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寻木:帝都古树地图(下)

4.醇亲王府里的凤凰国槐


京城寻木:帝都古树地图(下)

宋庆龄故居


提起醇亲王府,严格意义上先后有三座。前后两代醇亲王各有一个儿子被选为大清的皇帝,作为皇帝的出生地“潜龙邸”,即使是皇帝的亲生父亲也不能居住。于是光绪帝登基后,原来在太平湖的醇亲王府成为“潜龙邸”,于是就在什刹海建成了新的醇亲王府,被称为“北府”(之前那个称为“南府”)。后来光绪驾崩,醇亲王载沣的儿子溥仪被选为皇帝,于是北府又不能住了,在中南海内开始营建新的醇亲王府,结果还没等竣工,清朝就灭亡了。这样今天留下来的只有什刹海旁边的北府,以及今天中央音乐学院院内的南府这两座。


京城寻木:帝都古树地图(下)

孙中山、宋庆龄


我们今天推荐的是保存相对完好、风景优美的北府。北府所在的府邸清朝初年是宰相纳兰明珠的宅院(就是影视剧里火过一把的大才子纳兰性德的爹),后来辗转成为和珅的别院,又历经成亲王府,最后成为醇亲王府。现在王府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国家宗教事务局的办公地(不开放),另一部分就是开放参观的宋庆龄故居。


京城寻木:帝都古树地图(下)


孙中山先生因为肝癌不治,在北京逝世,所以北京一直是宋庆龄的伤心地。后来在毛泽东、周恩来的多次诚意邀请之下,宋庆龄终于同意北上进京。这处院子也是周总理为宋庆龄特别安排,修葺一新的。宋庆龄在这里一住就是18年,先是当选国家的副主席,又在1981年被授予中国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的称号。


京城寻木:帝都古树地图(下)

宋庆龄故居凤凰槐


走在幽静的院落里,主楼前面绿茵茵的大草坪上有一棵巨大的国槐。宋庆龄生前特别喜欢在楼上欣赏这棵古树,因为这株古槐树身姿飘逸轻盈,繁茂的绿叶好像长长的羽毛,所以宋庆龄给它取名为“凤凰”。时间荏苒,“凤凰国槐”见证了那么多历史故事,依然安静雍容。


唠叨一下,宋庆龄故居认真看完要一两个小时,庭院内风景很棒,是喧闹的后海一带难得的清净地。附近的九门小吃(后海孝友胡同1号)也是觅食的好选择。


京城寻木:帝都古树地图(下)


5.人民艺术家老舍故居小院里的柿树


京城寻木:帝都古树地图(下)


很多人说王府井是游客大本营,没什么好逛的。其实一条街之隔,就藏着一处清幽的四合院,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故居——丹柿小院。参观丹柿小院很能感受到老北京“天棚鱼缸石榴树,老爷肥狗胖丫头”的四合院生活场景。一进小院的门,正对着一个影壁,往里走就是面积不大的一个四合院。院子里有两棵柿子树,是1953年老舍先生亲手种的,因为结果实的时候满枝头都是红彤彤的柿子,于是老舍的夫人胡挈青就给小院取名为“丹柿小院”。甚至连画室都称为“双柿斋”。


京城寻木:帝都古树地图(下)


老舍先生在这个小院子居住了16年,著名的《龙须沟》《茶馆》,还有没完成的《正阳旗下》等24部戏剧作品和两部小说都是在这里完成的。每当写作累了,他就走到院子里侍弄侍弄花草,陪孩子们玩一会儿,或者在柿树下坐着晒太阳。有一次北京下大雨,全家紧急出动,冲到院子里抢救花花草草搬进屋子里,忙活半天累出一身汗,终于“抢救”花草成功。


今天小院的厢房已经开辟为老舍生平的展室,你能看到那个年代的文人,是怀着怎样一种精神去创作和工作的。


京城寻木:帝都古树地图(下)


同样做一点周边好逛推荐。老舍故居出来,腿儿着往东去,史家胡同里原来凌淑华和陈西滢的故居已经开辟为史家胡同博物馆(史家胡同24号院),不仅能看看四合院模型,还能听到许多老北京胡同的叫卖声。若是你去史家胡同博物馆的路上稍微绕一个小圈,从涵芬楼书店一侧的大鹁鸽胡同穿过去,还能看到散文家梁实秋先生读小学的“陶氏私立学堂”,学校的校门牌楼今天依然清晰可见。当然,更不必说,人艺的话剧每次抢票都是技术活,若是抢不着票,不妨去看看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就在人艺的院内,首都剧场侧楼的4层,开放时间到晚上7点,可以了解一下老舍先生生前为之奋斗多年的中国话剧。这么着一看,灯市口片区可逛的是不是也算丰富?


京城寻木:帝都古树地图(下)


6.郭沫若故居里的“妈妈树


京城寻木:帝都古树地图(下)


今天我们不评论郭沫若的作品和为人,这些自有历史来评说。但是什刹海附近的郭沫若故居却是值得一逛,院子里还有一棵充满了浓浓亲情的银杏树。后海一带如火如荼的旅游项目“三轮车游胡同”一定会把恭王府和郭沫若故居都列为必游景点,其实郭沫若故居所在的宅院以前是恭王府的马号,在民国初年被人买下来进行了改建。后来又几经更换主人,直到1963年,郭沫若迁居于此。


京城寻木:帝都古树地图(下)


走进院子内,左手边有一株显眼的银杏树,这就是充满温馨亲情的妈妈树。那是在1954年春天,郭沫若的夫人于立群因为病重去南方治疗,留下六个年幼的子女,郭老把夫人送上火车后,带着孩子们到西山古刹大觉寺移来一株银杏树苗。因为郭沫若觉得银杏树是活化石,他希望夫人可以像银杏一样坚强,身体逐渐好转起来。于是他们将移植来的银杏树苗种在西四大院胡同的住所,为了祝福夫人早日康复回来孩子们身边,特意为这棵小树取名“妈妈树”。到了1963年,郭沫若一家迁至前海西街的时候,这棵树也一同搬迁过来。自那以后,“妈妈树”就像一个家庭成员在院子里茁壮生长,郭沫若在树下读书,孩子们在树下玩乐。1978年、1979年郭沫若和夫人相继去世,不久,“妈妈树”仿佛有灵性,竟然也大病一场,树皮大片开裂脱落,树枝近乎枯槁,一病好几年,后来才慢慢恢复生机。


在郭沫若故居参观完,附近还有不少好逛的去处。想吃地道的披萨,有一家深藏不露的“衚衕(音:胡同)披萨”就藏在银锭桥胡同后9号院,这是一座600多年的老房子,据说以前是“古刹海潮观音禅林”。 进去之后还有池塘和金鱼。要是你坐在二层的小阁楼里,一边吃着披萨一边还能近距离看到到梁柱上精致的彩绘。这里老外偏多。喝东西的话,银锭桥胡同12号的“沙发咖啡”也值得一试,台湾老板开的精致咖啡小店,口味不错,环境温馨。


京城寻木:帝都古树地图(下)

更多有故事的古树和去处推荐


京城寻木:帝都古树地图(下)

梅兰芳故居

位于护国寺街9号的梅兰芳故居,现在已经改为梅兰芳纪念馆,院子内有两株柿树和两株海棠,取“事事平安”之意。小院不大,最引人注目的展品是记录了梅兰芳先生上百种京剧指法和身段的资料画,让人大呼京剧的丰富内涵。附近就是西区剧场和护国寺小吃,有吃有看有玩。

京城寻木:帝都古树地图(下)


京城寻木:帝都古树地图(下)

鲁迅故居

阜成门内大街宫门口二条的鲁迅博物馆院内,有一处小小的院落是鲁迅故居,这也是在既八道湾住所之后,鲁迅和兄弟周作人发生矛盾之后又筹钱买的一处新住所,来安顿母亲和原配妻子朱安。为了让母亲和朱安的居住环境好一些,鲁迅亲手在院子里种植了两棵丁香,今天依然枝繁叶茂。提一句,鲁迅著名的书房——“老虎尾巴”就在这里哦。除了故居,院内的鲁迅纪念馆也值得一逛,布展思路是按照鲁迅生平所在的不同城市依次陈列。同样院内还有一间小小的书屋,出售鲁迅的各种作品。步行7、8分钟,不远处的元大都时期兴建的妙应寺白塔,可以顺道溜达一圈。

京城寻木:帝都古树地图(下)


此外帝都古树还有景山公园的“二将军柏”、孔庙大成殿前面的“触奸柏”、府学胡同文天祥祠里面的“指南枣”、天坛公园的“九龙柏”、等等,也欢迎你的推荐。


春天里来踏青寻木,还不出门享受这难得的好天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