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戰“疫”千萬條 不出門還是第一條

市民居家如何提高免疫力,抵抗病毒入侵?外出市民,如何做好個人防護,居家隔離如何避免潛在交叉感染風險?特殊時期,出現咳嗽、發燒如何自我辨別是一般疾病所致還是可能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針對市民心中種種疑惑,長江日報自從疫情發生以來,通過連線專家,進行了一系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普。如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急診科主任孫國兵表示,居家自我隔離觀察,時間為14天,應與家人做到居室、飲食、生活用具“三分開”。並做好環境衛生消毒,每天上午和下午各量一次體溫,多喝開水。若出現發熱、咳嗽、乏力等不適,應及時就醫。武漢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專科護士長倪芳,詳細講述瞭如何正確洗手等健康知識,為人們防控疫情提供了科學應對之策。

一、居家隔離怎麼做?

居家隔離期間,怎麼觀察自己的病情,什麼情況下必須去就診,要知道怎麼吃,怎麼住,怎麼洗?面對這一系列具體而實際的問題,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急診內科醫護團隊嚴麗、黃素芳、 商薇薇、儲備、靜亮,結合世衛組織建議、專業經驗和臨床觀察,給出了一系列貼心易操作的行動清單。

【居住】門要小,風要大,單人房,雙開窗

1、房間要暖和,舒適,通風。可以把含有病毒的空氣放出去到室外,讓新鮮的空氣流進來是最基本的要求。

2、 房間裡必備物品有:帶蓋的垃圾桶、密封垃圾袋、清理痰液等的多層不透水紙巾、含氯或酒精的消毒溼紙巾、水杯、水瓶、被褥等日常用品以及消遣娛樂物品(手機、平板、書等)。東西越少越精簡越好哦!

3、 其他設施:洗澡、上廁所最好使用獨立的衛浴。如果沒有,從房間到衛浴,用過之後全部都要消毒通風。

【飲食】各吃各的 單獨碗筷

1、 病從口入,感染也能“吃”出來。

2、 新型冠狀病毒傳染性很強,存在人傳人現象。所以,要各吃各的!單獨碗筷!單獨消毒!(56℃以上30分鐘)。

3、營養助力“抗”病毒:合理飲食,均衡為主。我們強調飲食方面選擇易吸收、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如雞蛋羹,清炒蔬菜,多吃水果。吃飽喝足睡夠了才能戰勝病毒。

【消毒】洗手洗手洗手手

1、手勤洗:手背、手掌、手指、指縫、指關節、拇指和手腕都要洗,一定要用洗手液。

2、碗獨用:各人用過的碗筷杯壺等所有東西只能他自己用,單獨清洗,能用開水燙的用開水,不能的用摸上去燙手的水泡30分鐘。

3、勤擦拭:把30毫升(農夫山泉滿滿6瓶蓋)的84消毒液加到1.5升的農夫山泉瓶裡,每天兩次,用抹布浸溼後擦觸碰的物品,如門把手、床頭櫃、床架及所有不怕褪色的傢俱。至少每天用這個消毒水擦或者衝浴室和廁所表面一次。

4、高溫洗:使用普通洗衣皂和清水清洗病人衣物、床單、浴巾、毛巾等,或者用洗衣機以60-90攝氏度和普通家用洗衣液清洗,然後完全乾燥上述物品。

二、怎樣選一款適合自己的口罩

非要出門不可,一定要記得戴口罩。口罩如何選?武漢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長李俊林提醒:可根據自己所處環境與狀況選擇合適於自己的口罩。

1、非醫用口罩適用:居住在家,家人健康;在戶外空曠處活動;工作環境通風良好。

2、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適用:身處超市、商場、交通工具、電梯等人員密集區;身處室內辦公環境。

3、醫用外科口罩適用:普通門診、病房醫護人員;人員密集場所的工作人員,包括“三站一場”、超市、餐廳等相對密閉場所的工作人員;參加戰“疫”的行政管理、警察、保安、快遞等從業人員;居家隔離及與其共同生活人員。

4、N95/KN95及以上標準的顆粒物防護口罩適用:急診科醫護人員;對密切接觸者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的公共衛生醫師;疫情相關檢測人員。

5.醫用防護口罩適用:收治確診或疑似患者醫護人員,包括後勤工作者;發熱門診的醫護人員;對確診、疑似病例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的公共衛生醫師。(如醫用防護口罩短缺,可選用N95/KN95及以上標準顆粒物防護口罩)

口罩可以重複使用嗎?

如果你是第一至第三種情況,佩戴的口罩可反覆多次使用。口罩佩戴前按規程洗手,佩戴時避免接觸口罩內側,口罩髒汙、變形、損壞、有異味時需及時更換。

口罩如何保存、消毒?

1.如需再次使用的口罩,可懸掛在潔淨、乾燥通風處,或將其放置在清潔、透氣的紙袋中.口罩需單獨存放;

2.醫用標準防護口罩不能清洗,也不可使用消毒劑、加熱等方法消毒;

3.棉紗口罩可清洗消毒,其他非醫用口罩按說明書處理。

三、防控期間如何乘電梯?

湖北省市場監管局日前發佈提示,提醒廣大居民注意防控電梯間疫情:市民要錯峰乘坐。儘量避免與多名乘客同乘電梯;時間充裕的乘客,可耐心等待下一班電梯;儘量不要用電梯搬物品,避免長時間乘坐電梯。

要戴口罩,有條件的,可佩戴護目眼鏡;要攜帶衛生紙或手套按電梯按鈕,衛生紙(手套)使用完畢,應該妥善處置。

要儘量減少在電梯間使用手機、打電話或談笑。

要避免接觸從電梯轎廂中走出的乘客;避免身體觸碰電梯或其他乘客;轎廂內乘客走出後,待乘乘客可按住電梯廳外按鈕,不讓電梯關門,等待片刻再進入電梯。

要避免乘電梯時,用手去觸摸自己的口鼻眼及公共物品,應及時洗手、消毒,回家後,外衣應儘可能放在室外或通風較好的地方。

四、外出後鞋子要不要消毒?

不得不出門後,地面上有沒有病毒?我會不會踩上病毒帶回家?鞋子要不要消毒?武漢市疾控中心消毒與病媒防制所副所長陳曉敏,同濟醫院手術室護士長李巖、護士陳紅是這樣說這樣做的。

問:地面上有沒有病毒?

答:就目前研究,病毒主要通過飛沫或者接觸傳播,飛沫不會長時間在空中漂浮,所以空氣中一般不會有病毒。飛沫沉降在物體表面,或者通過粘有病毒的手汙染我們接觸到的物體表面,比如門把手、電梯按鈕等。因此我們要經常洗手,一回家就洗手。

飛沫沉降到地面,地面也是有可能沾染病毒,但病毒量是非常少的,只要不是人群密集,應該是安全的。恰好有一個確診患者打了噴嚏,病毒飛散空中再落到地上被你踩回家,發生這種情況的概率不能說沒有,但是非常低。

問:作為專業消毒人員,你們怎麼處理鞋子?

答:作為專業消毒者,我們主要是去疫源地消毒。我們會穿專用的膠靴,出來時會將膠靴噴灑消毒液後單獨裝好,再在無汙染區換上自己的鞋子。如果當時沒有膠靴,我們會穿上一次性鞋套,出來後把鞋套扔進醫用垃圾袋。到小區、超市等一般公共場所消毒,我們也常常穿自己的鞋子。

問:如果擔心把病毒帶回家,如何自我處理?

答:只要不是去了疫源地,把病毒踩回家的幾率很小。如果實在擔心甚至會落下心病,也可以在家門口自制消毒墊。找來一隻大小適宜的塑料腳盆,放入一塊摺疊的抹布,將84消毒液按說明書加水配製成消毒水,剛好倒入浸透抹布。回到家門口把鞋子在消毒墊上多踩踩,然後換上乾淨的拖鞋進門,將踩了消毒水的鞋子側放在旁邊,讓消毒水繼續發揮作用。

問:您回家有消毒鞋子的習慣嗎?

答:沒有。前面說過,到疫源地消毒我們不會讓自己的鞋子被汙染到。從一般公共場所回來,也覺得沒有那個必要。普通市民因為出入一些公共場所感到擔心,給自己鞋子消消毒也是可以的。

五、測體溫前別做這些事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綜合科/老年科總護士長李凌、護士王勤給居家測體溫的市民作如下提醒:

1、測體溫前別做這些事

準備 測量前20-30分鐘要避免以下情況:劇烈運動、進食、喝冷熱水、沐浴或者是進行了冷熱敷,如有上述情況,休息30分鐘再測量。

測量 如選用水銀腋溫計,檢查有無破損,水銀柱頂端應該在35攝氏度以下,用乾毛巾擦拭腋窩,保持腋下乾燥再測量。水銀槽端放置於腋窩正中。測量者採用曲臂過胸的姿勢,測量時間為10分鐘。

讀數 取出體溫計用酒精棉球擦拭,讀數時,水平拿住體溫計尾部(非水銀槽段),使視線與體溫計保持同一平面,緩慢旋轉體溫計,看到水銀柱頂端對應的數字即為當下的體溫。

2、不同測量方式體溫正常範圍各不相同

正常範圍:口溫:36.3-37.2℃,肛溫:36.5-37.7℃,腋溫:36.0-37.0℃。

3、紅外線額溫計怎麼用?

紅外線額溫計因為測量時間短,非接觸式不易導致交叉感染而逐漸被家庭採用,但其對測量環境和測量方法要求更高,應嚴格按照產品說明書進行操作。如果測出體溫異常,如體溫不升或者發熱,建議用水銀體溫計進行復查。

4、社區工作人員注意做好消毒隔離

建議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醫用防護口罩、一次性乳膠手套,如有條件建議配備護目鏡,隨身攜帶快速手消毒劑,口罩每4小時更換一次,每接觸一位居民前後應使用快速手消毒劑消毒。

5、有人上門測體溫可怕嗎?

社區人員進行體溫測量是為了對居家人群進行篩查,居民不需要害怕,應主動配合。社區人員宜採用非接觸方式的測量手段,居民做好必要防護即可。

(長江日報記者唐智峰 黎清 祁燕 王春嵐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