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读浙江诊疗方案:新冠肺炎治愈率达31.77%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浙江省以重型、危重型病人救治为重心,着力完善救治网络、优化救治程序、提升救治效率,目前疫情已进入相对平稳阶段。

过去4天,浙江省单日新增出院病例数,均大于当天的新增确诊病例数。根据2月14日通报的数据计算,浙江省治愈率目前已达31.77%。其中,既有96岁高龄患者治愈出院,也有孕35周的孕妇患者顺利生产。此外,浙江至今尚未出现死亡病例。

出院人数不断增加,治愈率达31.77%

从近期数据来看,浙江新增确诊病例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出院人数在不断增加中。其中,新增确诊病例从1月29日的132例减少至2月13日的10例,而近7天确诊病例出院总计达269例。

值得关注的是,2月8日,浙江省新增出院病例数首次超过新增确诊病例数,截至当日,浙江省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率为16.09%,比上一日提升将近4个百分点。

此后的2月10日至13日,浙江新增出院病例数连续4天大幅超过新增确诊病例数。截至2月13日0-24时,浙江省累计确诊病例1155例,累计出院病例367例,在院救治病例788例,出院患者占确诊病例的比例从2月10日的22.38%一路攀升至31.77%。

目前全国平均治愈率为10.63%,不计湖北省数据,全国其他省市平均治愈率为24.58%。

96岁高龄患者出院,孕35周患者诞下宝宝

一些危重患者治愈出院的消息,也在不断为浙江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提振信心。集中救治、一人一方案的个性化治疗,效果正在进一步显现。

2月13日下午,一位96岁高龄的新冠肺炎患者从浙大一院之江院区治愈出院,回到当地继续接受隔离、康复,她也是目前浙江最高龄的新冠肺炎患者。

据院方介绍,这位患者从当地医院转运至浙大一院之江院区,由于年龄大,肺部影像炎症改变明显,氧饱和度较低,所以直接转入ICU进行治疗。经过抗病毒治疗,适当使用激素,同时进行高流量吸氧等,该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病毒核酸检测连续两次阴性,氧饱和度好转,肺CT吸收好转,体温正常。

浙大一院之江院区承担浙江全省重型、危重型患者的集中救治任务。就在几天前,一位83岁的危重症患者转入医院,情况不容乐观。ICU医护人员们以加强呼吸机送氧、提高氧浓度、进行俯卧式通气等抢救方式,取代了60岁以上患者并不太适用的ECMO治疗,让患者的情况逐渐好转。目前,院内已收治8名80岁以上的新冠肺炎患者,其中有3名超过90岁。

截至13日,该院已有30余名患者出院,除了高龄患者,还包括3名孕妇。其中一名孕35周的孕妇,2月8日在该院产下男婴“小汤圆”,婴儿经多次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另一名孕27周的孕妇也于2月12日出院,而且B超显示,胎儿目前整体情况也很稳定。

和时间赛跑,患者最短仅住院4天

从新冠肺炎治愈患者的住院时长来看,浙江的救治效率也位于全国前列。

在2月4日下午国家卫健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回答记者提问时说,现在除了湖北以外,全国住院患者住院的最短时间是海南省5天,最长的是广东省12.75天。除湖北以外全国出院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是9天多一点,湖北省平均住院日是20天。

而就在1天之后的2月5日,浙江有2位患者以更快的速度,从浙大一院治愈出院。当日,浙大一院共有7例患者治愈出院,年龄最大48岁,最小31岁。这其中,有2例是重型患者,有一例普通型患者是一位怀孕5周的孕妇。这些患者平均住院时长为9天,最长住院时长为2例重型患者,15天,最短住院时长为2例普通型患者,仅为4天。

按照国家的相关诊疗标准,这7例患者的病毒核酸检测均达到连续两次及以上阴性的检测要求,其中2例患者连续5次检测阴性;所有患者体温连续3天以上正常,肺部影像学表现大幅改善甚至完全吸收,经过专家组判定,达到出院标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