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年沿著F16XL的方向研發一款雙發戰鬥機,應該什麼水平?

竹筍念熊貓


我個人認為F-16XL是沒有空間上雙發的,因為它本來就是F-16基本型的改進,最大的改變就是在機翼,機身外表變化並不大。如果使用雙發的話,那麼機身肯定也要重新設計,不然放不下發動機,那麼進氣道也要重新設計,這產生的連鎖反應最後肯定會導致重新設計飛機,這與當時的計劃顯然是截然不同的。

DRF計劃的初衷就是通過現有的戰鬥機去改進成為“雙重任務戰鬥機”,F-16此時的劣勢一覽無餘,作為輕型戰機,它本身並沒有足夠的冗餘空間改造去達到足夠的效果,儘管對機翼重新設計成為了雙三角翼(或者叫雙後掠翼),極大的增加了機翼面積,可以讓飛機擁有的內油航程,三角翼可靠的結構也可以為F-16XL提供更多掛架,讓F-16XL擁有良好的作戰效能。

(PS:側面就很難看出差別)

對於雙重任務戰鬥機來說,對地打擊能力是極其重要的,所以作戰效能是必須的,但即便如此,F-16XL的航電因為尺寸問題也要受到一定的限制,這一切都源於F-16自身空間太小的緣故。

你看F-15E本身基本只需要增加保形油箱和掛架就可以,不需要再進行更多額外的氣動改造,因為其本身就符合標準。

所以當年的F-16XL就不可能成為雙發戰鬥機,如果要沿著它的方向去設計,我們首先要搞清它為什麼要把翼型設計成這個樣子。

我們知道三角翼的特點是:可以降低激波阻力,獲得良好的超音速升阻比;本身的翼載也很低,最大升力係數較高對瞬盤有好處;但是亞音速下誘導阻力較大,導致亞音速升力曲線斜率很低,這就意味著亞音速升阻比很一般;而且升力曲線斜率低的另外一個缺點就是,起降性能很差。

我們可以看見三角翼的優勢主要在於能夠減小跨音速和超音速激波阻力,但是亞音速下就是一個很難辦的問題,為了改善三角翼在亞音速下的升阻特性,目前主流三角翼戰機都選擇了近距鴨翼來提高飛機的升力係數。

但是F-16XL選擇了另外一個,也就是雙後掠翼,這種翼型的特點就是會有一個與主翼相連但展弦比和後掠角有些區別的外翼。

(PS:薩博龍氏也是雙三角翼戰機)

F-16XL這種雙後掠翼也是改善三角翼亞音速升阻特性的另一種辦法,但相比於近距鴨翼+三角翼的做法,雙後掠翼的優點在於高亞音速,在於改善超音速和高亞音速機動性能的矛盾。

所以說應該是什麼水平呢?雙發的F-16XL有足夠的航程和載彈量能去完成任務,自身擁有良好的超音速和高亞音速機動能力,自身推重比足夠高,我個人認為F-16XL相比於F-15E應該有更良好的超音速性能和較差的跨音速機動能力。

這種飛機說實話更適合作為打擊機,定位類似於蘇-34那樣的戰鬥轟炸機而不是雙重任務戰鬥機。


英雄光


再怎麼改進也是輕型戰機,美國不會這麼選擇,事實也是如此,他們選擇了F15這條路,雙發重型制空戰鬥機,也就是後來的F22!


用戶5414243478303


只不過是一款雙發重型三角翼戰鬥機。繼承了所有三角翼戰鬥機的缺點。還特別笨重。起降性能很差。比f15蘇27之類的常規佈局重型戰機性能差太遠了,除了飛得比較快。[我想靜靜]


樹165323956


雙發有F15了,水平也就F15X的水平


蘭若凝霧


沿著F16XL的方向研發一款雙發戰鬥機,那不就是F/A18嗎?


裝機帝


要是改雙發,那比F15E強在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