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复工也就比平时晚十天,为什么有的公司就会倒闭?

皮蛋不怕黑


例如餐饮业,讲下情况,新年本来会带动餐饮消费,但是由于众所周知原因,市民几乎不消费餐饮,然而消费遇冷导致食材报废、人工支出、租金成本等等原因造成资金链断裂,再加疫情未知结束时间,市民恐慌情绪降低餐饮业消费预期或债务困境等种种因素,所以选择倒闭。


乔木归


不是简单的的10天,加上春节假期就是15天。

而且不是简单的延后15天,现在,物流不通,上下供应商不通,员工不到位。

年底,本来很多企业资金就紧张,要付款,年终奖等等。

你看看每年年底朋友圈看看多少人在讨债的。

资金已经不充足了。

再说很多企业也不是说到29日再放假。很多人都提前请假走了。公司年底最后一个月基本上都是半运行状态。再加上15天没有收入。有些企业还要付工资。现在开工了,等开工后还有至少半个月才能正常。

下个月又要发工资。

断断续续的算下来可以算3个月左右资金不正常。你说慌不慌。


钩瘾


其实题主的这个问题,没有把春节期间考虑进去。在很多人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都自动把春节的七天假期过滤,然后说才停工十天就挺不住的问题。

其实大部分企业在春节休假前已经考虑到了十几天甚至半个月的停工期,而且有十足的准备。因为很多企业年前好几天就已经放假了。

首先,一般企业,正常休假半个月,还可以有半个月的时间开展业务,这半个月一般可以补偿前半个月的损失。

其次,有计划的休假和非常时期计划外的停产停工是不一样的。有计划的休假,是把订单和业务也有计划的放到休假以后,这样正常复工的话会有大量的订单和业务开展,不会有多大的损失。而这次疫情属于不可抗力,长时间的停产停工会造成大量的订单损失和业务流失。而为了年后的生产和业务,大部分企业都在年前采购了很多生产原材料和开展业务需要的商品物资,订单取消和业务流失注定这些采购都很难消化,必然占用大量现金流,企业没有现金流,和死了差不多,甚至比死还难受。

第三,很多企业是指望假期经济来提高收入的,比如:旅游业、餐饮业、线下培训业等。这些企业都为了春节假期储备了大量的物资和人力,必然花费很多资金。而这次疫情的发生,让春节假期经济成了泡影,他们的损失非常大,比如餐饮业采购的大量生鲜食品,都在低价大甩卖。这些小微企业中的一半左右,我感觉很难活到疫情结束,可以参照2003年SARS疫情的影响。

这次疫情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后,对社会生活影响最大的一次了。很多中小微企业是否能挺过这场灾难真的很难说。而现在的经济不是当年的小农经济,一个企业破产,势必会影响到上下游企业,如果疫情再持续一段时间,很多中小微企业熬不住破产的话,势必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经济,影响到无数人的就业。

所以,不要认为这仅仅是企业所有者的事情,同样关系到千千万万打工者和劳动者的事情。试问,当一家企业倒闭了,你可以换一家企业打工,当无数个企业都倒闭了,你去哪里打工?当没有工作岗位了,打工者们怎么办?或许有人说回家种地,是的,还有人有地可种,那社会经济如果出现问题,你就不会受影响吗?

希望疫情早日过去,在即将到来的春暖花开时节,还我大中国国泰民安,中国加油!

凡人如粒沙,本是你我他。汇聚成沙漠,随风闯天涯。请点赞并关注我,一起探讨未来,共创辉煌。


凡人你我他


我拿一个一线城市小微企业举个例子给你算一下你就明白了!

先说企业成本

1,房租,一个小企业租200平米的办公室,20000元左右。

2,员工工资,20人,平均6000元,120000元

3,社保,20人,27000元

4,办公用品及行政费用,一个月20000万

5,企业贷款利息,正常企业都有贷款,按200万20年算,每个月本息约15000

以上合计约21万左右,这还不算流动资金,其他杂费还有老板自身消费。

那么如果这个企业之前生意好,老板手里有100多万现金能支撑3到5个月,如果之前就生意不好,手里没有现金呢?别说10几天,停一周就死翘翘了,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小微企业在这次疫情中挺不过去的原因。





老林说新零售


平时压榨员工习惯了!很多企业都不放那么多天假!还经常加班!所以十天在他们眼里大于半个月!还有就是无病呻吟!至于企业倒闭么?一年的利润连半个月都挺不住?那这公司也没有开下去的必要了!


奥too曼


看了你的提问,可以看出根本没有办过企业,连个体户都算不上!

第一:正常情况下,企业开工都是初六,也就是1月31号,个体户,批发商过春节基本只休息半天,并且一年的钱就指望春节前后

第二:到今天2020年2月14日,已经半月了!这还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中小企业,个体户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复工,恢复生产,恢复营业!

第三:国家政策总是好的,鼓励中小企业,大型企业10号开工,实际到地方,复工仍然需要填申请表,道路交通管制依然存在,打电话咨询依然复工遥遥无期!

试问哪家企业能不慌?哪家个体户能不慌?

最后总结一下:教师,公务员,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外资企业,国有企业这些员工一点都不会慌,所以网络上大半人希望不上班!


六月大叔


我也很奇怪,前两年一遇重大活动,比如杭州和青岛大会,企业停工停产起码半月也没听说哪家死翘翘了,这才十天不到就不行了,甚至于连过年期间不开工的房地产公司都喊支持不下去了,问题是本来春节期间就没人买房,实在不知道地产亏在哪了,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悲观预期心理吧。


EAmpty


10天?是对 个别企业吧,个体现在还没有接到复工的通知,开餐饮的,快二十天了,关键还不知道要等到何时。疫情过后我将会成为失信人了[流泪][流泪][流泪]


红辰2015


从过年1月23号到现在休了快一个月了吧?有些企业放假早,1月17号左右就放假了,到现在也有一个月了,有些企业现在勉强已经复工,有些呢还不知道要等待多久,哪怕是复工了,盈利也不能跟以前比,等走上轨道还需要一段时间。

做为一个企业,特别是2019生意这么难做,相信很多企业也只是勉强维持,等待2020年拼一把,结果还没有开始就遭疫情,工人工资厂租金少的几十万,多的几百上千万一个月,有些还要压货备货之类的,说的不好听,这行情一年都赚不了这么多,结果一个月就亏掉了。

这疫情影响的不止是一个月的盈利,估计今年上半年都没有戏。

打工的一年不干都不会饿死,最多每个月省点少用点生活费,企业躺着每天要亏多少。

像我这种普通的小零售店一个月都要亏上万,还有几万块货钱,过了这个月卖不出去就要打包了,夏天又要上五六万新款,秋冬又压了三四万货钱,店租房租亏损一万。没有十万以上我这小店也要倒闭了。这疫情注定要两三个月没生意,还得准备多点钱周转。


dan服装


经过2019的贸易战,很多企业面临库存和亏损。从每年的经济走势也可以看出,很多行业都在春节前后属于销售和生产旺季,4月底至8月底为销售淡季。淡季过渡期就算做库存也要保工人工资。2月突发的疫情假期,媒体上表面看到的多少企业复工,实际多为国有以及大型规模以上企业。中小企业复工大部分到二月底3月份。就算复工,大部分员工仍然不能到位,物流不畅,材料短缺,产能短期内也不能马上全部恢复。产能真正意义上恢复,将近四月份。这期间,订单损失,没有收入,租金、银行利息、医社保、工资等等所有开支不少。国内目前大部分行业利润微薄,完全没有抗拒多重风险的能力。企业之外的人看来只是多了十几天,而只有身处其中才知道,实际远远不止这十几天的时间,错过了这个旺季,马上进入淡季,等于失去一个能还继续活下去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