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战线的逆行者——记公交一公司驾驶员周建军

公交战线的逆行者——记公交一公司驾驶员周建军

图为周建军和他的同事

南昌市确定南大一附院为疫情防控定点医院,负责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的隔离和救治工作,而作为连接南大一附院和南大一附院象湖分院的25路快线则担负起了接送医护人员的重任,成为了防疫期间一条不同寻常的“医疗专线”。


“疫情期间,要升级线路防护措施,打造安全车厢,保障医疗专线的运力,务必安全、有序运送抗击一线的医护人员,确保生命线的畅通。”南昌公交运输集团一公司领导班子统一思想,坚实的话语掷地有声,体现了非常时期公交人的无畏精神和社会担当。考虑到该线路“高风险”的特殊情况,经分公司反复商议,决定以自愿报名的形式召集驾驶员。


实际上医疗专线所在车队调度室距象湖分院只有几十米的距离,面对“南昌小汤山”。大家每天看到救护车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身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抬着担架进进出出,驾驶员心中也充满担忧。同时由于一部分司机已回家待岗,现在要人一时也难以召回。


公交战线的逆行者——记公交一公司驾驶员周建军

图为周建军进行车外清洁消毒

即使全司已经发出号召,但车队仍然感到压力重重,正在他们焦急万分的时候,一位司机挺身而出,主动请战要求参与营运,这位司机名叫周建军,是718路快线的一名驾驶员。疫情爆发之后,他所在的线路为配合疫情防控已经停运,本该在家安心待岗的他,却毅然扑向最危险的第一线。他那浓浓的乡音铿锵有力,向车队坚定地说道:“疫情就是命令,作为一个公交人,我要向医护人员那样勇敢投身到抗疫一线去,即使感染也在所不惜!”车队领导被他的执着所感动,立即批准的他的请求。


说干就干,为了尽快投入生产安心开车,他立即回到租住房,告知了妻子这个消息,看到妻子有些犹豫不安,他就对妻子说:“现在疫情虽然严重,但公交集团仍有一千多个司机坚守在抗疫前沿,我也是一名公交司机,只能当战斗员,不能当旁观者。”妻子担心他被病毒感染,他拍拍自己的胸脯,呵呵笑道:“你看我这身板,结实着呢!小病毒,奈何不了我。”他的乐观,把妻子也给逗乐了,做通了妻子的思想工作。她立即把妻子和两个孩子送回乡下老家,在郑重签过承诺书后,便上岗了。在周建军的带动之下,大家的情绪也渐渐稳定下来,越来越多的驾驶员下定决心要求上岗,车队面临的困难迎刃而解。


周建军现年48岁,是南昌市新建区石岗镇人,来公交工作之前是一位朴实的农民,三年前入职公交,虽然时间较短,但工作责任心很强,做事认真负责,他为人和善、性格开朗、耿直,能经常向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及时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敢说敢干,很有担当,同事们都称赞他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同时他也是一个“有心人”。疫情爆发之初,他就在思考自己应该为这次抗击疫情做点什么,因此,当分公司发出号召时,他毫不犹豫请战冲锋,挺身在前。


公交战线的逆行者——记公交一公司驾驶员周建军

图为周建军进行车外清洁消毒

随着疫情管控的越来越严格,他所住的出租屋实行封闭管理。为方便上班,他二话不说,立刻收拾起几件换洗的衣物和日用品到车队,住进了车队的职工休息室,休息室里空间狭小起居不便,他也不介意,还说能住就行。周边餐馆关门了,吃饭也是问题,他就吃车队送来的盒饭,实在不行就吃方便面。从不计较生活条件和待遇,主动克服困难,一心扑在工作上,坚守岗位,准时出车。


为了降低感染风险,确保驾驶员能够有充足的休息,车队实行轮班制,看到每天同事们早出晚归,有些更是因为小区封闭夜间难以回家。周建军又担心又着急,想到自己就住在车队,上下班便利,就主动向队长提出自己跑首、末班,让其他驾驶员早点回家的想法。就这样他又开始了起早摸黑的日子,每天5点30分左右就做好车辆消毒和出车准备工作,6点头班准时发车,晚上从末班发出到9点30分左右回站,再做好车辆卫生和消毒工作将近10点来钟。同事们对他连声感谢,他也只是笑笑,车队上下都被他的精神所折服。用队长的话说:“老周平时就很支持车队工作,特殊时期,我们看到了他的担当和大义。”


俗话说:“无情,未必真豪杰。”便是这样一个铁肩担道义的周建军,也有深情柔弱的一面。他主动请战的事情一直没敢告诉年迈的父母,怕父母为他担忧。随着消息的传开,后来他的父母还是知道了。他感受到家人对他的担心,亲朋好友有的劝他及早离开,免得万一染病,还有的说他“傻冒”一个,别人都不敢去的线路,你为什么要去。面对这一切,周建军十分淡定,他回应到:“我是公交人,这是我应该做的。”面对亲朋他自然能够坚定的作答,但面对父母,他的内心充满了忧虑和愧疚,反复思量着劝解父母的各种词汇。


公交战线的逆行者——记公交一公司驾驶员周建军

图为周建军进行车内消毒喷雾

疫情中空荡的街道,越发显得寒风清冷。与往常一样周建军刚跑班一班,正在进行车辆消毒、通风等防疫工作。突然接到了来自父母的电话,内心突然“咯噔”一下,紧张的接起电话,只听父母说:“崽啊!我们在你场站门口,你出来下。”来不及多想,放下手中的消毒液,急忙向门口奔去。然而出现在眼前的一幕深深的撞击着他的心,只那一刻就再也无法忘怀。原来当父母得知他现在住在车队,生活不便,就担心他可能吃不好睡不好,怕他在这个关键时期营养跟不上,在家做了他最爱吃的菜,拎着重重的几大盒,不顾寒风从远在二十多公里远的石岗镇骑着电动车赶来送饭。即使大家都带着口罩,但周建军却看到父母眼中的关切和担心,一瞬间禁不住眼眶湿润。他立即深吸一口气,稳定心绪,压住心中的泪意,缓缓走到近前。此刻他多想能给父母一个爱的拥抱,但想到自己也是高危人群,生生止住脚步,便大声喊道:“爸妈,你们不用这么大老远给我送饭,这里条件不错,车队领导也很关心我,你们放心。还有,这里是病区,你们把东西赶紧放下,我等会儿过去拿,你们快点走啊!”看到喊话的儿子安安无恙,母亲的长舒一口气,立即带好一次性手套小心翼翼的拿出饭盒和水果放在地上,嘴里还不停的说:“妈是带着口罩给你做的饭菜,你放心吃,我专门带了6个鸡蛋给你,六六大顺么,还做了你最爱吃的花生米。。。”早已听不清父母的殷殷嘱咐,强忍的泪如决堤般冲涌而出。幸好带着口罩说话的声调不易察觉,周建军反复告诉父母放心,自己注意防护,不要再送饭菜来了。


公交战线的逆行者——记公交一公司驾驶员周建军

图为周建军消毒后张贴消毒标贴

尽管满心的担心和不舍,在周建军的反复催促下,父母还是转身离开了,只是他们不知道有一道身影就那样默默站立,满眼的泪水目送他们直到远去。拿起地上沉甸甸的饭盒和水果,比它们更沉的是父母的爱,蓄满胸膛的感动,比它们更感人的是父母对自己的理解和无条件的支持。


从没有哪一刻像现在让周建军感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他知道自己做了正确的选择。但他也觉得自己亏欠父母的太多,自从来到公交上班,就离开了老家,与父母相聚的日子少之又少。本来他也想趁这次疫情线路调整,好好陪父母在家过个年,但他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在抗疫的关键时刻,他必须舍小家顾大家。再次凝望着父母远去的方向,口中喃喃自语:“爸妈,你们多保重,在疫情彻底结束之后,我多请几天假,在家好好的陪陪你们。”紧接着他擦干泪水,快步回到自己的岗位。尽管周建军百般劝说父母,但从那天开始,每隔2、3天,他们还是会送来好吃的饭菜和水果,当然还有他最爱吃的花生米和6个煮鸡蛋。


公交战线的逆行者——记公交一公司驾驶员周建军

图为周建军手捧父母送来的花生米

有时乘坐公交车的医护人员也会和他聊上几句,有医生调侃道:“周师傅,你天天接送我们也算是高危了,难道你不怕吗?”周建军回答说:“你们白衣天使直接和病人打交道,感染风险比我大多了,再说有你们医生在,我怕什么呢?”带着口罩说话的声音瓮声瓮气,引得大家都笑了起来,车厢里顿时洋溢着春天的气息。


或许是因为身处一线,使他更能感受人们的压力和焦虑,但即便如此,他亲眼看到了更多的党员奔赴前线,也被他们舍身奉献、逆行冲锋的精神所打动。这时他就无不庆幸自己可以与他们并肩作战,于是他下定决心,回到休息室,提笔写下了入党申请书。


是啊!逆风,并不真的意味着你拥有抗衡自然的神奇力量,逆风,只因为你有不惧怕困难的勇气和铁一样的肩膀。逆风的行者,即便再柔弱再孤独,但你努力起飞的样子真的很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