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冀州中學徵文:眾志成城,共抗疫情(七)

編首語

庚子新春,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出現,增添了一份凝重。這危難之際,更顯中國力量和中國擔當的可貴!最美逆行者,丹心熾熱,衝鋒在前,用血肉之軀與死神賽跑;舉國上下,守望相助,風雨同舟,凝聚成一股強大的合力。惟願:人人健康,中國平安,祖國山河無恙!

這個特殊的寒假,我們改變了學習的場所,但不變的是追求卓越的心和嚴格自律的態度,我們要將備考不折不扣地進行到底!惟願:決勝高考!決勝人生的戰場!


齊心協力戰疫情,恩師相伴勝高考

高三70班 孫同碩

衡水市冀州中學徵文:眾志成城,共抗疫情(七)


肺炎疫情,心痛,我們為之祈福;眾志成城,加油,我們共同努力;小雪初春,別怕,恩師與你相伴;延遲開學,穩住,我們決勝高考!

共肩前行,同根同心。飛躍山巔,又是一片藍天。“最美逆行”成了春節期間最靚麗的風景,逆行的戰士自帶光環,一封滿是紅手印的請戰書印在了我們的心裡。

正如魯迅先生所言:“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份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不管是SARS猖獗期間的領軍人物“鍾南山”,還是曾赴北京小湯山抗擊“非典”的醫療隊隊員們,抑或堅持站崗,奮鬥一線的人民武警,都在用自己的力量守衛著我們共同的家園。

即使平常人,也在用自己的力量將疫情損失降到最小,無論是小區還是農村,好好“罩”顧自己成了最常見的標語,居委會挨家挨戶檢查疫情,並通過廣播進行防護指導。即使病毒的重重陰雲下,向前與奮發尤為艱難,但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沒有什麼是我們五千年生生不息的中華民族不能打敗的,新型病毒定會在我們中國人共同的努力下瑟瑟發抖,明日的陽光也終究屬於我們。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考驗著闊步前進的中國,也考驗著我們積極進取,昂頭闊步戰高考的高三師生。健康與學習共存。我校高三全體教師,身先士卒,爭分奪秒,全力,全心,全意地抗擊疫情,並且利用微信群,作業群,按時發佈早讀任務,組織早讀,按時發佈作業,製作各科PPT,按時科學智慧地組織高三學生在家學習,學生定時早讀,家長協助,微信群視頻打卡,按照學校作息時間表認真完成作業,學生利用教育公眾號汲取知識。真正做到了停課不停學,隔離人不隔離愛,勇於擔當防疫情,師生同心戰高考。

疫情肆虐何妨?停課延期又怎樣?只要我們堅持奮鬥,心存希望,前方的荊棘路終有一天會開滿鮮花,花香滿地。在這個小雪初春,春風安逸的日子,有恩師陪我,備戰高考。

看華夏兒女攻克疫情,風雨無阻;看冀州學子牢記師恩,高考稱雄……


病瘟難攻成城志,師生堅守折桂心

高三33班劉婉婷

衡水市冀州中學徵文:眾志成城,共抗疫情(七)

這一場“戰疫”,來得實在是太過突然。

病痛讓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不堪,讓我看到了命運的殘忍無情。潛伏期十四天,從發作到死亡甚至僅七十二小時。新型肺炎患者,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出生僅三十個小時的嬰兒,處於各個年齡段的人都難逃病毒的魔爪,高達百分之二點一的死亡率更是觸目驚心。大家每天睜眼後的第一件事便是拿起手機去看一看病情的發展,而不斷更新的患者數目卻一次次地帶來失望。而難以走出家門的現狀更是給壓抑沉重的氣氛添上了重重的一筆墨。在這之前,我們認為人類無所不能,“上可九天攬月,下可五洋捉鱉”。但是這次病情爆發後,人們在小小的病毒面前又是那麼的無助。但與此同時,它也讓我看到了平凡的人們對生存的執著,讓我看到了人性的偉大無私。十七年前,鍾南山教授領軍抗擊非典,今天,八十四歲的他再次赴往武漢。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也紛紛請纓奔赴前線,黑色的簽名字跡上是鮮紅的指印,它們向眾人宣示著醫者對人民的責任感與奉獻的決心。而最令我感動的,是在天災面前,中華民族十四億人民團結一心抵抗病魔、眾志成城不屈服於上天刁難的團結互助。韓紅基金會籌集各大明星善款捐於湖北,九十歲的拾荒阿婆因被拒絕捐獻九千元而嚎啕大哭,所有承載著救援物資的貨車都免繳運輸費用,九零後女孩每天做三百份外賣送往前線工作人員……善舉總是靜默無聲,帶給人們的感動也總是言難達意。這更讓我堅信,一場苦難,可以給予人們生理上的病痛,卻一定不能摧折掉一個眾志成城、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身為一名高三的冀中人,我也在想,這或許又是我們的一個契機。

延長了的假期,是我們超越全省六十萬考生的絕佳時機;不能出門的“限制令”,讓我們遠離了花花世界的紛擾,靜下心來去審視自己最近的學習與生活。與家人接觸的時間變多,親情得以升溫,身心得到好的休整。即使離開了學校,盡職盡責的老師們仍堅守在工作崗位。出試題、製作PPT、早晨六點就起床監督晨讀……在疫情難關面前,學校已經把最好的資源給了我們。開學延遲,但高考不會遲到。已逝的青春容不了幾次懈怠,正好的年紀經不起持續頹唐。“塵埃之微,補益山海。螢燭未光,增輝日月。”經過這一次戰爭,我們更應明白的是當前人類的能力尚且不能以強大來形容,為了中華,為了全人類,我們不能停下求知的腳步,唯有不斷地探索追尋,給科學之光增添自己的那一把火,我們才能信心十足地面對世間變故。天災也好,人禍也罷,我們才能夠無所畏懼。

凜冬離去,春日已至;燈與河川,二月人間。民族的意志永遠向前,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輝煌。因為滿目感動、心存溫暖,所以我們相信的是,日夜拼搏堅守的人終將與希望撞個滿懷。一場病難又如何?武漢的櫻花依舊怒放,六月的喜悅也定將如期而至,“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正如我常常說的那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