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园 我来守护——西固中路南社区“三不管”楼院新冠肺炎防控纪实

在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西固城街道西固中路南社区党组织积极与辖区“大党委”成员及共驻共建单位联合起来,发动社区党员、在职党员、辖区居民,广泛招募志愿者,探索“三不管”楼院网格化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的疫情防控新模式,形成党组织统筹调度、党员带头、辖区居民及志愿者共同参与的工作体系,构建全员参与、攻克坚守家园的良好管控格局。

凝聚力量,发布志愿者招募令。在辖区11个小区张贴招募令,公布招募条件、志愿服务内容及招募工作微信公众号。招募令刚刚发布,就接到很多咨询电话或加入公众号的志愿者,他们中间有90后的在职大学生、具备医疗知识的宝妈、70多岁高龄的老奶奶,还有民营企业的支部书记,更有非常经历的大叔,他们如涓涓细流立即涌入防控新冠疫情的滚滚洪流中,基层一线的防护队伍平添了些许色彩和勃勃生机。仅仅两天,就招募到志愿者26名,热线电话和公众号还在继续忙线中。

我的家园 我来守护——西固中路南社区“三不管”楼院新冠肺炎防控纪实

因“才”设岗,成立“六心路南”战“疫”志愿者服务队。招募的志愿者与社区“大党委”成员及在职党员、辖区党员共同组成“六心路南”战“疫”志愿者服务队,按照志愿者的志愿意愿和各自的特长优势进行了因“才”设岗,将他们充实到抗“疫”的各个岗位。一个岗位、一面旗帜,党员先锋做表率,志愿服务显身手,联防联控守护我们的家园。

我的家园 我来守护——西固中路南社区“三不管”楼院新冠肺炎防控纪实

守土尽责,当好“五大员”。一是当好战“疫”一线“宣传员”。王志豪是一名大二学生,1月5日返兰后一直在家自行隔离,94年出生的胡康飞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居家复习考试,小伙子腊月二十九刚把党员关系转至中路南社区, 99年出生的李博伟是就读于陇东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他们从网上看到中路南社区的招募令后,都迫不及待得打电话联系社区主动请缨当志愿者。考虑到他们属居家隔离人员,但为了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社区便招募这些同学为居家志愿者,发挥各自优势,核对信息、制作各类视频等,在家里当起了疫情防控宣传员。他们写的宣传信息、制作的视频声情并茂,富有朝气,极具感染力,展现了当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二是当好战“疫”一线“守门员”。呼桂玲是兰州万合食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同时也是党支部书记,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以来,呼厂长主动请缨成为党员先锋岗的一员。繁忙的工作之余还不忘抽出时间,在先锋岗上不厌其烦的开展劝导工作,登记出入人员信息,确保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守好自己的门、管住自己的人,为辖区居民的生命健康当好守门员。同时,她还为社区捐赠了消毒桶,慰问了一线防疫工作人员,多方筹措,为劝返岗收集温度计,真正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当好战“疫”一线“消毒员”。马立亚、张顺强、白富海等是防控一线的消毒员,每天蹬着三轮车往返于街道和社区运输消毒液,给各劝返点配送物资,背着喷雾器将小区院落、楼道、扶手每日消毒三遍……他们始终坚守在岗位,坚持在抗疫一线,他们是小区居民,也是志愿者。四是当好战“疫”一线“管控员”。社区以楼栋为管控单位,在食品厂小区2栋6个单元设立管控员,将有威望、有号召力、有奉献精神的志愿者设为楼栋义务管控员,建立微信群,负责各自楼栋的人员信息,宣传政府政策,推送疫情形势,劝导居民居家,提醒居家人员做好消毒及心理疏导。五是当好战“疫”一线“配送员”。按照精准化、精细化的网格管控要求,分类施策。进一步梳理居家隔离老弱孕幼残障人员,实施“菜单式”服务,及时快速地为特殊群体提供24小时全天候知识咨询、提醒日常消毒、生活必需品配送等需求,保障疫情期间的居家隔离和正常生活。

我的家园 我来守护——西固中路南社区“三不管”楼院新冠肺炎防控纪实


我的家园 我来守护——西固中路南社区“三不管”楼院新冠肺炎防控纪实

他们都只是西固中路南社区“六心路南”防疫志愿服务队的缩影,还有很多像他们一样的志愿者,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投身抗疫一线,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志愿者精神,他们勇往直前,只为用自己的力量保护自己的家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