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徽县冲锋在抗疫前沿的“最美逆行者”

记市人大代表、徽县人民医院内科主任李建中冲锋在抗疫前沿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人大代表、徽县人民医院内科主任李建中主任医师充分发挥代表的榜样等作用,积极参与,主动作为,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切实扛起徽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的职责,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落实防范措施,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勇当战役的坚实后盾

陇南徽县冲锋在抗疫前沿的“最美逆行者”

2020伊始的中华大地,新型冠状病毒肆掠,正值春运期间,各地返乡人员陆续回家,徽县疫情防控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2020年1月21日,在全县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动员会议》上,内科主任医师、科主任李建中被任命为徽县新冠肺炎诊疗组组长,李建中同志以一个党员的高度自觉性和勇于担当的使命精神在会上发言,他说:“首先我是一名党员,是党和国家培养了我,此时国家需要我,我责无旁贷;其次,作为徽县人民医院的内科主任医师,为徽县人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我义不容辞;再者,2003年非典期间,我曾战斗在一线,对于呼吸系统传染病的防治有经验,所以我首当其冲。”无论门诊或住院部各科室只要有发热病人时,他总是以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研究患者的流行病学史,症状特点,影像学表现,杜绝任何疏漏的发生,他是疫情诊疗工作中谋略者、决策者。24小时随时候命,什么时候有病人送来,他就什么时候会诊。

是内科这个大家庭的“好老师”

陇南徽县冲锋在抗疫前沿的“最美逆行者”

内科作为抗战此次疫情最前沿感染科的会诊科室,有些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习惯性的会首先到内科就诊,此时内科医护人员的防护就特别重要,李建中同志对科室人员反复强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上战场之前,我们的战士首先要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的歼敌,所以,你们必须要给我做好防护,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他就像一个称职的老师、兄长,时刻在在提醒着,保护着内科大家庭中的每一个人。

陇南徽县冲锋在抗疫前沿的“最美逆行者”

全国疫情蔓延,但武汉的局势更让人揪心。从事了三十多年临床的他,深知临床工作的艰辛与不易,从各方汇集资料,手工绘制此次疫情发展局势图,为抗击疫情谏言献策,为医院疫情控防出谋划策,他是一位合格的人大代表。每当从网上看到武汉医务人员舍小家为大家,日夜奋战在一线,不记生死,不论报酬;每当他们脱下防护服,看到被汗渍浸泡的双手,颜面深深的勒痕……他的心无不被震撼着,因此,他率先写下请战书,向组织申请,准备随时奔赴前线。全院年轻医师无不被李建中主任的这种大疫当前,舍我其谁的奉献精神鼓舞,纷纷跟随。

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陇南徽县冲锋在抗疫前沿的“最美逆行者”

他是徽县战疫中的榜样,更是一面旗帜。他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是一名党员的责任和担当,什么是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马海霞:带病坚守抗疫一线的徽县城关镇东街社区女书记

“马书记是母亲、妻子、女儿,但是在疫情面前,她更是一名党员干部。在连续十几天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她拖着带病的身体放下一切家庭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疫情防控中,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每天连轴转的工作……”说起这位刚上任不久的社区女书记马海霞,徽县城关镇副镇长杨波满是赞许之情。

陇南徽县冲锋在抗疫前沿的“最美逆行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后,因病手术出院不到十天的徽县城关镇东街社区党支部书记马海霞在带病参加镇上的安排部署会议之后,立即组织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召开紧急会议,果断要求他们从烟花禁放工作中,迅速转移到疫情防控上来。

东街社区位于城乡结合部,是一个回汉杂居的居民小区,辖区内共有居民1238户3063人,除常住居民外,还有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人员结构复杂,流动人口多,这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马海霞组织社区两委干部根据社区实际情况迅速研究制定了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并担任组长、划分疫情排查网点、摸底排查从武汉返乡过节人员、向辖区居民做好防疫宣传。

“你好,请问家里有人吗?我是东街社区的,最近家里有人去过武汉吗?有没有近期从外地回来的人?”连日来,她挨家挨户上门排摸,白天走访入户,晚上加班加点筛查统计。

为了减少居民外出和返徽返甘人员进入居民生活区,马海霞带领社区工作人员,联合东关村在各个进出口设立了10个监测点,24小时轮流值班,她每天往返于各个监测点之间,全然忘记了自己是一个术后不久的病人。

“马书记年前刚做完手术,医生嘱咐要静养3个月不能劳累,可是在疫情面前,她果断冲在第一线,上到指导工作,下到入户排查,大事小事一手抓。”社区干部周小东由衷地赞叹道。

谈到疫情防控,马海霞告诉记者,社区全体工作人员舍小家、顾大家,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疫情防控工作,社区刘主任夫妻二人都是一线工作者,放下父母和孩子,早出晚归,不仅如此更是鼓励自己的孩子加入志愿者队伍;社区干部罗嘉瑜把年幼的孩子放到公婆家,全身心投入到抗疫工作中,孩子想妈妈她去看时隔门说话,娃在里面大声哭她在门外小声哭;社区干部中有带病坚守岗位的;有临近退休仍然和同事们冲在前线的……

有人问马书记,“从疫情防控开始,到现在都十几天了,你每天都这么辛苦,累吗?”马海霞笑着说,“再累都是值得的,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必须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确保辖区内这三千多居民不出任何问题,我要为他们负责呢。”

当大家看到她的笑容时,都被深深地感染了,都在心里暗暗地鼓劲,只要坚定信心,共同努力,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徽县城关镇卫生院院长刘亮的抗疫日记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确保疫情不传播,徽县城关卫生院全面动员,坚决落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陇南徽县冲锋在抗疫前沿的“最美逆行者”

刘亮同志是徽县城关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同时也是卫健系统的一名“老兵”,他从医37年,已到快退休的年纪,但他时刻谨记救死扶伤是医者的职责,更是是医者神圣的使命。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作为全院的主心骨,他第一时间(腊月27)发出号令,要求全体职工到岗到位,取消春节假期,迅速投入到防控一线。

陇南徽县冲锋在抗疫前沿的“最美逆行者”

他义无反顾的担起了责任,舍小家为大家。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刘院长以院为家,带病上岗,“白+黑、5+2”已成为工作常态。当有同事说到“刘院长你还在生病,这些工作你安排其他同事去做,你还是休息一下吧”,他目光坚毅地说道:“我是一名党员,现在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我,我应该冲到最前面。”年三十晚回家时,看到母亲的灵堂由爱人替自己尽孝,他愧疚地对爱人说:“辛苦你了!”大年初一一早叩拜完母亲后,他毅然决然的走出了家门,投入了防控一线。原本正月十七是他母亲的三周年祭日,但由于抗击疫情,响应国家号召,他第一时间电话告知亲朋谢绝前来悼念。

陇南徽县冲锋在抗疫前沿的“最美逆行者”

陇南徽县冲锋在抗疫前沿的“最美逆行者”

陇南徽县冲锋在抗疫前沿的“最美逆行者”

城关镇卫生院辖8个社区、9个村,人口约5万人,来徽返徽人员近4000人,居家医学观察数量大,居住环境复杂,加之社区没有卫生室,社区卫生室应该承担的工作由卫生院完成。同时城关镇卫生院还要承担乡村两级防控技能的培训,分诊预检、发热门诊、留观室、隔离室的设置与值守;要监测返徽人员的体温,告知其注意事项,时刻检测重点人员的身体健康情况;对辖区内的监测点、村卫生室、个体诊所进行督查指导,做好应急准备工作,积极宣传防疫知识,引导村民做好家中消毒工作。自全县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全面启动以来,他夯实责任,靠前指挥,带头坚持每天到分包社区实地查看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和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详细了解工作进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一名医者、中共党员的精神风貌和使命担当!

抗疫一线的“巾帼女当家”水阳镇水莲村党支部书记袁红

抗击“疫情”的战役打响以来,水阳镇水莲村党支部书记袁红坚持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被水莲村村民亲切地称为时刻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的“巾帼女当家”。

陇南徽县冲锋在抗疫前沿的“最美逆行者”

陇南徽县冲锋在抗疫前沿的“最美逆行者”

陇南徽县冲锋在抗疫前沿的“最美逆行者”

自水阳镇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的肺炎联防联控部署会后,水莲村党支部书袁红同志立即召开村两委会议,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由袁红同志担任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组织村社干部党员开始排摸来甘反甘,来陇反陇的全部人员,排查出全村外出人员154人,全部登记造册纳入严格管理,“疫情防控,我们不敢有丝毫大意,守护全村800多人健康,是我们党员干部必须担起的责任。”

陇南徽县冲锋在抗疫前沿的“最美逆行者”

陇南徽县冲锋在抗疫前沿的“最美逆行者”

陇南徽县冲锋在抗疫前沿的“最美逆行者”

为了杜绝病毒侵入,袁红第一时间在进村各路口设立了疫情防控监测点,实行24小时值班,严控村民外出,劝返外来群众;号召党员和志愿者积极参与入户宣传、返乡人员排查、环境消毒、隔离监控、物资供给等防控工作。用袁红的话说,“党旗在,防线就在!”

陇南徽县冲锋在抗疫前沿的“最美逆行者”

陇南徽县冲锋在抗疫前沿的“最美逆行者”

袁红的丈夫在县公路段养护站工作,夫妻两人都奋战在防疫第一线,家中八十多旬的老父母亲和16岁的儿子,无人照料,面对疫情,她没有丝毫犹豫,抽空袁红会与儿子视频,懂事的孩子明白母亲此时的艰难,总不忘关心母亲:“妈妈,有没有不舒服,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等你回家哦。”

陇南徽县冲锋在抗疫前沿的“最美逆行者”

陇南徽县冲锋在抗疫前沿的“最美逆行者”

陇南徽县冲锋在抗疫前沿的“最美逆行者”

陇南徽县冲锋在抗疫前沿的“最美逆行者”

听到这些话,连续加班数十日的疲惫,也会慢慢褪去,为疫情紧锁的眉头也不禁渐渐舒展,流露出温馨的笑容。袁红打心底里明白,有国才有家,危难面前没有小家,“我要为孩子树立榜样,让他将来也能成为一名有担当、能奉献的人。”

疫情检测点上最美逆行者——记嘉陵镇王垭村妇联主席王金娥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嘉陵镇党委、政府迅速制定防控预案,果断下达防控命令。2020年1月25日,正月初一,王垭村由村社干部、村医、治安户长组成的疫情防控小组、村疫情防控检测点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小组成员迅即到岗,严防死守,誓将病毒阻击在外,保障全体村民生命安全。

陇南徽县冲锋在抗疫前沿的“最美逆行者”

检测点刚刚设立,王垭村妇联主席王金娥闻讯赶到王垭村检测点,主动提出将自己编入疫情防控小组,并迅速穿上交通劝导员标志服,投入到对来往车辆、人员信息登记和劝返的工作中。正月初一,正是人们走亲访友的时间,疫情防控在群众的思想认识里,彷佛是一个很遥远的东西,要拦住并劝返一个个兴致勃勃去走亲拜年的普通群众,难度可想而知,但正如王金娥所说,“疫情防控在我们农村更是不能有丝毫马虎大意,农村卫生条件相对较差,医疗设施简陋,群众对疫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麻痹思想严重,再加上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多,春节走亲拜年的传统观念强,但疫情防控一定要做好,一旦出现输入传播,后果不堪设想。”

陇南徽县冲锋在抗疫前沿的“最美逆行者”

又有一辆摩托车向检测点驶来,王金娥和其他值班人员迅速上前挥手拦下,车上载满拜年的礼品,来人笑意盈盈的下车,“我去趟大姑家,一年没见面了,给拜个年,去去就回。”耐心细致的劝返工作开始了,对方脸上的笑容逐渐的消失了,“武汉离这里那么远,我看新闻着哩,这病毒在我们甘肃一个都没有!你们这是大惊小怪,快让我过去,穿个劝导服,真拿鸡毛当令箭哩,你以为你是交警?”对方直接吼开了。王金娥眼里委屈的泪水直打转转,但耐心的劝返还在持续……半小时过去了,检测点上已经聚集了好几辆车,在检测点多名工作人员的齐声劝导下,对方终于在嘟囔声中掉头回去了,其他车辆也都愤愤的相继掉头,王金娥委屈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的流下来了,检测点上的同事们纷纷为他竖起来大拇指,并上前安慰她。

像这样的事,每天都在疫情检测点上演,看着检测点上车辆行人一天天的减少,“我受点委屈不算啥,我想以后他们会理解的,只要能保护好我们全村人的生命安全,不受病毒威胁,就算不理解的人记恨我,也无所谓。”王金娥边说边往村微信群里转发着“陇南发布”的疫情防控动态,一副满不在乎的表情。

随着首例确诊感染者在我市出现,嘉陵镇党委、政府对疫情防控力度不断加强,王垭村疫情检测点按照“宁愿十防九空,不能漏掉一人”的防控原则,全面实施村庄封闭化管理措施,但此举也造成了村民生活物资短缺与村庄封闭化管理的矛盾,检测点上挥手拦下的都是买菜的、买油的、买米面的,“我总要吃饭啊,不让出去买,我生活都成问题”一位村民直接跳起来说。一上午,拦下10多辆车,都是同样的问题,王金娥一副沮丧又焦急的样子,在拦阻杆前走来走去。“书记,我有一个提议,你看行不行?”同样是眉头紧锁的王垭村党支部书记刘忠红把目光投向王金娥。

“我想将自己的车开过来,把这十几个人要购买的东西全写下来,列个清单,我出去给大家买,这样就能把大家劝回去了,不然,一次出去这么多人,风险太大了。”

陇南徽县冲锋在抗疫前沿的“最美逆行者”

“这个办法好是好,但是你出去买东西接触的人员复杂,风险较大,你得先和家人做好沟通,不要勉强”村支部书记刘忠红说。

“这个简单,大家不要跟我家里人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嘛。”

说完,王金娥就开始登记购物清单、电话号码,并将群众逐一劝返,驾车出发了。

随着第一批生活物资的集中采购发放,王垭村疫情检测点上的购物清单越列越长,全村730余人生活物资保障的担子,挑到了王金娥一个人的肩上,私家车变身王垭村疫情防控物资保障车。

每天一睁眼,王金娥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机,“王垭村千村千群”里又增加了好几个购物清单,她将清单一一填到购物需求表上,统计、分类,哪些东西信息不详细,微信电话再问回去,单子上再备注上,昨天下午收来的单子上还有几个没留电话的,想办法问出来,也备注上。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事无巨细、拿笔全记”。

刷牙洗脸,一切从简,胡乱吃几口早点,出门先到几个特困供养人员家里问需求,他们没有电话,行动也不方便,她一路小跑着,都登记全后,出发。

陇南徽县冲锋在抗疫前沿的“最美逆行者”

每天下午,满满当当的生活物资采购车都会把全村人的生活所需带回来,送到大家的手里,挨家交代、清点核对、合计金额、找零、微信转账……不说王金娥本人,看的人头都大了。

陇南徽县冲锋在抗疫前沿的“最美逆行者”

夜幕降临,在检测点吃着泡面,又开始分类统计当日需求,为明天的采购做准备,这样的工作要持续到夜里12点多。有人在微信群里发着问候,休息吧,明早再继续。女儿已经熟睡,桌上还放着需要发到学校群里的作业,丈夫揉着惺忪的睡眼,嘴里咕噜着,“你就天天守你的检测点吧,娃等你发作业哩,老师都点名了,全村就靠你一个守哩吗”,带着一丝愧疚,上床休息,明天又是同样的继续。“王金娥,把你的口罩换个新的吧,你那个已经戴了好几天了。”“不用,我这个喷过酒精的,防护能力杠杠滴。”

要出发了,这是在疫情检测点王金娥和支部书记刘忠红的对话,每次到县城,王金娥都要奔走于几家药店,你们的口罩到货了吗,有消毒液没有?拿着村疫情检测点的购物清单,每次得到的都是令人失望的回答,为了将有限的口罩留给大家,她将自己戴的一次性口罩反复使用。

王金娥为全村采购生活物资的事还是被家里人知道了,家里人都知道她性子牛,犟不过她,直接找支部书记刘忠红要求把王金娥换下来,“天天这样跑,身体吃不消不说,关键大家都在家里为了安全不出去,你让我的女子天天这样冒风险,村上再没人了吗?”王金娥的父亲气呼呼地说。

也不知道王金娥怎么说服全家人的,依然是天天按部就班,他的父亲也再没来吵过。

陇南徽县冲锋在抗疫前沿的“最美逆行者”

大家都送她“最美逆行妇联主席”的外号,在她的号召下,全村的妇女们都自觉行动起来,打扫庭院、做好家庭消毒、宣传防控知识,构建起了王垭村群防群治的强大疫情防控体系。

陇南徽县冲锋在抗疫前沿的“最美逆行者”

当前,疫情防控正是最吃紧的时候,与病毒打持久战的局面已经形成,每天高强度的工作量长期持续下去,王金娥的身体肯定吃不消,但以她倔强不服输的性格,再难再累也不会退却,好在我们的大学生志愿者刘彤已申请入列,她成了王金娥的得力助手,两人经过几天的默契配合,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全村群众的生产生活也井然有序得开展着,使得我们更坚定了对全面战胜病毒、打好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的决心。

“春天来了,过段时间就要忙春播了,节气不等人,我们也该准备怎么帮大家将化肥、种子、柴油弄进来了,让生产抗疫两不误”王金娥又盘算起来了。

是啊,冬日已去,春天来临,我们的抗疫团队无比团结、共克时艰,我们相信困难是短暂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