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病毒賽跑的人除了鍾南山,還有李蘭娟

昨天,李蘭娟院士在武漢公佈了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根據初步測試,阿比朵爾和達蘆那韋對新型冠狀病毒有明顯抑制作用。


跟病毒賽跑的人除了鍾南山,還有李蘭娟


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瞬間點亮了全中國。然而成果的背後,是73歲高齡、不辭辛苦的李蘭娟院士孜孜求索的身影。


除夕夜,73歲的李蘭娟院士匆匆奔赴北京,去參加疫情會議,晚上九點才從京返家,在機場簡簡單單地吃了份餃子。當天,她帶領的團隊經過不懈努力,成功分離了新型冠狀病毒毒株。


疫情愈演愈烈,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2月1日,李蘭娟主動請纓,帶著抗擊非典和H7N9的成功經驗,她要加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來。


2月2日凌晨四點她抵達武漢,吃過早飯就趕緊加入到抗擊疫情的會議中來。她忘我工作,每天只睡3個小時,同行的戰友都心疼她年齡大,怕她累著,她卻總說,我睡得很好,身體也不錯。


跟病毒賽跑的人除了鍾南山,還有李蘭娟


她就是李蘭娟,網友們都親切地稱呼她為“跟病毒賽跑的老太太”。


在病魔面前,她從不言敗。


作為醫者,李蘭娟的人生真諦只有四個字——治病救人。


她常說:“我人生最大的滿足,便是幫助病人戰勝死亡,重獲生命的美好。當他們笑容滿面地走出醫院,並對我由衷感激時,我便體驗到了最真、最善、最存敬意的感情”。


為了生命,她的腳步一直向前,只為了和死神賽跑。


跟病毒賽跑的人除了鍾南山,還有李蘭娟


上個世紀80年代,全國重型肝炎病死率高達80%。那時的李蘭娟還是一位年輕的醫生,而她所在的114重症室彷彿是個生命終點站,因為進去的病人很少能活著出來,這對李蘭娟的觸動很大。


因為肝炎具有傳染性,有時病人家屬都不願意接觸病人遺體,李蘭娟就為去世的病人擦乾淨身體,換上壽衣,雖然當時她沒有能力治好他,但她盡其所能,送他一程。


1986年,李蘭娟救治了一位患有急性重型肝炎並伴有肝腎綜合徵的女病人,因為病人沒有尿,她採用了血液透析的方法搶救,經過一週的治療,病人竟然逐漸好轉出院。


李蘭娟由此獲得啟發,深耕10年,創立了人工肝技術規範和治療方法,使急性、亞急性重症肝炎的治癒好轉率提升了7倍,享譽國際。


但李蘭娟並沒有止步,因為她的敵人死神從不止步。


1994年開始,李蘭娟開始進行感染微生態學的研究。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她堅持了20年,她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題,解開了人體微生態的大門,使我國在這一領域內領跑全球。


正是憑藉著一腔大愛和對科學的執著,李蘭娟一次又一次的戰勝死神。


跟病毒賽跑的人除了鍾南山,還有李蘭娟


2003年,SARS席捲中國,她頂著壓力用專業獲得了上級的支持,她下達三道指令:


一是將病人轉移到專業的傳染病醫院進行隔離;


二是調查並找到所有與患者有過接觸的人並予以隔離,短短一夜,所有接觸者全部找到,1000多人有效隔離;


三是研究人員連夜採樣,對SARS進行深入的細菌分析和研究,浙江發現首名病例的48小時內,李蘭娟團隊檢獲病毒特異性核苷酸,最終成功分離出SARS病毒,研製出診斷試劑。


整個浙江沒有出現“二代傳染”病例,一線醫護人員無一感染。


除此之外,他們十分注意抗生素等藥物的使用,浙江治療的SARS病人沒有出現股骨頭壞死等嚴重後遺症。


2013,H7N9禽流感肆虐浙江,李蘭娟團隊總結出一套“四抗二平衡”的治療方法。同時為了消除市民的恐懼心理,她帶頭吃熟透的雞鴨。安定人心。


如今,李蘭娟更是早就做好了長期作戰的準備。



她告訴記者具體支援哪家醫院要服從組織安排,但她更希望能夠到金銀潭醫院,在最危險、最艱苦的地方,總有她跟死神搶生命的身影。


她是李蘭娟,以73歲高齡活躍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她是李蘭娟,她放下了106歲的老母親,放下了滿堂兒孫戰鬥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


此時此刻,在全中國的抗疫一線,有著無數像李蘭娟一樣的白衣天使。


他們跟家人親友告別,帶著無畏心,帶著滿腔的愛,跟病毒爭鬥,跟時間賽跑。


這樣的人值得我們感恩並銘記,因為即便沒有硝煙,他們也是真正的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