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社团党组织 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中更加鲜亮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发后,市科协所属科技社团党组织织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按照市科协党组统一安排,立足学会、协会、研究会实际,从做好自身防护做起,积极响应市科协科技社团党委倡议,发挥科技社团优势,把抗击疫情战场作为坚守初心、践行初心,检验主题教育成果,巩固主题教育成效的实践行动,把党旗插在在疫情防控一线,为全市打赢疫情防疫阻击战做出了积极贡献。

市医学会党组织指挥靠前。学会积极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分会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理事(会员)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把讲政治放在首位,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和医护科技工作者,在疫情防控中用行动践行初心,承担使命。学会党委书记熊智主动放弃春节休假,坚持靠前指挥,抽调6名骨干全力参与全市的疫情防控工作。各分会专家迅速搜集整理疫情防控科普资源,通过微信、网站、h5、抖音等形式发布,开展应急全域科普宣传,帮助市民分辨谣言,消除恐慌,开展科学防护。市医学会还联合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天津广播电视总台都市报道频道《健康直播间》《消费者》栏目合作,分期选派权威医学专家做客电视台,为市民讲解防控知识。市医学会急救医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本市SARS防控首席专家、天津市泰达医院急救中心主任任新生教授讲解的“无症状传播”节目视频,4天点击量突破1000万。风湿病学分会党支部要求党员做示范、树标杆,会员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医生王悦和天津市人民医院医生李松松,克服家庭困难、自身疾病,主动报名参加天津市首批驰援武汉医疗队,在疫情最严重的武汉,在病患群众最需要的“红区”,留下共产党员的身影,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护理学会党组织支援一线。护理工作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不可缺少的工作,护理工作者在治疗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在疫情防控中,她们秉承南丁格尔“人道、博爱、奉献”精神,舍小家为大家,履行白衣天使神圣职责,夜以继日地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市护理学会发出的《致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天津市护理工作者》慰问信,给我市参加驰援湖北医疗队中的护理工作者送去诚挚的问候和关怀。学会在公众号上转发的4篇来自一线的报道,其中一篇《津门男护雷厉风行——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被中华护理学会采用,为护理工作者增强了信心,提振了士气,弘扬了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精神。为了帮助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护理工作者解决疫病防护措施等方面问题,市护理学会积极求助或咨询相关专家,将北京地坛医院拍摄的医务人员防护用具穿脱程序视频发送给一线护理人员,为他们提供科学规范的解决方案。


科技社团党组织  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中更加鲜亮


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党旗飘飘。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党组织快速反应,学会会长张伯礼院士,更是以古稀之年逆行武汉,为疫情一线送去坚强的中医力量。他们利用学会公众号向会员推送“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临床研究在武汉启动”最新消息,增强了我市医务科技工作者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信心。他们采取多种方式做好疫情防控科普宣传。学会感染性疾病专委会主任委员杨文杰教授走进《健康直播间》,为市民科普“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春节居家出行防护指南”。学会呼吸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封继宏教授、感染性疾病专委会常委赵学群教授随天津援鄂专家团到武汉一线,驰援当地开展医疗救治。

市心理学会党组织架起心理服务热线。为了帮助市民群众,特别是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及家属、密切接触者和医护人员疏解心理问题,市心理学会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心理疏导。理事长白学军做客天津广播电视总台,为听众录制了《面对疫情,不要“三心二意”》广播节目。学会还组织专家撰写了《要高度警惕,但不必恐慌》《战胜疫情,须有“三信”心理》等科普文章,通过《天津日报》广泛宣传。学会还组织编写《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心理防护手册》将出版向市民免费发放。学会秘书长杨海波接受《今晚报》专访,提出《医护人员及家属更需心理调适》。学会医学人文分会主任委员刘慧军、委员于斌专门为防控一线医护人员开通了心里热线电话。

市抗衰老学会党组织引导示范。市抗衰老学会党支部书记、理事长赵建国教授,时刻关注疫情发展。他根据抗击“非典”的宝贵经验,向有关部门提出防控疫情建议。为鼓劲士气,消除恐惧,赵建国教授更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每天作诗一首,用特殊的“战斗方式”发挥着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同时,学会还通过微信公众号、广播电台等平台,开展疫情防控科普宣传,从1月24日开始,先后组织7名专家,围绕7个专题,在学会公众号上举办了9期讲座,受众达5千余人次。在学会党支部书记的带动下,学会的许多委员都自觉投身疫情防控一线。目前,学会有4名委员参加了驰援湖北医疗队,有14名委员参加本市防控专家组和疫病一线救治,有26名委员在全市各发热门诊值守。市健康教育协会以宣传一线抗疫人员事迹、科普防控疫情知识为主题,制作了近40套图片音像科普作品,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同时,联合南开大学专业心理团队开通战“疫”网络心理服务,为市民在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部分学会党组织自发捐献。市农学会党支部加强对理事党员和会员的政治引领,向会员和会员单位发出慰问信,积极协调组织会员单位天津市静海区春光家庭农场,免费为市儿童福利院和敬老院捐赠蔬菜。疫情暴发后,每天为他们提供新鲜蔬菜500公斤左右。在特殊时刻,为社会特殊群体送去了温暖和关爱,被《天津日报》报道。市药学会理事单位天士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调集价值约550万元的抗病毒防流感药品驰援湖北,为北辰区捐赠价值100万元的药物。理事单位天津药物研究院向黄冈市捐赠5万支伊诺舒®(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助力抗疫,以实际行动承担社会责任,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市输血协会面对我市临床供血紧张情况,组织号召会员义务献全血7200ml,用行动为爱逆行。市生理科学学会积极协助募集防护物资,秘书长刘志强教授个人向抗疫一线捐赠了一批防护服、口罩等防护物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