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号角吹响的那一刻 他们却当了家庭的“逃兵”

达日县基层民警--刘生炳

等疫情结束,我就回家

“喂,爸妈,过年好,我这边挺好的,你们老两口要照顾好身体,这次的任务很重,我可能又不能回家陪你们过年了,你们放心,我们很好,等疫情结束了,我就回家。”这是来自满掌乡疫情卡点上的刘生炳在大年三十给家里人打的电话。这个憨憨的年轻人,每当在给自己父母打电话时眼泪在眼圈里打转,像个孩子一样,我们却忘记了他也是父母的孩子。

雪域战“疫”关键期 果洛公安在冲锋 | 疫情号角吹响的那一刻 他们却当了家庭的“逃兵”


我们常说,这个世界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护你我平安。自疫情阻击战号角响起的那一刻,被称为达日县东大门的满掌乡疫情防控卡点临时党支部就这样成立了。全体党员24小时奋战,日夜坚守在疫情防控阻击第一线。

刘生炳就是其中一员,他常常告诉新来的民警:“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干,我们不敢不干不挺身而出,让老百姓怎么相信你”。疫情来临,像以往一样他没有退缩,有的只是守好这片土地的决心。

当问他,你后悔吗?他却说:“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没有后悔这个词,我只是愧疚,亏欠家人太多,答应父母过年会回家,但几乎都是失约。回家就跟旅游一样,刚开始,父母会抱怨,时间一长就不会了,只是让我放心,不要挂念家里。”

雪域战“疫”关键期 果洛公安在冲锋 | 疫情号角吹响的那一刻 他们却当了家庭的“逃兵”


他是父母的孩子,更是一名党员

疫情防控工作开始后,刘生炳立即投入岗位,回到他熟悉的“战场”,他的身影穿梭于人民群众最需要他的地方,24小时的执勤、检查、排查,一项一项的检查,就如他这个人,没有一丝的浮躁,他的战友一直说:“有他在很放心”。

当刘生炳的妻子知道丈夫在检查点执勤不能回家,在征求父母同意后,也来到了这里,她说:我不指望他回家,也不指望他教孩子学习,只是盼他在在执勤时能吃上一顿热饭,我不忍心派出所的兄弟姐妹们执勤完毕后仍旧拖着疲惫的身躯轮流做饭。她就默默的跟在丈夫的身后,承担起派出所大师傅的职责。当她看见执勤的兄弟姐妹端着热腾腾的饭菜,吃的饱饱的,当派出所兄弟姐妹们一口一个嫂子叫着,她的脸上的笑容是无比灿烂。回想远在互助老家的孩子,她也时常泪流满面,她想家也想孩子,但是面对热爱警察职业的丈夫,她只有默默的支持,她用实际行动在践行作为警嫂的职责,特别是在知道今年的疫情非常凶猛后,她主动请缨,和丈夫并肩站在疫情阻击第一线,直到疫情退去,她明白“疫情不退,警察不退”,她也不退。

我只怕工作做得不够好

刘生炳是一名老党员、老班长、老民警,抗疫阻击一线中,他处处带头,设卡检查,严密盘查车辆、人员行动轨迹工作,充分发扬优秀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为疫情阻击战不辞劳苦。刘生炳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内防扩散、外防输出”,合理调整人员备岗,反复强调纪律要求,为疫情防控提供优质服务和人力支撑。

无论是疫情防控检查、排查,还是知识的宣讲,他都带头冲在第一线,为了更好的做好群众工作,稳定牧民群众的情绪,他每天不厌其烦的对每个牧民群众进行宣讲、解答,怕讲的不透,群众不理解,他还组织懂汉藏双语的民警白天宣讲、晚上学习,当有民警抱怨辛苦时,他严肃的告诉他们:“你不学习,你就不知道这次疫情该怎么做,如果连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做,我们的群众该怎么办,这时候他们就会害怕,会相信谣言,这才是真正的失职”,他就是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从警十二年来,刘生炳同志怀着一颗对党、对人民、对公安工作的赤诚之心,曾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个人嘉奖7次,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被达日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公务员,多次被县公安局、满掌乡党委评为先进个人,2019年被评为首届最美达日人。在他的带领下达日县公安局满掌派出所连续5次荣立果洛州公安局集体嘉奖,多次被达日县公安局和满掌乡党委政府评为先进集体,2018年被省委、省政府和省公安厅评为青海省公安机关优秀基层单位,并荣立集体三等功。

\u000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