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如果按照10亿人30天不上班来计算,大概要损失多少钱?

消防安装小虎


反正我家省了3000多,不用送礼了,不用串门了,不用下饭店了,不用理发了,不用出门加油,艹真省钱啊。


Ww初心大义wW


受到疫情的影响,很多企业的复工时间都往后推,甚至有很多地方出台政策要求企业不能提前复工,有些地方要求企业必须等到2月17号之后才能正常复工。

看到这种情况,有些网友可能会有疑问了,假如全国所有人一个月都不上班,那会造成多大损失呢?

目前我国的劳动力人口大概有8亿人左右,如果所有的人一个月都不上班,其造成的损失是比较大的,这种损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工资收入损失。

按照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62029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39589元,商业、服务业人员平均工资44277元,如果把农村就业人口也计算在内,全国的人均工资大概在3500块钱左右。

如果按照8亿劳动力人口计算,那么一个月的工资就达到2.8万亿左右,就算很多企业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支付生活费,潜在的工资损失也达到1.5万亿左右。

第二、GDP损失。

2019年我国的GDP总量接近100万亿,平均到每个月就是8.3万亿左右,如果全国所有的企业都不是上班,那么一个月潜在的GDP损失就达到8.3万亿,这个损失相对是比较大的。

第三、财政收入损失。

2019年我国的财政总收入达到19万亿,平均到每个月的财政收入就是1.58万亿,这意味着如果全国所有的企业一个月都不上班,潜在的财政损失就是1.58万亿左右。

当然,假如全国真的一个月不上班,潜在的损失不仅仅是上面我们所列出的一个月工资、GDP、财政收入损失这么简单,更重要的影响是后续的影响。

因为按照目前大部分企业的现金储备来看,很多企业都只能支撑1~2个月,如果全国连续一个月不上班,企业没有收入来源,很多企业的现金储备都会用光,到时企业还会面临债务到期,员工工资无法支付等情况,这样一来说不定很多企业就倒下了,而一旦企业倒下之后,后续的影响对于经济或者就业等各方面来说其潜在的损失是很难估量的。

不过按照目前发展趋势来看,全国不可能所有人都一个月不上班,现在很多企业已经正常复工,部分企业的生产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而且国家发改委已经明确发话了,严格制止以设置审批条件、提高开复工门槛等简单粗暴的方式限制企业复工复产的做法。


贷款教授


目前中国的就业人员是七亿多,所以不可能有十亿人上班,这场疫情给中国经济造成的损失,按照1%来计算,至少损失也要超过9000亿。

大家好,我是财经评论员思之想之,疫情期间,如果按照十亿人30天不上班来计算,大概要损失多少钱?

首先要明确一个数据,来自人社部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就业人员队伍大约是七亿多,所以达不到十亿人。

而且也不可能说全部就业人员停止上班一个月,春节假期从2月2号结束,不可能说到3月2号还不上班。

从2月10号开始,各地已经陆续复工了,而且在疫情期间,一些承担社会保障任务的企业还是继续工作的。

而且疫情并不是对所有行业都造成损失,影响比较大的,还是旅游、住宿、餐饮、交通等行业。

所以要想计算疫情造成的损失,不是按照这个算法来计算的。

按照终南山的预计,疫情将在二月中下旬达到峰值,有望在四月份前结束。

而要计算损失,一般来说都是会预计会造成GDP减少多少,2019年全国GDP总量为990865亿元,接近100万亿元。

按照目前主流的经济学家的预计,此次疫情会影响GDP都是在预计1%以内。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对媒体表示,在当前严密的防范措施下,此次肺炎疫情持续时间预计更短, 如果加上互联网线上经济的强劲增长,预计此次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大约在0.2%-0.4%之间。

我们就按照影响1%来计算,那么也会造成大约9900多亿的损失。

这笔钱是巨大的,按照七亿人来计算的话,平均到每个人的话,损失1414元。

这场疫情给中国带来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非常惨痛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简直是无法估量,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会肯定会跌破6%,因为2019年四季度的GDP只有6%。

央行副行长潘功胜也说了,疫情会对一季度GDP增速造成扰动,也就是会造成经济进一步放缓。

不过长期来看,按照非典的经验,一季度GDP增速回落,但疫情结束之后,二季度GDP就会大幅回升。

因为会有一个中国经济的补偿性的恢复,被迫停止的消费会出现恢复性的大幅增长,从而带动经济企稳回升。

总体来看,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我们要保持信心。

更多财经问题关注思之想之。


思之想之


疫情期间,刚好又是春节,损失最直接且最严重的莫过于旅游业了,

根据官方报道,2019年春节旅游收入是5139亿元,而2018春节旅游收入是4750亿元、2017春节收入是4233亿元,按照逐年大约500亿的增幅,2020年春节旅游收入应该是5600亿左右,这是最直接的损失了。

2002年年底,广东发现首例非典,爆发期在次年的3月到5月,非典持续了将近7个月,根据统计局的报告,

2003年我国GDP总量为13.74万亿元,经济增速为10%,而非典给我国造成经济损失高达933亿元,当时旅游业、餐饮业、交通业以及实体行业受到的影响是比较严重的,

按照非典是的损失比例,2019年全国生产总值接近一百万亿,那么此次损失预计将近6800亿的损失,

但是当时的服务业只占到了总体的40%;今天我国的服务业占比早已突破了60%;因此损失肯定远远超过6800亿元。

2020年第一季度注定是要损失的了,2019年全国生产总值接近一百万亿,每季度就是25万亿,实在不敢想象。

按照题主说的30天不上班,按照去年的全国生产总值,那一个月国家的将损失超过8万亿。但是经济不是这样简单算的,比如我跟你一样,工作一个月得100块,现在你病了,不能工作,那你需要拿100块去看病,那么你的收入是-100,而我不用,我正常工作,我是+100,我和你的差距就是200块了。所以,一个月国家经济损失实则超过18万亿。

最后,非典过后,中国经济很快恢复往日增速水平,企业也恢复了正常运转。我相信这次也将会是一样!


欢迎关注@公叔荣 前五百强职业经理,能跑马拉松,可阅百本书,说有趣的史,做有用的事

公叔荣


按下表中国2019年产值为134572.67亿美元,今日汇率为6.9759,则为938765.4887亿人民币,按365天计算,大约每天损失2572亿,但肯定会比这个小。



热点追踪股往经来


这话题没有你说的那么夸张,中国根本就没有10亿那么多的就业人口!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9年9月的数据,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就业人数不断扩大,从1949年的1.8亿人增加到2018年的7.8亿人,我想即便2019年再有所增加,也不可能到10亿人那么多。

疫情期间,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企业,乃至个人,损失肯定都会有,或多或少而已。

下面,就这个话题,我个人说几点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疫情当下,如何确保人民健康安全是第一位

说实话,现在不该是我们花大力气去计算国家经济损失的时候。

当下,疫情感染人数还在不断新闻,形势依然严峻。根据2月13日的新闻消息,湖北省12日一天就新增了1万多例,要知道湖北总共才4万多例子,这一天就增加那么多,说明高峰期还在,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拐点。

我们举国上下都在集中力量抗”疫“,力争早日控制住病毒的肆虐。

如果要说疫情带来的损失,那一定是巨大的,大到国家,小到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受到这种破坏力了。

可是损失再大,我们也不可能为了减少损失而选择放松了管控举措,例如企业提前复工,交通管制都取消等等。

有人说,这些举措就导致了经济的影响,但没有这些举措,可能整个国家都会卷入更大的灾难当中,每个人的生命都难以保障,难道这样的结果会更好吗?

我们看待问题,一定要站在大局来看,没有”大家“的安全,哪来”小家“的幸福呢?

二、疫情,会影响国家的GDP经济,但短期为主

如果从国家的角度看,我的观点是:疫情一定会对2020年中国的GDP带来冲击,但是影响只是短期的,我对中国经济长期的发展前景依然非常乐观!

第一,短期影响分析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这场疫情几个月内得到控制算是较为乐观了,有人说3月,也有人说完全结束要5月或6月左右。

无论是哪一种观点,疫情结束没那么快这应该是大家的共识,毕竟专业都没有公布拐点到来这样的信息。可见疫情还是非常严重的。

短期这几个月来说,疫情影响到全国各行各业,最严重的就是服务业了,比如餐饮、旅游、娱乐业等,还有贸易行业、房地产、建筑工程类等企业,都有冲击。

至少可以说今年第一季度国家的经济数据可能不会很好看,大量企业没有复工就是最好的依据了。

第二,中期影响分析

中期这个节点,我觉得应该是疫情基本控制开始的恢复期了。短期的冲击大,即使疫情得到了控制,我认为后续暴露出来的影响还会不断显现。

比如人们对疫情的恐慌还没有消除,许多经济活动肯定会有所萎缩,进而影响到整个经济。

第三,长期影响分析

从长期来看,我认为中国的经济会持续向好,疫情不会改变我们国家伟大复兴的战略节奏。

毕竟中国经济就像一个大海,而不是小小池塘,狂风巨浪可以掀翻池塘,但无法掀翻大海。

三、疫情下,会倒掉一批企业,但也会起来一批企业

这次疫情,对很多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大家都知道,从2018年下半年以来到2019年底,这一年多时间里头经济形势是不容乐观的。

很多新兴的互联网企业都接连裁员或者倒闭,更不要说一直举步艰难的传统实体企业了。

我就认识一个老板,五年前自己创业开服装公司的,他说2019年这一年可能是最难熬的一年,他的公司处于亏损的边缘,本想着2020年好好打个翻身仗,谁知道遭遇了这样的肺炎疫情,简直是灭顶之灾。

老板说公司的几十号员工都没法复工,即使他们想上班,政府也不会马上批准。而账面上的资金也仅够发员工两三个月工资,疫情再持续下去,恐怕他的公司也只有关门大吉了。

像这样的中小企业目前非常多,如果没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恐怕很多老板真的扛不住了!

当然,国家也在不断采取一些帮扶的措施,比如银行给他们贷款,或者政府直接减免税收等等。

但毕竟企业数量太多,政府也不可能帮助到所有的企业解决困难。

疫情是一场危机,但对有些行业来说却也是机会。

比如最近很火的”远程办公软件“、”在线教育平台“等等,这些行业目前算是一个风口,如果企业把握住机会,可以如03年非典那样一路壮大起来。

三、疫情,可能会让一批人失业,如何逆境中求生是每个人需要思考的

疫情对个人损失,当然也会有。

首先就是收入上的直接损失,比如我有个朋友他是做销售岗位的,他说2月份这一个月奖金肯定是全没了,因为没复工就没有效益产出,那个基本工资只够自己吃口饭了,养家都不行。

假如疫情持续几个月,他就要喝西北风了!

还有的人更惨,因为企业扛不住了,他年后应发的上一年年终奖都拿不到了!

就国家政策而言,的确也规定了不能因为疫情就扣发员工的薪资,但政策也是阶段性的,比如有的地方就只要求保障疫情次月,此后就没办法继续强制企业发放了。

其次是工作本身的失业风险,刚才我分析了企业的冲击很大,如果企业都倒下了,员工必然也会面临失业。这并不是危言耸听,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企业曝出了裁员的消息。

如果真的不幸轮到了自己怎么办?

我觉得你需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第一,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如果你心态不好,直接情绪崩溃了,什么问题都无法解决。

第二,积极重新求职,虽然目前很多企业还没有恢复现场招聘,但网络求职的形式还是可行,所以真的失业了,那就投递简历开始,然后有一些视频面试的机会也不要错过了。

第三,一时间没法找到工作的,可以考虑先在家做点副业,毕竟生存是王道,比如自媒体、微商等都可以尝试。

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我关于这个话题的一些思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作者:丁路遥知事,头条签约作者,职场教育领域营销号排行榜前十,2019年度职场领域十大头条号,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企业管理咨询顾问,资深职业规划师,擅长个人职业咨询与心理咨询辅导。欢迎点击关注我。

丁路遥知事


根据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我国现有人口刚刚超过14亿,按照这个数据,我国劳动人口不会达到10亿人,估计应该在8.5亿左右。

题目中说10亿人30天不上班,那就等于全国人民全部放假一个月,所有生产都停止,不创造任何价值,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

再一种理解就是14亿人,按10亿人的比例不上班,相当于70%的人休假。30%的人坚持上班,这样社会生产会继续运行,对经济的影响比较明显。

如果按照第1种情况,我们可以假设,国民生产总值在一个月内不增长,2019年我国GDP大约在100万亿左右,每个月相当于8.3万亿,如果全部停产,损失就在8.3万亿。

当然这种算法是不科学的,因为即便全部停产,老百姓仍然会消费,这30天里大家仍然有衣食住行开支,所以GDP不可能为零。

如果按照第2种情况,有70%的人,休假30天,30%的人坚持上班,这种情况对经济的影响比较有限,就像我们春节期间,大部分人放假在家,少量人处于值守状态。

这种情况,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基本停止,第三产业仍然继续运转,这种情况下损失多少钱呢?我们来看一下。

根据有关统计数据,在国内经济生产总值中,我国第一产业占比为7%左右,第二产业占比为41%左右,第三产业占比为52%左右,按这个比例算下来,损失应该在4万亿左右。

所以,大部分人宅在家里,一个月的损失大约为4万亿,结合当前的疫情,为了防止病毒传播,大家宅在家里后,第三产业也会受到影响,这种状态持续30天,我们的损失应该在6万亿左右。

6万亿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经济倒退一年,老百姓的生活将受到实质性影响,因此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尽可能陆续开工,逐步恢复产能。


互金直通车


10亿人30天不上班,按照一个月工资3000元计算,那么就是要损失3万亿。按照最新公布的2019年GDP总额990865亿元计算,我们的GDP损失将有3.2%。听起来非常可怕吧。

但实际上,对于经济的影响并不可能这么大。

首先,我国的劳动力没有10亿人。根据2018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末全国实现就业77586万人,由于我国迅速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实现就业的人数应该会逐渐减少。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2011年的时候达到峰值9.25亿人,以后逐渐减少,2018年末是89729万人。更何况15~59岁之间的劳动力,还有大批未就业的学生,他们都是没有劳动收入的。

第二,并不是所有人都不工作。大过年的,我们该看到了,政府工作人员从大年初一就开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医务人员也紧急启动起来,全面进入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医疗器械的厂商也积极行动起来,组织职工迅速开始加班生产口罩等防护用品。另外,还有维护民生的超市、供水、供电等行业都是没有停止工作的,而且更加繁忙。

第三,不工作也有工资。疫情防控是特殊时期,如果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被隔离的人员,有工作单位的单位不得停止其隔离期间的工资报酬。因病治病的,单位要发放病假工资。休带薪年休假的,应当按照在职支付工资待遇。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应当按照约定支付工资。很多情况下,停工停产,人们的工资待遇并不一定会损失的。


国家会通过减税降费、社会保险费返还减免缓缴等手段减轻企业的负担,尽量减少企业的破产。即使企业破产或者减员,用人单位也应当支付当月的工资,而且要支付经济补偿。对劳动者是有法律保障的,而且失业以后还可以领取失业金待遇。

第四,疫情过后,各种行业会有一定反弹。有一些我们在家里需要买的暂时不买,等到疫情过去再买的情况,都会促使疫情过后我们的GDP大幅上涨。比如说我在家里待的太闷了,特别想出去透一下气,等疫情结束之后出去旅旅游,这可能是很多人的想法。说实话,本来我是没有外出旅游的想法,可是在家里10多天,似乎参悟了人生,不要老是这么宅着,非常想出去旅旅游。旅游行业可能在5~6月份以后会复苏,并出现大幅反弹。

根据北大经济学院曹和平教授的预计,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们的GDP也就四五千亿元,大约是0.4~0.5个百分点左右吧。

所以,大家不用恐慌,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不会特别大。经济跟我们的人类社会一样,都是有自我的修复性的,我国的发展态势并没有改变,会越来越好的。


暖心人社


首先,中国在正常上班日,也没有10亿那么多人上班,除掉退休人士、学生,就只剩10亿了,再去掉一些自由职业(不用出门上班)、农民无其他收入的、家庭主妇,再去掉那些军人还有公务员,都没有放假,工资也不是赚出来的,再去掉那些抗疫人员不放假的,估计也就7、8亿人了~


柒颗果子


在疫情期间,如果说按2019年公布的全国人均收入3万元来算。那么每个月我们每个人就挣2500元,如果说10亿人一个月的话,那么就是25000亿元,如此巨大的损失,问题的关键在这平均2500元的数目里。还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小李和小刘是住在同一楼层里的邻居。小李工资有100元,小刘工资有200元。如果说他们两个人同时损失100元的话,小李就身无分文,只能待在家里了,小刘可能还能有100块钱去超市买点生活用品。这种结果就是人均分配所造成的,有的数据根本不是结合实际情况,所以说对于低收入的人来说,大家损失的是救命钱,而有些人损失的只不过是利润的一小部分,所以我说疫情期间万众一心,赶紧让我们的经济繁荣起来我们的国家富强起来这才是当前最大的宏伟目标。

神州大地给了我们健康生活,也是我们安居乐业的幸福乐土。所以说我们期盼着国家早日把疫情消灭掉。让我们继续幸福快乐的生活,并把疫情损失挽救回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