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中医医生、中医爱好者,请问《黄帝内经》你们是怎么看懂的,需要长篇大论背诵吗?

悠然er居


我对读内经的认识。对于一个中医工作者。内经不可不读,不但不读还得下一凡苦功,去读而用之。初学者或启蒙者根据个人的古文底子,和天贼去定。这里推荐有内经知要,一般是初学的必背之书。不可不读。


童心2020


黄帝内经,是建立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础理论。它虽然难懂,但却不可或缺,一靠自己语文水平和悟性,二参照历代医家释疑,能深入深入,不触深入亦知大慨,部分还是必须懂,对今后辨证有大好处。


用户9610265037192


《黄帝内经》博大精深,分上医、中医、下医,疗法众多,里面有的几个字就是一个疗法。没有明师口耳相传,纯靠自学,特别是上医的疗法,没明师传,想领会其中深意,比买彩票中头等奖还难。

看看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上古使僦贷季是怎么治病的?(最高境界的医术→上医)

中古之治病是怎么治的?(中等境界的医术→中医,此中医非现代中医的意思)

暮世之治病是怎么治的?(最下乘的医术→下医)暮世之治病也则不然,治不本四时,不知日月,不审逆从,病形已成,乃欲微针治其外,汤液治其内,粗工凶凶,以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复起。

最下乘的医术是不是同现代的医术差不多,粗工凶凶(开刀、切除),以为可攻(以为可以治好),故病未已(旧病还未治愈),新病复起(这症那症又转移了)。几千年前古人就知道现代医术怎么治病,连治病的结果都知道。

补充一点:上古祝由术属上医众多疗法之一。

您的点赞和关注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和支持,有疑问可私信我。



黄帝内经自学的话不要指望一看就会用,全篇也能背的滚瓜乱熟,那是不可能的,反正我做不到。所以我是从听王洪图老师课入手的,老师一讲就明白多了,可以事半功倍。当然还有倪海厦老师的内经课据说也非常好,可惜网上找的视频声音太差,我听不懂。边听课边研究,可以拿身边的人做实验,比如感冒,内经和伤寒上都有辩症方法和用药方法,家里人感冒了就可以直接应用了,研究邪气入的什么经,有没有传变,然后选合适的中成药来看看效果,这样基本就能掌握了,但要学精还得继续学习,不要沾沾自喜,止步不前。还比如学了经络穴位,知道什么经治什么病,初学时不敢扎针,但按摩和推拿效果也是一样的,家里人腰疼,我就依照“腰背委中求”这一条,每天晚上顺着膀胱经按揉,重点是承山穴和委中穴,几天下来腰就不疼了。同事嗓子疼痒,咳的睡不着,辩症后是肺经和大肠经的问题,二商刺血后当晚就不咳嗽了,而且睡的很好。内经中的很多方法都可以边学边用的,相信你只要用心学习,很快就能入门,继续努力就可以做治病救人的好医生了。


猎食者3


你这个问题的关键点是怎么看懂的,至于需不需要长篇记忆,倒不是那么重要,你如果已经理解明白了,后面操作次数多了自然而然的就记住了。

我简单地说一下我的认识。现在很多人看不懂易经、道德经和黄帝内经等,是因为受了现代科学思维的干扰,总是非要自己看到了才会相信,把自己变得越来越机械化了,失去了作为一个人的灵性。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难道你们谈恋爱的时候都是用仪器测量一下对方是不是真的爱你,或是根据测量数值分析一下对方爱你到了什么程度吗?不都是靠感觉,靠日久天长的相处了解对方的?难道可以直接拿一个仪器测量一下对方,然后就可以得出可不可以和对方结婚的结论了?

转回主题。

我个人是因为先有了哲学根基,然后才看懂了黄帝内经,像孙子兵法、鬼谷子、易经和道德经等等,都需要哲学根基,然后看起来才会事半功倍。

因为哲学通常研究的对象是微观世界,看不见摸不着,需要大量的想象力,所以对于不擅长想象能力的人来讲,就是比较痛苦的一件事情了。

我的建议是大家在学习的时候,最好多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因为理论都是从现实世界中提炼出来的,你再把它们还原回去就容易理解明白了。比如蓝色,你如果没有见过这个颜色,这是一个形容词,你自己不去接触事物,仅靠别人的描述,你是很难彻底明白的。而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等专用词,也可以说相当于形容词,你如果只是拿着阴阳两个字研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先这样吧,如果还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在文章下面留言。








破天剑诀古之月


中国的字体是代表医学的最佳选择。每一个朝代的艺术家他都改换子民。It的知名男幸运。各自重要的知识与科学。所以很多人很难理解意思真的最难。这样学起艺术来看懂的没有几个。因为他的变化莫测与数学物理一样。数学就是12345678910。这个数字就可以填边玩画的画者所有的东西。是所谓中国的文字。想学好《黄帝内经》。要想学好所有的医学知识。就从你的母亲十月怀胎说起。


曾学医曾六生


《黄帝内经》没有一个人能完全看懂,白话文与原文有出入,原文更难理解。说看懂只是理解的程度深浅而已。


健康是最大的财富


《黄帝内经》的核心是什么?讲的是人与自然规律的结合,也就是天人合一。理论依据有阴阳大论,五行大论,五运六气大论等大论。其次是医学技术理论。再次是《灵枢》主要以实操技术为主。

我个人认为,记性好的可以背读,如果记性不好的,每天安排时间阅读,做笔记,这样进步快,对古代的医学有了解,而且学会看天气,学会很多其他的知识。

《黄帝内经》有几个古版本,杨上善先生的,王冰先生的,还有一本是日本医学家的。看懂的,比现代版本的更真实。


戴至真


黄帝内经的精髓就是时,间,候,气,运,神,立,及,过等几个字。慢慢去悟吧,多少也需点缘份,比喻慢性病者就更易学,因为身体的体会会使你理解深一些,我也是因身体的原因喜欢上内经,因为喜欢所以不觉得难,易经是图,内经是字,两者是一个东西,大医通神,也是半个算命先生,上知天,下知地,中通人,中医必备!!!


WJW12345


巜黄帝内经》是中医书籍的宝典,堪称"经中之经"。它是中医的入门之作,也是终身学习之作。

本人是中医爱好者,巜黄帝内经》学过两遍,获益匪浅。当然,我通过学习,仅是为了了解中医。对中医治病是建立什么基础之上;如何辩证施治;如何看待预防、治疗及养生之间的关系等,有一个初步的概念。最大的收益就是:我真正相信中医!相信中国医学药是个伟大的宝库!

看懂巜黄帝内经》,我是先买中华书局出版的巜黄帝内经》,同时买巜黄帝内经》文白对照本,进行对照学习。前些年又买了一套徐文兵、梁冬写的《黄帝内经》对话本,觉得深受启迪。

读巜黄帝内经》与读其他经典书籍一样,不是需要长篇大论背诵的,而是必须用心去悟的。如果真要当一名中医,更是需要靠长期从医经验积累加以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