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人人都是“战斗员”

疫情当前,人人都是“战斗员”

背着30多斤重的药桶,逐层给社区老式楼梯房消毒。

这是疫情防控期间,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司法局工作人员杨端华在社区的日常工作之一。

两个多小时下来,几大桶消毒液喷洒完,杨端华防护服内的衣服也早已湿透。

连日来,湖北司法行政系统无数的“杨端华”们坚守着各自战场,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尽一份心献一份力,点滴汇聚庞大力量。

下沉村居

大年三十,康利匆匆扒拉几口饭便驱车往外赶。

辗转多个药店买到300个医用口罩后,他终于松了口气。初一一大早,他就带着这批口罩赶到潜江市老新镇三合村。

康利是潜江市司法局驻三合村第一书记,也是村党支部书记。

连日来,三合村驻村工作队、村支两委、各村组组长和村医组成的排查宣传小组,逐个摸排登记,挨家挨户开展宣传,教育引导返乡人员自觉居家隔离。

经摸排发现从武汉返回或途经武汉的就有180余人。由于地处偏远,村民对疫情的信息接收比较少。“刚开始村民重视程度不够,不戴口罩的、打牌聊天的都有,经过挨家挨户宣传,情况才大为好转。”康利说。

随着防控措施升级,潜江市禁止机动车、电动车出行,康利和驻村工作队组织村干部及时将3个村组的道路进行封锁并安排人员执勤。

在湖北,像康利这样奔走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司法行政人还有很多。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湖北司法行政人坚守村居一线,化身多种角色。

他们是“疫情排查员”,与村干部、医务人员入户走访排查,对外地返乡人员采集信息、测量体温。

他们是“防控宣讲员”,利用音响等途径,广泛宣传防控工作措施和知识,教育大家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他们还是“矛盾调解员”,扎实做好群众工作,及时调解村民因不能走亲访友、操办红白喜事及物资采购不便等带来的现实矛盾。

提前“上岗”


疫情当前,人人都是“战斗员”


武汉警官职业学院大三学生张津伟(右二)参加防疫执勤。

“算是提前上岗了。”武汉警官职业学院大三学生张津伟嗓音略带沙哑。

疫情防控期间,张津伟主动请战坚守一线至今。劝返出门群众、开展体温检测……这些是张津伟这段日子以来的日常工作。

“不管是卡点驻守还是应急处突工作,都意味着可能直接接触到新冠肺炎患者,会不会害怕?”

张津伟直言,刚开始难免有些忐忑,但所里配备了防护服、护目镜等,自己平时特别注意防护,家里人也从最初的不理解变成了支持。

和张津伟一样,家住黄冈武穴市大法寺镇湖北村的张志猛也想为疫情防控做点工作。

大年初六,这名24岁的武汉警官职业学院大三学生,拿着村里开的介绍信和学生证来到武穴市公安局大法寺派出所,申请加入配合执勤,设卡站岗等任务样样不甘落后。

写下请战书,冲在第一线。疫情防控期间,武汉警官职业学院200余名学生提前“上岗”,承担高速路口疫情检查、道路卡口执勤、防疫宣传、救援物资跟进等工作任务。

再不“掉队”

“我是一名建筑工人,愿意为疫情防控贡献微薄之力。”1月30日,宜昌市伍家岗区司法局收到一份特殊的“请战书”。

“请战书”是某建筑公司职工谭某、姚某写的,两人均为伍家岗区司法局的社区矫正对象。

为加强对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武汉市决定参照北京小汤山医院模式,建设两所专门医院,急需大量建筑工人。

谭某、姚某得知所在建筑公司即将统一组织员工前往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一线支援,随即向伍家岗区司法局提出申请,后经评估获得批准。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人人都是战斗员。在湖北,像谭某、姚某一样的社区矫正对象,也在时刻关注着疫情变化,做着力所能及的工作。

疫情面前,社区矫正对象的帮助既有速度更有温度,他们的力量汇聚成一团火,助力驱散着疫情的阴霾。


疫情当前,人人都是“战斗员”

司法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