些行為和性格討厭的人,但是這些人往往還活的很滋潤,所以真正最慘的不是這類人,而是那些“老實人”!

那樣的好人,容易被排擠

過於正直的人:<strong>正直是一件好事,但是過於正直,大家都討厭。俗話說的好,水至清則無魚。

過去正直,同階層容易得罪朋友,並且大家也不願意帶著玩;往上,還容易陷入死衚衕,得罪領導,讓上級下不了臺。


軟弱的人:軟弱的人誰都喜歡去踩他一腳,而且特別容易被排擠。因為從內心深入,不管好人,壞人都不認可這類人。

這麼慫幹嘛?唯唯諾諾的,誰都不喜歡。


有一定關係的人:特別有關係還好,有一定關係,但又一般的人,很容易被排擠。在內部員工看來,這樣的人沒本事,就算有結果,肯定也是上面給的資源。

基於內心的不平和嫉妒,大家會排擠他。


蹩腳烏鴉


職場不是個人的獨角舞臺,是群體相互作用的舞臺。是彼此之間通過工作與行為相互影響、為了共同或者不同的目的追求結果的場所。職場之上,同事之間、下屬與領導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總是或多或少的發生關聯。有的人比較受大家的歡迎,有的人不受大家的歡迎,有的人為大家所尊重,而有的人則被大家所排擠。

一個人被排擠,有各種不同的原因,原因不同,被排擠的對象也不同。而且員工關係的走向受到企業大環境的影響。所以,想搞明白到底什麼樣的人容易被排擠,先要看企業的大環境。

1.文化正常、正能量比較充足的企業造就正能量的團隊

一個企業在價值取向方面比較積極,格局比較大,在日常的行為過程中傳遞和主張的是積極向上、坦誠陽光的風氣。那麼,企業團隊的主流也應該是開放積極的,有包容心的,是以正能量為工作的基本價值方向。

但是有光明就有黑暗。即使再陽光的企業,也存在少數相對“陰暗”的角落。那些做事見不得人,不能夠光明正大面對他人的人,自然容易被人排擠。

2.文化扭曲、急功近利的企業造就的是價值偏離的團隊

有些企業因為決策者個人價值觀的原因,喜歡用一些不正當的手段謀取利益,喜歡用一些不正常的方法進行團隊管理,這種企業帶來的事文化的扭曲。因為整體環境的不正常,導致員工不得不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以保障利益不受損失。所以主流價值觀發生偏移。

這個時候,一些積極正直的員工,一些坦誠直言的員工,便脫離主流,容易受到排擠。

我就親身接觸過一家民營企業,老闆是上個世紀50年代的人,小學文化,在改革開放之初靠膽兒大發了家。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張,人數越來越多。老闆的“擔心”便出現了,他擔心能力強的員工權力太大會“架空”自己,但是不授權又無法開展工作。於是,不希望高管之間團結,通過各種手段挑起他們的爭鬥,以便實現自己“權力”的平衡。這種風氣傳遍整個公司,於是很多抱有事業心態、積極能幹的員工便經常受到打擊,最後含恨離職。

觀點一:企業的價值取向是何種員工受到排擠的環境因素,決定了哪些員工最容易受到排擠。

觀點二:企業塑造的是大環境,但是在日常的工作交往與同事相處過程中,每個員工又面臨自己實際工作的小環境。小環境同事之間關係更為敏感,影響因素更加直接。總體上來說,員工之間的利益取向、價值導向和行為習慣的不同,導致一些人容易受到排擠。

首先,利益的互斥性是一些人受到排擠的重要原因。

在一個小團隊內部,雖然都是為一個公司的共同目標工作,但是因為工作能力、崗位重要性和實際績效的不同等原因,會導致大家在利益獲取上並不一致。其中一些人在利益上明顯與其他人不同,甚至因為個人的利益影響到了大家的利益。自然容易受到排擠。

比如,在公司某部門,一員工因為經常犯錯誤導致自己當月績效被扣光,他的不良表現影響到了部門績效得分,當月部門所有員工可分配的績效獎金金額大幅下降。這個時候,該員工就犯了“眾怒”。因為自己的不良表現影響到大家的利益,自然容易被排擠,不受待見。

“侵犯”群體利益的員工在利益獲得上與其他人員有明顯的邊界劃分,並具有相互排斥的特徵。因為損害大部分人利益,成了眾矢之的。


其次,價值取向的不同,也容易使一些員工受到排擠,不受待見。

所謂價值取向,在實際工作中表現為兩個方面。

1.職業興趣

俗話說人各有志,大家在職業上有不同的愛好,不同的追求。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出現“人以群分”的圈子現象。在一個部門或者一個工作小組,當某員工的個人職業興趣與他人明顯不同的時候,自然受到冷落,不受待見。

比如某企業部門的員工,身在其崗但不喜歡崗位的工作,當看到其他人認真工作的時候就冷言冷語。自己不認真工作甚至懈怠工作,看到他人認真工作就挖苦嘲諷。這樣的人,大家都不喜歡,損人不利己,不受人待見。

2.工作價值取向

員工工作的動機各不相同,不同的工作動機形成各自的工作價值取向。有些人希望通過正當勞動換取收入回報,而有些人則總想投機取巧。投機取巧的人不把重心放到工作上,而是找一些“捷徑”,耍一些“小聰明”,甚至不惜坑害別人的利益。

這樣的員工不是團隊的主流,與大家的基本職業認知有很大差異,不受人喜歡,容易受到排擠。

最後,行為習慣的不同導致大家在工作上的排斥性和工作關係上的冷落

因為教育背景的不同,成長環境的差異等各種原因,不同的人真的是有不同的行為習慣。在一個團隊內部,大部分人的行為與他人是不相排斥的,所以能夠得到尊重。但是,有些人的行為卻是比較“怪異”而不能為人容忍。

行為互斥表現在三個方面:

A.語言表達

在一些企業,有個別員工在語言表達上不同於一般人,成為“異類”。

比如,有些員工說話容易爆粗口,帶髒字,讓人討厭;而一些員工說話的時候動不動就出現一些不健康的詞彙,而且不分場合,也得不到大家的認可。

B.動作習慣

動作,在我們看來非常簡單的行為,卻能體現出一個員工的修養和個性。比如,有些員工不分場合大聲說話,甚至胡說八道;比如一些員工隨地吐痰,而且習以為常;比如有些員工不喜歡刷牙,說話的時候一嘴口臭。

這樣的人,沒有注意到自己行為對他人帶來的窘迫和不方便,容易不受待見,甚至遭到排擠。

C.工作習慣

在職場上,工作習慣也是個人行為的一種表現。不動的工作習慣對個人業績的影響較大,同時也會直接或者間接影響到其他員工。

比如,有些員工抗壓能力較弱,工作壓力一大,就不停的發牢騷、發脾氣;比如一些員工沒有守時的習慣,無論開會、工作溝通還是正常的工作配合,總是讓別人等甚至等不到他的人;比如有些員工工作喜歡拖沓,從不按時按成,只要到他手的工作,一時半刻不會有結果。

這樣的員工,直接影響了自己,間接影響了他人。不受人歡迎,容易受到排擠。


結論:綜合來說,一個人容易受到排擠,有企業環境的原因,也有個人價值取向、工作習慣和利益動機等多方面原因。不能簡單下結論。

但是無論什麼原因,個人受到排擠總不是一個好現象,企業應該站到管理的角度進行反思,而員工個人則更應該檢點自己的行為,深思自己的短板與缺點,不斷改進,追求進步才是真正的解決問題的途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