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车为什么不把车漆搞厚点?能省很多成本吗?

世界很大14


日系车确实存在车漆偏薄的问题。比如根据一些网友、测试机构的测量结果,丰田CH-R的最小漆面厚度为121微米、雅阁的最小漆面厚度为123微米,这些数据都不算好看。有些网友还测出了低于100的情况,不过一般的手持式漆面测量仪不太准确,这种就不做统计了。


至于为什么不把车漆搞厚一点,确实和成本有一定关系。我们知道车漆可以划分为四大层,他们的特点分别如下:

电泳层:为车子钢板防生锈;

中涂层:主要功能是隔离紫外线,同时防止砂石的冲击打磨;

色漆层:用来达到上色的效果;

清漆层:也是最外面一层,用于保护整个油漆。


一般来说,如果要减少车漆厚度,就是减少中涂层和色漆层的厚度。这两层对于车漆成本投入相对来说也是最大的。


大家不要以为少用车漆就是节约点车漆原料费。这里的成本还包括工艺成本和后处理成本。工艺成本比如要增加车漆烘烤的次数、时长;后处理成本可以理解为车漆原料的环保回收处理。因为车漆不可能100%附着在车身上,未使用的雾化的车漆颗粒物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需要严格回收处理才行。

而且大家要明确一点,很多时候厂家会去提升产品的水平,除了因为市场原因要进行技术升级外,还有国家层面的推动。不过根据现行的国标《QC/T484-1999漆面质量标准》,它们只对车漆厚度最小值进行了规定:

1. 纯入门经济型微型车(裸车价低于5万),漆面最薄不能低于90微米;

2. 高于5万元的任何车型,漆面最薄不能低于120微米。

换言之,只要是厚度达标,这款车就是合规的。当然了,大家也不要以为只有日系车这么干,不少合资品牌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比如大众桑塔纳、福特福克斯等品牌也都有被吐槽。


东拉西车


日系车车漆最大的问题并不是薄厚,而是硬度!当然,日系车漆相对薄是事实!

日常使用过程中,车漆并不会因为薄厚而导致问题,但是却往往容易因为漆面过软而产生很多的划痕。因此,客观来说,如果日系车漆面硬度再高一些的话,对于日常使用来说更有意义。

日系车漆的确比德系车型相对更薄一些

下图是2018年合资日系和德系的对比,我们可以得出日系车的的漆面厚度总体来说是不如德系的,车漆平均水平是在132μm,日系普遍偏薄。

日系车漆虽然薄,但总体也符合国家标准

目前,我国的汽车车漆有一个国家标准:QC T484-1999,简单的说,这个国标漆面质量标准规定了两种:

裸车价低于5万元的车型,规定漆面最薄不能低于90μm,

裸车高于5万元的车型,有更细致的要求:底漆层>20μm,中间涂层为40-50μm(不包括尼子层),面漆层为60-80μm,以上最小项目想加,汽车漆面的总体厚度必须大于120μm。

漆面薄厚的确会影响生产成本

车漆一般分为四层,电泳层、中涂层、色漆层、清漆层,实际上对于低价车型来说,4层就是4遍,而对于高价车或者豪华车来说,每一层的工序可不仅仅就是一遍,有时候为了达到完美,需要多次喷涂,而多次喷涂就是成本,每多喷一次,厚度有所增加,但是消耗也会增加,总体来说,以日系这个“抠门”的脾性,宁可通过工艺提升一次喷涂的质量,绝不会进行二次喷涂,这样就导致日系车漆面的质量总体来说比较均匀但是厚度较小。实际上这就是为了降低成本。日系往往在看不到的地方进行节省这是一贯的做法。

日系和德系漆面硬度对比

总体来说,这才是日系车车漆最大的诟病,买到手的日系车感觉漆面太软,用手指都能划出痕迹,洗几次车就会出现难以去除的划痕,这些问题说明清漆层硬度较差,一般来说,清漆层的硬度用H表示,最低是1H,但是高档车的硬度通常会达到3H甚至4H,漆面硬度高,自然而然划痕就少多了。日系车漆面硬度普遍偏低,当然也分车型,并不是绝对,这也就导致日常使用中稍微不注意就会导致各种划痕。

保护车漆的有效办法:

常用的保护车漆的有效办法有两种:

1、隐形车衣:

价格相对较高,不过对于车漆的保护的确更好,几年以后私下车衣,焕然一新。

2、镀晶:

实际上就是在车漆表面涂装一层无机镀晶层,本质上就像清漆一样,不过硬度较高,可以增加硬度到7H以上,可以较好的抵抗轻微的划擦。


众口说车


日系车为什么不把车漆搞厚点,能省很多成本吗?

为什么在购车的时候不去关注三大件质量,偏偏去关注车漆呢?相比于汽车三大件质量来说,车漆的厚薄的重要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吧。日系车的车漆真的薄吗?实际上大多数汽车的车漆厚度都是一样的。虽然日系车车漆不很厚,但是它的防腐还是非常不错的,尤其是沿海地区日系车能够表现出非常不错的保护性能。

很多的朋友会说日系车不安全,车子轻实。际上,如果您真的细心去研究一下的话,日系车真的不轻,也比较安全。日系车子比较轻,是考虑到燃油经济型,实际上现在的车企都有追求轻量化,同级别的日系车与其他车的相比重要差距微乎其微。


日系车安全性虽然不是最好的,但是它与同级别的美系车,德系车相比安全性并不差,无论是国际上的碰撞测试,还是国内的中保研测试,日系车都能够表现出比较不错的成绩。

个人觉得就代步来说,日系车还是比较值得推荐的,质量稳定可靠,非常的省油,省心,后期的话也是非常的保值,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省油省心的车子才是好的车子呀。

CMC车友会,悦之心、悦之行,交友、自驾、摄影、越野、漂移,活出精彩,中国汽车俱乐部旗下组织!欢迎加入CMC车友会大家庭!


CMC车主俱乐部


关于日系车车漆薄的问题,其实就跟日系车车皮薄一个道理,但是如果追问一下,究竟多薄才叫薄,多厚算厚,多少才算是在合理的范围,估计很多人就答不上来了。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以日系车钢板薄就下结论说日系车不安全,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车辆安全不安全,并不是以车辆钢板的厚度作为评价标准的,如果不是这样,那车辆的碰撞测试岂不都是白白设定了那么多标准吗?平心而论,日系车在漆面、蒙皮上确实做得不够“厚道”,因此遇到小碰小刮时往往是日系车吃亏,这也个大众造成了日系车安全性不佳的直观印象。但理智的我们要知道,车辆的安全性决不取决与皮厚不厚,而是由车辆的整体车架结构进行保证,在这方面日系车并没有偷工减料,这也可以从车辆的整备质量上可以看出,由其是日系车在不断应用新材料减重的前提下还是保持了现有的整备质量。



张猛


车漆是否抗造,主要看硬度而并非是漆面的厚度,就好比一厘米的铁要比十厘米的豆腐结实一样,当然这个例子有些抬杠的味道,但实际上很容易说明问题;车漆变薄是一个整体趋势,并非日系车再做,其余四大车系也都在做;至于省成本?没错就是为了提高工艺、降低成本,这再正常不过,商者逐利、天经地义,时间不存在良心的商家、厂家,车企也同样如此,都是尽可能的将利润最大化。。。


所以请客观看待省成本,做过生意的朋友都明白,谁不是挖空心思的想如何降低成本?商本如此,所以理性点,别没事这个良心、那个不良心的,把商者弄的跟做慈善的似的!降低成本的原则就是,在达到标准、预期的条件下可以尽可能的降低成本!日系车如此,其它车系就不这么做么?其它车系同样如此,只不过日系车皮薄已经形成了惯性思维,所以只要提到日系车就都会被认为是车轻、皮薄、漆薄,但实际上日系车同级别比较不轻、皮也不薄(缺少填充物,容易被按动),至于漆面有比较薄的(但达到厚度最低标准、硬度标准)日系车的确有,但也有厚的!同理其它车系如德、美车系同样能找到车漆更薄的存在,难道就只看到日系车漆薄?看不见其它车系么?



新工艺导致整体漆面变薄

把时间往回数30年,所有车系的漆面厚度都比现在高,往往都在150微米以上(现如今自主车车漆几乎全是这个厚度,这不是良心,只不过是工艺、技术不过关,连偷工减料的资格都没有),而现如今的五大车系漆面厚度通常只在120微米左右(即便是新车,整个车的不同位置、漆面厚度也有差异,有的德系车机器盖子能达到140微米、后备箱盖只有90微米多的厚度,这种巨大的差异才是考验技术的,车身各个位置漆面厚度差异越小,越能体现高超的喷漆技术)。。。




如上图所示,传统的车身涂装往往需要四步的过程,电泳、中涂、色漆、清漆,主要按照这个标准来,车漆就没办法做薄,厚度最低也要在140微米以上;后来工艺不断的提高,将传统的中涂层给取消了;如下图所示,油漆公司给的数据(非主机厂),省掉中涂层之后、漆面厚度至少下降30微米,而余下的几层厚度叠加到一起不过就是100微米出头;所以这就是未来车漆厚度的大志方向,别说什么主机厂省成本,图上杜邦公司提供的参数已经把问题写的很清楚了,全球车企在于车漆方面没有什么不透明的,要么大家一起用新工艺、一起去降低成本,要么一起用老的工艺;所以各个车系车漆都有厚的、也都有薄的。。。



换句话说这玩意薄、后有什么啊?车漆本身也没有防撞的功能啊,就像咱们的瓷器一样,讲究的就是个薄瓷,越薄越考究,虽然薄导致不结实、容易摔碎,但瓷器是让人摔的么?不要提那个什么建议厚度标准,那个标准貌似是上世纪末的99年出台的,距今已过20年,全世界的技术、工艺都在提高,而那份标准却无一丝升级,按照有中涂层制造的标准,已经没办法拿来衡量无中涂层的新工艺好坏了,所以请别用老旧的标准来衡量新事物!有时候就是那么无语,回想起大学时的计算机教材,居然是二十年前的。。。




真正对车漆的硬性标准只有硬度

薄、厚并不影响车漆的耐用度,而重点则是在于这个硬度,硬度高就结实、硬度低后果感觉很软;而如今的标准最低是1H、高端车可以达到3H,而所有日系车的漆面硬度都可以很轻松的达到H、部分高端车也可以达到3H,所以通过硬度进行判断的方式,日系车的漆面是丝毫不差的,因为厚度与耐不耐用之间没有任何关系,而实际上同级别的日系车的漆面厚度与德系车的差异并不大,如上图所示,漆面平均厚度差异只有五微米,这也叫漆面薄?这也叫省成本?这无非就是日系车企将误差控制的更低而已,从图上我们很容易看出,宝来也想把漆面弄的更薄,只是精度没控制好而已!



总而言之评价车身漆面厚度,不是看最小、也不是看最大,而是看全车不同位置漆面的平均厚度,每一辆车都有漆面最薄的位置,也同样有最厚的位置,所以想要真实的结果就是看平均厚度,实际上德系车的平均厚度不高、日系车的也不低,所以假设日系车车漆很薄,继而推断日系车是为了降低成本是不严谨的!哪个车企不想降低成本?硬度方面,日系车漆是达标的,而厚度方面至少日系车车漆的平均厚度并不低!


非专业车评


在很多中国消费者朋友的心目中,日系车的车漆比较薄,比德系车,美系车都要更薄一些。所以有很多消费者朋友心中都有疑问,日系车为什么不把车漆搞厚点?能省很多成本吗?

首先笔者要说的是,并不是车漆越厚就表明表面喷漆的质量就越好。就拿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很多二手车的车漆要比新车的车漆更厚,这是因为很多二手车出过事故,为了掩盖住刮擦部分,很多二手车就会选择喷漆处理,这样一来喷漆自然就要更厚,厚度会在200微米以上,而一般新车原厂漆的厚度只在110微米到140微米左右。但是人们并不会因为二手车车漆更厚,而说二手车的车漆质量胜过新车。而评价一辆车车漆质量的高低,主要看的是均匀度。

假设说你车辆发动机舱盖的车漆厚度为120微米,你车门车漆的厚度是在115微米,那就说明这款车的喷漆工艺很过关;但是如果你车辆发动机舱盖的车漆厚度为160微米,你车门车漆的厚度是在90微米,那就说明这款车的喷漆工艺很实在是不敢恭维。而很多日系车的车漆均匀度做得都很不错,特别是雷克萨斯,英菲尼迪以及讴歌等日系豪华品牌车辆,其车漆的均匀度是可圈可点的。

再者,现在车漆工艺进步很大,而随着车漆工艺的进步,车漆也变得更薄了。比如说现在的车漆取消了中涂层,从而厚度也得到了降低。至于中涂层,其作用为抵挡紫外线,但是随着工艺的进步,其他漆层也可以起到抵挡紫外线的作用,自然也就不需要中涂层了。

综上所述,车漆的厚度不能决定这款车车漆的质量,日系车的车漆质量还是很不错的。


汽车观察家


10-30万的车,后座50块一块钢板,30块一个中间头枕,2-500一对前后防撞杠都省。。。车主觉得,10-30万起都出了,装配完上述也不过一千元。为什么减配?一来国家很多不强制安装,二来厂家不是和你这么算的,它们预计卖100万台,一台节省1000元。那就是10个亿利润了。关键是交配后说中国特色,适应中国环境。还卖得出。其实几乎所有合资车都减配,加价。。。多少问题。


恩企业咨询顾问


省成本是肯定的!要知道成本对于每辆车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一个车企来说一年销量几百万辆,那就是个大数字了。

人们眼中日系车的印象

很多人对于日系车的印象:“纸壳箱”。日系车不管碰撞测试成绩多好,还是其他什么为“安全”所谓的“溃缩设计”也好,说的天花乱坠,但是实际路上出现的与日系有关的车祸大多数都以日系“惨败”收场。说它“纸壳箱”我觉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事实胜于雄辩

在这里说这些问题,虽然对日系车嗤之以鼻,但是不得不佩服人家日本人会做生意。

日系车的碰撞测试来看,现在都还说得过去,处于中流水平。但是以碰撞测试来解释车辆路上行车的安全性,未免有点武断。实际路上的碰撞因存在不确定因素,往往皮厚钢硬的更能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而日系车牛逼的就是在设计皮的厚度时能把控好碰撞测试的耐撞程度,让车辆不至于在碰撞测试中成绩太难看。

真正车辆在事故中实际碰撞安全与否,与碰撞的角度、行车速度、以及运气都有很大的关系,前几天玛莎女怒撞宝马7系的事件就说明了这些问题。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你车皮越薄,钢越弱,去撞一辆皮厚钢硬的车,这不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鸡蛋碰石头”吗?所以,日系车别拿什么溃缩设计,为安全着想来欺骗消费者,薄就是薄了,偷工就是偷工。

日本人会做生意,把算计用到骨子里了

其实作为生意人的我是很佩服日本人的,人家可以把成本算计到一分一厘,而生产出的车辆通过各种标准和测试,并不能说人家不合格,人家是刚好够格。这样省下来的成本对于单辆车而言不算什么,但是对于车企那就是个大数字。

拿传统工艺来讲,车漆从里到外依次分为电泳、中涂、色漆、清漆,随着工艺的提高有的复杂的车漆可达七八层之多。而这中间车漆刷得薄点或者少刷一层,至少从成本上能剩下几百块钱,这对于一辆十几甚至几十万的车并不算什么。以本田为例,2018年国内总销量1442783辆,如果漆薄能省下100块钱一辆车,那么它剩下的就是144278300元,这可是1.44亿元,可想而知,别说是车漆了,就是一颗螺丝钉那也能省不少不是吗?

另外,说到日系车漆薄的问题,并不仅仅是日系低端车。我之前卖掉的普拉多在弟弟的修理厂里也测试过,确实也是算薄的了。

总之,想日系把车漆搞厚点,你得让人家拿多少钱来花在这上面?何况在现在国产车企日益成长的威胁下,各大合资车企已经纷纷降价以求包住销量的情况下,可能都在憋着劲的想“还能从哪里省点成本出来”。


E速快车


车漆的厚度跟车子的安全并没有太大关系,很多二手车商在检测车时手里都会拿一个漆膜仪测试车身的车漆厚度,一般情况下车子没有出事故,没有后期喷漆的情况下,车漆都是比较均匀的,比如在100微米或者130 微米,都是正常的。车子重新喷漆的地方接壤处或者钣金处厚度数值会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想要做到跟原车漆一样均匀是比较困难的。

日系车以“薄”、“脆”、“软”出名,用力摁一下会摁出一个坑来,用力擦车漆表面如果有灰尘也会划伤车漆,比如我朋友花小30万买的冠道,有次用干毛巾擦鸟粪时发现车漆被划出了一些小细痕,心疼的不行。


日系车的车壳薄,钢板厚度其实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不堪,一般的厚度在1.0-1.2毫米之间,德系车的厚度和日系车不相上下,反而国产车的钢板厚度要做的更厚一些,这可能跟技术有关系,也跟一个企业的文化和传统有关系。

日系车企的成本预算和把控严格的有些变态,比如钢板厚度变薄10微米,喷漆时的厚度减少10 微米,节省下来的成本,销售100万台时可能会节省几千万的成本。像雷克萨斯ES它的车皮平均厚度是0.77毫米,奥迪A4L是1.25毫米,标致4008是1.65 毫米。每个车企的态度不一样,所生产出来的车子也不一样,很多真实车主的使用感受,日系车恐怕就是痛并快乐着,能省油是因为车子更轻,同级别的德系车也很省油,日系车的一些精髓它也学到了。



日系车不把车漆做厚点,一个是成本确实能省一部分,另一个是它们觉得这就是个工具,反正开几年就会再换,更多资源使用在这样的车上是一种浪费,它们希望咱们一年换一辆车才好,而咱们老百姓买车希望一辆车开十年以上才好,理念不同,咱们买回来非常爱惜的态度可能在日 本人那里觉得很可笑。


小强说说车


不专业了吧!对于车厂而言,车漆的主要技术指标是平均厚度,也就是均匀。然后是车漆硬度,一般银色金属漆比较硬,红色蓝色这样的水溶漆就很软,但是水溶漆越洗越漂亮,光泽度好。绿本车也不都是薄漆,很多绿本车都有选装珍珠漆的,那个就非常厚,也因为太厚,以后要是有刮擦补漆的时候,永远都有色差。最后,车漆厚的,应该是生产线比较落后,至少喷涂生产线是落后的,没文化的人会觉得车漆厚的厂家厚道,其实不是,薄漆从工艺到漆本身,都是比厚漆贵,虽然用料少,但是料子好,更贵!以前用来写标语的那种大红漆,就是最廉价的,那种漆涂上去至少1毫米厚,不可能薄下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