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真正发展中医学?

木楼涵真


鼓励代代相传的祖传模式发展中医,一般经过三代人的传承结合自身努力学习,基本就可以达到大师级的水平了,


铁哥25278747


今天愚也和平时一样,点进了“问答”栏,关注着“今日头条问答栏目的朋友们”,仔细看了并点赞了各位精采的回答,其中也看到了这个关於中医的发展问题,想借此说说个人意见;

首先我们应从思想中认定中医中药是我们民族几千年在生命工程学中通过历代中央朝庭,医学大家,药物学者,谒尽所能,费尽心血,潜心研究,实践,总结,修正,传承至今的世界医学瑰宝,需要我们去保护,提高与发展。中医中药也要与时俱进,需要系统化,数字化,规范化,程序化,精准化。严格保护和传承秘方,精药,积极申请法律保护和专利独享。我们只求在这些上面去努力。

有人不信,我们自已要信。

有人不学,自有来学之人。

有人不求我,我自有衣食父母。

有人来求我,我还有“八不治”之说。

善心施药医有缘,笑待俏小别是非。

只有医者,学者自已努力提高医疗,医药水平,我相信中医的“顺应自然的预防理论”和中药的“药食同源”的科学道理,还将会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毛主席说:“中药应当很好地保护与发展。我国的中药有几千年历史,是祖国极宝贵的财产,如果任其衰落下去,将是我们的罪过;”

我认为我们中医人更不应该,当这有罪之人。


tu医海拾遗1942


发展中医不是增加中医院而是净化中医环境,培养真正的中医人才,一切唯学历,唯证件的作法都发展不了中医,反而会将中医推向万却不复之地。


天山17040


中医学,无需再发展。历经几千年,中医已经发展到相当完善的地步。再发展下去,已经没有空间。

中医的问题,在于人才缺乏。人才缺乏的原因,在于当中医无利可图。

有能力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都去了其它行业。使得中医领域,成为真空地带。

这个问题太敏感,头条不让说。相信你懂的。


医学站票


如何发展中医,如何真正地发展咱中医,对不起,法律规定无证行医是非法的,跟人治病,似乎是”司马光破缸救人罚款二十元“的感觉,令人心为之寒。要是得写下去,说白了要从国家层面认同了之后才有意义,國家不认同,说得再精彩也是白说。

好,假设国家认同了,下一步该怎么办呢?

首先,对所有的现有中医师证进行考核。你不看现有中医师们有证,他们连感冒都治不好,不配有证,太丢中医的脸了。不会再培训,最低把《伤寒杂病论》太阳篇上中篇学好了再来行医。

其次,只要能治病的人都可以行医。有些民间中医人士虽然没文化,但他某一方面的技术无可非议,记录在案,让附近的人都知道他,有了相应的疾病就去让他治,让他艺有所用。

三是发现和鼓励爱好中医人士。爱好中医不乏其人,但他所学得不得法,能不能独当一面去行医,问一问考一考完全明白了,有能力的用他,学不得法的指导他该怎么学。

四是质问中医大学,从学校出来的人不会治病,学校又有什么意义,哪里出了问题,必须做到教出来的人就是中医人,能治病的人,学中医是一门苦行僧的事,估计自己学不好就别去上那所大学,学校教不出能治病的人来,必须得改革,把不应该的东西丢掉,把该有的加进去。

当然,学中医就学中医,不要来个中西医结合,中医学校必须纯中医。

最后是分配人才,每个小区几乎都可以配一名中医人士,最低这个中医人能治感冒,大感冒小感冒最好在家门口就治好了。这个小区治不了,走两步到另一个小区治。医者最好就是小区人,没有专门的医疗场所,在家都行。

说得够多的了,都是具体的,一旦做下来,中医人才太缺乏了,供不应求,但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复制出来,长则五年,短则两年。但和现有医院一点都不矛盾,因为现有医院都是西医。做到了这些,中医会深入民心,全民都会享受到中医带来的健康。


鸡立鹤群829


这个论题有点大,不是咱老百姓考虑的问题,但是,作为一名中医的铁杆粉丝,对中医的现状还是有自己的一点看法……

如何发展中医?那就要搞清楚是什么阻碍了中医发展的步伐?个人认为,目前中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假中医,还有一些江湖骗子,还有一些美容院,按摩馆儿……动不动都打着中医的名号招进行招摇撞骗,坑蒙拐骗。极大的损害了中医的名誉,降低了中医在人民群众中的信任度。是真正的中医馆和中医医院的医疗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引起许多广大民众的误解。认为中医就是骗人的,没有什么作用。

因此要发展中医,必须把这些毒瘤从中医的队伍中清除出去。还中医一个安定清白的医疗环境。重拾人民群众对中医的信心。

我想可以这样做,1、对中医从业者,以及想打着中医名号的从业者进行理论和伦临床测试,持证上岗。考试内容可以考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神农本草经》等。

2、对是中医的从业者进行诊病测试。

过关的发给从业证书,不过关的,对不起。请自动离开中医队伍。

其他的大政方针方面有国家的决策机关。相信中医一定会越来越好。



启航语文


废除现行中医大学培养模式,以志树人。黄蒲军校为什么能培养众多抗日名将?看看大门上的对联就知道答案了:“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现行模式培养多是华而不实、滥竽充数的伪中医。树人先树德,把“良药善医、厚德精术;不求医尽天下之病,但求无愧天下之心"为入学标准,有天赋有志向均可入学,取消分数制入学方式。大学学中医经典毕业只发理论合格证书。学生自找门师学习实践课,师承很重要,不论大学教授还是民间中医均可从师。打破院校培养与民间培养的界线。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处。期间费用由国家或组织来补贴。再有对药材进行有效管理,生产炮制要遵训古法。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这个话题太大,讨论了很多年,争论很激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做为中医的爱好者、学习者、从业者和推广者,想借此机会谈谈我的感受。

一、要想学好中医,必须对中医的文化核心有了解,那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现在把中医越来越技术化,其实对中医的发展是不利的。

二、中医的学习更讲悟性,所以从业者不能太功利,那样就会心浮气躁,悟性就会降低,会影响中医境界的提升。

三、中医的主观性,这也是很多人诟病中医的重要一项,这恰恰是中医的精华,或者说精髓,中医的主观是建立在长期客观实践基础上的,不是盲目的主观。主观的判断能力越强,越准确,恰恰说明实践能力越强,悟性越高。

四、中医的个性化,这个恰恰是中医为人类健康做出的做大贡献,现在被西医的标准化冲击得一塌糊涂,现在越来越有责任感的从业者开始反思和呼吁,希望能引起管理者、从业者和患者的重视。

五、中医的疗效,其实这不用探讨,中医已经为华夏民族的健康做出了数千年的贡献,现在越来越被世界上的人们接受,这是不争的事实。

六、中医的现状,近来有很多人呼吁重视中医,国家也采取了重大措施,很多人趋之若鹜,必会出现良莠不齐的情况出现,甚至会给中医的发展带来新的问题,希望从管理者的角度要重视,从患者的角度要当心,从业者的角度要有敬畏心。

一家之见,必有不当之处,仅做参考。


吕振爽


由政府主导,中医大师组建中医联盟,负责考核发证,不要让西医主管中医,他们听不懂中医理论


结缘中医


中医学应该加强微观层面的研究,形成微观研究与宏观理论相结合的新的中医学理论和临床医学实践理论,才能真正发展中医学

个人从业余认知的角度,作出以下阐述:

外公是一位老中医,从小生病都是背去外婆家,由外公看病开药治疗,因此,本人对中医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多一些耳熏目染的机会,谈不上爱好,只是能接受中医学的一些理论而已。

中医学有两大流派,寒凉学派和温补学派。我们常听到的一句古训是:"黄连救人无功,人参杀人无过",说的就是寒、温两派主要使用的药材:黄连、人参。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名医李杲李东垣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疗用药以补益脾胃为主,后世医家称其为"补土派"。这是温补派的理论基础。而更早期的河间名医刘元素刘守真认为,"六气"、"五志"皆可化火,按照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治疗用药以寒凉为主,被称为"寒凉派"。这是寒凉派的理论基础。

在这之前,中医并未有明显的流派,理论基础均为中医学的四大名著:先秦时期的《黄帝内经》,西汉以前大约秦越时期《邪经》,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医最早的药学著作、成书于东汉的《神龙本草经》。个人认为,去疾病多用寒冷派,汤药大多奇苦无比,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温补类多用于调养,所谓"脾胃内伤,百病由生"。

现代人很多不信中医,原因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完全没有认知。中华文化是什么概念,一直觉得很笼统,但中华文化并不仅仅是先秦诸子、《诗经》、《史记》、唐宋八大家,这是肯定的。

一阴一阳之谓道,循环不已乃道也。无论宏观上分类,还是微观上分类,以阴阳之分均可以区分为对立统一的二相,现代哲学辨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此。而中医学更是以此为理论贯穿始终。

个人业余认知的理论,中医学常常用"气"和"血"将可见和不可见的机理进行了分类,尤如现代科技将看得见、能观测的世界称为物质,将看不可见、不可测的世界称为暗物质。人体的"气"靠先天元气经络生发运行,人体的"血"靠后天骨骼、肌肉、血管生发运行。一明一暗相辅相生。这与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毫不违背。

中国古人和现代人的区别:古代读书人,以儒家典籍为基础,精通诸子百家,达到儒释道经义贯通,中医学理论贯通,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而现代人大多只学数理化,只知道西医、不知道中医。因此,在古代,只读四书五经的读书人称为书呆子;同样,现代中国人只学数理化,只知道现代科学、西医,不学传统文化、不知道中医,同样是书呆子。

中医临床医学,望、闻、问、切是基础,其中的"闻"可不仅仅是用鼻子闻。一般来说,望是观察病人的身体状况及营养发育情况,观察眼神、面色、舌苔、表情等;闻是听病人的说话声音、咳嗽、喘息等;问是询问病人自己所感知的症状情况,之前所患过的疾病等;切是用手把脉诊断或按压腹部及其他部位有没有结块包块。如果不考虑现代医学检测仪器,中西医的差别不大,甚至古代很长时期内,根本没有所谓的西医。

中西医最大的差别是:西医提前走进了现代科学体系,形成了严重依赖现代科技仪器和生物化学药品的诊疗体系。而中医仍然主要依靠天然药物和比较原始的诊疗体系。说中医落后了,这是事实。中医结合现代科技、引进现代科技手段检测,发明中医专用的科学检测仪器,研究生物化学药品的中医医理,甚至发明中医专用的生物化学药品,与中医理论毫不违背,势在必行。

说到中医临床医学,我们所知道的,元气虽源于先天,但补充元气的五谷杂粮必不可少,对消化五谷杂粮的脾胃尤其重视。脾胃属土,居于中位,补气和中成为中医主要的诊疗手段之一。脾胃之气充盛,化生有源,则元气随之得到补充亦充盛;若脾胃气衰,则元气得不到充养而随之衰退。所谓元气升发不及而沉降太过、或者久升而不降,均是病因。

对引起病因的各类邪气,中医临床应用亦通常分为表里二证处置,例如火热在表,则用辛凉,甘寒之法以汗解;火热在里,则用承气诸方以下解;表里俱热,则用防风通圣,凉膈散以两解之。因此,中医主要依靠汗、吐、下三法攻邪之治。在表者汗之,在里或吐、或下之。这样的临床医学方法,西医现在也在应用,而且中医形成理论的临床实践早于西医六七百年以上,明显西医学习了中医的理论和方法。

因此,中医的落后是因为封建社会固步自封,没有及时引入现代科技体系造成的,并非中医的思想和理念落后。

在现阶段来说,中医理论偏重于宏观理论的阐述和运用,而西医则完全依靠微观理论作为诊疗依据。

中医完全将人作为一个小宇宙进行研究,主要从"气"和"血"两个方面对证下药临床治疗。"气"者先天之本,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道理,"血”者发夫父母,乃后天之本。气血畅通阴阳调和,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的前提和基础。

中医认为,真气充遍全身,无时不有,无所不至,以营养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内在动力。真气偏盛偏衰直接关系着人体的健康情况。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就是说正气旺盛不易患病,正气虚衰容易患病。对"气"的解释,中医几千年来对"气"有种种分类,阐述理论和文章不计其数,至今未能自圆其说。

但值得强调的是,从古至今中医一直坚持一虚一实二元论研究及临床治疗理念,对气的研究从未停止。最可贵的是,在临床治疗上积累了无数的经验和成果,而且形成了中医学独有的经络学说和针灸学理论。而西医,则一头扎进了微观病毒、细菌致病机理及治疗方法研究,在细胞、分子、基因等微观医学的层面,越陷越深不能自拔。而宏观层面,现代科学刚刚引入了暗物质的概念。如此来说,宏观层面西医落后中医几千年,微观层面中医落后西医仅仅几十年而已!

突然想到,暗物质是什么?以中国人的思维,在人体这个小宇宙之内,"气"或许就是暗物质层面的能量世界。

2019年11月17日,据媒体消息,西方国家医学院检索系统,取消了中国八所重要中医药大学的学位认证检索资格。这是西方国家全力维护西医学术权威,打压中医地位的极不正常的极不公正行为。

因为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中西医相结合的研究和临床治疗体系,这是中国特有的医学研究方向和临床治疗体系,在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对提高中国医疗条件和临床医疗水平,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

特别是2003年,中国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在极短时间内扑灭了非典疫情。而且,基于中医对中药机理的长期研究,中国人对中药药材治疗机理和有效成分提取,取得了领先世界的研究成果,中西医结合的医学研究在中国开始蓬勃发展。

今天的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国以最快的速度建立了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而且对新型冠状病毒轻、重病患者,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取得了进一步的研究实践成果,这是中华传统医学得到重视的又一佐证。

因此,个人作为业余学习猜想,偶然思考了这个问题:如何真正发展中医学,建立中国医学的学术研究地位,如何进一步加强中医学对细胞、分子和基因工程的认知,形成与宏观学说相辅相成的中医学微观理论学说,形成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新的中医学理论,或许这对树立中华医学世界权威,打破西方学术霸权,至关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