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60歲、70歲和80歲的人,你覺得哪個年齡段的人最懼怕死亡?

向錢看向厚賺4345


我說一個。應該是處在退休年齡前後的人,最害怕死亡。比如一般是60歲退休,那就是58歲到62歲的人,最害怕死亡。當然,如果是55歲退休的話,那就是53歲到57歲的人,最害怕死亡。




為什麼?“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一個人,無論多高文化,無論幹什麼工作,無論有多高的地位,就象歌中唱到,他們都幹了一輩子“革命工作”了,應該好好歇歇了。退休,是他們的一大嚮往。因為退了休,就可以不再早晚奔波上班,坐在家裡就可以拿養老金了。雖說現在養老金不太合理,有的太多,有的太少,但退休生活還是可以保證的。也就是有沒有錢養兒,養孫,養寵物的問題了。有沒有錢旅遊的問題了。少的是2000元,多的是6000元。再多的也有10000元以上的,那就是特例了,不具備討論的價值了。



一般勞動者吧,3000元到4000元就滿足了。需要說明白的是,養老金,並不是誰的施捨,也不是現在的青年工作者的貢獻。青年人交的養老保險費,是給他們自己交的,是為了他們以後養老的需要。同樣道理,今天的老人,拿的也是自己年輕時做出的貢獻和積累!這點,一定要清楚。如果不清楚,就會造成誤會,提出誰養活誰的問題。沒有誰養活誰,都是自己養自己!如果有的相關工作人員還認不清這一點,確實令人感到驚詫!


為什麼接近退休前後的人,最怕死?因為他們已經攢夠了養老金,如果不幸離世,或離世過早,等於是自己的錢拱手送給了別人!誰能甘心?誰能閉眼?我在企業長期工作過,也做過勞動人事工作,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人力資源負責人。所以,我的體會很深吶!原來的公有制企業,改開後,都不景氣。有大量職工下崗。下崗職工最怕的是單位拖欠養老保險費,不交,就無法退休。有的沒辦法,為了退休,只好自己先墊交!動輒要大幾萬元,都是真金白銀啊!如果墊交了,又不幸離世,沒拿回來,等於是雪上加霜。你們說,這個年齡段,能不怕死嗎?我親眼看到有很多這樣過早的,不甘心的,離世者。


盛廣學雜家雜論


對於60歲,70歲,80歲的人,那個年齡段的人更懼怕死亡?

人生就是單程道,有起點,必有終點。人們都懼怕有一天突然離世,自己想做事,想照顧的人,都沒機會做了。對年輕人來說,由於生命力強大,活的瀟瀟灑灑,無憂無慮,認為死亡是老年人的事,自己的路還早著呢?所以心裡對死亡的認知就是兩個字。其不知“黃泉路上無老少”,不注意休息,拚命工作,或沉迷遊戲之中,身體嚴重透支,而出現猝死。實際上至死因素很多,如果不好好注意,意外,疾病等就會不期而至。所以人生每個階段都要好好注意養生,保持身體健康!

先談60歲的老人,按理說,這年齡段人是最怕死的,因為為國家奮鬥一輩子,為家庭勞累了幾十年,到了安享晚年的時候。這時上有父母,下有兒子孫子。四世同堂,人生一大喜事。如果這時死了,是最吃虧的,一輩子都奉獻了,卻沒享一天福,這也是苦命人。

再談70歲老人,“人到70古來稀”,能活到70歲也算壽星了。70歲已離死亡時間很近了,越是接近死亡的人心裡容易緊張,所以他們也是最怕死亡的人。

最後談80歲以後的。人到80歲那是大壽了。80歲以後的日子是能多活一年賺一年。80歲以後的人會時刻擔心,不知那時人就沒了。也是家人提心掉膽的時候,照顧不好,人什麼時候沒的都不知道。現代打工潮,使農村空穴老人增多,也是老少缺乏照顧的原因。











微詩陽春白雪


六十歲這個年齡段的人最懼怕死亡。理由如下:幾十年裡辛辛苦苦地拉著板車爬坡,板車上坐的既有老還有小,眼看著剛剛攀登到了山頂的平臺上,如果此時撒手西去,這一輩子就算是白忙乎啦!我們小區三十二號樓,一個外表高高壯壯的漢子,昨天剛到退休年齡,今天他的單元門口就擺上花圈、搭上靈棚了,連一個月的退養金也沒能拿,死的時候都不瞑目,滿眼都是淚水,白髮人送黑髮人,還是他的老父親用手把他的雙眼皮合下,他的老伴則號淘大哭:苦命的老頭子呀!……他的下崗多年的兒子和媳婦,跪在靈棚裡痛哭流涕:爸爸!你再也不能幫助我們啦……

七十歲這個年齡段的人,對於死亡就不太緊張了,老人們已經送走了,兒女們都成家立業了,孫子輩們都已經長大了,沒有什麼需要操心的事了,無牽無掛,退養金已經拿過五、六十萬了,就算七十三歲這個坎兒邁不過去,那也是已經活夠本啦!

八十歲這個年齡段的人,對於死亡早已經看淡了,一生一世,罪也受了、福也享了,連第四代人都來繞膝了。退休前基本上沒有交過多少錢,幾乎全部都是“視同繳費”,到目前為止,已經領取了將近一百萬元的退養金,夜裡想想都會笑醒過來——就是現在駕鶴西去,那也是賺大發啦!

俗話說:飯後百步走,活到老九十九。老嫗衷心地祝福以上三個年齡段的諸多“條友”,飯後來悟空問答這兒多走上一走,讓我們面對“無常”,能夠毫無畏懼地放聲大笑:好人都一生平安!











九天老嫗下凡塵


越老越怕死,隨著年齡的增長,八十歲以後,離塵世不遠了,越是臨近越害怕走了,跟他/她面前別提誰誰死了,儘量別說“死”字,他/她們打心裡不愛聽這話。

七十歲的人,一般情況下,大部分的兒女都已成家立業了,孩子的孩子都已長大了,自己也想明白了,活這個歲數也可以了,知足了,一切順其自然吧。

六十歲的人,兒女雖然都成家了,可孩子們都還小,為了給兒女增加點收入,幫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減少他們的負擔,幹一些輕鬆的活,有的也在幹累活。對於身體健康方面,不怎麼多想,由於壓力大點,往往出現意外的死亡,對於死,誰也不去想,也不害怕,因為死離他們還挺遠著呢。

如果是得了絕症,無法醫治了,談癌色變,不管你是什麼年齡段,面臨死亡,都懼怕。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順其自然而坦然,然其必然而安然。活一天就要快樂一天,快快樂樂過好每一天!


手機用戶於春江


懼怕死亡不是分年令段的,應該說只要是頭腦清醒的人,誰有死亡徵照因素,誰最怕死亡。

二丶三十歲的人檢查身體,有癌症病變,就特怕死亡。

一百歲的人身體沒有啥毛病,他也會說早就該死的還不叫死。(我岳母1919年生,常說這句話)

但是去年他胳膊有點痛(沒多大病),就說"唉!我百病纏身,還用看醫生不用?"當醫說無大礙時,她很高興。


慢半拍190699363




客觀地說,這三個年齡段的人都最懼怕死亡。為什麼呢?因為按照中國傳統意識,六十歲以上的人就已經進入老年段了。在過去年代,人活七十古來稀,活個八、九十歲的人就沒有聽說過。現時代,由於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加之生活條件好,老人的心態好,又注意養生、保健、鍛鍊,這三個年齡段的人普遍壽命,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延續。除心腦血管病,或者不治之症特殊病理,其他疾病的治癒率越來越高,所以人的壽命普遍越來越長了。



但是無論如何,人到了六十歲以後,就變得非常敏感,有一點小病就往大病上想,是不是自己得了什麼不治之症了啊,疑心太重,總懷疑自己得了大病,或者不治之症,心緒不寧,生怕自己死亡。



六十歲、七十歲、八十歲,甚至九十歲的人,都怕死亡,我家老爺子九十二歲,都懼怕死亡,何況更小一點呢?!更怕死亡。


人老怕死,是正常的,誰都願意長命百歲。有的人,這一輩子抽菸喝酒,照樣活得壽命很長;有的人,對自己精心呵護,這不敢吃,那也不敢吃,腸子、肚子乾乾淨淨,說死也照死不誤 。命,就是在於不斷折騰,越折騰,身體內部的各個零件就抗衡能力越強,抵抗力越強大;越呵護,越嬌氣,免疫力、抵抗力就越差,猶如溫室裡的花朵弱不經風。



希望六、七十歲、八十歲的人,最好不要懼怕死亡,活到這個年齡也算值了,命的長短與精心呵護沒有多大關係,而是與命數有關係。作為六、七十歲、八十歲年齡段的人,該吃就吃,該喝就喝,有病救治,生死交給老天爺,何必惆悵、擔心、怕死呢?!生死與命數有關,而不是我們自己就能決定的。再怕,該死還得死,我們誰又有能力能夠去戰勝死亡呢?!不如活個痛痛快快,豈不更好嗎?!


晨曦74876505


60歲,多數都還沒有從工作中閒退下來,即使有也是少數,整個過程都是在拼搏,在奮鬥,在積累,辛苦操勞!對於死亡的感覺沒有那麼強烈!

70歲,完全從工作中退卻下來,無事一身輕,國家養老保險,醫療保險,退休金同步跟上,吃穿不愁,還有節餘,或醉於山水之間,或醉於棋牌娛樂,或醉於字畫長廊,好不愜意!此階段,還跑得動,跳得歡,真是春風得意馬蹄疾啊!此時,人們最怕死!

80歲,人老骨頭衰,坐著也發呆。人之將死,其鳴也哀,天色將晚,暮雲也垂。人到了這個階段,可以說什麼事都看開了,也看淡了,也無所謂了!出門旅遊,兒女不放心,外出健身,又怕折了老腿,和年青人玩又格格不入。總之,人老眼花,幹什麼事都力不從心,於死又何懼來哉?

人生短短几十年,我們不能作一個盛飯的容器!生,無法偉大,死,可以死得悲壯!無法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但能留下一個小數點也算人生無憾!在任何年齡段都有怕死與不怕死的思想,我們要死得其所!

潛力無限的詩人海子年紀輕輕臥軌自殺,他怕死嗎?不怕!死得有意義嗎?否!徒給生者留下幾多悲傷!貪汙犯跳樓,怕死嗎?不怕!死有可冤?如若不死,在獄中寫下懺悔錄留給後人警示不更有意義嗎?

精神充實,死又何懼?精神空虛,死又何歡?怕與不怕兩種態度,別樣人生,憑君逍遙!(把上廁所的時間用來完成此鉅作,若有不妥,萬請見諒)|


奇異門


應該說60週歲剛退休“突然”逝世是最痛心,憐惜。這個年齡剛退休,上有老下有小,自己也沒有享受清福一天,一世人生就走了。我鄰居(血癌)離退休只有幾個月,從查出來手術開了5次“刀”,結果還是沒有迴天之術,離開我們眾鄉鄰,到“地球”另一邊去了。真可惜!淚流滿面!七老八十不管怎樣還享受過清福。所以奉勸大家“愛惜生命”早查早冶,要為快樂家庭負全責。


蘇州西園


因為60年70年的老人在那個年代的人沒有過今天一天的日子,過去上學一天跑四次,計劃生育嚴,領養孩子不準,吃糧靠大集體分糧,上對工計公分,所以現在,改革開放救了我們的命,現在。吃,住,穿不愁,所以現在人他多活幾年,看到祖國萬歲!


用戶572661019770


"生、死"話題甚大,甚至有些沉重。卻是人人都會面對,超越不了的。

人有生就有死,
這是自然規律,無一例外。但真正面臨死亡時,不論你是六十、七十、八十歲,絕大多數人都會產生恐懼。

人生就是一個單程的旅行。從生的起點一點點走向死的終點。越接近終點,人就會越恐懼,這就是"越老越怕死"的道理吧。

莊子在《知北遊》中說: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己。確實人生很短,幾十年而已,若從生下來一直盯著死,這一生毫無意義。當然,佛家的因果、輪迴可使一些大德超然。他們的死就是生,生就是死的信仰在中國影響力不小。"二十年以後又是一條好漢"的豪言就是緣於這種信念。但又是誰能說的清呢?

修身養性,使人生活的充實、精彩,也不枉來世走一遭,無悔人生。雖然最終殊途同歸,但面臨死各人表現卻不同。

無數革命先烈和歷史上的愛國志士,為民族為國家頭可斷、血可流,死亡何懼?正所謂: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而我們學習的雷鋒精神,正如他的格言: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當中去。

文天祥把人生和生死說得更精準: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而把人生的意義提升為哲理的是老子: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