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奧斯卡《小丑》,最有爭議,最深刻的DC漫畫角色

每個國家都有社會底層,發達的美國也不例外。而《小丑》為我們展示的是這個底層社會中的更底層。

一般的底層受傷後,也許無助,但可以哭泣,而小丑連流眼淚都是奢望,反而只能痛苦地——大笑;

一般的人還可以通過哭訴發洩,釋放,或許還能得到憐憫;

而小丑,只會用大笑展示自己的“開心”,他是底層中的底層;

上天連他痛苦的權利都給剝奪了;

致奧斯卡《小丑》,最有爭議,最深刻的DC漫畫角色

圖 無法自控

一個人連痛苦的權利都沒有,那他還有什麼?

對於這樣的人,你還能有任何苛求,任何說教!?

甚至,你會覺得簡單一句“我同情他”都顯得單薄。


致奧斯卡《小丑》,最有爭議,最深刻的DC漫畫角色

圖 心冷似冰窖


瘋狂,邪惡,他唯一的解脫只能是變成一個帶著獰笑的魔鬼,這,是他唯一可選的路,

只有那種笑,才不用壓抑。

未承受他的痛,你又怎有權利指責他的惡!


致奧斯卡《小丑》,最有爭議,最深刻的DC漫畫角色

圖 成為另一個自己


他和我們有什麼不同?

沒有,有血有肉,完全相同;

只不過在命運之神那裡抽籤時,他抽了個下下籤,

僅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