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日本在这一次“新型肺炎”中援助中国的表现?

季大鸿


这次疫情,日本全国上下很多民众捐款捐物,大力支持中国抗击战胜疫情,是一种友好表现,侵略历史不可遗忘,冤冤相报何时了?维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新型两国友好关系,共同发展壮大,维护世界和平。


念战友情


日本这一次表现的让我们很满意,这也是安倍政府一个聪明的做法。我认为是这么个几个原因

第一,我们和日本是不同文但是同种,都是黄种人,跟欧美人种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个很重要。此次疫情出现的很突然,具体源头是哪里,说什么的都有,谁敢保证不是针对中国人的专门病毒?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日本也一百个跑不了(包括韩国棒子),病毒传染不会先看你护照上是哪国人。所以,日本就必须迫切的与我国合作,获取第一手的资料,以便给他们留出应对方案。

第二,随着我国逐步的强大,尤其是南海对峙和贸易战中,跟美国硬碰硬,让日本看到了一个趋势。那就是美国推出亚太地区只是时间问题,这一块早晚都是中国说了算的。日本就得提前跟新东家搞好关系,这就是一个机会。中国是个厚道的国家,后续肯定不会像美帝那么薅他的羊毛的。

第三,这次疫情对我们来讲算是个问题,但是远没有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雪中送炭远胜于锦上添花。任何组织都得需要一个副手,我估计日本就盯上了这个副站长的位置。这次的表现让我们政府和民间都很满意,如果后面表现还这么优秀的话,很可能继续让他当亚洲二哥。

当然,礼尚往来,虽然我们在抗击肺炎时期,还是做出了友好的回应,比如最近抗日剧好多都被停播了。


百胜刀王胡逸之


大家好!

如何看待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期间,日本对我们国家的大力援助呢?

邻居有难,倾力相助,这本是人之常情,但是人家既是真心实意的相助,我们也不能忘本。日本人不但勤奋、严谨,看来也很聪明,他们懂得在这一次的捐款之中采用文化渊源这个“感情炮弹”来攻击我们的软肋。大家知道日本这个国家和我们国家的距离只不过是一衣带水,日本的文化和我国的文化渊源最为深厚。

这次日本朋友在捐赠物品上写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一下子打到了国人的感情软肋上,不知多少人为此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说实话这一句也曾经打动了我,还有“岂日无衣,与子同裳”,“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这两句诗却是出自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秦风•无衣》之中,然而那一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却是出自我国诗人王昌龄的《送柴御郞》。

从这些“糖衣炮弹”之中可以看到日本人不但勤奋严谨,而且还是非常的博学多识,聪明睿智呢。难怪当年抗日战争时期,我军部队反而弄不出像样的国土地图,然而日本军队却都有着标注极其详尽的我国地势军事地图呢。日本人可是真个聪明得近乎狡猾。

那么日本人这一次为什么如此大张旗鼓地慷慨解囊呢?我想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

1、日本人这一次其实也是本善投桃报李、礼尚往来的意愿。

以往不管日本是发生地震、还是超级台风、还是核泄漏啊,我们国家都没有对这位曾经伤害过我们的邻居记仇,每一次我们都有或多或少的援助,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日本属于我国的近邻,我国发生任何灾难对于日本来说都是没有任何好处的,所以日本人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们高调援助,不但政府、民间、企业全都行动了,甚至连自民党全体成员的工资都每人扣下5000日元用于援助了。这个也是够情谊的。

2、日本政府此举是为了今年7月份的奥运会做准备了。

大家知道今年的夏季奥运会为期不远了,不管在亚洲的哪一个国家发生灾情对于奥运会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举办奥运会需要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的支持。所以日本衷心希望邻国l中国早日弄清楚病毒造成的负面影响,以便于奥运会的举办得以圆满成功,日本需要中国的大力支持,所以日本希望中国平安。

3、日本是在为他的本国赢取口碑。

大家知道,我国是日本旅游业人源的重要来源地,人。假如中国人都不去日本旅游了,那么日本旅游业也就瘫痪了。实际上还不止旅游业,中日两国的工商业早已象蜘蛛网一样千丝万缕地缠在了一起,假如中国工商业瘫痪了,日本即使不死也差不多只有半条命了。所以这是拴在同一条麻绳上的蚱蜢,谁也离不开谁了。唇亡齿寒、利益攸关,由不得日本胡来。

4、当然日本也想诚心诚意改善与我国的关系。

如何看待日本这次对我国的大力捐助呢?我认为应该巩固同邻居的关系,礼尚往来,友好相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人家既然坦诚相待,我辈岂可以小人之心去度君子之腹呢?

问题回答完毕!敬请赐评!谢谢!


四季养生密码苑


这一次“新型肺炎”很严重,但这几年和我们关系并不是太好的日本,却对我们大力援助,不仅仅刚爆发的时候就援助了武汉1000万个口罩,后续还有防护服、防护镜等等,这一点确实要感谢日本,可以说也让大部分的中国人对日本的看法有所改观!

重点来了,日本为何要如此大力度的支援中国呢?

说说个人的看法,其实这些年中日关系一直都不好,日本很想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但是两国民众的情绪使然,这些年中日关系要么是坏,要么就是不好不坏,加上日本右翼分子的推动,以及两国媒体大多报道对方的时候都是报忧不报喜,政府是不可能违背民意的,两国关系的改善只能等待一个契机!

另外美国特朗普总统上台后,这个总统确实有些不靠谱,各种敲诈勒索日本,还将日本战争风险加大,日本又不敢得罪美国,因此这些年相当的被动。经济上美国隔三差五就要对日本加关税,军事上美军驻军的费用要从日本承担20亿涨价到100亿,还要日本自卫队分担美军全球作战任务等等,而且在美国的推动下,日本与周边国家的军事冲突的风险越来越大,美国的不靠谱让日本不得不寻求与周边大国改善关系,不能再美国这一根绳子上吊死!

然后现在机会来了,中国爆发“新型肺炎”,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日本出手了,而且还是大手笔,这个人情所有中国人都得认,效果还很好,现在所有的中国民众对日本的态度都有很大的改观,当然个人觉得中日友好对两国都有很大的利益。

另外,日本不但和中国寻求改善关系,与俄罗斯同样如此!日本宣布安倍将出访俄罗斯并参加5月9日的胜利日大阅兵,这可真是一件稀罕事。日本媒体的解读更多的认为安倍就是想重启北方四岛的谈判,但北方四岛问题由来已久,而且谈了这么多其实日本明白根本不可能要回这4个岛,如果不是这个事,双方又要谈什么呢?

显然日本已经察觉到国际格局正在变化,美国的一些列行动让日本感觉越来越不靠谱,这样的情况下,日本寻求与周边国家改善关系,脚踩多只船更为稳妥,从日本朝野积极支持中国抗击新型肺炎的举动,有积极与俄罗斯改善关系来看,日本恐怕早已经有了与周边国家亲近的想法了,只是这个想法要实现得等待一个时机而已!


狼烟火燎


我认为中国人要真正地成熟起来,喜怒哀乐不形于色,要有稳重感。不要象一个小孩那样,别人送糖吃就说人家好,别人不给糖吃就说人家不好。不仅对待其他国家这样,对待日本这个国家更应该这样。

中国与日本的结交历来已久,纵观历史来看日本给中国从来就没有安好心,日本表面的彬彬有礼这是世界公认的,但中国人的骨子里就喜欢日本人的这种敬重人的方式,然而恰恰中国人就因此而无数次地上当给日本人,这样的事例大多以日本人的突袭为开始,以中国人的失败为告终,不说远的,就近代以来日本以“建立东亚共荣圈"为幌子,在中国无恶不作,侵吞了大半个中国。当年老将以东三省当缓冲区让给日本以求南方的和平,结果日本言而无信,大举进攻南下。在攻占南京时日本以放下武器者免杀,结果中国大批军人放下武器后仍遭集体枪杀,让南京大屠杀成为日本从精神上打垮中国的一场恶魔之战,整整三十万人死于日本人的屠刀之下,可以想象当时人鬼豪哭传到天上的场景。这场魔鬼噬血的大屠杀给中国人民的心灵造成了怎样的阴影和永久的伤痛。然而,现已过上好日子的中国人,到底还有多少人记住日本军国主义这帮恶魔在中国犯下的涛天罪行。但愿中国人不要得了健忘症,也不要以为今天的中国已经强大,更不要以为今天日本人给我们的物资援助是因为中国已经强大日本人在讨好我们,如果有这种想法的人,那他一定又是那个大清帝国的遗种,准备重蹈甲午之战的覆辙。

总结词:中国子孙万代千万别忘了日本人的虚伪,其彬彬有礼的背后暗藏的杀人动机!突袭是日本人的本性,更应该引以为戒!


用声传爱


要承认日本的国民素质很高,在世界上排位第一。也许疫情发生在美国日本民众不见得有这么真义,为什么?不说中国人明白日本人更明白。向日本为中国疫情支援的所有政党民众致敬!


何安华168


这次疫情爆发日本对中国的态度和援助,以及日本国民对中国的态度,真的出乎意料。说实话在以前对日本人的成见及他们犯下的罪行,一直都是耿耿于怀。我不是读历史或看电视知道他们惨无人道的侵略,而是我的姥爷曾经是付作义的兵,姥爷他们也参加了抗日战争,还差点没命。在小时候晚上姥爷经常给我讲故事,但故事却是他们实实在在的抗战故事,因此对日本人的侵华的行为深深地记在了脑海里,也因此有个大英雄(付作义)也深深地烙在了我心里。

付作义简介:

付作义:(1895—1974)字宜生,山西省临猗(今属万荣县)人。国民党高级爱国将领,守涿州孤城而一战成名,曾参加长城抗战和绥远抗战,1949年,率部起义,使北平得以和平解放。解放后,付作义担任水利部(后来的水利电力部)长达22年之久,为新中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然曾经的历史已经铭记,曾经的耻辱也不会忘记。曾经的历史不代表现在新一代日本人,历史终归是代表过去,既然你们认错悔改,我们坦然接受。我们是邻国,俗语说:远亲还不如近邻。就如日本捐赠的物资上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是啊!同是地球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新一代的我们是幸福的,看着国家强盛,国泰民安,但我们的国人精神依然在,那就是厚德载物、团结奋进、爱国拥军!老祖宗教育我们要胸怀宽广,高瞻远瞩,方能成就大业。所以我个人认为放下才能承担,放下对日本的成见,对他们说声“谢谢!我们对他们的援助很是感激!”


王玥岚汇洁管业


这么多年日本所作所为,不符合他现在的做法,这个国家本性不是这样的,这样讨好中国背后一定有原因。

中国的崛起,一带一路的政策,给多少国家带去了经济利益,世人有目共睹!而对于日本来说,中国不只是一个巨大的摇钱树,还是将来日本沉没最适合的一根救命稻草。这么多年给日本带来经济利益最多的国家也就是中国了,从电子产品到汽车等重工业,还是旅游业和电商,每年会有多少钱流进日本!

这次疫情一定会给日本带去巨大的经济损失。日本已经看到这一点,所以它会做出一些以后会让大家同情的事情!

还有记得上一次韩国奥运会吗?由于萨德,中国大部分观众还是会响应国家的号召,没有去韩国,韩国的买票率并不好,使得它的旅游业没有预想的那么乐观,当时韩国做这个奥运会是赔钱做下来的,2020年日本东京即将举办奥运会,日本人很聪明,它不想看到和韩国一样的结果,退一万步来说,即使没有东京奥运会,将来中国的游客对于日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财富。

主要是日本如果沉没,而中国虽然不是唯一的寄主,但是肯定是最好的一根救命稻草!

不说他们每年都参拜靖国神社,我对日本没什么偏见,大家好好想想这么多年日本切切实实做的事情!


山哥的视界


大大方方地拥抱欢迎。展开我们友谊的双臂,接受友爱的热情。

经过不长时期的兄弟向隅,经过了心上风雨的淋漓,懂得友谊失去的不欢怡,的苦迷,是多么不值得的事。

重来过温谊,送来微笑和意思。我们接了说声谢谢!

我们记他人之过去,只记造恶者,不记造恶者后面的人孙妇儿。

后代人伸出友谊手,只要心诚意,一律欢迎和接受来往的笑意。最怕不欢永远记,鸡犬相闻不相遇。

以前所有的相互不欢怡,并不是他们的子孙所作为,现时子孙肯认债认好,我们就欽嘉。

这一次疫情援助之竭诚,我们看到了友谊种子重新在发芽,我们喜待它慢慢地长大。


邓广烈


自中国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国际社会也颇多关注。在所有对中国提供援助的国家之中,日本的表现令人称道。这一点,也得到了中国官方的认可。

2月4日,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此次疫情发生以来,无论是日本政府还是社会各界,都给予了中国很多同情、理解和支持。疫情一发生,日本政府就表示将全力协助中国抗击疫情。

日本政府和日本许多地方、企业主动向中方捐赠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防疫物资。一些捐赠给武汉的物资包装箱上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我想很多中国网民和我一样,都注意到了日本人民温暖人心的举动。在当前抗击疫情的艰难时刻,我们衷心感谢,铭记在心。

如此高度赞扬日本,实属罕见。中日官方如此友好互动,好像还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事。其实,日本援助中国,几乎伴随了中国整个改革开放历程,也见证了中日关系的风风雨雨。

日本放送协会(NHK)曾制作过一部名为《支援中国改革开放的日本人》的纪录片,详细讲述了日本援助中国的历史。节目一经播出,在日本引起强烈反响。视频传到中国,也引发一片热议。

这部纪录片,缘起于邓小平访日。

纪录片制作团队采访了当年亲历改革开放的中日两国多位见证者,第一次把这些参与并支持中国“伟大实践”的日本人放到了聚光灯下。更为难得的是,纪录片找到了很多珍贵历史影像,展现了日本从政财界高官到建筑工人,参与并支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

回顾日本援助中国,还要从邓小平访日说起。1972年9月,时任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几天后,中日正式建交,自此开始“蜜月期”。1978年10月22日至29日,邓小平赴日参加《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约仪式。

其时,改革开放的思潮已在萌芽。小平访日,既是拉近中日关系,更是想看看已经“改革开放”的日本的发展情况。据时任中国驻日大使馆商务书记官马成三回忆,“介绍的工厂,全都去了。”

在新日铁工厂里,小平发现工厂没有几个工人在干活,询问是不是停工了。日本工作人员介绍道,工厂已经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所有生产线上不需要太多的工人。

在新干线上,日本记者问小平乘坐的感受。小平的回答是“就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在新闻发布会上,小平坦言,中国落后,要向日本学习。在外国召开的发布会上,当场承认自己的国家落后,这需要极大的勇气。

小平的坦诚、谦逊中,透露着坚定。访日之行,小平初识现代化的样子,也坚定了改革开放的决心。回国后不到两个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由此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日本之行被舆论视作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之旅,日本援助中国,亦由此拉开帷幕。

日本如何援助中国?

纪录片中,时任新日铁副社长关泽秀哲回忆起这样一个细节。小平考察新日铁,看到先进的技术,请求新日铁帮中国建一座同样的工厂。之后,新日铁援建钢铁厂项目全面启动。新日铁输出了大批技术专家、成套的装备、技术和管理制度,并培训了千余名中国技术人员。前后历经七年,攻坚克难,终于大功告成。此钢铁厂即为宝钢,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

宝钢只是日本支持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近40年来,日本为中国提供了日元贷款、无偿援助、技术合作等帮助。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对华ODA援助。据统计,日本对华援助总额为3.65万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2551亿),援建项目均为规模大、周期长、技术要求高和施工难度大的基础项目,几乎遍布中国所有省份。

这些援助中,虽然只有少部分是无偿的,但仍然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的对华无偿援助规模。据经合组织统计,截至2005年底,日本的对华无偿援助额相当于1993年至2005年期间欧盟国家对华无偿援助承诺额的两倍多。

如果说,ODA资金援助有价的话,那么,日本向中国提供技术支援、人才培训是无价的。截至2003年,日本国际协力机构就曾为中方培训了15000名以上的管理人员,日本海外技术者研修协会则培训了超过22000名的中国人。

是援助者 亦是受益者

日本援助中国,我们应该说一声谢谢。但还应看到,日本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援助者,亦是受益者。这一点,NHK纪录片也没有讳言。主张援助中国的日本商界领袖土光敏夫就认为,日中经济合作,能够帮助振兴石油危机后的日本经济。通过帮助中国,日本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参与者,日企和日本产品也得以进入中国。上世纪80年代,《望乡》、《聪明的一休》、《七龙珠》等大量日本影视剧和动漫风靡中国,东芝、日立、索尼等日本品牌更是让人耳熟能详。

1979年,中日贸易额不过66.54万美元,2007年已经增长至2367.04亿美元。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也从起步时的仅0.73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62.18亿美元。

日本企业自然赚的盆满钵满。这段历史证明,互利合作符合双方根本利益,长期友好是唯一正确选择。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日本反应之快、援助之多,的确值得称道。实际上,在国际关系中,一国受灾别国给予适当的人力、物力援助,本就是一种常见的外交合作方式。通过援助可以改善、巩固与受灾国的关系,在受灾国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甚至可以起到“破冰”的作用。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日本第一时间向中国派出了救援队,并先后提供了共计1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649.3万元)的经济援助,为当时中日关系迎来短暂“破冰期”(2008-2011年)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011年日本发生3.11大地震,中国迅速向日本灾区派出了专业救援队,并在3月14日即决定向日本政府提供三千万人民币的援助,随后又向日本无偿援助了1万吨汽油与1万吨柴油,并追加2000万人民币的援助。据估算,中国向日方提供的援助总价值超过2亿元人民币,仅各种燃料价值就高达1亿6650万元人民币(以2011年物价计算)。

2011年3月12日,在日本灾区救援的中国国际救援队为遇难者默哀

作为发展中国家、石油资源并不充裕的中国,向日本提供援助金额更高、投入更大,不可谓不是大手笔。由此看来,日本这次对中国的出手相助,既有促进中日关系改善的目的,也包含了感恩报答的寓意。

正如很多日本官员民众所说的,“中国曾帮助过日本,现在中国有难我们也应该尽力相助”。我们应该注意到,除了日本,也有包括俄罗斯、德国、巴基斯坦、韩国在内的诸多国家对中国都给予了慷慨援助。对待日本,历史需要铭记,当下也需要感恩,无论怎样,都是为了中日两国未来的福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