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復工也就比平時晚十天,為什麼有的公司就會倒閉?

皮蛋不怕黑


例如餐飲業,講下情況,新年本來會帶動餐飲消費,但是由於眾所周知原因,市民幾乎不消費餐飲,然而消費遇冷導致食材報廢、人工支出、租金成本等等原因造成資金鍊斷裂,再加疫情未知結束時間,市民恐慌情緒降低餐飲業消費預期或債務困境等種種因素,所以選擇倒閉。


喬木歸


不是簡單的的10天,加上春節假期就是15天。

而且不是簡單的延後15天,現在,物流不通,上下供應商不通,員工不到位。

年底,本來很多企業資金就緊張,要付款,年終獎等等。

你看看每年年底朋友圈看看多少人在討債的。

資金已經不充足了。

再說很多企業也不是說到29日再放假。很多人都提前請假走了。公司年底最後一個月基本上都是半運行狀態。再加上15天沒有收入。有些企業還要付工資。現在開工了,等開工後還有至少半個月才能正常。

下個月又要發工資。

斷斷續續的算下來可以算3個月左右資金不正常。你說慌不慌。


鉤癮


其實題主的這個問題,沒有把春節期間考慮進去。在很多人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都自動把春節的七天假期過濾,然後說才停工十天就挺不住的問題。

其實大部分企業在春節休假前已經考慮到了十幾天甚至半個月的停工期,而且有十足的準備。因為很多企業年前好幾天就已經放假了。

首先,一般企業,正常休假半個月,還可以有半個月的時間開展業務,這半個月一般可以補償前半個月的損失。

其次,有計劃的休假和非常時期計劃外的停產停工是不一樣的。有計劃的休假,是把訂單和業務也有計劃的放到休假以後,這樣正常復工的話會有大量的訂單和業務開展,不會有多大的損失。而這次疫情屬於不可抗力,長時間的停產停工會造成大量的訂單損失和業務流失。而為了年後的生產和業務,大部分企業都在年前採購了很多生產原材料和開展業務需要的商品物資,訂單取消和業務流失註定這些採購都很難消化,必然佔用大量現金流,企業沒有現金流,和死了差不多,甚至比死還難受。

第三,很多企業是指望假期經濟來提高收入的,比如:旅遊業、餐飲業、線下培訓業等。這些企業都為了春節假期儲備了大量的物資和人力,必然花費很多資金。而這次疫情的發生,讓春節假期經濟成了泡影,他們的損失非常大,比如餐飲業採購的大量生鮮食品,都在低價大甩賣。這些小微企業中的一半左右,我感覺很難活到疫情結束,可以參照2003年SARS疫情的影響。

這次疫情可以說是改革開放以後,對社會生活影響最大的一次了。很多中小微企業是否能挺過這場災難真的很難說。而現在的經濟不是當年的小農經濟,一個企業破產,勢必會影響到上下游企業,如果疫情再持續一段時間,很多中小微企業熬不住破產的話,勢必會影響到整個國家經濟,影響到無數人的就業。

所以,不要認為這僅僅是企業所有者的事情,同樣關係到千千萬萬打工者和勞動者的事情。試問,當一家企業倒閉了,你可以換一家企業打工,當無數個企業都倒閉了,你去哪裡打工?當沒有工作崗位了,打工者們怎麼辦?或許有人說回家種地,是的,還有人有地可種,那社會經濟如果出現問題,你就不會受影響嗎?

希望疫情早日過去,在即將到來的春暖花開時節,還我大中國國泰民安,中國加油!

凡人如粒沙,本是你我他。匯聚成沙漠,隨風闖天涯。請點贊並關注我,一起探討未來,共創輝煌。


凡人你我他


我拿一個一線城市小微企業舉個例子給你算一下你就明白了!

先說企業成本

1,房租,一個小企業租200平米的辦公室,20000元左右。

2,員工工資,20人,平均6000元,120000元

3,社保,20人,27000元

4,辦公用品及行政費用,一個月20000萬

5,企業貸款利息,正常企業都有貸款,按200萬20年算,每個月本息約15000

以上合計約21萬左右,這還不算流動資金,其他雜費還有老闆自身消費。

那麼如果這個企業之前生意好,老闆手裡有100多萬現金能支撐3到5個月,如果之前就生意不好,手裡沒有現金呢?別說10幾天,停一週就死翹翹了,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小微企業在這次疫情中挺不過去的原因。





老林說新零售


平時壓榨員工習慣了!很多企業都不放那麼多天假!還經常加班!所以十天在他們眼裡大於半個月!還有就是無病呻吟!至於企業倒閉麼?一年的利潤連半個月都挺不住?那這公司也沒有開下去的必要了!


奧too曼


看了你的提問,可以看出根本沒有辦過企業,連個體戶都算不上!

第一:正常情況下,企業開工都是初六,也就是1月31號,個體戶,批發商過春節基本只休息半天,並且一年的錢就指望春節前後

第二:到今天2020年2月14日,已經半月了!這還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中小企業,個體戶們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復工,恢復生產,恢復營業!

第三:國家政策總是好的,鼓勵中小企業,大型企業10號開工,實際到地方,復工仍然需要填申請表,道路交通管制依然存在,打電話諮詢依然復工遙遙無期!

試問哪家企業能不慌?哪家個體戶能不慌?

最後總結一下:教師,公務員,機關單位,事業單位,外資企業,國有企業這些員工一點都不會慌,所以網絡上大半人希望不上班!


六月大叔


我也很奇怪,前兩年一遇重大活動,比如杭州和青島大會,企業停工停產起碼半月也沒聽說哪家死翹翹了,這才十天不到就不行了,甚至於連過年期間不開工的房地產公司都喊支持不下去了,問題是本來春節期間就沒人買房,實在不知道地產虧在哪了,我覺得更多的是一種悲觀預期心理吧。


EAmpty


10天?是對 個別企業吧,個體現在還沒有接到復工的通知,開餐飲的,快二十天了,關鍵還不知道要等到何時。疫情過後我將會成為失信人了[流淚][流淚][流淚]


紅辰2015


從過年1月23號到現在休了快一個月了吧?有些企業放假早,1月17號左右就放假了,到現在也有一個月了,有些企業現在勉強已經復工,有些呢還不知道要等待多久,哪怕是復工了,盈利也不能跟以前比,等走上軌道還需要一段時間。

做為一個企業,特別是2019生意這麼難做,相信很多企業也只是勉強維持,等待2020年拼一把,結果還沒有開始就遭疫情,工人工資廠租金少的幾十萬,多的幾百上千萬一個月,有些還要壓貨備貨之類的,說的不好聽,這行情一年都賺不了這麼多,結果一個月就虧掉了。

這疫情影響的不止是一個月的盈利,估計今年上半年都沒有戲。

打工的一年不幹都不會餓死,最多每個月省點少用點生活費,企業躺著每天要虧多少。

像我這種普通的小零售店一個月都要虧上萬,還有幾萬塊貨錢,過了這個月賣不出去就要打包了,夏天又要上五六萬新款,秋冬又壓了三四萬貨錢,店租房租虧損一萬。沒有十萬以上我這小店也要倒閉了。這疫情註定要兩三個月沒生意,還得準備多點錢週轉。


dan服裝


經過2019的貿易戰,很多企業面臨庫存和虧損。從每年的經濟走勢也可以看出,很多行業都在春節前後屬於銷售和生產旺季,4月底至8月底為銷售淡季。淡季過渡期就算做庫存也要保工人工資。2月突發的疫情假期,媒體上表面看到的多少企業復工,實際多為國有以及大型規模以上企業。中小企業復工大部分到二月底3月份。就算復工,大部分員工仍然不能到位,物流不暢,材料短缺,產能短期內也不能馬上全部恢復。產能真正意義上恢復,將近四月份。這期間,訂單損失,沒有收入,租金、銀行利息、醫社保、工資等等所有開支不少。國內目前大部分行業利潤微薄,完全沒有抗拒多重風險的能力。企業之外的人看來只是多了十幾天,而只有身處其中才知道,實際遠遠不止這十幾天的時間,錯過了這個旺季,馬上進入淡季,等於失去一個能還繼續活下去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