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人去世,強行壓抑悲痛的心情讓自己快樂一點,這究竟是不是不孝的一種表現?

蝶熙兒


親人離世!家屬不要太過於悲傷;這樣反而會讓“走了的人”走得“不安”因為知道你們的不捨和牽掛!走了就走了吧!希望安安靜靜的走!


淡泊名利147577737


你好,我是寧靜的志遠君,對於這個問題我有話要說。

親人去世,確實是很悲痛的事情,我去年經歷了兩個至親的離世,切身體會到了什麼叫做無奈和悲痛。我的母親和姑姑,都是很愛我的人。都因為癌症不治,相繼去世,當時的心情真是無法形容。但逝者已矣,活著的我們應該收拾心情,把對親人的愛和懷念放在心底,繼續我們需要做的事情,因為我們活著有活著的意義,不是活在悲傷裡無法自拔,那沒有任何意義,做出我們自己的成績,活的快樂也許是逝去的親人最大的願望。

理解生死的意義,明白生死乃常事

在人類恆久的歷史長河裡,生死離別乃是歷史發展的常態,沒有誰常存世間,常相依為伴。人活在世間,有幸生而為親人,為愛人,為朋友那是緣分,珍惜我們活著的日子,珍惜我們在一起的日子,因為一旦分別那將是永久。

人世間也許有許多不公平和遺憾,但唯一公平的是任何一個人都會死去,人活著的意義在於你是怎麼活的。在你活著的日子裡和親人愛人朋友之間好好的陪伴和珍惜。死了,一切的形式都只是形式,而沒有了回應,那又有什麼意義?

悲痛是在自己內心,不必要剖開給別人展示

人是有感情的,人生來第一位的就是親情,是父親母親給了我們生命,這份親情和恩情應傾世勿忘。在人的一生中,親人是陪伴我們成長的人,是我們最應該感恩的人,正是應該你養我長大,我為你養老。但命運無常,有時候是絕望的無奈。正所謂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時候也是我們作為子女最悲傷的時候,有無奈,自責和痛心。當兄弟姐妹不行離開的時候,我們更悲傷的是他不能陪伴我們一起面對未來了,他還有好多事沒有做呢。自古悲傷多離別,更何況是永久的離別。

但這些自身內心的情感,悲乎情,發乎理。悲傷也不能叫醒離去的人。唯一可做的是悲傷過後,重新上路。不必因為要表現自己的悲傷,把自己內心扒開來給人看,也不必怕別人說自己而非要表現的很悲傷。悲傷誰也代替不了,自己的悲傷也只有自己承受。

呼天搶地不一定是孝,冷靜對待不一定不孝

人們對於孝順的定義是從多個方面來講的。我更看重人活著的時候如何對待他們。只有活著的時候用心照顧,用心疼愛才是真的孝順。人死了,哭得死去活來沒有任何意義。

我想起我的一個姨媽,姥姥得了癌症,臥病在床,想吃桃了,告訴她去買,她不想去,平時也沒有做點好吃的或特別的照顧姥姥。姥爺看的明白,自己掏錢遞給她,她才去給買。等姥姥去世了以後,出殯那天,姨媽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很多人都勸不了。大街上好多人都來看,因為只有這樣,別人才會說她孝順。但是這真的有意義嗎?對於她來說也許是吧。

而落淚最少的另一個姨媽,卻沒有哭的太厲害,因為姥姥活著的時候都是她在照顧,最細心也最盡心。盡心盡力了,對於人力所不及的事情來說,也只有無奈了。她盡孝了,沒有遺憾。內心悲傷,並不一定要通過哭來表達。而哭的厲害也並不一定是孝順。

對於親人的離開,我們最需要做的是把所有的一切封存起來,收藏於內心,收拾心情,活好每一天,爭取過的快樂,這是對去世親人最大的安慰與懷念。我們要更注重親情,珍惜還陪著我們一起生活的親人。活著不留遺憾,死了,只剩懷念。


寧靜的志遠君


我的理解是這不算不孝的,我母親也是去年12月份去世了,我並沒有太難過,因為她已經臥床8年,8年間吃喝拉全在床上,我也照顧了她8年,這8年裡我感益良多,體會到生不如死!所以她去世了,我不難過,這對她更是一種解脫,早一天離開早一天解除痛苦。我只會默默地祈禱另一個世界沒有病痛!




瑤家花酒香


我父母去世我沒掉一滴眼淚,親戚說去世好.我在南京第一醫院醫生護士都讓別人學我,誇我是天下第一孝子,母親說沒白養我,父親最後都不認識我了,二十年守身邊耗盡精力家財,去也半年後我查出直腸癌.問心無愧就行了。


獨行螞蟻


既然是事實了,就認可。親人己去,你只能面對,表現堅強,剩下懺悔。痛定思痛,因為生活還要繼續。今天是家父病故兩年的祭日,還是他的生日。欲哭無淚,思緒萬千。我依然時常想著父親母親的音容笑貌和父母生前在一起那些日子的畫面,揮抹不去,懷念永遠。現在只能以孩兒生活幸福來告慰。古人有道是: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孝子門前一碗水,勝過墳前萬堆灰。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柏強46134476


無論是你的哪位親人去世,我想他最後的心願都是希望身邊的親人過得平安喜樂,那麼他才會走得了無牽掛,也許每個人到最後那一刻都是有預感的,我父親雖然身體硬朗沒什麼大問題,但是在他走之前的那兩天,一直都在囑咐我今後的日子裡要心疼自己,該放下的放下,該爭取的爭取,他希望我以後儘可能的笑對每一天,不論受到何種打擊,必須要堅強樂觀,讓自己快樂不是不孝,是在告慰親人。




廣州慧氏文化傳媒


親人活著的時候多進自己的孝心,精心照料,善良以對,不要讓自己後悔。老話說得好:【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親人離世後,短期或許會很難從悲傷中走出來,日子久了就好了,畢竟還是要努力的生活。



在看飄雪


對於孝順本人是這麼看的。就是在老人活著的時候應該知道報恩,愛戴老人。當老人走了的時候,悲痛只是一種感情的宣洩,不管什麼方式都不是中國“孝道”的展現。而是形式。而自身的悲痛也只不過是一種感情表現。沒有必要追求這樣的表現,通過本人的觀察啊,死了父親的在喪事上娛樂的子女有,有一週後開開心心跟同事打鬧的也有。他們不孝順嗎?未必,有的久拖不治而去,有的老人讓人心煩,總是看子女不順眼,斤斤計較。種種原因都會減少人們的悲痛。反過來,若孩子走了對大人的打擊才是發自肺腑的悲痛。他們愛戴孩子嗎?也未必,有的天天管束孩子,有的放任自由管理,更有讓孩子自生自滅的父母。那他們為什麼悲痛呢?有前途的,傷心,對不起孩子的也傷心,他們孝順嗎?所以,沒有必要為了表現而壓抑自己的感情流露。


一碟清水


何為“化悲痛為力量”?何為“哀而不傷”?每一個親人的離世,都會讓人感到無奈與悲傷,但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誰都無法改變!一味的悲傷,除了讓親者痛,仇者快!毫無積極意義,倘若離世的親人泉下有知,他也不希望親人們如此,所以,我們要從失去(親人)中,懂得珍惜擁有(健康),而悲傷是與健康為敵的,所以我認為,忍住悲痛儘量平靜快樂地生活,不但不是不孝的表現,而應該說是孝順的表現,因為這是遂逝者所願的表現!


用戶6035608476241


不是,因為作為一個有時間閱歷的人,遇到這些事情,不傷心是假的,遇到任何事都要穩重處事,任何事不要看外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