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隊退出中國足球職業聯賽,說明了什麼問題?

富戈體育


隨著資金源源不斷湧向中超,足球聯賽是越來越好看,特別是中超聯賽的觀眾,關注度每年都在上升,但是可以這麼說,現在任何一家中超俱樂部,沒有哪一家是能賺錢的,甚至每年都要虧本幾個億在裡面,而俱樂部花費了這麼多的資金,起碼還能給自己集團打響名聲,就像廣州恆大。可是中超以下還是有幾個聯賽的,比如中甲、中乙、中冠,這些聯賽的球隊就真的是在玩情懷了。

越來越多的球隊解散或是面臨解散,這是中國足壇的一個鉅變。多傢俱樂部退出職業聯賽到底原因何在?

原因之一,資金雄厚的幾家財團把整個足球環境帶偏了,聯賽本身沒有造血功能。做為資金實力強大的俱樂部,他們可以用其他產業獲得資金貼補俱樂部,他們要的足球的廣告效應,但是做為中小俱樂部他們就沒這種實力了。他們大幅度提高球員轉會身價和工資,把一些超級外援帶到中超,他們可以把中超優秀球員吸引到自己俱樂部。這樣其他俱樂部就缺少了生存的空間,很難在繼續支撐下去。

原因之二,足壇環境越來越差,裁判問題尤其嚴重,一起都向前看,很多場次嚴重缺乏公正性。有時因為裁判因素,有一己之力改變了結果,這樣大大挫傷了一些俱樂部投資的積極性,萌生去意。

原因之三,國家隊成績越來越差,個別俱樂部一家獨大,球員踢球越來越功利。在俱樂部拼命表現,到了國家隊卻踢養生足球。這樣一些有良知的企業不想在趟足球這片渾水。

要想改變現狀,重新把資金,企業吸引到足球上來,足協一定限制某些俱樂部壟斷聯賽的局面,大力整治裁判員隊伍,提高隊員國家榮譽感。重塑聯賽形象,讓聯賽健康成長。



魯能青未了


抖音中國球王集錦觀點:直觀的感受,球隊沒錢了,背後的企業扛不住了。可事實上,就其本質來說,並不是單方面的問題。疫情的影響是一方面,更多的是聯賽機制帶來的俱樂部運營非持續良性發展的問題。未來或許還有俱樂部退出,但進入到職業聯賽的會越來越謹慎。中國職業足球任重而道遠,這道路不知在何方,這是所有中國足球從業人員需要思考的問題。我曾經研究過太原超級聯賽,做的很不錯。值得其他省市借鑑。但這是業餘聯賽,與中國職業聯賽有極大的差距。不管怎樣,問題的根源或許心照不宣。未來職業足球的發展,需要放下身段來思考了,中國足協的領導們。最近看了中國足球職業聯賽20年詞典,感慨頗深,95-96居然是中國足球最好的年代。加油吧,中國足球!

(配圖是疫情下一位小球員怕影響樓下鄰居,北京的冬天跑到外面跟著抖音直播的教練在學習。中國足球不是沒有希望,這位少年是最好的答案)



中國球王集錦


我是甜橙聊球,感謝您的閱讀。按照足協發佈的公告,3支中甲、6支中乙球隊未提交工資獎金確認表,也就是說這9支球隊將被取消職業聯賽資格,這對於中國足球來說,打擊無疑是巨大的,但是這9支球隊並非最終數據,緊接著爆出有多名球員狀告遼足欠薪已久,且存在代簽的情況,保定容大也承認代簽,並一度宣告退出中國足壇,另外中超天津天海也傳出有退出的可能。這一情況雖然發生在新冠疫情肆虐時期,但這並非多支球隊退出的主因。

自恆大投資足球以來,帶動大量的國內財團淘寶、蘇寧、上港、華夏幸福等開始投資足球,恆大中超7連冠並2奪得亞冠創下偉業,同時中超引進了多名世界級外援,足協也大喊打造世界第六大聯賽的口號,帶動著中國足壇一片繁榮,中超、中甲、中乙、中冠各級聯賽發展勢頭迅猛,但是球隊卻連年虧損,而且男足國家隊水平卻止步不前,因此也有人認為這是金元足球下的虛假繁榮,隨著足協的插手管理,這兩年卻有多支球隊出現欠薪的情況,隨著新任足協主席陳戊源的到來,足協大刀闊斧的進行了改革,一系列的政策限制了金元足球的繼續發展。

原本想賣殼套現和企圖獲得當地政府政策的球隊失算了,現在就連球隊冠名權都被取消,被強制要求用中性名字,這讓投資方連廣告效應都蕩然無存了,連年虧損的情況下,造成多支球隊,不得不選擇退出職業足球。

往大的方面看,投資足球的都是商人,商人最看重的就是利益,在足球身上既不能賺錢又不能獲利的情況下,中小球會不少都選擇了退出。這和國外的球隊有著巨大的不同,歐洲球隊大多自身運營是可以實現營收的,一切都已市場化,待我看來,當前情況下多支球隊退出中國足壇,看似是中國足球大地震的開始,實際是中國足壇市場化進城的必經之路,這一情況或許仍將繼續。





甜橙聊球


中甲中乙俱樂部紛紛退出中國足球,說明了什麼問題?

首先,最直觀就是俱樂部資金不足,無法給球員提供薪水,可能一些俱樂部有了欠薪情況,這將導致球員跳槽辭職之類的,對俱樂部雪上加霜。

其次,中國近年一直在搞金元足球,曾經有一位外援說過,來中國就是為了撈錢的,現在雖然有了限薪令,在我看來杯水車薪,作用不大。

還有就是一些俱樂部正常倒閉退出,這也是正常的,有發展好的球隊,自然也有發展差的球隊,資金的虧損,球員的鬥志,以及球隊老闆的最終態度,可以決定一個球隊發展態勢的因素太多太多。



小柯愛看


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真的如同傳說的不掙錢嗎?

2016~2020年,中超聯賽媒體轉播權出讓金賣出80億,後又追加五年,總價高達110億人民幣!

2016年,德雲社8個相聲演藝團體,以年青演員為基礎,僅僅依靠小劇場演出,其營收超過4個億!

在中國,足球的受眾群體至少是德雲社粉絲的十數倍,為何要這樣說呢?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中國職業聯賽,僅門票收入就超過30億人民幣,這還沒算衍生收益(例如,餐飲、旅遊、住宿、禮品銷售等)!

足球聯賽收入說起來複雜,實際上也不復雜!最大收入構成就幾大塊:媒體轉播權整體出讓金、職業聯賽整體冠名權出讓金、媒體定向轉播權出讓金、職業聯賽賽場周邊廣告出讓金、聯賽球票收入、俱樂部冠名權廣告收入(或者俱樂部球衣胸前廣告、袖口廣告)、俱樂部球衣贊助資金、俱樂部球員代言、球衣禮品銷售、俱樂部賽場旅遊開發與周邊衍生商業開發收益等!

作為一個擁有14億人口基數的國家,足球聯賽,只要市場做得好,只要有足夠的關注度,只要比賽足夠精彩紛呈,那麼,想不掙錢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2015~2020年之間,中國足球職業掙了一大筆錢!

從2015~2019年的中國職業足球收益來看,這六年時間,不但是賺錢,而是賺大錢,其撅起的資金總和,是中國足球職業化以來(1994~2012年),全部收益的總和的十數倍甚至是幾十倍!

2020年,中國職業聯賽的足球俱樂部因為資金問題而出現大批量退出的現象,如果不是謊言的話,而是真的出現在資金上。那麼,首先要提問的問題是,這些年賺到的錢都跑到哪裡去了?

中國足球職業聯賽2007~2012年是蕭條期因為,這個時期是司法介入打擊假賭黑,大量案件如同多米諾骨牌倒塌一樣,涉案人員接二連三鋃鐺入獄,2012年最後一個案子審結,中超公司總經理(原遼寧足協主席)成為最後一個因“假賭黑”被抓入獄的一個大佬!

中國足球職業聯賽2013~2015年是復甦期,這個時段應該感謝恆大的兩個亞冠冠軍,讓中國球迷重燃觀看中國國內聯賽的熱情,並且2015年,亞洲盃國足終於將連續丟失兩屆的亞洲盃八強席位,重新奪回!

中國足球職業聯賽2016~2019年是大發展期,創記錄的中國職業足球5年整體媒體轉播權出讓金高達80億人民幣,創記錄的2018年全年門票收益超30億人民幣,都讓人憧憬,未來打造“世界第六聯賽”將會取得遠超當下的更為宏偉的收穫!

我們要問,錢都去哪裡了?

然而,2020年開年,在中國職業聯賽紅紅火火、吸金如土、收益連破紀錄創造新高的大背景下,中小足球俱樂部卻出現一大批“以資金為由而退出”的“逆行者”?這不僅令人疑惑萬分:這掙來的錢都哪裡去了?

由此我要問足協的管理者們,你們以“統一規劃與統籌”之名,收“職業足球聯賽各傢俱樂部投資人獨立經營”之權,掌管鉅額資金,其總量絕對要超過百億人民幣。那麼,土豪俱樂部依舊在不同的投入資金,而中小俱樂部卻因沒有資金而不能維持生計……

那麼,請問,這錢都去哪兒了?


理智悍虎


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的不職業,說實話中國足球職業化20多年了,除了花大錢請外援,提高中超的些許知名度外,我看不到職業足球在中國有哪些好的方面。中超靠金元堆起了看似風光的外衣;中甲黑幕重重,衝超你謙我讓;中乙時刻充斥著欠薪,假球;中冠呢,半業餘,無觀眾,無關注度,這就是中國現在所謂的職業。在這種環境中,除了中超,少量的中甲球隊,其餘的隊伍靠什麼存活?球員需要工資養活自己,中超所謂的大碗拿著高額的年薪,中乙,中冠呢?沒有市場支撐,球隊沒有存活的土壤,球員沒有收入的來源,靠什麼橙起金字塔,靠什麼打下中國足球的根基呢?暫且不說英格蘭七級職業聯賽體系,看看我們的鄰國日本,就知道我們職業聯賽有多麼的不職業。真心希望足協不要再好高騖遠,腳踏實地搞青訓,多關注低級別聯賽球隊,球員的生存現狀,中國足球才能有出路。


王修乾


退出中國足球聯賽,要從幾個方面來看,有很多俱樂部是資金鍊斷裂沒辦法支出高昂的費用,導致球員工資拖欠等一系列問題沒有辦法再經營下去了,現在在中國足球圈想搞好俱樂部,資金是第一位,誰有錢誰就可以玩轉,這個也是今後必然走的一條路,越來越商業化運轉了。

還有就是有的老闆對中國足球圈有點失望,不想玩了,很多不公平待遇和黑幕讓喜歡足球的老闆也很傷心,乾脆就不玩了直接退出,卻是中國足球現在的氣氛不是很好,不是一條健康的路上在發展,有點惡性循環的感覺!


角球區


金元足球橫行的中國足球,沒錢是玩不轉的,去年深圳投了10個億,還不是降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