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春耕兩不誤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春喜 通訊員 郜敏 王可

“立春一年端,種地早盤算”。時值立春,正是春耕的最佳時機,如何在防控疫情的同時滿足群眾春耕物資需求,正常開展春耕生產?

陳廣全是太康縣遜母口鎮劉橋村村民,經營著一家農資代銷點。疫情發生後,出於防控需要,他的門店關門歇業,儲存的110噸化肥無人問津,開朗活潑的他只有躲在家裡抽“悶”煙。

正當陳廣全悶悶不樂的時候,劉橋村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書記陳紅寬找到了他,讓他加入臨時黨支部,為群眾點對點運送農資。“好的,我免費送。”陳廣全欣然點頭。

謝述紅是該鎮謝營村的種糧大戶,去年被評為全鎮的“高產狀元”。早在年前,謝述紅就盤算著這個時節如何給自己40畝的小麥施肥,為奪取今年的豐收打下基礎。

疫情來襲,謝述紅同樣被“封堵”在家。情急之下,他曾多次試著“逃離封堵”購買化肥,均被該村疫情防控值守人員“逮住”勸返。老實巴交的謝述紅如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

“老謝,去橋頭指揮部拉化肥和農藥。”敲門聲落下,謝述紅一蹦腰高,哼著小調,拉著車子飛一般到指揮部。“太好了,太及時了。”59歲的謝述紅笑得合不攏嘴,像個孩子得到心愛的禮物一樣。

“我說老謝呀,知道你是個實在人,現在疫情防控那麼緊,你可別再做傻事了,別再偷跑出去買東西了,有啥困難給支部反映,我們替你解決。”謝營村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書記王偉叮囑道。

“一定,一定!”謝述紅拉起車子一溜煙兒到地裡施肥打藥去了。

黨建搭橋,戰“疫”春耕兩不誤。據瞭解,目前遜母口鎮39個行政村均成立了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已經吸納166名群眾加入,有統計群眾需求的,有聯繫供貨商的,有分批下發農資的,有監督群眾分地塊施肥、打藥的......已累計為3260戶村民採購春耕及生活物資5920次。

“我們把鄉賢、入黨積極分子、志願者集中起來,成立臨時黨支部,補充各村支部力量,實行黨員聯繫群眾、支部聯繫單位的雙聯模式,由鎮黨委班子成員兼任各村臨時黨支部書記,統一指揮、統一調配、統一實施,搭建群眾與支部的連心橋,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群眾需求,達到疫情防控不脫節、群眾需求有保障的效果,保障春耕順利進行,給群眾一顆定心丸。”遜母口鎮黨委書記方新梅介紹說。

溫縣:防疫春耕兩不誤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學樺 通訊員 崔鵬

2月4日是農曆立春,乍暖還寒。溫縣黃莊鎮衛村的村口設立著黨員義務防疫檢測崗,而不遠處的麥田裡,61歲的村民石素榮正在為麥田澆水。看著沁河水潺潺流入自家田地,他心裡這才踏實下來。

石素榮是該村五組村民,農曆新年前和家人從成都返鄉,雖然不是從疫情重點區域返鄉,但他還是聽從村支書張有才的勸告,進行了兩週居家觀察。趁著沁河放水,他這才戴著口罩在自家地裡忙活起來。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打贏這場防疫阻擊戰固然是目前鼠年新春的首要任務,但春耕生產對於我們老百姓同樣重要,不能誤了農時。”張有才介紹道,隨著氣溫逐漸回升,小麥將陸續進入返青期,現在正是加強春季田間管理、搭好豐產架子的關鍵時期。目前,在村委會有序組織、分片安排下,該村近3000畝小麥基本上都“喝”上了一遍水。

據介紹,為保障農資供應,溫縣在做好農資經營單位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落實農資上門配送服務工作;農技人員也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移動通訊等傳媒,把麥田管理關鍵技術落實到戶。

“糧穩天下安。當前疫情嚴峻,溫縣將抓好春耕生產作為關乎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的大事,科學有序地引導農民在保證防疫安全的前提下開展田間生產,做到一手抓防疫,一手忙春耕,防疫春耕兩不誤!”溫縣縣委書記毛文明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