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攻佔武漢,被革職查辦的封疆大吏

欽差大臣:賽尚阿(蒙古正藍旗)

前任湖廣總督:程矞採

湖廣總督:徐廣縉


咸豐年間全國有八大總督分別是,直隸總督(駐地:保定)、兩江總督(駐地:南京)、兩廣總督(駐地:廣州)、湖廣總督(駐地:武昌)、閩浙總督(駐地:福州)、雲貴總督(駐地:昆明)、陝甘總督(駐地:蘭州)、四川總督(駐地:成都)。

總督級別高於巡撫(巡撫類似於今天省長),總督相當也副國級幹部,不可不畏封疆大吏。

而總督署駐地,也絕對是戰略重鎮。

太平天國攻佔武漢,被革職查辦的封疆大吏

清朝疆域圖

咸豐年間太平軍先後三次攻克武昌,四次佔領漢陽、漢口,對控制長江中游、爭取戰略主動有重要意義。其第一次武漢三鎮之戰從1852年12月起至1853年1月12日太平軍取勝,是一場城市攻堅戰。


太平天國攻佔武漢,被革職查辦的封疆大吏

今天的武漢三鎮

圍攻長沙未果,北上湖北,1852年11月底,太平軍自湖南長沙北上,12月13日克嶽州(今岳陽),獲大批糧餉、軍械、船隻,數幹船民、縴夫參軍,組成“水營”。17日起水陸並進,直趨湖北省會(湖廣總督駐地)武昌。當時武昌清軍僅3000餘人,全撤於城內,並湖南援軍千餘人入城固守。


攻取漢陽和漢口,22日太平軍陸路抵達武昌城外佔據諸要點,挖溝築壘,內圍武昌城,外阻清軍。太平軍水陸抵武昌江面,經一晝夜激戰,攻佔漢陽。29日,太平軍奪佔漢口。

太平天國攻佔武漢,被革職查辦的封疆大吏

洪秀全

聯舟成橋太平軍攻克漢陽、漢口同時,悉數控制漢陽沿河以及漢口沿江的大小船隻,增強了水軍的軍力。同時,連夜用鐵索聯船在漢陽、武昌間江面搭起浮橋,長江天塹變通衢。


環攻武昌,25日起太平軍日夜環攻武昌城。而清軍依城高牆厚,拼死抵禦。太平軍先是使用雲梯攻城,守軍以水龍、滾木、擂石反擊,銃炮齊發,擊退了太平軍。29日夜,太平軍以長竿舉草人攻武勝門,1853年1月5日夜趁大雨攻城,均未取得戰果。


爆破城牆攻佔武昌太平軍在強行攻城的同時,選定離向榮援軍較遠,且面臨大江的文昌門挖掘地道。先在文昌門外挖3個洞,由洞及城牆挖掘地道直至城牆下面,用棉絮裹火藥放置城牆下面的地道之中,用中空長竹竿牽出引信,準備爆破城牆。1月12日黎明,文昌門下地道炸藥引火爆炸,城牆炸塌20餘丈,黃玉琨、林鳳祥、李開芳、羅大綱等率軍衝入城內,接著後續部隊也從四面城牆乘雲梯登城攻入,城內清軍換上便衣紛紛奔逃,太平軍迅速佔領全城。


太平軍首次攻佔武昌以後,在武漢城內大肆搜刮財富裝船,隨後順江而下所向披靡,定都南京。此後又於54年6月和55年4月兩度佔領武漢三鎮。


說起清軍戰鬥力簡直太差了,英國人洋槍洋炮打不過到可以理解,太平軍使用的木頭棒子、糞叉子也幹不過。

當時稱綠營兵兩把槍,還有一把煙槍,長期吸食大煙,哪來的戰鬥力。

太平天國攻佔武漢,被革職查辦的封疆大吏

清朝綠營兵

賽尚阿兩次受命欽差大臣,趕赴湖廣鎮壓太平軍,卻連遭失敗被咸豐帝革職查辦。

程矞採1850年調任湖廣總督,1851年廣西金田村太平軍起義,程矞採因赴湖南防堵不力被革職。長毛攻佔武昌後在其府邸搜出白銀300萬兩,咸豐帝問訊後大怒交刑部治罪。

徐廣縉,1852年8月被任命為欽差大臣,兩湖總督,奉命馳赴湖南,阻止太平軍北上,他於十二月初五抵達嶽州(岳陽),而太平軍已於初四攻克武昌,為此被撤職拿問,交刑部治罪。

太平天國攻佔武漢,被革職查辦的封疆大吏

曾國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